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對比是攝影創作中一種比較特別的表現方式,拍攝對象本身不存在虛實的關係,但在相機的設置與鏡頭的運用下,可使畫面達到一種虛實對比的效果。那麼,虛實對比到底如何用呢?
如何實現虛化?
虛化,通常一般又分為前景虛化、背景虛化,這是鏡頭特有的語言。如背景虛化,多採用選擇大光圈、使用長焦、靠近拍攝、追焦等方式來實現。
可參見前文乾貨:一篇文章深度了解「景深」,為拍攝畫面做「最佳調整」
此外,霧氣,也能增添「若隱若現」的朦朧、虛實意境美,以及輕盈飄逸,極富有韻律感的「動態美」。
虛實對比如何用?
1、突出主體
對於幹擾主體表現的景物也可以通過虛化的手法,使主體得以突出。
2、表現動感
用虛實結合表現動感,常見的是前面所說的追焦,即動體本身清晰或較為清晰,背景、前景呈現強烈虛糊的效果。
再如採用慢門記錄車燈在移動過程中形成的軌跡,虛化的車流軌跡與靜止的建築,呈現的動感。
3、加強畫面空間立體感
利用虛化效果製造空間感的時候,可以將背景虛化,這樣就可以顯示出距離感,並能夠突出主體,另外,在被攝主體前邊放一個陪襯體,這樣就會產生一種越過陪體觀看的感覺。因此,馬路對面的行人,籬笆對面的鐵路,都可以變現為被攝主體的模糊效果。
4、表現意境
利用虛實對比,營造出「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
實際拍攝的時候,可以通過選擇焦距的方法,使鏡頭前面的景物徹底虛化成一團具有色調的虛影,作為畫面的點綴,以突出人物主體。
如果鏡頭光圈足夠大,你也未必非要尋找那些花花草草,很普通的景物在徹底虛化之後也會變得非常朦朧,只為畫面提供一片色調和氛圍。
總結
虛實對比作為重要的表現手段,廣泛運用在攝影的構圖中,此外,對比構圖還包括冷暖、明暗、動靜、大小、遠近等手法,而很多的好照片更是兩者兼備,甚至多者兼備,畫面中冷暖、明暗、大小的形式衝突,大大提高了畫面的表現力。
攝影技巧丨攝影構圖中對比的魅力,如何利用對比拍出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