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雖然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是以三國正史《三國志》為藍本創作的。但這也難改《三國演義》就是一部小說的事實。《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三分為真七分為杜撰而來的產物。
在其創作過程中,作者羅貫中在其中添加了許多個人情感傾向。想必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蜀漢是正義的,曹魏是邪惡的,而東吳則是打醬油的。但在正史上,曹魏才是三國正統,而東吳不論從實力還是其實力以及影響力,都要強於蜀漢。事實上蜀漢也是第一個淘汰出局的。
比如蜀漢之主劉備。《三國演義》中把劉備塑造成了漢獻帝的叔父一輩兒的。但事實上劉備的確是漢室後裔,但其究竟是漢獻帝的叔父輩,還是平輩這就不得而知了。再比如,小說《三國演義》中為了刻畫劉備忠君愛國的形象,在漢獻帝衣帶詔事件中,把劉備刻畫成了主要參與者。
但在歷史上,劉備剛開始並不願意參與到衣帶詔事件中。要不是後來劉備察覺到了曹操對自己不放心,想要除掉自己後,劉備為了尋找盟友才加入了衣帶詔。但劉備壓根兒沒有為漢獻帝做什麼。自己騙了曹操的兵馬就逃跑了。
在小說演義中,羅貫中對於關羽這個蜀漢重將也是青睞有加。但其在小說中很多刻畫關羽的橋段事實上在歷史中並不存在。比如「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等一系列刻畫描述關羽勇猛無敵的故事。
實際上這些都是羅貫中虛構杜撰的產物。羅貫中給關羽的定位是僅次於天下第一呂布的武將。但事實上可以和關羽一較高下的武將還有不少,甘寧、張遼、許褚等將就不見得比關羽差多少。
既然提到羅貫中刻畫的天下第一的武將呂布了,那我們也簡短的聊一下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確實是歷史上對於呂布的評價。但這只能證明呂布勇武,並不能證明呂布天下無敵。
在真實歷史中,呂布有記錄的單挑,也就是和郭汜在長安城下的一次單挑,結果以呂布勝利告終。但除此之外,再無過多關於呂布個人武力超強的記錄。呂布的紅顏知已也不過是虛構杜撰出來的一個人物,歷史上並無貂蟬此人,而在《三國演義》中貂蟬卻成了王允離間董卓和呂布的主要工具。
最後簡單說一下小說《三國演義》對於諸葛亮的「神話」。本身諸葛亮在三國歷史上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大才。其在內政和經濟上的能力也非常的突出。但僅此而已。《三國演義》把諸葛亮刻畫成了一個多智近妖的存在。
但事實上諸葛亮根本沒有那麼神。起碼他在軍事領域能力就很一般,而且其內政和經濟能力也不一定能超過荀彧等人。《三國演義》只是一本小說,用來打發時間還不錯。但千萬不要把小說故事當成歷史。現在有太多人把小說當成歷史,這也著實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