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模型秀:HG機動哈羅,圓潤的它舉起加特林機槍

2020-12-03 高達

作者:和氣的老桔子

一向人畜無害的哈羅,如果真正武裝起來也是很猛的嘛。這個作品有意思的很。

看作者的描述,這個模型夠坎坷的。但除去了坎坷的部分,整體的製作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部分。例如,加特林炮的金屬效果做得極棒。同時在作者認為筆痕嚴重的身體效果上來看恰恰又成了iN比較喜歡的金屬表面效果……其實,模型未必是要做的像某些特定的標杆作品,如果能有自己的風格在裡面就是一個相當出色的成功案例了。

各種技法也沒有什麼必然的優劣之分,只要你將這個技法用在合適的地方也就是相當「出彩」的製作手法了。

作者自述:

動哈羅套件本身細節到位,可動優秀,造型有趣,四肢擴展孔位多。於是買了萬代的加特林套價進行改造,用到了O高達、GTO元祖、無限深遠的多餘零件,還有扭蛋殼。用了ab補土和膠板填充零件,製作了加特林的炮架,扭蛋殼剪下來做小腿的裝甲。塗裝方式為純手塗,德森派樂手塗補土油漆消光,身體用了啞光鋼藍、深灰紫、灰色進行塗色(然而第一次做幹掃舊化過頭了,看不出底色是啥。。。)。加特林用的骨架金屬、無氧銅和鋁金屬塗色。第一次嘗試幹掃,用的豬鬃筆有點硬再加上顏料不夠幹,導致幹掃筆痕嚴重,直接蓋住了本體顏色,用了海綿沾取黑色做舊,塗消光後用的柯作滲線液漬洗,結果忘記腿部沒上補土就塗的色導致滲線液把腿部關機腐蝕了,關節直接碎了,只能用膠水粘死。第一次做手塗加舊化,效果不太滿意,而拍照不好,還需要學習。

