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笑面人》
我們有時候了解一些歷史故事,並不是從史料中了解的,而是基於一些歷史小說或者相關的影視作品了解的。這些故事有的確是真實存在的,而有些歷史故事或者影視作品中的歷史橋段,卻是杜撰的。容易被誤導的4大歷史事件,是小說家編出來的,並不存在。
一、《水滸傳》的108位好漢
《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深得許多讀者的喜愛,而《水滸轉》中108位好漢的各種形象都讓大家印象非常深刻,有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也有打虎的武松,甚至還有人記得唯唯諾諾的武大郎。這些人物其實在歷史上的確有其原型存在,但是據真實的歷史史書來講,根本沒有所謂的108位好漢。一些人聚集在梁山,而他們起義的規模也並沒有小說中說的那麼大,甚至一些正規史書都並沒有記載。
當時宋江起義的時候,沒有108位好漢,只有36人。除了宋江之外,一些正史甚至都沒有記載其他人的名字。而作者能夠從各種歷史原型中拼湊出108位好漢,也可以見得作者的創作功底。
二、紂王腐敗無能
大家看《封神英雄榜》等相關作品,會了解到商紂王迷戀妲己的美貌,不理朝政,腐敗無能,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麼真實的商紂王真的就是如此,他真的沒有為國家做過絲毫的貢獻嗎?
其實真實歷史上的商紂王並沒有那麼昏庸無能,只是我們所了解的史書是由打敗商紂王的周朝人所寫。周朝人肯定會給商紂王加一些負面的言論,真實歷史上的商紂王,並沒有像《封神演義》等相關作品中所表現得那樣昏庸無能。
三、大魔王程咬金
提起程咬金,大家可能會想起《隋唐英雄傳》中的程咬金。在《隋唐英雄傳》等相關作品中,程咬金為人豪爽,且武功蓋世,和朋友們相處的都非常融洽。他還自己開創了大魔國,自稱混世魔王。程咬金做國王之後,便不願意繼續做國王,他便退位了。那麼真實的程咬金,究竟是怎樣的呢?
在真實的歷史上,程咬金也是瓦崗起義的一員。但他僅僅是瓦崗起義中的一個將領,並不是起義軍的頭領。史書也沒有記載程咬金的性格以及豪爽的作風等等,那些都是那些創作者後來又添加上的,並不是真實歷史上存在的。
四、劉關張桃園結義
看《三國演義》的話,會想起剛開始的一個橋段,劉關張在桃園三結義,而這結義也是劉關張發家的開始。劉備,張飛,關羽三人在桃園結義,互稱兄弟,開始了創業之旅。沒有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也了解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許多人都被他們的友誼兄和兄弟情義相感動。在真實的三國史上,劉關張並沒有進行桃園三結義,可能三人的是關係親密,但是沒有在桃園進行結義的這個橋段。《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寫桃源三結義的這個橋段,也是為了通過一個特定場景來展示三人的堅定友誼。
結語
這些歷史故事並不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對於一些描述歷史故事的相關著作要抱有理智的心態去看待,不能一概相信,也不能一概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