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金屬:供需關係改善,有望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2020年初以來,受新冠疫情蔓延的影響,基本金屬價格大幅下跌。三月份全球流動性縮緊,部分金屬價格跌至2016年以來的新低。二季度,在國內復工復產加速、南美等礦石供應國疫情蔓延導致金屬供給減少的背景下,金屬價格持續攀升。三季度隨著海外逐步復工復產,金屬價格在較高位置震蕩。第四季度,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疫苗進展順利,疊加基建預期升溫,金屬價格再次大幅走高。
當前,有色金屬有望迎來新一輪景氣周期,原因在於:1)RCEP籤署落地,相關東南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有望提速,帶動金屬需求大幅增長;2)「碳中和」倡議下,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供電端建設增加,用電端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需求也相應增加,共同帶動相關金屬需求上升。需求大幅上漲、但供給受限的背景下,基本金屬價格預計將步入景氣周期。
註: 「碳中和」指排放多少碳,就做多少抵消措施來平衡,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是一種環保措施,有效做法之一就是使用再生能源。
銅:供給方面,預計未來三年銅礦產量複合增速為3%左右,供給增長有限。需求方面,短期電力基建投資、地產竣工、汽車銷售等增速表現較好,為銅消費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中長期來看,RCEP的籤署落地和「碳中和」的政策指導方針成為銅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疊加海外經濟逐步修復、全球通脹預期提升,預計中長期銅價將保持上漲趨勢。
鋁:氧化鋁方面,當前氧化鋁存在全球性產能過剩的問題,且2021年國內氧化鋁新投產(約740萬噸)和復產(約1160萬噸)產能較大,因此預計明年氧化鋁價格反彈乏力。
電解鋁方面,國內電解鋁新投產能的投產進度不及預期,且當前國內電解鋁行業產能「天花板」基本已經形成,產能增長空間有限。而汽車銷售、房產竣工增速提升等因素對電解鋁需求形成支撐。因此,預計明年電解鋁價格或將維持較高位震蕩走勢。
鋅:受疫情影響,全球鋅精礦產量大幅下滑,礦山供給增速不及預期。隨著海外逐漸復工復產、消費地產進入後周期對鋅的需求增長,供應過剩逐步緩解,鋅價或有向上超預期的表現。
貴金屬:預計金價短期以震蕩為主,中期趨勢上行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黃金價格與美元存在負相關關係。原因在於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與黃金脫鉤,而黃金是一種資產,具備內在價值。當美元貶值、購買力下降時,以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上漲。因此,金價與美元存在負相關關係。
圖表1:1971-2020年美元指數與倫敦現貨黃金價格走勢(美元/盎司)
而美元強弱取決於兩方面因素,一是絕對因素,二是相對因素。絕對因素主要指十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PCE物價指數(衡量通脹水平)、失業率等指標,當美國經濟表現較好時,美元趨向於走強。相對角度則主要從美國與非美經濟體經濟表現的相對強弱來看。當美國經濟下行時,如果其他經濟體表現更弱,則美元指數仍可能走強。
從當前PCE物價指數和失業率數據來看,美國經濟周期已經處於頂部,下行壓力加劇,且疫情的影響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在經濟周期下行的壓力下,市場對美聯儲繼續降息的預期預期提升,據CME美聯儲觀察預測,美聯儲仍將維持量化寬鬆政策。美國十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面臨進一步下行的壓力,且已經步入負實際利率時代。實際利率下行,美元走弱,疊加歐元區經濟逐步好轉對美元指數形成壓力,預計黃金價格或繼續呈上升趨勢。
總體來看,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美聯儲降息預期走強,黃金價格在中期仍呈上升趨勢。但目前投資者已對金價上漲的利多因素形成了充分一致的預期,因此預計短期內金價將以震蕩為主,等待預期的消化。
新能源金屬:鋰業新周期,鈷供需偏緊,價格有望上行鋰:新能源汽車驅動鋰需求增長,價格有望突破震蕩繼續上行新能源汽車是鋰需求的核心驅動力。今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2021年動力電池裝機量、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逐步擺脫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繼續增長,進而帶動鋰需求的提升。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5G手機帶電量提升,預計2025年全球鋰需求有望突破100萬噸LCE。
