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陸-十天幹起源來歷陰陽五行屬性1

2020-12-16 月星堂

十天幹的原始字型字義和現代是不一樣的,在古代十天幹另有名諱:在古代被稱為太陽十輝

原始十天幹曰:"閼(yan)逢、旃(zhan)蒙、柔兆、強圉(yu)、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yi)、昭陽"。

簡化後的天幹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幹地支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

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鑑》就以這套幹支術語紀年)。幹支的發明標誌

著最原始的曆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

這套幹支術語後來發展中簡化為一個字。在《史記》《爾雅》等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

不過《史記》與《爾雅》的版本不一樣。 相傳在公元前 2697 年,於黃帝命大撓氏探察天

地之氣機,探究五行。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

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

中認為,十天幹起源於中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十天幹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

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幹支產生了"。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幹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幹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幹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

據《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尚書正義》解釋說:"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來幹支是大橈創製的,大橈"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隋朝的《五行大義》一書同意了幹支是由大撓創製這一觀點。天幹地支最初的起源,尚無定論,以文物考查的話,近百年來出土的殷墟(盤庚遷都於殷後,商也稱殷)甲骨卜辭中,就載有大量用於紀日的幹支記錄,而在甲骨文中出現最頻繁的字也是幹支。

殷商時期出現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和記載數目的文字,稱為天幹,並與地支結合運用

(如甲子、乙丑等),用於紀年、月、日、時。從發現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內容都是與佔卜相關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骨卜辭",但是卜辭並不是甲骨文內容的全部,

除此之外還有數量不多但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種類的與佔卜無關的刻辭。

比如其中的"幹支表"刻辭。"幹支表"刻辭,是甲骨文中的一種特殊刻辭,屬於表譜刻辭的一種。

這種刻辭刻寫的是以十個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的六十個幹支名稱的幹支表,學者們也稱之為甲子表。

