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性能車大集合 細數頭文字D登場車輛(上)

2021-01-07 木倉買車網

[車友頭條-車友號-新車評]  

有這樣一部漫畫,它被改編成了動畫片、遊戲和電影,它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很多熱愛賽車的年輕人,它直接促進了漂移比賽成為一種在亞太地區極受歡迎的汽車賽事。這部漫畫就是頭文字D。

頭文字D的漫畫原作者為重野秀一,這部漫畫最早從1995年開始在日本的青年漫畫周刊上連載。它以山路飆車為題材,講述了主人公藤原拓海從一名課餘時間送豆腐的高中生成長為優秀賽車手的故事。這部漫畫中先後出現了諸多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日本性能車,而且闡述了一些汽車和賽車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由於其表現手法創新、劇情跌宕起伏,很多原本對賽車並不感興趣的人在看了漫畫或動畫片後都喜歡上了賽車,並且對那些日本性能車的特點頭頭是道。

本站就有網友提議過介紹一下頭文字D裡出場過的車。確實,頭文字D裡出現的很多車型,都是在日本性能汽車黃金時代非常著名的車款,有些可以稱得上是日本性能汽車的經典。以頭文字D作為大背景,介紹它們的身世,可以說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另外,著名遊戲廠商SEGA把頭文字D的故事移植到了街機遊戲上,目前已經出到第五代(第六代正在公測中)。很多朋友也是通過街機遊戲來接觸和認識頭文字D裡的各款車型的。因此,我們的文章,將會結合漫畫、遊戲和現實,介紹頭文字D裡出現過的一些經典車型。

SUZUKI Cappuccino

代號/別稱:EA11R,咖啡,CAP

漫畫中駕駛者:坂本

這部車在我們前世今生系列的「日本K-CAR三傑」中已經有過詳細介紹了。它是頭文字D裡出現過的唯一一臺鈴木品牌汽車,也是唯一的一臺K-CAR,非常特別。

鈴木Cappuccino是一臺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的雙座敞篷小跑車,發售於1991年11月。在那個每個廠家都在蜂擁而上生產性能汽車的時代,鈴木選擇了一條非常有自己特色的道路。Cappuccino這臺雙座敞篷小跑車,其底盤、動力和傳動系統、內飾等很多部件,其實都是借用了自家的諸多K-CAR產品上的現成部件。鈴木在這些成熟的部件上架了一個敞篷車的殼,把前後配重調到了50:50,就成為了一臺極富駕駛樂趣的小跑車。

Cappuccino使用一臺排氣量為658cc的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輸出僅有47kW。雖然動力輸出數字不起眼,但是仗著只有690kg的車重,Cappuccino開起來還是非常輕快的。當然,如果對它的動力系統進行改裝,Cappuccino就會變成一臺小怪物。由於Cappuccino車價和改裝費用都較低,在漂移風潮興起後,也有一些人把它改裝成漂移戰車。

在動漫中,藤原拓海跟隨PROJECT D出徵崎玉,遇到了崎玉西北大聯盟請來的車手坂本,坂本駕駛Cappuccino與拓海在雨中進行下山賽。由於拓海一直都是對戰車輛性能比自己好的對手,當遇到動力不如AE86,但重量更輕、彎速更快的Cappuccino時顯得非常不適應。最後拓海還是醒悟了過來,用「非典型」的拼直線動力的戰術擊敗了對手。

Cappuccino在前四代街機遊戲中都非常平庸,但到了第五代時設定有了較大變化。由於第五代頭文字D街機遊戲強調碰撞罰時,對車輛原始加速能力要求不高,車身較小的Cappuccino由於彎速快、動態靈活、在對戰中容易超車等等特性,漸漸成為遊戲中最熱門的車種之一。除了在伊呂坡坂下坡有統治地位外,Cappuccino在秋名、八方原、筑波、長尾等多個賽道綜合實力都可以排在前三名。

SUBARU Impreza WRX Type R STI Version V (GC8)

