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民間傳承千年,受用至今

2020-12-14 紅衣記史官

俗語,是流傳在民間的通俗語句,大多都是古勞動人民根據一些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很多俗語都是歷經千年傳承而來,凝結了古人的無限智慧。

因為俗語來源於生活,所以俗語能夠貼近生活,反映了許多生活現象。

《智囊全集》中就記錄了很多老祖宗的經驗俗語。例如這句蓋房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扛轎屋顧名思義,就是房子的樣式類似於兩個人抬轎子。也就是說,一前一後兩棟南北向房屋,中間由一棟東西向房屋相連接,整體呈現一個工字型。那麼,這種房屋為什麼說住了,就會災禍連連呢?

首先從風水的角度來說,扛轎屋南北向的兩棟房屋,看起來就像是四個抬轎子的人,中間作為轎子的房屋被這四個人抬了起來。見過抬轎子的人都知道,轎子在被抬起時,是懸空的。而扛轎屋中作為轎子的房屋也被認為是一直懸空的,而這種布局的房屋,在建築風水裡面被稱之為「踏空」

顧名思義,就是房子懸空,住在裡面的人腳不落地,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長期住在這樣的房屋中,諸事不順,糾紛不斷,家人都在不安和戰慄中度日了。

不過從科學的角度看,這種扛轎屋確實是不易居住的。我國大部分房屋坐北朝南是有道理的,我國處於北半球,太陽從東偏南升起,從西邊落下。夏季時,因窗戶朝南,可保證房屋接受的光線減少,保持室內的涼爽。而冬季時,又可保證房間內接受到充足的光線,保證了房屋的冬暖夏涼。

若是房屋東西向,一年四季都有從西邊直射的陽光,冬天還好,夏天實在是熱的受不了。長期住在這種西曬嚴重的房子裡,尤其是古代,人很容易因為炎熱中暑生病,重了甚至會危及生命。

而冬天的時候,一般都會刮西北風。南北向房屋,正好可以避免。但東西向的房屋就不行了。可以說整個冬天,都要在穿堂風的肆虐下度過,這樣屋裡的人便很容易因為傷寒而生病。尤其是在古代,一個感冒都能要人命的年代,冬天裡的一場大病,很有可能要了人的性命。

同樣的,對於房屋本身來說,東西向也比南北向更容易受到風雨的侵蝕,增加這個家庭的房屋維修成本,實在是得不償失。因此,這種住宅不論是從外觀上看,還是實際的居住體驗都是極其不舒適的,這種房屋確實不應該居住。

俗語雖是民間創作,比不上「唐詩宋詞」那般被世世代代人傳誦和喜愛,但卻是蘊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也說明了俗語不是封建迷信, 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對後人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受用至今。

俗語被人民所創造,來自生活,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勞動經驗以及願望。

《增廣賢文》內容都取材於民間諺語和各家典籍中的佳句,通俗易懂,流傳很廣,是一部實用價值很高的大眾化經典。

建議大家都讀一下這本書,其實古代的「毒雞湯」放到現代都是妥妥的至理名言。

但是它和西方的鼓勵文化以及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諷刺。

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書中有形象生動的典故,既可以更加形象的幫助孩子理解原文中的意思,又能使孩子深刻的理解國學文化的精髓,何樂而不為呢?

