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被低估忽略的真實的歷史人物,你知道哪些?

2021-01-20 老何聊歷史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作為一本章回體的歷史演義小說,可讀性極強,擁有眾多的讀者,可是小說畢竟是小說,某些章節事件是與真實歷史相去甚遠的。我們在稱讚其精彩的同時,切不可就把它當作真實的歷史來讀。

關於三國武將,有個排名流傳甚廣: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關於這個排名,是無從考證的,也不能說他是真是假,只能說可能編這個排名的為了順口,把太多人遺忘了吧。可能老羅不喜歡他們吧!

其實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牛人還是很多的。有的在《三國演義》中隻字未提,有的未來美化主角把功勞轉移到了其他人身上,有的為了配合故事發展被黑得一無是處。都有哪些人呢?這些人我甚至是想找一張人物配圖都是及其困難。我們一起來看:

「鬼神莫測」戲志才:精通兵法,深有算略,智慮千裡,曾預言董卓必敗。

戲志才,本名戲忠,字志才,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早期曹操陣營的重要謀士,被曹操所器重,討董卓、破黃巾軍等等早期的戰事,戲志才都有出謀劃策,不過遺憾的是生命過於短暫,短到《三國志》記載也不多,《三國演義》更是提都沒提。而在戲志才死後,荀彧才向曹操推薦了郭嘉。此可謂是「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北疆重柱」田豫:曹魏北方屏障,伐鮮卑,伐烏丸,伐遼東,威震北疆。

田豫(171年-252年),字國讓,漁陽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區東北)人。最開始是和劉備一起混的,後跟隨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後,被曹操任用,在與外族的戰事中可謂是戰功卓越,打得胡人不敢南下,是曹操能夠在南線放手作戰的主要保障,不僅如此,在他徵服後的北方遊牧民族,經過訓練後的騎兵,成為曹操手下的精兵之一。不過也許就是田豫太過低調,所以就被遺忘了。

「八百先登」鞠義:地位凌駕於河北四庭柱之上,有實無名的河北名將

說到三國時期的河北,我們多數會想起袁紹,而說到袁紹手下的將領,可能號稱「河北四庭柱」的顏良,文丑,張郃,高覽這幾個,還有一個人地位比他們還高,就是鞠義。鞠義原本是韓馥手下,後來覺得韓馥這個人不行,就背叛了韓馥,跟隨了袁紹。帶兵能力極強,能徵善戰。在著名的界橋之戰中,鞠義帶領的八百先登精兵,大破公孫瓚手下的白馬義從。一戰揚名,而在《三國演義》嚴重被低估。

「白眊統帥」陳到:徵南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烈之將。

陳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今河南駐馬店平輿縣)人。劉備帳下白毦兵統領,陳到確實是一位有能力的武將,他所率領的白眊也確實是一支作戰強悍的軍隊,官至徵西將軍、永安都督。《三國演義》也將其忽略,不過陳到沒有網上傳得那麼厲害。說他地位比趙雲還高更是無證可考。

「辯才高手「蔣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蔣幹,字子翼,東漢末年名士、辯論家。不過在《三國演義》中則被刻畫成了一個襯託周瑜的小丑形象,兩次過江,兩次中計,促成了赤壁這一驚天大戰。而根據《三國志》記載,但是蔣幹確實是曹操派去招降周瑜的,但是最終被周瑜的氣度所折服而放棄了勸降。

「無為勝有為」向寵:默默無聞,一生無功,卻被諸葛亮所推薦

向寵,《三國志》中記載也不多,主要是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雖然評價不多也不高,但是我們可以想一下,當時蜀國那麼多大將,諸葛亮別的人不推薦,為什麼偏偏推薦默默無聞的向寵?所以,足以體現向寵的價值所在。

「三國名士」王朗:通曉經籍、學識淵博、獲百姓愛戴的曹魏重臣、經學家

王朗,本名王嚴 ,字景興。東海郡郯縣(今山東臨沂市郯城西北)人。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服喪,後來被陶謙舉其為茂才,出仕輔助陶謙治理徐州後應丞相曹操闢命,御史大夫,司徒等。而且其孫女王元姬嫁於晉文帝司馬昭,生晉武帝司馬炎、齊獻王司馬攸。可以說是一位比較厲害的重臣。但是在《三國演義》中,被黑得慘不忍睹。

「葭萌展威」 霍峻:隨劉備入蜀,以數百人堅守葭萌關長達一年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先是在劉表帳下,劉表病逝後,霍峻率部曲歸降了劉備,跟隨劉備一起入蜀,劉備為了南下偷襲劉璋,就把當時在蜀地唯一的一個落腳點葭萌關交給了霍峻,而霍峻也是不負眾望,在扶禁、向存等率萬餘人的攻圍下,硬是以數百人,堅守葭萌關長達一年,而且到最後還以這數百人擊破圍兵。而在《三國演義》中,霍峻卻只在第六十二回中出場。

