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衝突持續升級,尤其是在今年,美國對俄羅斯是主動出擊、步步緊逼,從東歐到中東再到亞太,俄羅斯簡直是四面楚歌。
當此緊要關頭,俄羅斯傳出「自廢武功」的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計劃在2022年之前銷毀18枚RS-12M白楊洲際彈道飛彈。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於1988年正式為蘇軍裝備,彼時令北約頗為忌憚。
此時突然計劃銷毀,一方面是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已經接近退役年齡,另一方面,俄羅斯已經開始加緊升級飛彈部隊。
9日,據俄羅斯國防部宣布,日前部署在俄東部地區的伊爾庫茨克飛彈部隊已經完成了亞爾斯洲際飛彈的換裝工作。
亞爾斯洲際飛彈射程高達12000公裡,向西覆蓋倫敦,向東則覆蓋美國全境。與白楊M洲際飛彈相比,亞爾斯洲際飛彈威力更大,機動性也更強,主彈頭內的3枚子彈頭可以分別攻擊三個目標,對反導系統來說更加難以防守。
目前,俄羅斯已經完成18個飛彈團的換裝工作。
然而在美國看來,俄羅斯的飛彈升級行動無疑是向美國亮劍,難怪五角大樓坐不住了。為對抗亞爾斯洲際飛彈,美國豪擲850億美元用於新型戰略洲際彈道飛彈的工程與製造發展,美國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更是已經獲得133億美元的合同。
結合美國此前四處退出軍備控制協議,可見美國早就在為研製新型飛彈做準備。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美國在國際軍控領域不負責任的做法,幾乎摧毀了整個國際軍控體系。
不過,美國研製新一代武器裝備也不止是為了防備俄羅斯。
在疫情的衝擊下,當前的美國面臨兩大危機:
1、經濟下行。2、全球號召力下滑。
經濟霸權和軍事霸權是美國霸權的兩大支柱,美國一日走不出疫情,恢復經濟的希望就越小,權衡之下,美國只好再次秀起了肌肉。近一段時間,美國一月之內發射兩枚民兵-3洲際飛彈,儘管美軍聲稱美國並沒有針對任何國際事件,背後隱含的核威懾卻是路人皆知。
別看川普對撤出海外美軍、避免戰爭頗為積極,最近甚至還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但我們可以注意到,自從川普就任總統以來,美國一直在不斷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門檻。
此前,川普曾經召開內部會議,要求重啟核試驗,然而由於眾議院拒絕撥款,川普只好暫時作罷。如今美國突然從飛彈入手,儼然是在重啟核威懾。
此外,美國陸軍正在尋求將「戰斧」和「標準-6」飛彈轉換成陸基型,並有意將其部署至亞洲,以便在廣闊的太平洋戰場上與他國進行競爭。
美國這一系列動作釋放了軍備競爭的信號,也為亞太地區進一步增加危險因素。山雨欲來風滿樓,俄羅斯加緊升級飛彈部隊,也是為應對美國在亞洲部署陸基飛彈的提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