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真實歷史還原,108將到底哪些人物有原型哪些人物純屬虛構

2020-12-14 三匠畫片

作為中華文化瑰寶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光輝燦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通過描繪山東各州府、河北、江西、北上抗遼、攻打西夏、南徵方臘等典故,充分展現了北宋末年內憂外患的亂局;二是為我們鋪開了一張北宋上到皇帝、中到各級官員、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畫卷,其中許多關於衣著、建築、美食美酒的描述都非常細緻;三是《水滸傳》對於各色人物的塑造,特別是對梁山一百單八將的人物性格描寫,給後世讀者留下了最為深的印象。

那麼塑造了這麼多人物到底其中有幾分真實幾分虛構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水滸傳》跟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性質都不一樣,《三國演義》是根據真實歷史加以小說演繹,99%的人物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只不過對其事跡根據作者的喜好及作者當時的歷史政治背景進行了改動而已,而且這種改動並沒有脫離人物的最終命運。《紅樓夢》也是一樣,雖然不是每個人物都有歷史原型,但是整個框架確是曹雪芹通過自己親身體會,對於世族大家的宦海沉浮做了回憶錄似的描寫。《水滸傳》相較以上兩部名著虛構的成分更多一些,而又不像西遊記那般只根據玄奘一人西行的典故而虛構神話故事。《水滸傳》的特色就在於,裡面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物在歷史上是有據可查的,也有更多的人物是作者虛構的。

在真實的歷史上,確實有宋江起義的歷史事實,只不過其過程、組成人員與小說中大相逕庭,且《水滸傳》中如此恢弘的起義在史料中只有寥寥數筆。二十四史《宋史》中記載北宋宣和年間,朝廷昏聵腐敗,以宋江為首的三十六人率領一支起義軍」橫行河朔,轉掠十郡,官兵莫敢攖其鋒」,「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

也就是說真實的宋江起義,起先爆發於安徽北部地區,是由宋江為首的36名流寇組成,他們並非聚集一處,而是流動作案、騷擾州縣,後來北上定居於梁山水泊,但持續時間非常短暫,在官府的打壓下繼續流竄,其活動範圍幾乎囊括了中原各個地區,後來在北宋名將張叔夜的絞殺下,起義軍死傷慘重,最後不得不同意詔安。真實的宋江起義軍在投降後,剩剩下的殘餘部隊數量極少,招完後被編入了童貫的軍隊序列,隨宋軍大部隊抗遼、徵方臘。打完幾個戰役後,宋江迫於不得志又再次離開軍隊扯旗造反,但二次起義又被官兵迅速剿滅,宋江等人盡數被斬首。

剛才我們提到一個很關鍵的點,就是真實歷史上宋江起義軍確實有36個骨幹成員,這也是小說36天罡的藍本。在南宋畫家龔開的作品《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對於宋江起義軍36名頭領有著確切的描繪,並且跟後來《水滸傳》中各自的江湖綽號基本一致,只是有少量人物被施耐庵改動。

宋江確有其人自不必說了,真實歷史上宋江手下最重要的人物包括吳加亮,是一個酒色之徒而且粗魯狠毒,起義軍中這樣一個2號人物應該是屬於能幫宋江鎮得住場,並且充能夠衝鋒陷陣的狠角色。施耐庵寫《水滸傳》的時候有很多地方借鑑了「三國模式」,那種模式就是在一個政權裡往往主公手下應該是大將和謀士,而歷史上的宋江軍中卻沒有像樣的謀士可言,因此施耐庵將吳加亮改編為諸葛亮式的神機妙算的大軍師,也就是吳學究。宋江起義軍3號人物名為李進義,出身較好,在《水滸傳》中被改為盧俊義。李建義的出身自然不可能像小說中描繪的那樣高端大氣上檔次,但起碼應該是地方鄉紳級別。除此之外36頭領中還有類似關必勝(關勝)、李海(李俊)等等,名字都被小說家進行了藝術加工。