代號/別稱:GC8,GC8V

漫畫中駕駛者:藤原文太

這臺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斯巴魯翼豹STI的第一代車型的日本版,車名中的Version V告訴大家它是第五個改款車型。這個車型發售於1998年8月到1999年8月,由於當時555富士車隊在WRC中如日中天,所以民用版的STI也很受歡迎,訂車一般要等待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GC8V仍然採用斯巴魯招牌的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全時四輪驅動系統,2.0升水平對置渦輪增壓發動機已經可以輸出210kW(280PS)的功率,達到了日本的馬力上限,扭矩也提高到了352Nm。不過,這款STI的重量達到了1270kg,比前幾個小改款要稍重,但改進了的發動機低扭輸出已經彌補了這個缺陷。

在動漫中,這臺STI是在稍後期出現的。當時文太已經把AE86送給拓海使用,自己則換上了這臺新式的STI。剛開始文太還有點排斥這種新式的高科技四驅車,但駕駛後卻深深感受到了這臺車有多快。有次拓海在駕駛父親的這臺車之後,也突然對自己駕駛AE86還能不能更快產生了疑問,一度迷失。

在歷代街機遊戲中,駕駛GC8的文太都是以大BOSS的形象出現的,實力非常強。但GC8在一般對戰時表現很一般(事實上頭文字D遊戲中所有四驅車對戰時都不強),只有在主場秋名上坡比較有優勢。

Eunos Roadster S Special

代號/別稱:NA6CE,NA6C

漫畫中駕駛者:末次徹

這臺車其實就是馬自達的MX-5的第一代車型的日本版,當時馬自達將其放在了子品牌Eunos的渠道中銷售。MX-5大家應該也很熟悉了,它是馬自達的一臺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的敞篷跑車。第一代車型從1989年開始發售。

MX-5追求極致的輕量化和純粹的駕駛樂趣,其淨車重約980kg,其中馬自達專為MX-5開發的1.6升B6ZE發動機的部件也是經過輕量化處理,可以輸出86kW的最大功率。另外MX-5還有一個動力輸出稍高的1.8升發動機。在輸入到歐美市場後,MX-5因為動力適中而且駕駛起來溝通感一流,很快成為了老少鹹宜的國民Roadster。現在很多歐洲人之所以對馬自達品牌印象很好,就是因為MX-5系列向來在歐洲口碑很高。

在動漫中,這臺第一代MX-5由SEVEN STARS車隊的末次徹駕駛,他和藤原拓海在錐冰山路對戰,最後被拓海使用下水溝的戰術擊敗。

在街機遊戲中,NA6C是一臺比較均衡的車,駕駛感類似AE86。雖然馬力不大,但在一些上坡賽道中表現也很好,最擅長的賽道是錐冰(五代之前)和八方原復路(五代)。

Roadster RS

代號/別稱:NB8C

漫畫中駕駛者:大宮智史

這其實就是第二代的MX-5的日本版,外型上與第一代的最大區別就是取消了隱藏式的頭燈,這也是為了應對當時越來越嚴格的碰撞行人保護法規。這代MX-5的車身比第一代略重,達到了1000kg,但由於有更流線的車身設計,風阻係數成功降到了0.36。

這一代MX-5仍然有1.6升和1.8升發動機可選。頭文字D裡的這臺Roadster RS使用的是日版的1.8升BP系列發動機,使用馬自達最新的可變進氣歧管技術,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106kW。輕量化的車身和高效的動力系統使得NB8C可以從7.5秒內完成從0-100km/h的加速。

在漫畫中,NB8C出現在了PROJECT D在神奈川的遠徵路途上,246車隊的大宮智史駕駛NB8C與拓海展開比賽。最後由於自己的NB8C的定風翼在比賽中碰撞受損,大宮智史最後打滑失控落敗。

在街機遊戲中NB8C的總體實力不如前代的NA6C,但在其主場長尾下坡表現得還是很強勢。

Savanna RX-7Ⅲ

代號/別稱:FC3S,FC

漫畫中駕駛者:高橋涼介

高橋涼介在頭文字D裡的這臺座駕,可以說是整個頭文字D的主角車之一,它正是大名鼎鼎的馬自達RX-7第二代(日本版使用Savanna商標),一般被稱為RX-7 FC或直接稱作FC。

1979年發布的第一代RX-7的車身充滿了美式肌肉車的粗獷線條,但到了1986年的第二代RX-7的外形設計,卻更多地吸收了保時捷924等歐系跑車的設計風格。這種直線條佔主導的設計風格讓FC看起來非常低調,但是它的性能仍然是毋庸置疑的。