「威震西域」曹真: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地區,恢復了漢朝以來在西域的統治

曹真,本名秦真,曹操養子,字子丹,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陣營精兵虎豹騎的統領,參與過鎮壓黃巾軍、漢中之戰,而在曹丕繼位後,拜為鎮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負責鎮守西北邊境,不僅此期間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地區,重開西域,恢復了漢朝以來在西域的統治。而且率軍抵禦蜀國諸葛亮進攻,致使諸葛亮兩次北伐無功而返。不過在《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諸葛亮與司馬懿,把曹真的大多數功勞轉接到司馬懿這邊了。

「吳國名將」賀齊:多次平定地方叛亂,威震山越,屢次抗魏立功

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國名將。參與吳國戰事較多,尤其是在平定江東南方的山越叛亂等方面,屢立戰功,表現亮眼。而在北邊對抗曹魏也是多次立功,就是這樣一個在吳國戰功赫赫的人物在《三國演義》提都沒提。

此外還有:文聘、淳于瓊、孫紹、劉表、劉封、張昭、張任、鍾會、張翼、高覽、朱然、夏侯尚、王雙、郝萌、呂蒙、徐盛、樂進、凌統、文鴦、曹休、田豫、劉曄、臧霸、孟獲等人也是嚴重被低估被黑,不過雖然是打醬油,好過媒體的。