我們再來看一下水滸傳中的半虛構人物,剛才說過施耐庵在寫《水滸傳》的時候很多地方借鑑了「三國模式」,他心目中想搭建的那個宋江班底,是具備劉備班底那樣的陣容,甚至希望更強而融合進其他歷史時期的著名將領。比如最典型的李逵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確實沒有任何原型,但你會很輕易地發現這就是施耐庵心目中的張飛翻版,忠誠、憨厚、可愛、勇猛善戰;再比如呂方,就是三國呂布的翻版,當然並沒有把呂方寫到像呂布那般能力;而花容就是一個除三國以外歷史名將的「影像」的典型,原型就是李廣。

宋江的故事在北宋滅亡後就已經開始流傳於民間,我們都知道南宋是處在偏安一隅的轉臺中的,因此當時抗金名將也被加入到宋江起義這個典故中,比如呼延通本來是抗金名將韓世忠手下的一名統制官,在一次戰鬥中曾赤手空拳生擒金將,而被加入「宋江傳說」,並改藝名為——呼延灼。

最後說一下《水滸傳》中純虛構的人物,其代表就是林衝,他既是歷史上沒有任何原型、沒有任何記載的純編纂人物,也沒有像李逵、花容那樣有歷史參照的人物。林衝可能是施耐庵心目中「完美良將」的想像。由於真實歷史上宋江起義軍頭領恰好36人,其他皆為兵卒,因此施耐庵筆下一些編纂進來的人物,36人序列已然放不下,便在後面加入了72地煞。

但並不是說36天罡裡面就全是真實歷史中的宋江起義軍36頭領,因為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對於這36頭領並沒有挨個細緻描寫的記錄,因此小說家把他心目中性格特點突出的重要人物,如前面提到的李逵、花容通通添加進去,吳家亮、李進義這樣真實存在的加以改名後仍然留在裡面,而那些沒有任何典故或者人物特色的36頭領成員,便放入72地煞甚至消失於《水滸傳》中了。要指出的是,孫立這個人物是在真實36頭領之列的,也確實勇猛善戰,但是由於施耐庵加入進了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林衝,而為了湊天罡地煞的整數,不得不把孫立擠到了地煞的行列。