馬自達當家跑車系列RX的重要特徵就是前置後驅和使用轉子發動機。FC搭載了當時馬自達最新的13B轉子發動機,有自然吸氣版本和渦輪增壓版本。自然吸氣版本輸出功率約為119kW,渦輪增壓版本輸出功率約為151kW。除了出色的發動機,馬自達在底盤調校和車身配重上都做得無可挑剔,FC一經推出就因其深不可測的改裝潛力和高超的操控實力頗受市場青睞。在FC停產後,仍有很多FC活躍在日本的GT賽事、小型改裝車賽事和漂移比賽中,足以驗證FC是一臺可以適應各種賽事的全能戰車。

在動漫中,高橋涼介因為駕駛白色的FC而被稱為「赤城白色彗星」。高橋涼介是一位對賽車技術頗有研究的年輕人,他與弟弟啟介、藤原拓海等人一起,組建PROJECT D車隊,去全國各地遠徵,在不斷的比賽中豐富自己的賽車戰術素養和知識。漫畫中雖然偏向於把把高橋啟介塑造成一個智商極高的賽車隊領隊,但很多觀眾都認為涼介是整個頭文字D動漫中駕駛技術最好的、最深不可測的車手之一。同時,涼介的座駕FC雖然出戰機會不多,但觀眾們都相信這是一臺改裝得最完美的頭文字D戰車。

在遊戲中,FC的風頭雖然一直被FD壓制,但已經算得上是一臺實力一流的戰車。它的整體調校比較平衡易開,但動力又比AE86等車要好得多,玩家們雖然不會把它作為主力戰車,但一定會購入一臺存著。涼介的故鄉赤城正是FC的主場,無論是下坡還是上坡,FC都能表現得很優異。

Efini RX-7 Type-R

代號/別稱:FD3S,FD

漫畫中駕駛者:高橋啟介、巖瀨恭子

這是第三代的RX-7,它是很多人心目中對「RX-7」的印象和定義,它流線型的車體和隱藏式的頭燈讓人過目難忘。它被認為是馬自達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臺性能汽車,而且至今馬自達都沒有推出它的繼任者,因此現在仍有許多已有十幾年車齡的RX-7在各種汽車賽事中代表馬自達出戰。

漫畫中的RX-7 Type-R FD是1992年推出的第三代RX-7的第一版,淨車重約1260kg,搭載雙渦輪增壓的13B-REW轉子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95kW,最大扭矩294Nm,傳動系統只有5前速手動變速箱可選。與同期的諸多日本性能車對手相比,RX-7在直線加速能力上會略差,但彎中極限卻幾乎是最高的。很多人對FD著迷正是因為它在彎中有著深不可測的極限,另外當然還因為它那擁有極致魅力的渦輪增壓轉子發動機。著名的馬自達和轉子發動機改裝廠雨宮,至今仍有改裝得非常均衡完美的RX-7 FD作品。

在動漫中,高橋啟介駕駛一臺黃色的FD,擔任PROJECT D的上坡賽主力。啟介駕駛技術高超,對FD的特性了如指掌,唯一缺點是有時太過衝動不夠淡定。在出徵琦玉縣時,高橋啟介遇到了琦玉的著名女車手巖瀨恭子,巖瀨恭子駕駛一臺黑色FD,為了加強馬力,她把愛車改成了單渦輪增壓。但在與高橋啟介的對戰中,高橋啟介正是利用單渦輪增壓發力不夠平順、渦輪遲滯明顯的特點戰勝了巖瀨恭子。愛車如命的恭子對車技高超的啟介非常仰慕,但啟介以要更專注於全國巡迴比賽為由拒絕了恭子。現在很多觀眾正在期待作者寫啟介和恭子後續的故事。

在歷代頭文字D遊戲中,FD都是人氣最高的車種。它動力充足,操控靈敏,無論直路還是彎道都有頂尖表現,可以說是各種賽道、上坡賽下坡賽的全能。雖然真正的主場只有赤城上坡一個,但是在其餘所有的賽道FD都非常具有競爭力。在早前幾代街機遊戲的對戰中,由於綜合實力極強,FD一直是玩家的首選車種,直到第五代遊戲時鈴木Cappuccino實力大幅增強才搶走了不少原本使用FD的玩家。