本來這個是打算去參加華東區高達模型賽的,結果比賽交件時間提前了一天,導致那天沒空交件。

相關焦點

  • 高達模型秀:HG機動哈羅,圓潤的它舉起加特林機槍
    看作者的描述,這個模型夠坎坷的。但除去了坎坷的部分,整體的製作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部分。例如,加特林炮的金屬效果做得極棒。同時在作者認為筆痕嚴重的身體效果上來看恰恰又成了iN比較喜歡的金屬表面效果……其實,模型未必是要做的像某些特定的標杆作品,如果能有自己的風格在裡面就是一個相當出色的成功案例了。
  • 高達模型秀:HG海牛,高帥
    常說的模型真不在於製作的素材是什麼樣子,只要有心去往細緻的方向去做,那麼一個小比例甚至說廉價的模型也是可以做的像高(增高了)帥(製作很精良)富一樣的效果的。當然了,對於新手很需要能沉得住氣,今天的作品就是一個代表了。
  • 高達模型秀:HG海牛,高帥
    常說的模型真不在於製作的素材是什麼樣子,只要有心去往細緻的方向去做,那麼一個小比例甚至說廉價的模型也是可以做的像高(增高了)帥(製作很精良)富一樣的效果的。當然了,對於新手很需要能沉得住氣,今天的作品就是一個代表了。通過每一次的製作積累一點點經驗,將這些經驗去轉移到下一個模型的製作當中去,並且逐步的循序漸進的去嘗試各種方法。
  • 大慈大悲加特林,機槍掃射渡眾生,為減少傷亡而誕生的加特林機槍
    如果提起加特林機槍,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終結者》裡,阿諾·施瓦辛格飾演的那位來自未來的機器人拎著加特林掃射的樣子。或者是武裝直升機上的加特林對準地面轟然開火。而加特林機槍的原理也不僅僅被用於班組壓制用武器,甚至是改良為了加特林機炮,用於戰鬥機和軍艦,在多個武器平臺上都有優異表現。那麼這種神奇的武器,它的前世今生是如何的呢?
  • 「機槍之父」加特林
    這款在戰場上高光亮相的武器採用獨特的多管旋轉設計,每根槍管都有獨立的擊發裝置,與當時的單管填彈式火槍相比,加特林機槍具備絕對的火力優勢,射速高達每分鐘200餘發,這在當時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這款經典名槍的設計者就是理察·喬登·加特林。他一生擁有40多項發明專利,在槍械製造界享有「機槍之父」的美譽。
  • 源自1860年,加特林機槍的前世今生
    前言:很少有和它類似的一款武器,曾經因為落後而被戰場無情的淘汰,而今居於這種武器的原理又被重新應用與發揚光大起來。是的,它就是古老的加特林機槍,不是所有的機槍都叫加特林,加特林卻是如此獨一無二的存在。加特林機槍使用的是轉管發射原理,它利用了一套傳動裝置使幾根槍管繞著一個公共的軸轉動,由此產生連續射擊。這種槍管轉動的機械力,最早是依賴人工轉動搖把而產生的。後期通過技術完善,加特林機槍逐漸開始使用電動機或者導出燃氣產生的動力來驅使槍管轉動。它的發明者即然是一個醫學博士,真的很不可思議。
  • 高達模型秀:國模高高的hg藍色命運三號機
    作者:爆漿魚頭對於高高模型吧,感覺就會五味陳扎。便宜是真的便宜,但便宜就是上當的實例說的就是這類的模型產品,往往在製作過程中所耗費掉的材料和時間遠遠高於便宜出來的價格,甚至要比產品本身更費錢,當然了高高也沒幾個錢的樣子。
  • 高達模型秀:國模高高的hg藍色命運三號機
    作者:爆漿魚頭對於高高模型吧,感覺就會五味陳扎。便宜是真的便宜,但便宜就是上當的實例說的就是這類的模型產品,往往在製作過程中所耗費掉的材料和時間遠遠高於便宜出來的價格,甚至要比產品本身更費錢,當然了高高也沒幾個錢的樣子。作者自述:萌新第三次投稿了,這次是高高的hg藍色命運三號機,頭部加了燈,做了些舊化,求大佬們多指點指點。
  • 高達模型秀:老味道?當扎古扛起MG42機槍的時候,味道就更重了
    作者:爆漿魚頭有很多的軍模零件是可以改一改用在高達模型上的,尤其是二戰的很多老味裝備。特別的適合扎古這一類的機體使用。例如當年使用大量衝壓工藝的MG42機槍,本身就屬於一種高端的廉價消耗品。但也正因為這一點廉價感就和以量取勝的扎古有些不謀而合了。所以當扎古扛起MG-42的時候毫無違和感。這把槍就像天生的給扎古定製出來的一樣比之前的扎古機槍那味道是濃厚的多了。
  • 高達模型秀:老味道?當扎古扛起MG42機槍的時候,味道就更重了!
    作者:爆漿魚頭有很多的軍模零件是可以改一改用在高達模型上的,尤其是二戰的很多老味裝備。特別的適合扎古這一類的機體使用。例如當年使用大量衝壓工藝的MG42機槍,本身就屬於一種高端的廉價消耗品。作者自述萌新的的二次投稿,高高hg陸戰鐵人的瞎幾把亂塗式舊化給您獻醜了( 。)
  • 都是機槍,為什麼馬克沁機槍能夠替代加特林機槍?