之所以名著被稱之為名著,絕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毫無根據的想像那叫虛構,完全尊重歷史的描寫那叫記錄。只有在根據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加以高超的藝術創作,才能實現在有歷史淵源的穩定根基下,展示出藝術創作對於人物塑造、矛盾衝突的魅力詮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小說虛構出來的人物呢
    受影視劇和傳奇歷史小說的影響,有一些人物我們一直認為他是歷史上真是存在,其實他們作者為滿足人們的幻想,虛構出來。那麼,歷史上有哪些虛構的名人呢?但遺憾的是,即便我們翻遍千年史書,也找不到任何跟花木蘭有一點關係的記載,因此說她就是一個文學虛構出來的人物。當然,有人還是認為歷史上確有木蘭其人,但這裡的木蘭卻是另外一個人物了,說是以木蘭為原型的是幫助李家父子奪得天下的平陽昭公主。可是,如果說平陽昭公主是花木蘭的原型,這個確實有點牽強附會了,平陽昭公主是李淵第三女,後幫助李淵父子奪得天下。
  • 梁山好漢「108將」當中,很多人都有原型,這一人尤為傳奇
    二次創作當然儘量去接近原著,不過除了《三國演義》一書是根據陳壽《三國志》改編,人物基本上符合史實之外。《西遊記》當中的真實人物史書上有記載的只有一部分人,比如說唐玄奘西行到西域取經。到了《紅樓夢》,則完完全全是杜撰出來的作品。當然,另一部深受眾人喜愛的作品要數《水滸傳》了,很多人都以為梁山好漢「108將」都是虛構的人物,其實也不盡然。
  • 《三國演義》中哪些是虛構出來的人物?此女本是虛構,卻至關重要
    在正史的基礎上,《三國演義》又在羅貫中添加了很多元素,比如人物,精彩的環節,才使這部原本只是歷史的一段,變得格外生動,引人入勝,成為千百年來的經典之作。儘管我們知道羅貫中在這本名著中加入了很多「謊言」,但長篇大論的謊言,往往會讓人誤解,以為一切都是真的,那麼多年後,《三國演義》裡的哪些人物是羅貫中瞎編出來的,而且讓人覺得特別生動和生動?圖來自網絡:《三國演義》一、貂蟬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有英雄的地方怎能少了美女?
  • 《三國》人物原型,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人物!你知道嗎?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演義》的確是一步創世之作啊 ,但裡面虛構的成分太多,真可謂三分真七分假啊。像最有名的草船借箭,溫酒斬華雄,空城計,火燒博望等都是虛構出來的。
  • 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4位人物,最後一位家喻戶曉,你認識幾位?
    小說的起源比較早,出現於明清時期,小說中對很多故事大多都做了誇張的處理,虛構的人物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小說更受廣大讀者的熱捧。如今,讀者對很多歷史人物也是變得難以分辨真假。 今天我帶著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歷史上並不存在,但一直家喻戶曉的四位歷史人物。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原型人物現身說法還原真相
    影片今日曝光「真實悲劇」版特輯,主創和原型人物共同回溯事件真相,講述拍攝過程的難忘感受,朱維爾母親的原型哽咽表示:「這些年來我仍未釋懷,人們需要知道真相。」目前影片已獲得爛番茄爆米花指數96%、豆瓣8.1的不俗成績,這部年度現實題材力作絕對值得一看。
  • 為關羽扛刀一世,關羽死後自刎的周倉是虛構人物!有歷史原型嗎?
    遺憾的是,周倉這一人物並沒有記載於《三國志》、《後漢書》等等史籍,而是在《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山西通志》等等書籍中略有記載。因此,周倉是否真的在歷史上出現過是未知的。關羽那麼,歷史上是否有周倉的原型人物呢?
  • 盤點影視劇那些虛構的歷史人物:「四大美女」不完整,隋唐多人
    一般來說,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往往都會塑造一些杜撰出來的角色來融入劇中,起到一個更加渲染氣氛的作用,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一些考慮,比如為了戲劇性考慮。真實的歷史大部分是枯燥的,不進行改編,喜歡看的人就少了。下面一些人物就是虛構的。
  • 清平樂梁懷吉原型人物是誰 梁懷吉的歷史原型人物介紹
    梁懷吉原型人物是誰  徽柔公主和梁懷吉的故事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趙徽柔雖然嫁給了李瑋,但是她喜歡的人是梁懷吉,不過梁懷吉是太監,他究竟是怎麼俘獲公主芳心的呢?梁懷吉身份是宦官,他從小就服侍著福康公主,他性格溫順,氣質脫俗,擅長書畫,與趙徽柔形影不離,同進同出,時間一長,兩個人就有了感情。