你還知道哪些?歡迎大家評論裡面分享出來。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被低估忽略的幾個真實歷史人物,你知道哪些?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作為一本章回體的歷史演義小說,可讀性極強,擁有眾多的讀者,可是小說畢竟是小說,某些章節事件是與真實歷史相去甚遠的。我們在稱讚其精彩的同時,切不可就把它當做真實的歷史來讀。
  • 張遼:《三國演義》中被嚴重低估的英雄人物
    但是筆者認為,縱觀張遼的戰績,無論是三國演義中的武將戰力,還是三國志中的真實戰績,張遼絕對是個被嚴重低估卻實力超強的人物。 在《三國演義》中,與張遼對戰的有三個人物,與太史慈、張郃、凌統都是大戰數十個回合都不分勝負。其中,太史慈戰力在東吳排第一,屬於超一流的武將,而張郃是與張飛曾大戰百回合的人物,凌統雖然不如前兩者有名氣,但也是屬於一流猛將。 從這三個例子來看,張遼的武力只能是無法判斷而不能下結論。
  • 《三國志》系列遊戲中,有哪些被低估的人物?
    那麼遊戲中的人物刻畫是否與歷史相符呢?是否有被低估的人物呢?首先呢,小編先說說為什麼說的是《三國志》系列,而且還只是被「低估」的人物。為什麼單從《三國志》系列分析人物本文開篇說道,三國題材的遊戲有很多,所刻畫的三國人物也有很多版本,那麼為什麼單拿《三國志》系列來說事兒呢?
  • 被低估的歷史人物,上將潘鳳,他絕對不應是小說的結局
    潘鳳在小說裡面是一個很低調的人物,被華雄一刀斬於馬下的他,實在是配不上一個上將的名聲。然而小說和戲劇本身就具有自身的不足。那麼翻開這些小說,我們來看看被低估的歷史人物,上將潘鳳,絕不應該是小說中所說的結局。 在三國的正史裡,一直有這樣的一句話:關東潘鳳,關西呂布。既然能夠和呂布同名的人物,自然不會是很差的一位將軍。因此小說裡面對潘鳳的描述恐怕是有一定的誤解。
  • 《三國演義》中哪些是虛構出來的人物?此女本是虛構,卻至關重要
    儘管我們知道羅貫中在這本名著中加入了很多「謊言」,但長篇大論的謊言,往往會讓人誤解,以為一切都是真的,那麼多年後,《三國演義》裡的哪些人物是羅貫中瞎編出來的,而且讓人覺得特別生動和生動?圖來自網絡:《三國演義》一、貂蟬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有英雄的地方怎能少了美女?
  • 《三國演義》中,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而這中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歷史人物,明初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被塑造得神乎其神,不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最出色的一個角色了。
  •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哪一個更接近真實歷史?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哪一個更接近真實歷史?毫無疑問,《三國志》作為正史,當然更接近真實歷史;而《三國演義》作為歷史小說,具有小說的濃鬱特點,是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虛構、演繹,與真實歷史自然有較大出入。
  • 《三國》人物原型,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人物!你知道嗎?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演義》的確是一步創世之作啊 ,但裡面虛構的成分太多,真可謂三分真七分假啊。像最有名的草船借箭,溫酒斬華雄,空城計,火燒博望等都是虛構出來的。
  • 盤點那些三國演義中虛構的著名人物,你都知道哪幾個?
    但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虛構的,據統計被虛構的人物中,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被虛構的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1.周倉 最著名的虛構人物就是周倉了,雖然關平在《三國演義》從親兒子改成了義子,而周倉這個角色而確是歷史上不存在的,周倉在小說中,原是張寶的部下,後嘯聚林中,久仰關羽大名,後就變成了關羽專用的「抬刀」護衛,基本關羽到哪他和關平一樣就到哪的。
  •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真實歷史嗎?在清朝就有人給出了解釋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其蘊含的歷史文化自然是不少的。它不僅反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對人物與地理名稱作出了標註。在裡面發生的主要事件都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基本相同。可以說,《三國演義》反映了比較真實的歷史文化。
  • 《三國演義》中的張飛目不識丁,有勇無謀,歷史上張飛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在我國也是家喻戶曉,其中劉關張的情誼被人民所熟知,在《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是個目不識丁,有勇無謀的一個人,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張飛是怎麼樣的呢 ?石刻不知是《蜀中名勝記》中有記載,在《三國志集注》中的張飛傳,也是認為這句話是張飛所寫。在陝西岐山縣博物館首場這一幅這個碑石的原拓。
  • 《三國演義》中你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誰?謀臣良將中你最喜歡的是
    在中國四大名著裡,我相信大家都看過,雖然有些人只看一點點,但是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幾本數的名字吧。今天我來給大家要講的是《三國演義》裡的英雄人物,我知道這裡面有許多的人物大家都喜歡,但是接下來我要說的這幾個不知道大家喜歡不?
  • 談談《三國演義》中曹操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歷史形象
    大家都知道曹操做為全書的一個核心人物,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那麼今天我們就簡單的來談一談曹操。一、性格特點歷史上的曹操本來就是一個有著較大爭議的人物,有功有過,後世對其也是褒貶不一,他是一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成功的將曹操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刻畫,並滲透進全書中的重大事件。
  • 歷史上真實的三國和《三國演義》中講述出來的差別大嗎?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雖然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是以三國正史《三國志》為藍本創作的。但這也難改《三國演義》就是一部小說的事實。《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三分為真七分為杜撰而來的產物。
  • 《三國演義》真的抹黑了曹操嗎?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有哪些黑點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藝術成就以及其影響力都是屬於相當頂尖的水平。當然以小說這種藝術作品來說,是絕對少不了作者的藝術加工,《三國演義》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這本巨著是以東漢末年與三國時期這段歷史為背景,就難免會和真正的歷史產生「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
  •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與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有哪些差異呢
    很多人通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喜歡上的諸葛亮,可以看出書中描繪諸葛亮是像神仙一樣的人物。三國演義中說到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後,劉備以禮相待,給予重任。而在面對曹操大軍的時候。諸葛亮首次指揮劉備軍隊就取得了勝利。可以說為之後的劉備,獲得荊州奠定了基礎,提高了聲望。但是在歷史中的諸葛亮卻不是這樣的。
  • 水滸傳真實歷史還原,108將到底哪些人物有原型哪些人物純屬虛構
    那麼塑造了這麼多人物到底其中有幾分真實幾分虛構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水滸傳》跟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性質都不一樣,《三國演義》是根據真實歷史加以小說演繹,99%的人物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只不過對其事跡根據作者的喜好及作者當時的歷史政治背景進行了改動而已,而且這種改動並沒有脫離人物的最終命運。
  • 94版三國演義人物淺析(中)
    第一期說了劉關張兄弟三人的事跡,這期開始介紹其他在三國中相當重要的人物。所謂時勢造英雄,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也給了他們登場的機會。曹操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出身貧賤但有傲虎,在東漢末年也有滿腔熱血,後來看出漢室衰微便有吞併天下的野心,招聘買馬,禮賢下士,雖然有較高的權欲但懂得隱忍,官渡之戰便一統北方,後來逐漸壯大,成為三國中勢力最大的一方。除了傑出的軍事才能,曹操在書法、文學上也有較高的造詣,相信很多朋友在讀書階段一定會背誦他經典的作品《短歌行》。
  • 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關公,和《三國演義》中的不一樣!
    《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批三國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北宋、南宋、元、明、清各代多個皇帝對關羽上封號,作為忠義的化身宣傳忠君愛國思想。並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各地有關帝廟,民間供奉「關公」像。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街區,把關公作為武財神敬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