5.頭文字D裡的三菱EVO系列

Lancer Evolution III GSR

代號/別稱:CE9A,EVO3,E3

漫畫中駕駛者:須藤京一

三菱的Lancer Evolution車系是世界性能車的一個傳奇,它的歷代車型在各種賽車遊戲裡出鏡率總是非常的高。頭文字D裡的這臺EVO III發布於1995年,它與第二代的EVO車架相同,因此也沿用CE9A的代號。EVO III最大的改進在於把發動機壓縮比調至9.0:1(第二代為8.5:1),並加大了渦輪尺寸,使輸出功率達到了201kW,扭力提升到309Nm。另外,EVO III車身上的空氣套件變得更加誇張,讓當時很多Lancer車主紛紛效仿改裝。

頭文字D裡駕駛EVO III的,正是帝王隊的首領須藤京一。他的EVO III加裝了Miss Firing System偏時點火系統,能大幅降低大渦輪帶來的渦輪遲滯現象。在藤原拓海與須藤京一的第一次比賽中,正是由於須藤京一的強勢,讓拓海的AE86老發動機徹底報廢,後來藤原文太才替AE86換裝了4A-GEU發動機。

頭文字D遊戲中的EVO III和斯巴魯GC8V表現基本相仿,總體水平處於中遊,其表現最佳的主場是伊呂坡坂的上山賽道。

Lancer Evolution IV RS

代號/別稱:CN9A,EVO4,E4

漫畫中駕駛者:巖城清次

1996年的EVO IV採用了全新的車架和底盤,車型代號也變為了CN9A。與前三代由街車強化而來不同,EVO IV是針對參加WRC比賽的要求而設計的。它外觀上最大的特點是前保險槓上有兩顆碩大的霧燈(在RS型號上需選裝),這在後來成為了辨識幾代CN9A的重要標誌。在發動機上,雖然壓縮比又被調低至8.8:1,但是三菱調整了凸輪抽進排氣的角度,讓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推到了206Kw,扭矩也增至330Nm。在這一代上,三菱著名的AYC主動式舵角控制系統也出現了。

大家應該注意到,頭文字D裡的這臺EVO IV是簡配的RS版本。與圖中的GSR版本相比,RS版本對音響、空調、輪圈等都做了簡配,AYC系統也不提供,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減輕車重,它的目標群體就是那些改裝愛好者。輕量化的RS版本僅重1260kg,比標準的GSR版本要輕85kg。

動漫裡的巖城清次是帝王隊的成員,須藤京一的手下,他為人比較粗魯無禮,是那種認為車的性能比駕駛技術更重要的飆車族。

在遊戲中,EVO IV的競爭力比EVO III還要更差一些,伊呂坡坂的上山道仍是它有最佳表現的舞臺。

Lancer Evolution VII GSR

代號/別稱:CT9A,EVO7,E7

漫畫中駕駛者:小早川

2001年推出的EVO VII,由於受到國際汽聯WRC賽例調整的影響,改用了較高級的Lancer Cedia的底盤,因此車長和軸距都比前幾代有明顯增長,這也導致了車重的上升。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已經被提高到了385Nm,但由於日本的馬力限定,最大輸出功率仍維持在206kW。在這代上,三菱的ACD主動電子差速器出現,但越來越多的電子系統的裝備也讓一些傳統的EVO死忠感到不滿。

這代EVO最有意思的是首次出現了自動擋車型,雖然馬力被調低,而且只限量發售2000臺,但這算得上三菱的一個大膽嘗試。當然,三菱可能沒有想到,幾年後的EVO X已經改由SST版本唱主角了。

動漫裡的EVO VII的駕駛者是神奈川246車隊的小早川。在與PROJECT D的高橋啟介對戰時,由於低估了對手的實力和錯判了對手的戰術,在第一輪的比賽的末端時被高橋啟介突然發力拋離,最終完敗。

自從EVO VII登陸頭文字D遊戲,它的表現就頗為搶眼,到了第五代遊戲時已經是表現最好的四輪驅動車。雖然沒有主場賽道,但在所有賽道的上山賽和下山賽中,它的表現都非常均衡非常具有競爭力,是對抗FR軍團的強有力武器。但是遊戲設定中EVO VII的雨天作戰能力要差一些,這似乎與實際情況有點背道而馳。