  • 《錦衣之下》的歷史背景及人物原型
    袁今夏與陸繹《錦衣之下》是把背景放在了明朝,雖然多數角色都是虛構,但有嚴世蕃出現相信大家早已猜到這部劇所處的時間。整個故事中有兩個核心部門,一個是錦衣衛,一個是六扇門,錦衣衛在明朝是真實存在的,而六扇門更多是民間傳說的產物。這次就簡單講講《錦衣之下》的人物原型。
  • 四大美女,其中一個是虛構人物,歷史並無此人,這個美女是誰?
    其中,「落雁」王昭君和「羞花」楊玉環是歷史上有記載的人物,而且還是本名。這兩個人首先可以肯定,她們是歷史上有的人物,不是虛構的。那麼,虛構的人物就是「沉魚」西施和「閉月」貂蟬中的一個了,到底是她倆誰呢? 西施,本名施夷光,子姓施氏,由於其居於西村,所以被稱為西施,另外也有西子的叫法。
  • 紀錄片可不可以虛構人物?
    人文紀錄片《敦煌》將於本月19日22:30起在央視一套《星夜劇場》兩集重播。春節期間CCTV新聞頻道的首播,使該片獲得廣泛的好評和收視。  作為一部全方位展示敦煌歷史和人文的紀錄片,紀錄片《敦煌》最打動觀眾的,是片中一些小人物。他們的故事使冰冷枯燥的歷史有了生活的氣息和情感的張力。
  • 上陽賦電視劇王藺結局怎麼樣死了沒 王藺有歷史原型人物嗎
    在《上陽賦》劇情中的王藺是王儇的父親,而王藺這個人物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讓人難以捉摸,他明明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得知自己的女兒差點被太子輕薄,甚至敢直接給太子一巴掌,太子還得求饒,可見他是真的很心疼自己的女兒,但是既然如此,卻又要為了家族利益將女兒嫁給蕭綦,那王藺這個人物到底是好是壞,王藺有沒有歷史原型呢?
  • 四位小說中虛構卻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兩名美女一個猛將一位親王
    在中國歷史上,向來不缺少英雄人物、豪傑人才,同時也流傳出了很多的小說故事。可是,因為有些小說太過成功了,也讓很多小說中虛構的歷史人物變得家喻戶曉,人氣過高,反而被一些人當成了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不得不說這就是小說的魅力。一.
  • 魯智深有三個歷史原型,一位是皇帝,一位是俠客,一位是楊家將
    與小說中的其他主要人物相比,魯智深的形象可謂獨樹一幟,說他是小說中唯一的大俠也毫不為過。那麼,魯智深的形象有沒有歷史原型呢?自《水滸傳》開始流傳之後,不少人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討論。從目前的情況看,魯智深這個藝術形象至少糅合了三個真實歷史人物的事跡,這也就意味著魯智深的歷史原型至少有三個。
  • 《智取威虎山》中角色的歷史原型人物分別是誰
    那麼這些人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或者說他們的歷史原型又是什麼樣的呢?首先楊子榮是真有其人的,他短暫的一生的確充滿傳奇色彩,不過在捉住座山雕後沒多久就犧牲了。楊子榮犧牲後,她的母親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兒子是做什麼工作的,讓人唏噓不已。座山雕被楊子榮捉拿以後,被關在牡丹江,不過他最後是病死的。
  • 「本故事純屬巧合,如有雷同純屬虛構」你知道它有什麼含義嗎?
    電影或電視劇的結尾,經常會出現「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字樣,這句話有什麼來歷呢?原來,最早的時候,因為美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在那裡一不小心就會被人告上法庭,所以,早期的好萊塢電影為了不惹禍上身,通常會在電影結束時打上「本劇純屬虛構」的字幕,後來,這種形式就被世界其他各國紛紛採用。「本故事純屬虛構」等於免責復聲明,有了它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糾紛。
  • 《三國演義》中,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而這中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即是貂蟬
  • 十位真正的歷史人物激發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虛構人物
    一些虛構的人物開始了他們自己的生活,以至於他們幾乎變成了現實。在參觀了位於倫敦貝克街221B號的紀念館後,人們很容易相信,福爾摩斯是一個活生生的、有呼吸的、在迷霧瀰漫的街道上遊蕩的人,而不是柯南·道爾想像力的創造。小說中的一些人物是以真實的人為基礎的,他們的歷史和個性交織在一起,直到他們幾乎無法分離。一個人生命中的事件變成了另一個人的事件。
  • 《阿甘正傳》的原型人物是誰?還是虛構故事?
    也會有網友會因為這類電影會以真實故事改編的慣例直接問道電影中的原型是誰?在電影的簡介中我們會看見:電影的情節故事改編自美國的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