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中三元到底是什麼意思?連中三元的意思是說,球星C羅在一場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連續踢進去三個球。您還別抬槓,連中三元,本來就是民間編造出來的吉利話,無論如何解釋,讓大傢伙樂呵樂呵就好,你古人說得,現代的講球佬(足球評論員),自然也說得。
咱們現在言歸正傳。中國人平常所說的連中三元,指的是某位大咖,在科舉考試之中,連中解元、會元和狀元。其中,解元是省裡統考的第一名;會元是教育部統考(比如翰林院或者禮部的考試)的第一名;狀元是皇上欽點認可的第一名(顯然最為光榮)。
解元,是由解員之魁首而來
解元這個詞比較古老。我們要從古代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說起。在漢代,選拔人才不用考試,採取的是舉孝廉,即舉薦孝順和廉潔之人。一代梟雄曹操,就是通過舉孝廉而踏上仕途的。
唐代武則天開創了科舉制度,即通過公平的考試的手段來選拔治國安邦的後備人才。那麼,各地的考試結束之後,那些選拔出來的人才,要如何進京備選呢?不坐飛機,也不坐高鐵,是委派專人解送,即護送也。
早在唐宋時期,被護送進京的人才,就叫解員。其中,省裡的第一名,也就是省裡考試的魁首,就被叫做解首(不是解手哦)。久而久之,逐漸訛變為解元。點秋香的唐伯虎,人稱唐解元,因為他曾經是省裡考試的第一名。
元首元首,元即首也。如宋代的洪邁,在《容齋四筆》中說:
十一月,解一百四人,解元郭稹。
清代的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姊妹易嫁》中說:
秀才宜自愛,終當作解首。
可見,解首就是解元。
會元是打醬油的角色,元明清時期才出現
會元一詞的歷史最淺,大約是在明代才出現。並且,在《明史》中強調,會元,並不是官方的說法。《明史·選舉志》是這樣說的:
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廷試,亦曰殿試。......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而士大夫又通以鄉試第一為解元,會試第一為會元,二、三甲第一為傳臚雲。
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直到明代,官方的說法,也只包括狀元、榜眼、探花,即殿試的前三名。
解元和會元,是在士大夫中間流行的俗稱而已。當然,既然是流行語,自然有其流行的理由,解元、會元、狀元,連中三元,頗為吉利和好記。
直至元明清以後,在民間,才有連中三元的說法。最早的,恐怕是由南戲改編而來的《荊釵記》了。其臺詞是這麼說的:
溫州府永嘉縣人氏,姓王,名十朋。去秋解元是你,今科會元又是你。我把你文字封上,御前親閱定奪。
你再看看明代的啟蒙教材《幼學瓊林》,裡面根本不提會元。
其家初中,謂之破天荒;士人超拔,謂之出頭地。中狀元,曰獨佔鰲頭;中解元,曰名魁虎榜。
其實,原本沒有會元什麼事兒。因為,官方沒有會元一說。可見,會元是民間自嗨的結果,當然,官方也不加以阻止。既然大家愛說連中三元,朝廷就樂觀其成吧。
狀元及第或者進士及第,才是正式的說法
但凡是中國人,都知道狀元的意思,那才是妥妥的全國第一名。在傳統意義上,在中國人的一生當中,有四大喜事,包括: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金榜題名的最高等級,就是中狀元。進士也叫舉人,地方上為朝廷舉薦的人才,或者,為朝廷發現和解進京師供國家揀選的仕子。各地的進士的第一名,其實,就是解元了。
所以說,實際上,連中三元是民間流行的吉利話,狀元及第或者進士及第,才是正式的說法。到如今,各地還保留了一些彰顯家族榮耀的類似的牌匾。
比如,據說,通知某家公子中舉或者中狀元的喜報的派送人(官差),往往願意自稱名為連中三元。顯然,是討喜和討巧的意思,誰都樂意聽。
在歷史上,有沒有連中三元的人?
科舉制度綿延上千年,連中三元的人肯定有。據好事之徒統計,大約總共有十七位,當然,數據不一定靠譜。其中,有一位馮京,還有前面提到的王十朋,最為有名。咱們就說說最熱門的馮京吧。
馮京是宋代的人,被譽為神童。他是被歷代的戲劇反覆選中的角色之一。關鍵在於,他不僅書讀得好,連中三元。而且,他還被兩位當朝宰相爭著搶著收為女婿。這就更加牛了。
大力宣傳馮京,還得仰仗民間文學和戲曲的功勞。明代的馮夢龍,在小說《警世通言》中說:
論他的志氣,便象馮京、商輅連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裡東西,真箇是足躡風雲,氣沖斗牛。
再看,明代的沈受先的雜劇《三元記》,也是讚嘆馮京的,有詩云:
金殿傳臚第一聲,三元連中佔魁名。少年且是文章顯,豈但龍頭屬老成。
不過,如果你看看《宋史》,就會發現,並沒有連中三元這樣的說法。《宋史·列傳第七十六·馮京》的原文如下:
馮京,字當世,鄂州江夏人。少雋邁不群,舉進士,自鄉舉、禮部以至廷試,皆第一。時猶未娶,張堯佐方負宮掖勢,欲妻以女。擁至其家,束之以金帶,曰:此上意也。......
所以,馮京連續三次考第一,是妥妥的連中三元。不過,正史上不說市井俚語,只說三次皆第一。另外,當朝權貴欲收他為女婿,也是實有其事呀。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不知,都屬於連中三元,您欽佩古時的馮京,還是現代的C羅呢?我看,C羅肯定算是牛掰,不過,還是古時的馮京更加不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