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琴懷古十篇謎底,歷來猜測頗多,眾說紛紜,我也看了好幾篇,不過感覺大多有些斷章取義,紅樓夢全書,彩線珍珠,淺埋深藏,處處絲絲相扣,可以一管窺豹,也能一葉暲目。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不是簡單的愛情小說,可是歷來只在明亡說、曹家說、清宮秘史說裡打轉轉,卻忘了帝王無家事。
真正的帝王,目光不在兒女之情、不在後宮、不在朝廷權鬥、甚至不在民族仇恨,而是在天下河山,在人心——而這,就是《紅樓夢》。
薛寶琴在大觀園頭年年底入園,「蘆雪庵聯句」堪稱紅樓夢全書最重要場景之一,聯句之後薛寶琴做了十篇懷古詩,可以看做是這一幕重要場景的落幕環節,而其下所扣的的謎底,環環相連,將以一個非常特別的寓意場景,把我們帶入一個帝王的心裡和視界:
謎底其實不難,但相當驚悚,而且重在前後關聯才是最終謎底,所以姐妹們猜不到——因為她們【身在此山中】!作者有意不讓她們說出口:
還是慢慢道來吧,先看個美女壓壓驚(我終於覺得87寶琴變好看了)。
現在:做好思想準備,進入薛寶琴的十篇懷古詩吧!(感謝百度,至少讓我知道每個地名和相關典故)。
一:赤壁懷古
赤壁塵埋水不流,徒留名姓栽空舟。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遊。
赤壁:漢末建安十三年曹操與孫權劉備聯軍會戰的戰場。在今湖北境內長江南岸 。赤壁的故事大家都懂,三國爭霸,戰亂不休,在歷史面前,只有勝利者是正統,死於戰亂的英魂,可想過這一點?
謎底:大香爐
香爐是借鬼魂神靈祈願之物,香灰滿積,雖形似船隻,卻不能順水而流,當喧囂的香客離去,香燭熄滅,一片寥落悽冷中,接受了祈願的鬼魂神靈在想什麼呢?
以船型大香爐作為第一謎底,十首懷古詩將帶我們進入的世界,何止是懷古。
二:交趾懷古
銅鑄金城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交趾: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設置的一個郡,轄地相當於今越南北部。
謎底:嗩吶(喇叭)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這種聲音響亮勝過張良(子房)鐵笛的源自波斯的銅製樂器嗩吶,已在我國普遍應用:明代武將戚繼光(1527~1587)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嗩吶在清朝成為儀仗常用樂器,而在民間,也因為聲音洪亮高亢成為婚喪嫁娶儀式裡樂器的主角。
焚香之後是鳴笛,你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個什麼場面呢?
三:鐘山懷古
名利何曾絆汝身,無端被詔出凡塵。牽連大抵難休絕,莫怨他人嘲笑頻。
鐘山:又名紫金山,南京市北。本詩指南齊周顒隱居鐘山沽名釣譽,後又出來做官的事。
謎底:殯葬紙人
本詩謎底有多種說法,無非都是各種假人,沿著前面兩個謎底走過來,又反覆確認過後面各個謎底之後,我知道這個謎底不是泥人、不是傀儡、不是不倒翁,而是殯葬紙人。
相信你現在應該已經知道我的標題是什麼意思、以及十懷古到底是在講什麼了——
四:淮陰懷古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淮陰:今江蘇淮陰市。漢高祖封韓信為淮陰侯。韓信是劉邦的大將,在楚漢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一飯之恩指漢朝韓信年少時貧困,遇漂母贈飯療飢。後封為楚王,以千金酬謝漂母的恩惠。在紅樓夢裡,對應的是神瑛侍者給予絳珠仙草的「甘露之恩」。
謎底:不知道叫什麼的那個像雞毛撣子一樣的東西——或者就叫哭喪棒(也叫打狗棒)
哭喪棒是出殯時就已經拿在手裡的,下葬(蓋棺之後是下葬)後還會用來插在墳頭,還有個說法是用來給死去的親人驅趕地獄的惡犬用的,所以也叫打狗棒,它是黑白無常手中法器的變體。
十懷古到底在寫什麼?到這裡,似乎意義已經不能再明顯了(不過,有轉折)
五:廣陵懷古
蟬噪鴉棲轉眼過,隋堤風景近如何?只緣佔得風流號,惹得紛紛口舌多。
廣陵:古郡名,今江蘇揚州。
這首詩寫隋煬帝開鑿運河,巡遊揚州的事,楊廣到底是罔顧民生的暴君,還是功在萬代的千古一帝?口舌二字,其實也貫穿整個紅樓。
謎底:柳木木梳
木梳,是永結同心的象徵,男女間贈梳子表心跡,自是有風月風流之意,柳木梳頭划過烏鴉羽毛般漆黑的頭髮,絲絲有聲如蟬鳴,木梳多齒,正是多口舌。
木梳:「哀折檀雲之齒」:下葬蓋棺前 ,為死者帶上一把木梳,寄託哀思。
六:桃葉渡懷古
衰草閒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桃葉渡:江蘇南京秦淮河渡口。
晉朝大書法家王獻之被迫休妻而娶公主,後來遇一名桃葉的年輕女子,酷似前妻,王獻之就經常在渡口接送她往來,兩人相會,但只相處三年,書法家就死了,後人便把這個渡口叫作「桃葉渡」
謎底:桃木神龕
「桃枝桃葉總分離」——神龕兩邊都有筆寫的對聯,一般都會找書法好的人來寫,對聯兩離,就像被一江隔開的情侶,「六朝棟梁」——神龕通常做成樓閣狀,「小照空懸」——小照指六朝的兩個著名文人謝朓和鮑照,而神龕也用來放小靈牌祭奠先人,小型神龕有時還會掛在牆上。
十懷古,是在描繪一場盛大的祭祀儀式,還是祭奠?還是告別?