十天幹依然用來描述代表世間萬事萬物的特有屬性的,十天幹在實際運用中並沒有脫離陰陽五行的基本概念與屬性。

我們看十天幹都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五組。

這五組天幹不但在描述太陽的十種變化,還在描述世間人事物的變化。

我們先看天幹甲乙:甲乙在地理環境上代表東方,細分則甲為東方偏北之位,乙為東方偏南之位。甲乙東方木,在五行屬性上甲乙都屬木,但甲乙這兩種木是有本質區別的。

甲木為帶主幹枝的大樹,而乙木代表小花小草。甲木代表男人,乙木代表女人。

丙丁火裡面:丙火代表大火,冶煉之火。而丁火代表小火,燈燭之火。丙火代表男人,丁火代表女人。

戊己土裡面:戊代表大的土,例如一座山,己土代表小的土,一個小土包為己土。戊在人裡面代表胖子,那麼己土在人裡面就代表瘦子。五土代表男人,己土就代表女人。

庚辛金裡面:庚金代表大的金屬,大的石頭,那麼辛金就代表小的金屬,也代表貴金屬。庚金為男人,辛金就為女人。

壬癸水裡面:壬水為大水,乾淨的水,癸水為小水,雨露之水,也為髒水。壬水為男人,癸水就為女人。

相關焦點

  • 五行與天幹地支的聯繫
    五行真的是萬萬千千都說不盡的,它與地支和天幹都是有著密切聯繫的。地支用於紀月和紀時。用以紀月則以冬至所在的月為子月,依次下推,與農曆對照,十二地支月分別為:月份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地支紀時則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古人把半個時辰稱為「小時辰」,也就是現在的「小時」。
  • 中國的陰陽五行理論創立於何時,天幹地支又從何而來!
    五行的由來陰陽五行和天幹地支是中國本土文化裡和中國漢字同時出現的,它由中國傳入東亞各國,尤其是日本、韓國、朝鮮等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甚至一定程度是說這些古老的玄學文化在異國保存得比中國本土更純正。那麼,它們形成於何時,在當時的主要功能有什麼呢?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為什麼構成了天地萬物
    十天幹最早的起源來自甲骨文,相傳十天幹其實是十個部落的名稱,原始十天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簡化後的天幹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甲骨文中,最早的十天幹分別指代物如圖:為什麼天幹是十個,而不是九個或者十一個呢?原始部落時期的人們認為我們的手有十個指頭,掰手指數完了還是十,十數就為一旬,所以我們現在把一個月分為上中下旬,就是由此而來的。
  • 十大天幹的五行陰陽類象屬性與生克關係詳解
    ———《三命通會》十大天幹的文字來源於計數,在我們中國也是用來記錄年月日時,屬於我們特有的曆法,由此,我們就能看出十大天幹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其影響意義也是十分重大的,而這十個天幹便是: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在知道了十大天幹的文字是什麼之後,我們就需要進一步的了解這十個字,在周易以及命理學中,都分別代表了什麼,有著什麼樣的類象
  • 給你細說小說中的陰陽五行之術
    一陰陽之謂道 ,陰陽不測之謂神。無極生太極,太極產陰陽,而後化生出金、木、水、火、土五屬性,神仙有陰陽五行屬性。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的本命神——————六十元辰,是根據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循環相配而得,按天幹地支陰陽五行之屬性。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為陽水,癸為陰水;子為水,醜為土,寅為木,卯為木,辰為土,已為火,午為火,未為土,申為金,酉為金,成為土,亥為水。
  • 算命先生經驗之談:天幹地支的關係詳解
    一般的命理書籍,已經把五行長生演變為十天幹長生,並加以分類為陽幹長生和陰乾長生《子平真詮》書中就講到這一種陰陽生死,因為它和天幹的關係密切,也即十二長生生旺墓絕學說,它的由來是很古老的。也就是陽幹順行,陰天幹逆行的區別,五行分布在四季的不同運行,是一種成功者退去,後來者出來接替的順序運行,所以每一個天幹都會依著運行的秩序,實際經過每一個月份,也就是經過十二地支每一個地支,結果就產生了十個天幹的陰陽長生十二歷程,而且是陽幹的生就是陰乾的死,陰乾的生就是陽幹的死,陰陽天幹互相接替,形成天地大自然的運行規律。
  •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和十二長生的區別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與十二長生的「旺相休囚死」很容易混淆。因為它們都表現的是事物的狀態。五行是五種狀態;天幹十二長生是十二種狀態。而且都是用事物的「旺」和最終的「死」來表現事物的生滅過程。本篇就簡單分析一下它們的區別,下面一家之言,淺薄之見,各位姑妄聽之!
  • 天幹地支,六十花甲子
    天幹最晚在先商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商族領袖之稱號為上甲、匸乙、匸丙、匸丁、主壬、主癸。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幹應該與地支有關:幹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在商朝開始出現天幹與地支配合用以紀日,使用幹支紀年要更晚一些。 關於天幹何來說法眾多,其中一種是古人根據事物十個狀態排序以定的,視為循環。
  • 第三課 天幹和地支
    在我國古代的曆法當中採用了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來記錄年月日時的時間。十天幹分別代表前面學過的五行屬性,這個很重要,學批八字的一定要背下來:甲乙是木,丙丁是火,戊己是土,庚辛是金,壬癸是水。上面講到的是根據五行理論,把十天幹分別賦予了木、火、土、金、水的屬性,我們還要根據陰陽理論,將十天幹賦予陰陽的屬性,先人是這樣劃分的:十天幹的陰陽屬性: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1 2 3 4 5 6 7 8 9 10在十天幹的排列中,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屬性為陽的是:甲 丙 戊 庚 壬
  • 易經中「天幹地支」是如何搭配的,其實大有來歷,看完真長見識!
