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西方列強的攻擊,大清朝還能堅持多久?答案出乎你的意料

2021-01-11 文化一隻貓

我們都知道,大清朝是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之下土崩瓦解的,很多人也都將清朝衰敗的原因歸結於此。那麼,如果再給大清朝一次重來的機會,它能堅持多久?還能一直長盛不衰,保持統治地位嗎?答案很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

很多人都會覺得,大清滅亡是必然的歷史規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這種想法有一半是對的,也有一半是不正確的。因為歷史曾經給了大清朝一次機會,如果它真的抓住的話,或許歷史真的會改寫。

我們知道,由於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讓清政府錯過了世界發展進步的腳步。在西方列強開始入侵的時候,統治者就應該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加快腳步追趕。可是,這個時候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只顧個人享樂,全然不顧國家發展的大局勢,最後只能被西方列強按在地上摩擦,一步步的「得寸進尺」。

其實,這個時候清王朝對改革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而且中國文化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也在昭示著,只有改革才能挽救當時的統治者。此時,落後的中國被迫在西方主導的規則下,進入了世界,同時也非常被動的接受著叢林法則的蹂躪。連續的教訓也讓清王朝意識到,只有進行改革才能救國。當時在被英法聯軍打敗後,清王朝統治者也知恥而後勇,痛下決心,要學習西方的技術,大力的推行改革。

同治中興

清王朝在兩宮皇太后、恭親王奕的領導下,以及「中興大臣」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等人的努力下,終於平定了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僥倖地解決了困擾大清王朝十餘年的心腹之患。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改善,一場以學習西方為標誌的洋務運動正在逐步展開,「同治中興」的歡呼聲充斥朝野。可以說,如果這個時候清王朝可以沿著這個道路繼續走下去,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的話,半個世紀以後,清王朝很可能會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東方。

可是,在這條改革的道路上,清政府並沒有堅定不移的走下去,而是在其中摻雜了許多的政治鬥爭,結果就是學了分半吊子,治標不治本。更讓人痛心的是,腐敗、貪汙、浪費,充斥著整個朝堂,讓改革派找不到重新建立新秩序的契機,無法利用好這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加入到世界發展的軌道上來,最終面臨的結果只能是不可避免的衰落。

假如清政府可以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上下一心,可能要不了半個世紀,就會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