它不會跟別的古書一教教只來教你一些大道理,它的內容是對社會諸多方面的陰暗現象高度概括,並且將冷冰冰地陳列在讀者面前,擺現實,講道理,諄諄教誨,讓人不得不嘆服。

它作為古時候給孩子看的啟蒙書籍,裡面不僅做了講解,還配上了非常生動的典故,可以更加形象的幫助孩子裡面原文的意思,進而深刻的理解國學文化的精髓。

恰逢出版社活動,《增廣賢文》僅需49元,只要一包煙的價格就可以換成人生錦囊,實在是很划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其實,大家現在都聽到過的農村俗語自有它的出處和內涵,俗語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充分體現出了實踐出真智的道理。今天,就「人住扛轎屋, 災禍連連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一起說道說道。其實俗語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人生哲理,它都是我們的先輩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並且流傳到如今的。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俗語和老話,是農村聽到最多的,而且這些老話至今有的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像我們平時有的時候沒有聽人勸告,而做錯了一些事,就會聽到熟悉的一句話:讓你不聽老人言,看看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俗語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關於什麼方面的都有,真的是無所不能無所不至。其中關於農村房屋的俗語是真的不少,過去農村蓋房子,跟現如今可不一樣,有的是需要積攢半生才能蓋的起來。所以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中的大事。
  • 俗語「宅前有水後有丘,十人遇此九人憂」何意?有什麼講究?
    文/農村小毛導讀:俗語「宅前有水後有丘,十人遇此九人憂」啥意思?有沒有道理?而在說笑聲中,也不乏精彩的俗語,比如說「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告訴了我只要有誠意有決心去學習,就不怕學不會。再比如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就告訴大家,一個人是否會飛黃騰達,不在於家裡的財產,要看一家門口的草,如果一個人,家門前雜草叢生的話,那麼絕對是懶惰之人。
  • 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什麼意思
    在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有關於蓋房的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那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這裡面最關鍵的「落斷」其實就是指斷層,從地理學的角度解釋就是說在外力的作用下,地殼斷裂成兩個部分,倘若房屋剛好建在地殼的斷裂處,就會給家人帶來很多危害。其實這樣的說法放在我們古代農村建房時的選址是很容易理解的。
  • 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二篇哭,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村有兩件大事情,一是婚姻,二是蓋房,特別是蓋房,對於農村人而言,甚至更加重要。因為沒有房子,就迎不來新媳婦,所以蓋房子的事情從很早的時候就要提上議事日程。但是農村人蓋房子也是需要花錢的,有些人為了達到省錢的目的,會在蓋房子的問題上採取一些變通的方法。怎麼變通呢?孩子小的時候,家裡先蓋個平房,孩子們可以和大人睡在一起呀,房子有個兩三間就足夠了。這樣在打地基的時候,就可以打得淺一點,少花一點錢。後來孩子們越來越大了,平房住不下了,怎麼辦呢?就得蓋二層小樓。
  • 俗語:「家無『黑泥』別蓋房,家有被褥別全『黃』」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無『黑泥』別蓋房,家有被褥別全『黃』」。當我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家無「黑泥」別蓋房所謂的「黑泥」,其實是指草木灰和成的泥漿。
  • 俗語「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說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性,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曾經,俗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可謂是人們生活的風向標。 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今天是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涉及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事生產、土木建設等方方面面。農村修房建屋的講究,村裡人基本上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以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來說,它揭示了什麼道理?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蓋房時的這種講究,別不信
    在農村生活有生活經歷的人,基本上都有感覺到,有些農村地區對於風水非常有講究,具體表現就是在蓋房子、婚喪嫁娶這些事情上,規矩儀式非常多,所以衍生的俗語也就不少了。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蓋房時的這種講究,別不信!
  • 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 」啥意思?
    奶奶懂得很多農村俗語,並且把那些俗語看得很重要。奶奶有空閒的時候,總是對我說起那些俗語,教導我以後要好好做人,認真做事。奶奶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從這句俗語不難看出,講的是關於農村修房蓋屋上的事情。
  • 俗語「牛知死不知跑」,牛被宰時寧願給人跪下,也不願跑,為啥?
    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也孕育出了中華民族獨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其精彩的內容,豐富的內涵,是傳承至今仍發出燦燦金光的重要原因之一。像俗語,作為華夏民族的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就彰顯著中華民族特殊的精神風貌,包羅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歷史更迭,民族文化心理,個人生活寫照,生活實踐經驗。說它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一點也不為過。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原因?農村蓋房的講究!
    文/農田紀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原因?蓋房的講究!當然,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俗語」,剛剛過去的立夏,村裡老人關於「立夏不下,鋤頭高掛」的討論還在繼續,而村裡劉大哥正在打圈梁、蓋房子,不少老人就開始討論蓋房子的「規矩」了!尤其是提及的這句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有道理嗎?在北方的農村,房屋的建築雖然歷經了社會的發展以及新材料的運用,但是老一輩留下的很多規矩,仍然備受老人們遵從!
  • 俗語:「門前有水不是福,屋後有山災禍足」,是科學,不是迷信
    與老農坐在一起聊天,聊到了庭院選址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門前有水不是福,屋後有山災禍足」。因此,庭院選址應該講究科學呢!剛從老農口中聽到這句俗語時,我還有些大惑不解呢!其實,這樣的地方是不適合修房蓋屋的,更是不宜長久居住的。大約在十年前,我去河南舞鋼開會,住在石漫灘水庫旁的一個賓館裡。那個賓館的設施倒不是很差,但是,房間裡瀰漫著一股潮乎乎的空氣,連被褥都是溼漉漉的。我們一同開會的幾個人都感覺晚上不能夠好好休息。一旦長期在這種環境裡居住,必然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儘管當地的朋友想挽留我們多玩幾天,我們幾個都沒有答應。
  • 農村俗語:「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老」是啥意思?
    在農村,農民根據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千百年的時間沉澱,總結出了很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語和老話,大部分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這句「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老」,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1、娘家屋住不久這句話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是說姑娘年紀大了,就該找個婆家嫁了。
  • 俗語「棗木柱,榆木樑,沒有椿木不蓋房」,啥意思?槐木能用嗎?
    但在古代,蓋房用到的木料量很大,會專門請木匠到家裡。木匠在當時是很受尊敬和歡迎的職業,現在算是沒落了,知道和願意學習木匠技術的人屈指可數。在木匠工作的時候根據各種木材的特性以及傳統文化,總結出了很多有趣的俗語。有的在現代人看來沒辦法理解,但其實有它內在的邏輯體系在。
  • 農村俗語:「水口不定別蓋房,風口不定別砌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水口不定別蓋房,風口不定別砌牆」。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水口不定別蓋房所謂的「水口」,是指河流的流向。對於大多數河流來說,其流向是確定的,是不會隨意改動的。
  •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講究?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講的是過去老人在一個家庭的院子住房安排問題,通過住房的安排,可看出兒孫對老人是否孝順。東屋、南房,西屋和北屋是我國傳統的四合院,北屋是正屋,也就是說,這種院子以北屋為準,坐北朝南。這是我國房屋中比較最傳統最普遍的格局。
  • 農村俗語:「兔子『打牆』,災禍必防」,是咋回事?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兔子『打牆』,災禍必防」。儘管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家兔喜歡黏人,但野兔比較怕人。其毛皮的顏色一般有白、灰、枯草色、棕紅色、米色、黑色和花色。兔子喜歡安靜的環境,在沒有外界嘈雜聲音的幹擾下一般不會亂竄亂跳。而一旦外界有細微的異常聲音幹擾,兔子就會驚慌失措,躁動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