6.頭文字D裡的本田系列(一)

Civic SiR-Ⅱ EG6

代號/別稱:EG6

漫畫中駕駛者:庄司慎吾

Civic EG即是本田思域的第五代車型,而SiR正是其中最高性能的版本。在TYPE R之前,SiR就是最高性能本田的標誌。EG6採用代號為B16A的DOHC VTEC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24kW,紅線轉速8200轉。EG6 SiR也是標誌著思域正式成為日本廉價性能車的代表,它的大受歡迎也為後來的Type R家族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動漫裡EG6由妙義Night Kids的副隊長庄司慎吾駕駛。他使用卑劣手段誘使拓海與他進行死亡膠布賽(將右手綁在方向盤上),在被拓海超過後又妄圖撞擊拓海,最後被拓海巧妙躲開。而庄司慎吾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失控撞到了護欄上。

在頭文字D系列的遊戲中,所有的前驅本田都被設定得較弱(只是相對較弱,因為遊戲裡技術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車的性能),除了在各自的主場賽道,對戰時前驅本田都會比較吃虧。EG6的主場,當然就是庄司慎吾的主場:妙義下坡。

Integra Type R DC2

代號/別稱:DC2

漫畫中駕駛者:Smiley酒井

Integra是本田在1985年發布的一個車系,它與思域共享底盤,以3門轎跑車型為主,而它主要的目標市場正是新興的美國市場,Integra也是謳歌品牌下面最早的車型之一。頭文字D裡的Integra DC2源於1993年的第三代Integra,當時正是本田對運動車傾注了極大熱情的年代,Type R家族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誕生的。

與一眾高性能版本的思域相比,Integra Type R在製造的出發點上就有所不同。思域是由街車進化而來的高性能版,而Integra Type R則是以參加比賽的賽車為設定方向,整車的懸掛和配重都經過特別設定,駕駛感覺要比思域更激進。為了保證比思域更高的定位,當時DC2並未流用思域的B16發動機,而是在B16的基礎上進化成為一臺排氣量更大的B18C發動機,當時日版的DC2 Type R的B18C輸出功率已經達到147kW,紅線轉速8400轉,保證DC2 Type R可以在6.5秒內完成0-100km/h的加速。

當然,DC2 Type R絕不僅僅是直線加速快那麼簡單,它強悍的綜合實力讓它成為了賽車場的常客,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前輪驅動車之一。本田在2006年停產了Integra車系,DC2 Type R和後來的DC5 Type R,也成為了本田性能車永恆的經典。

動漫中PROJECT D在遠徵櫪木縣時在八方原遇到了東堂塾車隊,東堂塾的戰車全部是本田的Type R系列。駕駛DC2 Type R的Smiley酒井負責出戰八方原賽道的迴路,上坡較多。為了獲得更好的扭矩,酒井為他的DC2加裝了渦輪增壓裝置。

在遊戲中,DC2對戰能力與其它前驅本田一樣偏弱,主場當然是八方原的迴路。

7.頭文字D裡的本田系列(二)

Civic Type R EK9

代號/別稱:EK9

漫畫中駕駛者:二宮大輝,館智幸

思域是本田車型中擁有最多Type R的車系,而第一臺正是1997年的EK9 Type R。EK9雖然不是最快的一臺Civic Type R,但它卻為Civic Type R甚至整個Type R家族做出了定義:小型化、輕量化、高轉速自然吸氣發動機、為了最佳性能可以做最激進的設定。這臺外貌樸實的本田,依仗強勁的高轉速發動機和輕量化的車體,敢於在山路上和賽道裡挑戰那些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四輪驅動性能車。

EK9的B16B發動機由EG6的B16A進化而來,採用當時最新的輕量化材料製造,並由本田資深的工程師手工裝配,原始最大輸出功率為136kW。由於部件強度非凡,稍加改裝的B16B就可以應對「萬轉」的發動機轉速。再加上車重僅有1070kg,全開油門時的EK9其實是非常恐怖的。在正式銷售的四年時間裡,EK9因其相對廉價和高性能,非常暢銷,後來也因為它保有量極大,改裝零部件眾多,它的二手車也成為了很多「暴走族」的首選入門戰車。

