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SMM獨家】202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回顧及2021年行情展望
今日,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來自上海有色網的鈷鋰高級分析師梅王沁帶來了主題為「202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回顧及2021年行情展望」的演講,她的主要觀點是,中國新能源車市需求增長較快,鐵鋰電池裝車佔比增加;三元及鐵鋰材料需求上漲,正極材料價格利潤空間較低;全球鈷原料供需趨緊,硫酸鎳明年或去庫,支撐鋰價繼續上漲,鋰原料提鋰技術多樣化。
中國新能源車市需求增長較快,鐵鋰電池裝車佔比增加
2020年下半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回暖明顯,預計全年產量可達120萬輛。
2020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受疫情影響,產銷量同比下滑36.5%和37.5%。其中2月同比降幅最大,從供給側來看,企業因復工進度慢、零部件供應等問題導致產出水平低。從需求端來看,私人消費者外出受到限制及疫情的經濟影響導致純電動車主要購買人群收入降低。新能源汽車在營運領域的推廣也將受到打擊,網約車日活量下降5-7成,出車量大幅下滑。
總的來看,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91.4萬輛和90.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2%和7.1%,目前較去年仍是負增長。從車企排產計劃來看,預計11、12月產銷量會持續環比上漲,一是為完成全年指標開始搶裝行為,二是終端消費市場需求持續升高,新能源汽車影響力也逐步擴大。預計全年產量可超120萬輛,同比去年增長5%。
2020年至今特斯拉總銷量排名第一,個人用戶需求上漲明顯。
2020年開始新能源車產銷量榜單裡出現了越來越多合資、外資的身影,特別是今年年初進入的特斯拉,1-10月銷量已排名第一,主要其旗下的Model 3受到國內私人消費者的喜愛,同時也促進C端市場增量。
而相對而言的比亞迪,今年1-10月同比降幅41.9%,主因上半年主要的網約車市場受疫情打擊較大。下半年隨著市場需求回暖,加上新車型的發布,比亞迪也逐漸擴大C端消費市場。
2019年1-10月年私人用戶僅佔45%,今年提高至70%,營運用戶去年佔比35%,今年只有17%,可看出整體用戶結構向好,私人消費者需求逐步上漲。從1-10月來看個人用戶同比減少6.5%,營運用戶同比減53%,今年運營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
2020年動力市場對電池需求達75GWh,預計2021年同比增40%。
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下跌主要受新能源車市產銷量影響,2月同比下跌76%。全年來看,2020年新能源市場對鋰電池需求量可達75GWh,同比增加12%,其中三元電池佔比64%,鐵鋰佔比35%,鐵鋰電池佔比較2019年小幅提高。2021年隨著新能源市場增量,拉動鋰電池需求量同比增近40%,其中鐵鋰在純電動乘用車佔比繼續增加,不過由於商用車增幅遠低於乘用車,加上PHEV乘用車僅使用三元電池,總裝機量中鐵鋰佔比或較2020小幅減少。
磷酸鐵鋰多裝配暢銷車型在純電動乘用車佔比增加。
目前市場熱門車型中,大部分仍裝機三元電池,鐵鋰電池目前在宏光mini、奇瑞EQ1、比亞迪漢裝機量較高,其中宏光mini、奇瑞EQ1採用三元與鐵鋰電池,或出於成本考慮,9、10月鐵鋰佔比逐漸增加。
今年下半年鐵鋰電池在乘用車上佔比增加,主因補貼退坡後市場不再追求高續航、高能量密度的車型,加上三元電池高溫性能較差而引發的安全事故頻發,鐵鋰安全性能較佳。此外寧德時代的CTP技術與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的出現,也同時增加了鐵鋰電池包的系統能量密度,提高了整車的續航裡程,如比亞迪漢續航可達605KM,已能滿足消費者出行需求。同時鐵鋰電池成本相比三元也較低,滿足新能源車企降本需求。
三元及鐵鋰材料需求上漲,正極材料價格利潤空間較低
2019-2021年正極材料累庫明顯,2020年正極材料價格承壓。