七:青冢懷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漢家制度誠堪嘆,樗櫟應慚萬古羞。
青冢:漢朝王昭君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南大黑河岸。「塞草皆白,唯此草青,故名」
這個典故是王昭君,昭君出塞和親的故事,人人皆知。
謎底:棺材
(圖片我用了通常認為的謎底墨斗,實在這一路寫下來,西嘶覺得有點瘮得慌)
棺木以黑色見多,油漆已幹,是以「黑水不流」,早已完工,不再使用墨斗,才叫「冰弦撥盡」。其它無需多說。
謎底揭開,圖窮匕見,死者落葬之後,生者會走向何方?
八:馬嵬懷古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只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馬嵬:馬嵬坡,今陝西興平西。唐朝安史之亂,楊貴妃埋骨地。唐玄宗從長安西奔成都,被迫在這裡賜死了楊貴妃。
謎底:香皂,古時叫胰子。
檀雲作別,梓棺入土,儀式結束——開始潔面:脂痕汗跡,淚水血漬,一皂相揉,順水而去,付諸東洋,衣襟流香,展面示人,是因為新的一天還會開始。
歷史已經翻頁,你選擇殉葬嗎?
九:蒲東寺懷古
小紅骨賤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蒲東寺:王實甫雜劇《西廂記》中寺名,今山西蒲州。
這首詩寫紅娘幫助張生、崔鶯鶯結合的事
謎底:紅燈籠
細蔑為骨,紅紙裱糊,高高掛起,紅色燈籠本是就是一種儀式,一般用作某種信號,有些地方殯葬儀式最後一步,就是把白燈籠換成紅燈籠,表示已經出喪。
昭告天下,過正經活人的日子吧。
十:梅花觀懷古
不在梅邊在柳邊,箇中誰拾畫嬋娟?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梅花觀:《牡丹亭》虛擬的觀名。傳說杜麗娘墓在此。第一句是《牡丹亭》的唱詞(心如古井的李紈也知道,哈哈)「個中誰拾畫嬋娟」是杜麗娘的畫像被柳夢梅拾到,「春香」是杜麗娘的丫鬟。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說的是月亮,團圓莫憶春香,意思團圓的日子到了但不是春節,那自然便是中秋了,一年一度,當西風起時,是月正滿時。
謎底:月餅(因為月亮不能算俗「物」)
牡丹亭故事裡,是最終杜麗娘還魂重生,最終與柳夢梅團聚,終成眷屬。
你要破碎分離,還是要圓滿相守?
蘆雪庵場景之前,是香菱學詩,長篇大段,其實只為寫出這一句,只為成為「蘆雪庵即景聯句」的真正揭幕人。
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十懷古,一氣看下來,原來是一整場儀式,仿佛葬禮,仿佛招魂,仿佛宣誓,其目的只是一個——「告別、重生」!
作者在寫什麼?——《紅樓夢》是一本為「人」立傳的書:人的價值是全書的核心。
所以林黛玉會感動於【原來是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這是發自內心的「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所以賈寶玉會說——【即便是為這些人死了,也是甘願的。】甘願,也就是「情」願。
那「這些人」,是什麼人?其實是「那些人」——是賈寶玉的丫頭晴雯,是「甄寶玉」的臣民眾生。
這「情」是什麼?
是神瑛的隨手施露,是絳珠的刻意還淚,
是頑石的莊生謎蝶,是法官的循夢分鹿,
是甄寶玉的高唐萬象,是賈寶玉的華胥極樂,
是賈雨村的一枕黃粱,是王熙鳳的半生南柯。
蘆雪庵,是漉血之地,盟約之地,但遠勝三國的桃園,不亞於水滸梁山聚義堂,他們本是一群混世魔王,卻要替天行道。
是情之所至,即使身敗名裂,亦再無返顧。
所以:
從「徒留名姓」(赤壁懷古)「名利何曾絆汝身」(鐘山懷古)「蟬噪鴉棲轉眼過」(廣陵懷古)的感悟,
到「一飯之恩」(淮陰懷古)「漢家制度誠堪嘆,樗櫟應慚萬古羞」(青冢懷古)的反思,
然後是「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馬嵬懷古)「已經勾引彼同行」(蒲東寺懷古)的行動,
以及到最後「一別西風又一年」(梅花觀懷古)的點題和豁然開朗。
而薛寶琴的身份意義,也正式揭幕:
尼布楚條約在當時,是符合清政府利益的,兩國由對峙轉而和平,作為俄羅斯使者、基督教義思潮的代言人,身披【鳧靨裘】(即被送出去的尼布楚——野鴨之地地帶)的薛寶琴原型,以「外國美人」的身份立場參與到清初亂世之後重振河山的建設(所以,她不在十二釵之列)。
這是一個大國之夢:環繞在天子身邊的,不但有忠心耿耿的滿清包衣重臣,更有才華凌雲卻終攜手的漢族精英,還有帶來嶄新思想的西洋輔臣。
康乾盛世,即將到來。(是夢也罷,是真也好,此刻未到夢醒時)
每一場盛世的背後和腳下,都是不斷的徵服和殺戮,犧牲血沃的基礎,死去有高潔的,有卑賤的,有被凌辱踐踏的,也有奉獻犧牲的,甘或不甘,都是歷史。
正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
故以牡丹亭作結,因為【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紅樓夢,是一部帝王之書。
【西嘶說紅樓,原創不易,盜文自重!【轉載需私信授權】
更多紅樓相關文章,推薦帳號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