    與當時流行的傳統槍械相比,加特林機槍的優點顯而易見:它射速高,每分鐘能夠射出200發子彈。它能保持較好的持續火力,讓士兵的裝填、擊發和退彈動作減低到最低限度。此外,加特林機槍的殺傷力也大於傳統機械。所以,加特林機槍發明後,被世界各國廣泛仿製、使用。1879年,祖魯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英國軍隊只有1萬多人,祖魯王國的軍隊超過4 萬多人。
  • 好奇心:加特林機槍這麼強,為何沒有成為坦克機槍
    【話說軍世】說到機槍,遊戲中的「大菠蘿」M249機槍是知名度比較高的,作為美軍的幾種知名機槍,M249、M60以及0.30機槍分別代表著美軍的不同時代,不過常被調侃為「冒藍火」的加特林,似乎在步兵單位和裝甲單位中都不是很常見,更極少看到特種部隊會抱著加特林出任務,一般都是在影視劇中出現加特林橫掃的畫面,這是為何呢?
  • 高達模型秀:夕陽下,兩隻hg溫達姆改色加武器包
    作者:SWP模型工作室模型拍攝聖地陽臺桑就又來了。哈哈玩笑話……這次是兩隻hg溫達姆改色,附帶獨立的武器包效果。橙色和藍色的機體塗裝配合配合有各自不同的武器系統和背包讓這個HG模型一分為二成了兩種完全不同又有相互關聯效果的機體。開始iN一直覺得SWP是在深圳或者廣東,最近才知道原來是在東北,再看模型的時候就有不一樣的的感覺了。腦子裡總浮現出巨大的機體站立在奉天大地上俯瞰葷河的景象。雖然想法比較中二,但是瀋陽的工業風格也的確適合高達機體的存在和搭配。
  • 高達模型秀:夕陽下,兩隻hg溫達姆改色加武器包
    作者:SWP模型工作室模型拍攝聖地陽臺桑就又來了。哈哈玩笑話……這次是兩隻hg溫達姆改色,附帶獨立的武器包效果。橙色和藍色的機體塗裝配合配合有各自不同的武器系統和背包讓這個HG模型一分為二成了兩種完全不同又有相互關聯效果的機體。開始iN一直覺得SWP是在深圳或者廣東,最近才知道原來是在東北,再看模型的時候就有不一樣的的感覺了。
  • 加特林機槍是因為一個醫生為了減少傷亡而發明的嗎?
    加特林這時非常想發明一種高效的武器,讓部隊裝備後,幾十人的戰鬥力可以相當於幾百甚至幾千人的戰鬥力,這樣就可以減少士兵數量,從而減少死亡人數。從此他把精力從發明農業器械轉向研究發明新型武器。美國內戰時期,林肯也一直呼籲北部的科學家們發明新式高效的武器,幫助北方贏得勝利。1861年底,加特林終於完成了機槍模型。與當時的單管填彈式火槍相比,加特林機槍實現了巨大的飛躍。
  • 加特林機槍:與「最後的武士」正面對決的「格林快炮」
    加特林老先生做事也是雷厲風行,在1861年年底就完成了該機槍的設計。加特林機槍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左輪手槍轉膛發射的原理,它擁有6個槍管,槍身上有一個漏鬥形鋼製供彈轉輪,將子彈放入漏鬥內,只要搖動手柄,各槍管就可以依次完成裝彈,射擊,退彈等動作,完美解決了持續發射的問題。
  • 第4230回:馬克沁機槍裡程碑,加特林機槍火神炮
    ,加特林機槍火神炮相比於馬克沁,加特林的命運則是大起大落,1860年,加特林發明了一種利用手搖曲柄提供動力、多槍管、機械完成自動裝填的速射武器,被命名為「加特林機槍」。在馬克沁發明利用火藥後坐力完成自動循環的內能源機槍之前,「加特林機槍」簡直就是高端武器裝備的代名詞。理論射速超過了200發,這在現在看起來不算什麼,在19世紀後半葉――單發栓動步槍扛大梁的時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 登上央視,國產加特林機槍或將裝備,成為直-20貼身保鏢?
    但多年以來不知是何原因,中國軍隊中基本沒有加特林機槍出現。只有海軍的近防炮採用了加特林原理的機炮。其實在歷次航展,警備展上中國多家公司都展示過加特林機槍,顯示中國的廠家完全有能力加工出這種精密的武器。因此關鍵的環節是軍隊是否有實際需求,或者說裝備於哪些個平臺最為合適。
  • 一名醫生發明了世界第一挺多管機槍加特林,機槍之父
    三十六管車輪銃早在中國明朝的《武備志》中便有記載,這本軍事著作中曾提到過一種武器,三十六管車輪銃,它將三十六個單銃安裝在鐵質車輪上,在將車輪水平置於支架上,作戰時將銃內裝好火藥和彈丸,轉動車輪依次發射,這可謂速射武器的鼻祖,歐洲戰場上也曾出現了兩排和多排並聯的排槍
  • 硬漢專屬的加特林機槍,為何屢遭美國大兵吐槽?
    作者:雕鴞 1986年,加特林機槍(M134)首次在大名鼎鼎的科幻驚悚電影《鐵血戰士》中亮相大熒幕。不久後的《終結者2:審判日》更令它聲名遠揚,和當時如日中天的好萊塢著名硬漢阿諾德 施瓦辛格一道成為了一代「超級硬漢」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