    地支的由來古人站在大地上,仰望星辰密布,於是就把大地作為了宇宙的中心,而日月星辰代表了鐘錶上的指針,那麼二十八星宿就是鐘錶上的刻度,古人又把二十八星宿劃分為十二個區,這十二個區就是最早的地支。後來地支經過了一系列的簡化,就成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12個了。
  • 「五行」決定事物屬性,時間決定事物興衰!
    「五行」區分屬性,「時間」決定興衰!袁民軍今天一提起「五行」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生克,然而在《煙波釣叟歌》「開口必辨天地乘時」,時間才是最終的主宰。為什麼有「五行」呢?因為世間萬事萬物會相互產生作用,為了更好的辨別它們的作用關系所以就把萬事萬物劃分為五大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行」。「五行」依附於事物而論屬性作用,絕不可單獨論述。有的物質可能同時具備多種「五行」屬性,在不同的時間其強弱也不盡相同。
  • 六爻斷卦基礎一:天幹地支與五行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在六爻斷卦當中主要用於獲取巽空和六神,其他吉兇方面的用處不多。六爻斷卦主要看十二地支的五行生剋地支衝合以及卦爻象。但現在利用五行幹支斷卦信息量會更大,所以接下來講一下利用天幹地支斷卦的一些基礎知識。十二地支有衝合,分六衝,六合,三合幾種。三刑有時也有用,六害用的很少。
  • 《黃帝內經》時間哲學:十二時辰,簡說天幹地支五行八卦
    米修兔十二時辰養生寶把《黃帝內經》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通過計時工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隨時提醒人們科學養生,從而讓每個人都懂得用《黃帝內經》養生,讓科學養生得以普及,這對改善人們體質,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無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亥子為水,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也是萬籟俱靜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儘量的舒服,睡的時候宜屈膝臥,變換姿勢。
  • 易學陰陽五行的解釋
    易學陰陽五行的解釋中天易張永紅整理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人民獨創的,是東方神秘文化的理論基礎,它對我國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重大作用,特別是對中醫學、 氣功學、易學數術影響特別深,作為周易預測體系的一個分支——《大六壬金口訣》也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其理論淵源。
  • 八卦之陰陽五行屬性
    1、 陰陽屬性如何確定八卦的陰陽?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更是一個生活常識。所以,卦的陰陽屬性就是:乾()、坎()、艮()、震()四卦,屬陽卦。其中乾為父,為純陽之卦,艮為少男,坎為中男,震為長男。因為震、坎、艮中陰多陽少,表示陰從陽,故為陽卦 。巽()、離()、坤()、兌()四卦,屬陰卦。
  • 天幹地支代表的意義與推導幹支紀年的方法!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通過陽對陽、陰配陰,總共形成了60個組合,所以也叫六十甲子。紀年時,每60年一個循環,稱為一元,一元又分為三運,20年一運,上中下三元共180年又組成一會。幹支甲子據《呂氏春秋》《五行大義》記載,最早是人文始祖黃帝命大撓所創。
  • 五行起源,陰陽五行到底是什麼
    陰陽五行理論起源於天文和自然科學,對於宇宙和自然的觀察,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從人本位、甚至不是從地球本位出發,而是從宇宙的視角看待地球、看待人。遠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人就發現地球受太陽影響極大,晝夜明暗、冷暖四季都是太陽說了算。而且除了太陽,還發現了與地球最近的其它幾顆行星同樣對地球磁場影響很大,並分別以金木水火土命名。
  • 免費小說推薦-好看的小說-酒神(陰陽冕)
    當他一覺醒來時,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名叫五行大陸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叫做姬動的小乞丐。在這裡,有一種極其特殊的職業,名叫陰陽魔師,奇異的十系魔技令人嘆為觀止。每一名陰陽魔師都有一頂屬於自己的由本屬性凝聚而成的陰陽冕。且看本性屬火的一代酒神如何在這神奇的世界再現輝煌。
  • 天幹和五行生剋關係解答,4圖掌握數字奇門基礎!附免費學習課程
    眾所周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的幹支紀年法的基礎元素,所以大家對於天幹並不陌生,十天幹指的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奇門遁甲中,天幹分為天盤天幹和地盤天幹。也就是說,在天盤上的天幹叫天盤天幹,在地盤上的天幹叫做地盤天幹,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數字奇門就和地盤天幹有關:數字奇門後六位數字對應的分別是"宮、神、門、星、天、地",最後一位數字對應的就是地盤天幹。怎樣判斷第一問事人所問事情的吉兇狀態呢?在數字奇門中,通過看五行生剋關係來進行判斷。
  • 教你快速查自己的五行屬性,入門篇(一看就會,一試就廢)
    第一種是納音五行看年命什麼是納音五行?天幹有天幹的五行,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天幹與地支配合後會變成新的五行,稱為「納音五行」。原幹支五行稱為正五行,納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因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而組合成的納音五行。要學會納音五行還要先學會其他很多術語,後邊我會專門講。本篇我們主要用第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