在頭文字D動漫中,東堂塾有兩名車手駕駛EK9,一位是東堂塾現役的高材生二宮大輝,以剎車技術聞名。另一位是在二宮大輝落敗後,東堂塾請來雪恥的元老、職業車手館智幸,館智幸駕駛的是東堂塾的領隊完美改裝的EK9,他與藤原拓海在八方原展開了激烈的較量。館智幸依靠其高超的車技兩次超越藤原拓海,但藤原拓海最終以大膽的Blind Attack關燈戰術擊敗了館智幸。

與在漫畫中的風光相比,EK9在遊戲中實在是被設定得太弱,是整個遊戲最弱的幾臺車之一。當然,在八方原的去路,它仍是最有優勢的車種。

S2000 AP1

代號/別稱:AP1,S2k

漫畫中駕駛者:城島俊也

很多人認為本田歷史上只生產了S2000這一臺小跑車,其實這是錯誤的。在上世紀60年代,當本田拿到日本政府的汽車生產許可證,開始生產微型汽車時,他們就沒有像其它小廠一樣模仿大眾甲殼蟲等歐系車做傳統的轎車,而是生產了一臺名叫S360的小型雙座敞篷車(這其實已經證明了這個品牌的運動血統了),後來還不斷生產後繼的車型。只不過當思域等平民轎車大獲成功後,本田把重心慢慢轉到了家用轎車市場,直到1999年,本田才復生了S系列,推出了S2000 AP1。

S2000是一臺獨享底盤和動力系統的純正Roadster,它有很多特別之處。如保證輕量化和車身剛性但成本較高的矩陣X型車架,本田車中較少的前中置發動機,電子化儀表,極簡化的音響和空調開關等等。當然最驚人的還是它那臺F20C直列四缸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是為S2000的縱向發動機排列方式而特別製造的,加入了本田所有先進的發動機科技。這臺代號為F20C的2.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可以輸出184kW的最大功率,升功率即使是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驚人的。再配上專為這個發動機設定的密齒比6前速手動變速箱,S2000擁有了不遜於百萬元級別跑車的強悍性能。

初代的S2000 AP1在本田位於櫪木縣的高根澤工廠與NSX共線生產,2004年本田推出了發動機排量升為2.2升的S2000 AP2,但在2009年AP2停產之後,S2000暫時沒有後繼計劃。

頭文字D動漫中駕駛AP1的是茨城紫色幻影車隊的退役賽車手、有「神之手」之稱的城島俊也,他的絕招就是可以用單手控制賽車。拓海在與神之手的比賽,雙方一直不分勝負,在數回合的持久戰之後神之手由於年紀大體力不支而放棄了比賽。神之手對拓海非常賞識,在賽後傳授給拓海自己的獨門控車絕技。

可能是由於後輪驅動的原因,在頭文字D遊戲中AP1的競爭力比其它的本田車要強一些,但總體來說也只是中遊水平。茨城筑波的去路,是它的主場。

(文/車友號 新車評)