相關焦點

  • 清朝初期200年為什麼沒有列強來?說出來你別不信
    然而,在明中後期,一些外國列強來到中國,並多次與中國發生戰爭,其中包括與葡萄牙的三次戰爭和與荷蘭的兩次戰爭。那麼,為什麼在1840年清朝入關後的近200年裡,外國列強沒有再次攻擊中國呢?當時中國正處於內戰之中,應該受到更好的攻擊。事實上,在清初的200年裡,列強之所以沒有攻擊中國,是因為他們被打怕了。
  • 火藥是中國的發明,為何清朝卻被西方列強完虐?這與一位千古聖君有關
    清朝的火炮 可以說,火藥運用武器上,中國是比較領先的,然而,根據武器的發展規律,最先使用者必先進行武器改革,而眾所周知,清朝末年,西方列強憑藉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古老的大門,那時候
  • 答案出乎你的意料!
    答案出乎你的意料! 倉鼠和老鼠不一樣,它們能夠被人們當做寵物一樣留在家裡,非常受歡迎。因為倉鼠的嘴巴能夠儲存糧食,就像一個小型的糧倉一樣,因此才有了倉鼠這個名字。
  • 清朝靠什麼支撐到20世紀初期?這三場勝仗,使西方列強不敢小瞧
    同時也象徵著我國終於走出了自19世紀以來,被西方列強欺辱的尷尬歷史。 按理來說,清朝在乾隆去世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了。倒不是因為後來的皇帝昏庸無度,而是外界西方國家發展迅猛,而清政府仍然故步自封,不尋思求變。而19世紀開始後,西方列強用炮火轟開我國國門後,國人才看到這個不可一世的清政府竟驚人的腐朽和無能。
  • 清朝的醜陋盛世:大國衰落,西方列強蠶食殆盡
    在清朝的前期,出現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上仍然處於領先水平。但是客觀而言,與歷史上其他盛世相比較,康乾盛世只能算是落日的輝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甚至只是一個貧困的盛世。
  • 清朝沒有昏君,也非常強大,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清朝走向了滅亡?
    說到這裡,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疑問:一些強大的王朝沒有出現昏君為何會滅亡?比如清朝。這裡必須要提一句,這裡所說的昏君指的是:昏聵不明、荒淫無道,對國家和民眾犯下了許多罪行的人。說白一點,這個朝代比較神奇,前面王朝的一些大的缺點它都給彌補了,像外戚掌權、宦官專政等等。
  • 從滿清入關一統天下,直到清朝滅亡,有一城市清軍沒有靠近一步!
    從滿清入關一統天下,直到清朝滅亡,有一城市清軍沒有靠近一步!崇禎皇帝17年應該是漢人刻骨銘心的一天,農民起義軍在李自成的指揮下,衝進了300多年未攻破的京城,崇禎皇帝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一個人爬上煤山,終其一生。
  • 如果清末沒有列強入侵,中國能否進入工業化?
    倘若清末之時列強沒有入侵,中國還得過多久才能進入工業革命?或許是100年,也或許是幾百年,但絕對不是永遠也無法發生工業革命而讓中國進入工業社會。列強在清末之時闖入中國,只是極大地加快了這一進程,將這一進程縮短了100年乃至是幾百年而已。
  • 飽受欺凌的清朝,居然也是被國際社會認可的列強,為何會這樣?
    清朝官員與列強官員合影在看同一時期內經濟軍事力量是否強大,經濟上大清的GDP結構,主要是絲綢、茶葉、瓷器這些產品,這些都是農副產品。而大英帝國的GDP雖然沒清朝那麼高,但是其結構卻是由槍械、冶金業、造船業這些近代工業項目所組成的。就是說GDP的含金量不一樣,人家的GDp含金量比大清高。
  • 如果沒有鴉片戰爭,清朝會怎麼樣?能否成為世界列強?
    網友:如果沒有鴉片戰爭,清朝會怎麼樣?能否成為世界列強?《南京條約》籤字現場鴉片戰爭從本質上來說,世界大變革的必然,說的更清楚些就是「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打敗了「封建主義農業文明」!而19世紀(1800年代)人類已經進入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中期,如果在這個時期不進行自我變革肯定要挨打的,因為你的不但社會制度落後還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工業,並且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這在掌握了先進文明嗜血的資本主義帝國眼裡就是一塊「大肥肉」!不去侵略你侵略誰?就算是是沒有鴉片戰爭,也會有其它戰爭,帝國主義也會打進來的。
  • 清朝飽受欺凌,為何還被國際社會納入列強行列?
    由於滿清王朝的腐朽和懦弱,在西方列強的壓迫下,不平等條約一個接一個地籤訂,這不僅使中國失去了大片領土,也給我們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這些羞辱國家的不平等條約也嚴重打擊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慈禧皇后也被八國聯軍趕出了北京。可以說她窮困潦倒。然而,在當時的世界上,國際社會把清朝列為世界強國之一。這是怎麼發生的?
  • 清朝和日本幕府都是閉關鎖國,為何日本被西方警醒了,清朝卻沒?
    在面臨到西方列強入侵時,清朝和日本兩者最大的不同是一個能夠認識到客觀情況,一個仍然沉迷於大國的身份當中,不能夠客觀的認清事實的本質。一個能夠在認識到本身的問題後,能夠客觀地進行改革,把提升自己的實力放在第一。
  • 清朝:為什麼不和西方列強死磕到底?很簡單統治危機不在外面!
    清王朝為什麼要與西方列強死磕到底,為什麼要號召全國勤王?在國家政治層面,絕大部分的問題都是相互妥協的,從來沒有撕破臉的事件,即便短期內撕破臉了,之後也會相互妥協,尋求一個新的平衡。能夠死磕到底的,除了國內義和團之外,沒有第二種人。
  • 同樣是被列強欺辱,為什麼清朝做不到像日本那樣變強?光緒有話說
    在歐洲列強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生產力暴增,本土市場遠遠不夠,如果不趕緊開闢傾銷市場的話,必將引發內部矛盾;有了之前大航海時代的經驗,他們將目標瞄準了海外,而傳說中富饒而神秘的東方世界,就是他們最心儀的目標。以往是科技水平低下,經驗不足;而經過數百年的時間發展,歐洲國家的航海技術早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 這位詞人的答案出乎人的意料
    如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這個問題也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說是太陽,還有人說是月亮,亦有人說是月餅。而這位詞人的答案出乎人的意料。然而,想知道詞人的答案,就要讀下面的這首詞。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裡。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會圓,月圓了會缺。整圓兒是團圓,半圈兒是別離。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我意。
  • 是什麼原因讓清朝統治者那麼害怕西方傳教士?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清朝統治者不是害怕傳教士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勢力以及他背後的支持者。在清代晚期隨著一次、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政府被迫和西方列強籤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在條約中別有用心的國家把傳教自由等相關權益硬加入了進去,這些國家中以英國、法國為代表,這些國家主要是基督教裡面的新教和天主教,他們是宣揚宗教精神喜歡四處傳教的,尤其以法國的天主教為最積極的一支。所以在清末法國的天主教想中國派遣了大批的傳教士來傳教,妄圖擴大天主教的影響力從而進一步影響政局。
  • 清朝的實力是日本的幾十倍,為何清朝的改革失敗了?只因這一點
    即便再給清朝五百年,如果清朝不從本質上進行改革,清朝的「洋務運動」依然還會失敗。至今網上依然有很多糊塗蟲,他們將中國近現代史的一系列屈辱史歸咎於慈禧、歸咎於外族的統治、歸咎於西方列強的貪婪,卻從來不從靈魂深處去找原因。
  • 明朝丟失的土地比清朝還多,為什麼貶低清朝而推崇明朝呢?
    所以,在明朝,和蒙古的戰爭中,人們還沒有這個思想,反正是和自己國家的民族較量,打多打少也是秩序輸送多少的問題,而清朝時代是和一群遠遠不熟悉的歐美人較量,而國家主權的思想觀念已經形成,你再丟失領土就變成了喪失國家主權,民族尊嚴等問題。所以說,時代背景不同,這兩者是不能共同比較的。
  • 答案出乎人們的意料
    雖然我們沒有見過真正的恐龍,但是科學家從世界各地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這些恐龍化石的發現,讓我們知道了那個輝煌的恐龍時候,通過恐龍化石的骨骼樣本,再應用科技我們能夠還原一部分恐龍的真實面目。恐龍家族中,有很多都是高大威猛的,向高10多米,身長几十米是非常普遍的。
  • 發生了天京事變的太平天國,為何還能堅持八年抗清?
    不過,如果我們來看一下時間線,發現天京事變雖然嚴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領導和軍事力量,但太平天國仍然堅持了8年之久。期間,太平天國甚至還第二次攻破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並攻佔了杭州和蘇州,將控制區域第一次擴展到富庶繁華的江浙一帶。 問題來了,發生了天京事變的太平天國,憑什麼還能堅持了8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