圖表2:全球鋰需求測算(萬噸,LCE)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氫氧化鋰。根據海關數據,目前氫氧化鋰對碳酸鋰仍保持溢價。預計該溢價有望繼續維持,原因有二:1. 特斯拉中國工廠放量,有望帶動對氫氧化鋰的需求;2. 當前合格電池級氫氧化鋰仍只有少數幾家廠商能夠生產,隨著大眾、寶馬等傳統車企向新能源車轉型,預計氫氧化鋰需求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價格方面,未來隨著5G換機潮、新能源車超預期增長或新興市場儲能等領域需求爆發,鋰價有望突破震蕩區間,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
鈷:供需偏緊,價格有望上行根據安泰科和CDI數據,全球鈷需求主要集中在電池、高溫合金、硬質合金和磁性材料等領域。2018年,全球鈷需求12.6萬噸,其中電池行業需求量為7.7萬噸,佔比61%。且從過去鈷需求數據來看,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在電池領域,其他領域變化不大。
當前全球主要消費電子種類處於零增長和負增長狀態。預計下半年隨著5G商用帶來的換機潮及單機帶電量提升,將有效帶動鈷需求增長。
供給方面,剛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鈷礦供應國,2018年其鈷礦儲量在全球佔比49%,鈷礦產量佔比66%。受新冠疫情影響,南非政府於3月底關閉其港口,致使剛果(金)鈷礦無法順利從其德班港運出。當前港口雖然已恢復發運,但效率仍較低,供給依然受限。
價格方面,本輪鈷價從2018年4月開始下跌,從69萬元/噸下滑至2019年7月的20萬元/噸,觸及企業生產成本後反彈。目前鈷價仍然處於低位,預期行業供給將繼續收縮,2021年鈷價有望繼續上行。
圖表3:長江有色市場鈷價(元/噸)
其他小金屬:鉬鎢稀土價格有望上漲,鈦行業景氣度預將提升鉬:受益於國內產業結構穩步升級,不鏽鋼等特種鋼材產量持續增長,對鉬的需求增加。受疫情影響,2020年鉬需求下滑,預計2021年全球鉬需求增速為3.35%,中國需求增速為5%。考慮到上一輪全球鉬礦開發大周期結束,同時國內礦業的安全和環保要求持續提高,預計鉬的供給端將呈收縮態勢。海內外需求回暖疊加供給收縮,鉬價有望穩步上升。
鎢:2018年起鎢精礦產量有所下降,19年部分鎢企聯合減產10%,鎢礦供給端持續呈偏緊的狀態,但彈性仍在。受疫情影響,鎢精礦價格一路下跌,已跌至多數礦山的成本線,造成部分中小型、高成本鎢礦的出清。未來隨著海外需求持續回暖、部分企業開始補庫存,中期來看物價整體水平或將上升。
稀土:當前國內稀土礦短缺的問題突出,且從十三五規劃的實現情況來看,稀土開採指標短期難有大增。而美國、緬甸、澳大利亞等地區的稀土礦已經基本滿產且尚未有明確提升規劃。因此,在國內開採指標不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稀土供給端預計將處於偏緊的狀態。需求端來看,近年來海內外對稀土的需求持續上升,且中期來看仍將穩定增長。在此背景下,稀土價格有望繼續上漲,並維持高位運行。
鈦:鈦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艦船、兵器、生物醫療、化工冶金、海洋工程、體育休閒等領域。近年來,航空新機型陸續量產帶動高端航空鈦材需求增長,同時化工企業在環保嚴查政策下進行產線升級改造和設備更新換代,帶動民用鈦材需求增長。未來隨著C919等民用新機型逐步量產,疊加單機用鈦量提升,鈦行業景氣度預計將持續提升,相關企業及產業鏈受益。
#有色金屬板塊繼續狂飆#
本文觀點來源於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報告《有色金屬行業2021年策略——機會紛呈中的主旋律》,作者巨國賢,SAC 執證號:S0260512050006,SFC CE No. BNW287;宮帥,SAC 執證號:S0260518070003,SFC CE No. BOB672。
整理編輯:張旭榮,一般證券從業編號:S0260120070044
免責聲明: 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個股資料、投資諮詢建議、研究報告、策略報告等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投資者使用前請予以核實,風險自負。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保證已做最新變更,請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為準。投資者應當自主進行投資決策,對投資者因依賴上述信息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本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本公司同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發布、複製或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