相關焦點

  • 日本性能車大集合(下),細數頭文字D登場車輛
    但在山路上,由於其車身太過沉重(R32 V-specⅡ已經重達1480kg),對那些馬力較小但車身輕很多的性能車來說並不佔太大優勢。在頭文字D的漫畫裡,也是這樣設定的。D裡最弱的一臺登場車了。目前頭文字D漫畫的中文版已經出到第42卷,而街機遊戲的第六代也正在公測中。頭文字D系列故事還將會有什麼樣的精彩,還將有什麼猛車登場,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註:本文中出現的漫畫人物形象和漫畫汽車形象,其版權都歸頭文字D原作者、日本講談社和SEGA所有。)
  • 現實中的AE86跑不過GK5,頭文字D登場車詳解
    對於《頭文字D》這部漫畫,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它出自日本漫畫家重野秀一之手,1995年開始在漫畫周刊上發布,經歷了18年的連載後,於2013年完結。從車迷角度來看,《頭文字D》確實是本不錯的教科書,登場的都是日系性能車的代表,或許不少朋友也是因為這本漫畫而愛上了日本跑車。
  • 頭文字d的排水渠過彎到底是什麼鬼?不會是真的吧?
    牛車網網友五道口大叔 問:頭文字d的排水渠過彎是真的還是瞎編的?怎麼可能這樣操作漂移的?這種過彎聽著好像是那麼回事,但是實際上排水渠這個事兒還是太不靠譜了感覺。有沒有牛人給解釋解釋,這困擾了我好多年了。
  • +族 || 山路傳說 頭文字D
    二十年前富士電視臺播出了頭文字D動畫的第一集,無論是原作者重野秀一還是導演冨永恆雄可能都沒有想到,這部動畫在未來的二十年中會對日本乃至全世界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憑藉著扣人心弦的劇情、激烈的對抗和寫實的畫風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其單行本在2000年左右多次登上日本漫畫銷量排行榜前十,每年都有百萬冊的銷量。這也是賽車題材漫畫在日本取得的最好成績。  頭文字D的成功有著一定的必然因素,就像井上雄彥因為對於籃球的熱愛才畫出了《灌籃高手》一樣,重野秀一對於車的愛也是《頭文字D》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
  • 那些年我們曾經看過的賽車動畫《頭文字D》
    身為一個80末年代的出生的人,剛好經歷過電視臺的輝煌年代,而當中最受小朋友喜愛的動畫片也於那個時代大量引進,而對於喜愛車子的小男生來說,在當時看著卡通人物賽車可是比關注現實的車輛來的有趣許多,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幾部較熱門的動畫作品吧!
  • 《頭文字D》裡都是什麼車?
    《頭文字D》是漫畫家重野秀一作畫的青年漫畫,自開始連載以來也是火爆異常。相信很多人都是看了周杰倫、陳冠希主演的電影才才了解頭文字D的,也正是這部電影讓很多人知道漂移甩尾的酷炫。相對應的頭文字D遊戲也開始增多,有條件的甚至開始賽車上或者山路上開始實戰漂移。那麼頭文字D裡的車都是什麼車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頭文字D》裡這些車,你認得幾輛?你的青春狗帶了嗎?
    這部漫畫就是頭文字D。動畫片《頭文字D》可以說一代人的接觸賽車的起點,是賽車夢覺醒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回味童年的記憶,盤點《頭文字D》中幾款經典的賽車。其實AE86在出世之前,豐田進行了大量的測試活動,其中之一便是在山葉賽道上連續行駛三天三夜,以證明了AE86 4A-GEU的雙凸輪軸16氣門發動機的耐用性能極強。而據說當年的開發團隊為AE86定下三大目標,一是挑戰當時筑波賽道最快單圈紀錄,二是稱霸日本國內的拉力賽事,三是挑戰200km/h的極速,結果都完美完成任務。
  • 接替《頭文字D》 重野秀一再開賽車漫畫新篇章
    而喜歡車的朋友相信沒人不知道《頭文字D》這不漫畫了吧,畢竟連周董也是因為喜歡車,才費心費力地出演了真人版電影。  說《頭文字D》推動了賽車文化的發展,同時也給日系車帶來了「性能」加成毫不為過。 雖然這部漫畫結束很久了,但是影響力依舊存在,至少說起漂移或者飆車的話題時,你總會說起它。
  • 智能系統+越級性能,這很《頭文字D》