四大正極材料仍維持全線供大於求,2020年預計供應過剩18.5萬噸,其中三元材料供過於求11萬噸,供應過剩情況較2019年加劇;鐵鋰供過於求3.4萬噸,錳酸鋰供過於求1.8萬噸,鈷酸鋰供過於求2萬噸。SMM預計2021年整體正極材料供需結構會繼續惡化,其中三元材料供應過剩情況加劇,主因市場中三元材料企業較多,明年大部分企業都有擴產計劃,加上仍有不少新企業進入市場,市場產能過剩嚴重,供需結構較差。隨著新能源市場需求增量,加上儲能與電動自行車市場發展,鐵鋰市場需求上漲,供給方面,目前大廠產線基本開滿,明年擴產也只能基本滿足動力市場需求,供應過剩逐步緩和,供過於求減少至1.5萬噸。預計2021年錳酸鋰供應過剩情況也會好轉,電動自行車及消費品市場發展,拉動錳酸鋰市場需求,加上大部分錳酸鋰企業基本無擴產計劃,供給增速低於需求增速,預計2021年過剩量低於1萬噸。
全球鈷原料供需趨緊,硫酸鎳明年或去庫,支撐鋰價繼續上漲
下半年下遊三元前驅體需求高增速,硫酸鈷供需結構持續向好。
中國硫酸鈷從今年5月開始去庫,或將持續至12月。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下遊三元前驅體及材料需求低迷,鈷鹽產線多切換至氯化鈷。下半年氯化鈷需求繼續增加,且價格較硫酸鈷升水,硫酸鈷產線並未因下遊三元前驅體需求高增速切換回來。據SMM調研,2020年上半年中國硫酸鈷總產量為1.69萬噸金屬噸,同比下滑24%,SMM預期2020年全年中國硫酸鈷總產量為3.8萬噸金屬噸,同比下滑14%。進出口來看,硫酸鈷無進口,出口長單為主,出口量較穩定,每個月300-350金屬噸左右。
四氧化三鈷維持高開工率,需求超預期支撐價格較硫酸鈷溢價。
中國四氧化三鈷行業集中度較高。今年四氧化三鈷當月庫存多為緊平衡,支撐價格堅挺。除2月國內疫情嚴重,物流等影響庫存累計較高外,其他月份四氧化三鈷主流供應商排產持續較難滿足下遊訂單需求,當月庫存亦低於其安全庫存線。
全球鈷原料庫存趨緊,SMM預期2021年鈷價區間26-32萬元/噸。
供給端來看,2019年年末開始嘉能可銅鈷礦Mutanda關停,極大程度影響了鈷原料總供應。少量新擴建鈷礦二期及鈷溼法冶煉中間品非洲、印尼項目也因今年新冠疫情影響,進度延遲。
需求端來看,儘管三元趨勢「降鈷」,但礙於技術突破耗時,整體成本優化仍需平衡。今年疫情影響全球新能源汽車板塊,其對鈷需求有所減少,但明年預期需求大幅提升,基數增加,整體對鈷需求增加。另外5G趨勢帶動,數碼3C端對鈷需求亦有提升。
SMM認為,全球鈷原料供需結構向好,鈷價上漲趨勢顯現。
2021年硫酸鎳供給趨緊,2020年價格波動較大。
3月鎳價受全球疫情的恐慌情緒影響連續陰跌,電池級硫酸鎳價隨之跌至今年最低位2.25萬/噸;第二、三季度,在宏觀面及不鏽鋼基本面改善作用下鎳價整體呈震蕩上行走勢,硫酸鎳下遊需求進入緩慢回暖階段,電池級硫酸鎳價格小幅震蕩後,於7月份開始持續拉漲;9月電池級硫酸鎳現貨市場出現緊缺現象,主因上半年鹽廠利潤較低產量處於低位硫酸鎳已連續三個月去庫疊加電池級硫酸鎳下遊需求增幅較大,電池級硫酸鎳價格漲至今年高位2.8萬/噸;第四季度,電池級硫酸鎳下遊需求維穩高位且逐月小幅攀升,滬鎳整體重心圍繞11.8萬/噸小幅震蕩。
2021年硫酸鎳下遊三元需求或增幅較大且硫酸鎳原料價格較今年上漲,SMM認為,2021年硫酸鎳價格將呈穩中走強趨勢。
2020年四季度碳酸鋰價格觸底反彈,2021年一季度上行持續,供應增量或將影響價格小幅波動。
展望明年,1季度將延續年底備貨情緒,供需結構不會有較大改變,價格或將穩步提升至5萬元/噸。二季度開始,供應量逐步同比提升,海外進口量預計也將同比提升,疊加5、6月份為採購淡季,價格或將小幅回落,3、4季度需求端逐步開始衝量,價格將緩步提升。
2020年需求低位累庫嚴重價格持續下,2021年高鎳需求大幅增加支撐價格緩步提升。
相比20年,21年2、3季度需求端或將開始明顯增量。特斯拉、奔馳等海外新能源車企增量將以高鎳為主,預計明年對氫氧化鋰需求增量將達50%,屆時將有效緩解目前供過於求結構,價格也將緩步提升。
鋰原料提鋰技術多樣化
鋰原料提鋰對比,企業逐漸布局更多鋰資源應用。
目前國內鋰鹽廠主要的生產原料是鋰輝石、鋰雲母及鹽湖滷水。成本方面以鋰輝石為首,目前通用方式為濃硫酸法,其餘四中方法較為古老,且生產成本高,產品質量較差,基本不為使用。濃硫酸法生產工藝簡單,此外生產的副產品硫酸鈉可銷售獲益,鋰輝石尾渣可作為水泥原料銷售獲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黏土型鋰資源也是鋰原料又一強有力的儲備資源。其具有礦床規模大,分布穩定,開發利用成本低的特點,成為近年來全球尋找新類型鋰資源的一個重要方向。
(文章來源:SMM)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