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時下,由「影視大反派」演員張春主演的大型史詩劇《末代皇帝傳奇》正在安徽衛視海豚第一劇場熱播。」「影視大反派」演員張春在劇中出演「天字第一號」大反派日本軍官吉剛安直,屢屢逼宮飾演溥儀的趙文瑄。吉剛安直的表現是吸引觀眾的一大看點,談及表演時張春毫不留情痛批時下在中國走穴的日籍演員表演太模式化過於生硬非常失敗。
張春演活皇家御用「大反派」
大型電視劇《末代皇帝傳奇》講述了滿清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帝國皇帝到普通公民的傳奇人生。此番,曾經在《宮鎖沉香》中飾演愛新覺羅·玄燁的臺灣演員趙文瑄在該劇中主演末代皇帝溥儀,「影視大反派」演員張春則在劇中飾演溥儀身邊為的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兩人親密接觸大演「對手戲」,真可謂棋逢對手不乏看點。
身為關東軍安插在溥儀身邊的一個「特殊人物」和「危險的棋子」,在日本侵華史上吉岡安直這個名字確有其人。據史料記載,1934年,吉岡安直被日本軍部造中,派往中國東北,作為關東軍與溥儀之間的聯繫人。來華後,吉岡安直被委任為關東軍參謀,併兼任偽宮內府帝室「御用掛」。這個吉岡安直名義上替末代皇帝溥儀辦事,實則替關東軍辦事。這正因之,溥儀對這個日本「監護人」可以說既討厭他,又離不開他,又怕又恨。
此番,「影視大反派」張春首次塑造吉岡安直這個「國際大反派」的形象,可謂挑戰不小。吉岡安直表面上看似對溥儀「恭敬」、「溫和」,實則綿裡藏針內心強悍,對溥儀本人更是步步緊逼,絞盡腦汁時時監視和約束溥儀,逼其就範,讓他完全淪為一個傀儡皇帝。溥儀曾帶著怒氣恨恨地說:「我平日一舉一動,隨時隨地都得受著吉岡的監視和約束。」
張春稱吉岡安直壞得令人後怕
被人稱為「影視大反派」的張春此前曾在《滇西往事》、《非常出擊》、《哈兒將軍》、《孤膽英雄》、《冷槍手》等劇中有過出色的表演。同樣,他也曾多次轉投大屏幕出演過中韓合拍的災難懸疑大片《平安島》及環保電影《守護者》。
張春坦言,儘管自己此前塑造過諸多反派人物,但此次飾演吉岡安直這個御用「國際大反派」對自己來說仍是個不小的挑戰。「吉岡安直平時和溥儀說話多用看似恭敬實則強迫的口氣,動不動就以父親自居。溥儀與吉岡安直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溥儀既討厭他,又離不開他;既怕他,又恨他。」
「我飾演的這個吉岡安直在劇中對溥儀說的最解氣的話是:『沒有關東軍那來的滿洲國,別忘了,關東軍是滿洲國之父,而我吉岡安直就是滿洲國之父的代表!請你注意跟父親說話的口氣!』」張春表示,這部戲也讓自己更了解這段罪惡的日本侵華史,身為一個中國人一想起這句話就感到非常憤慨。
張春痛批日籍演員表演集體失敗
儘管「影視大反派」演員張春塑造的吉岡安直為人津津樂道,不過,在接受採訪時,張春本人在接受採訪時還是表示,就事實來看,時下我國影視劇中採用了大量日本人來演日本人,但除了個別演員不錯外,大部分演員演得都很失敗。
演員張春就此分析時客觀地指出:「究其原因,絕大多數日本演員都不是專業演員,他們表演的模式大都模仿中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的樣板劇,所以,飾演的日本人要麼趾高氣揚鼻孔朝天目空一切,要麼就板著臉沒有表情,或者看著一個地方一動不動,這種生硬的表演模式真的很弱智。也正因之,時下流行在屏幕上的日本人給人的感覺好像有點大腦智障的感覺。這其實是日籍演員對角色理解的錯位。」
張春本人聲稱,「我看過很多日本本土電影,如《三本五十六》中的表演就很真實,所以我們中國影視人應該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讓屏幕上的日本人更可信,不應該表演過於死板僵化。以我在《末代皇帝傳奇》扮演的日本軍人吉崗安直為例,接拍這個角色之前,我曾經觀看大量的日本本土電影,才看這個本身就中國通的日本人塑造得這麼真實。所以我建議演員飾演日本人時,應該摒棄大家對日本人傳統死板的表演,用喜怒哀樂等多種情緒表現一個活生生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