    而我最喜歡的莫過於他出演的電影《頭文字D》,這部電影點燃了多少年輕人的熱血,在我心中也埋下了一個汽車夢,以至於我工作後買的第一個大件,就是汽車。而在座駕的選擇上,我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對我來說,一輛合格的車必須具備卓越的智能系統和超高的動力性能,做了很多功課後,我終於將WEY VV5收入囊中,事實證明,它讓我從新手司機變成了秋名山車神,圓了我的汽車夢。
  • 【圖】曾經的輝煌 頭文字D版馬自達RX-7模型_汽車之家
    那時候,日本車迷經常在深夜進行非法飆車活動,其中跑山路成為了他們最熱衷的一項比賽,然而日本發達的動漫產業抓住了這個能讓人熱血沸騰的焦點事件,誕生了《頭文字D》這部動畫。  漫畫邀請了日本知名車手土屋圭市對故事提供專業技術性指導,民間傳言他是日本漂移第一人,並且帶起了山路漂移文化,《頭文字D》故事多少有些象徵土屋自己的事跡。
  • 《頭文字D》中的傳奇故事,原來是真的?
    2016年2月6 日,《新劇場版頭文字D Legend3D Legend3 -夢現-》上映之際,與日本「全國豆腐聯合會(全豆連)」展開了跨界合作。土屋圭市還曾作為頭文字D主角登場。《頭文字D番外篇之漂移之王的青春回憶錄》中以廣播劇的方式,土屋口述自己年輕時的成長經歷。
  • 《頭文字D》完結,也是日本汽車驕傲的絕唱??
    裝個拖拉機上都能飛起來。速度從來不是人類造車的終極追求。昱:我們這兩期的主題都是討論日本高性能車,如果快不重要,那它們NB在哪裡呢?90年代及之前的款式,這種情懷牌為《頭文字D》能紅遍亞洲奠定了基礎,若將車輛換成當下的汽車組合,恐怕這作品就沒幾個人看了。
  • 改裝集錦盤點:《頭文字D》中的經典車型
    這些經典的日系性能車,相信都活在各位車迷的硬碟裡面吧。此外,本周視頻是一輛來自美國AMS Performance打造的1500馬力日產GT-R。話不多說,馬上入題。在這一代上,三菱著名的AYC控制系統也出現了,這代EVO車型較第三代車型在性能上有著顯著的提升。
  • 盤點《頭文字D》裡的那些車(下)
    這期我們繼續盤點《頭文字D》第一部中剩下的其它車子,第一部第11集中,阿樹邀拓海一起到秋名山上,沒想到卻遇到三個外地來的車手,對方故意挑釁,險讓阿樹釀成車禍,對方氣焰囂張所以拓海決定用阿樹的85給他們好看,而拓海也真的做到了。
  • 頭文字D 第五部 漫評
    這部2012年上映的動漫,第五部的頭文字D距離今天已經有了七年的時間。為此我查了一下頭文字D電影的上映時間是2005年。2012年的動漫已經比那時還過了七年的時間,而如果從頭文字D動畫連載的1995年開始算,已經過去了17個年頭。隨著時間的變遷,頭文字D在慢慢地進步。不僅車輛細節,動態的描繪有了質的飛躍,在內容和技術講解上也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 頭文字D的正統續作———漫畫《MF Ghost》介紹
    最近我在追漫畫《MF Ghost》,作為《頭文字D》的續作整體質量非常不錯,今天在這裡給大家粗略的介紹一下漫畫的背景和劇情,推薦給喜歡《頭文字D》的朋友。    《MF Ghost》的背景是202X年,也就是《頭文字D》故事20多年後,此時汽油車已經全面被電動車替代,但仍有一大部分人狂熱的喜愛引擎的轟鳴,在日本MFG賽事因此應運而生。
  • 《頭文字D》作者再出賽車新作
    作為90年代的賽車動漫神作,《頭文字D》向廣大群眾科普了不少賽車知識,吸引了許多青少年成為賽車迷,甚至培養了大量的日系性能車粉絲。
  • 頭文字D裡的AE86是一輛什麼車呢?
    自此,STARLET、COROLLA等車系便相繼轉投FF陣營。大勢所趨之下,1983年的第五代LEVIN/TRUENO遂成COROLLA車系的FR末裔。即是動漫《頭文字D》中藤原拓海、秋山涉、乾信司的座駕。
  • 頭文字D 漂移之神AE86 最強編年史
    與如今在高轉發動機上常見的20-25度的氣門夾角相比,工程師還為4A-GE設定了非常特殊的50度氣門夾角。他們相信這種設計能夠讓發動機在高轉速條件下有更好的性能表現。特殊的氣門夾角還僅僅只是令4A-GE出類拔萃的因素之一,「Big Port」這一綽號則體現出這款發動機的另一大設計特點。
  • 3DS《頭文字D OL》登場角色與基本操作介紹--人民網遊戲_最權威...
    原標題:3DS《頭文字D OL》登場角色與基本操作介紹   世嘉於日前公開了3DS下載型遊戲《頭文字D 完美飄移 OL》的最新情報,其中包括了遊戲中登場的角色與車種,以及本作的基本操作和卡片等情報。在乘上愛車之後會進行豪快的比賽是其特徵。   愛車:SKYLINE GT-RV-spec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