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珠(文章出品原創號蝸牛娛樂話,禁止轉載)
隨著《清平樂》這部大戲的落幕,許多小夥伴的追劇行動也告一段落啦!
先講個小插曲,到了現在,大家仍然對於劇名中的「樂」字的讀音有著不同的見解,即使是蝸牛君和身邊的編輯在商量稿子的時候,也會因為「樂」的讀音而吵上一架。
實際上清平樂的「樂」讀yuè。提到「清平」二字,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沒錯,詩仙李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面露華濃……這首詩的名字就叫做《清平調》,那清平樂又出自哪裡呢?
從文體看,《清平調》為七言聲詩,《清平樂》則為上下片詞式相同的長短句。
李白還有一首詞:上片為:「禁闈秋夜,月探金窗罅。玉帳鴛鴦噴蘭麝,時落銀燈香灺。」宋朝的郭茂倩編著的《樂府詩集》裡面有對於《清平調》也有過解釋哦。我們都知道宋代以詞而聞名,說白了就是很多宋詞都是可以當作「歌詞」唱出來的。
比如徽柔手持傀儡,大鬧朝堂,她口中唱到:「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身邊的大臣竊竊私語說道,這是司馬光在年輕時作的詞,我們仔細品味一下,是否感受到了對於愛情的一種相思之情。而中年的司馬光,卻拿著禮儀制度在進諫公主,完全不顧及到公主的情感。徽柔在最後霸氣質問:詞中的女子在哪裡?是否被你遺棄了!
這一幕讓人無比嘆息,像極了這整部作品帶給觀眾的感受。壓抑且悲憤。
我想這也許是《清平樂》整部劇高開低走,雖然熱搜不斷卻頻繁遭到吐槽的真正原因吧!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清平樂遭受爭議的原因。
01 劇情拖沓嚴重顧此失彼
自從開播以來,劇情的拖沓的繁冗一直遭網友詬病的,但是豐富了整個劇情的時長,卻沒有帶給整部劇精華的提升,即故事主線的豐富,反而更加精簡。很多網友都在嗑懷吉和徽柔這對CP,同時他倆也是原著小說《孤城閉》的主人公。不知道什麼原因,在電視中他倆的劇情被刻意地簡化了,例如原著中的高潮部分「夜扣宮門」拍攝出來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很多點評說,感覺這段情節就這樣結束了。
在大結局前篇中,官家將懷吉召回,在與公主遙遙相望之後,公主回府。劇情表現的是官家讓張茂則去公主府探望,然後公主府竟然起火了,劇情就閃回了一下,這部分的表達只用了幾分鐘,讓觀眾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清楚剛剛發生了什麼。其實這部分也是展現了徽柔對懷吉用情至深的地方。難道編劇有所顧忌嗎?
對帝後之戀總是娓娓道來,到了徽柔和懷吉這裡,就一帶而過。劇情整篇都是這樣的風格,讓人覺得顧此失彼。其實很多觀眾都是懷柔的CP粉,天天在刀子裡找糖,糖還那麼少!
02 服飾造型難掩主題缺陷
自從這部電視劇開播,很多粉絲都陷入了對宋代美學的長流中,不可自拔。服化道是真的美輪美奐。尤其是歷史還原度非常高,記得在一個周邊花絮報導中,《清平樂》的演員回答採訪說,別的劇組大家為了趕時間,都會催化妝老師,但是在這裡不會!我們會安靜等待老師們畫好妝,並且用行動來告訴服化道老師們,慢慢來。
我相信,尊敬來自專業。這是蝸牛君第一次在電視劇中看到「珍珠妝」,宋朝人非常喜歡珍珠,再加上當時的經濟繁榮,所以人們都會在面部來用珍珠做裝飾。
服飾上也會在細節上非常斟酌,會通過髮飾的不同凸顯人物。例如張貴妃的頭飾就會非常華貴,而苗娘子的頭飾非常的清雅。這些都是從側面體現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
但是越是在服裝造型上的成功,越是反射出劇情的缺陷。總是想獲得所有人的認可,往往失去了自我。對一部電視劇也是如此。想要突出宋人的風雅,只讓觀眾記住了造型的唯美;想讓關注讚嘆仁宗一生的勤政愛民,只讓觀眾記住了他贏得了朝堂卻失了愛女之心;想讓觀眾記得帝後之愛,卻得到了觀眾的無數吐槽,反而想看的CP線劇情太少…………
如此種種,對於正午陽光這樣的大製作中心而言,無疑是失敗的。
03 程朱理學的文風令人壓抑
其實正午陽光在之前還有一部展現宋朝民風的劇集《知否知否》,蝸牛居當時也是天天追,還對明蘭的初戀小公爺齊衡互動情節望眼欲穿。這部劇贏得了很好的口碑,但是到了《清平樂》,明顯投入的資金和經歷更多,為什麼反而口碑下滑呢?
我覺得是和劇情的整體風格有關。
記得有網友評論,都2020年了為什麼《清平樂》還要大肆鼓吹「爹道」,一開始我也沒太明白,什麼是「爹道」後來慢慢清楚了。原來就是針對現在很多影視劇中的「大女主」形象的。所以說《知否知否》的成功,源自女主名來對於命運不停的抗爭最終獲得幸福,但是在《清平樂》這裡反了!
當然這和那個時代的歷史有關,《知否知否》更加注重的喜劇效果,《清平樂》本意應該是更尊重歷史。只不過,效果大家也看到了。如果整體情節都那麼壓抑,誰還想要去追呢?
我是跟著大家一起追劇的蝸牛君,《清平樂》已經大結局,大家對這部劇有什麼看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哦!
相關內容閱讀:
清平樂:懷吉的選角令粉絲驚喜,戲外「徽柔CP」一路撒糖
清平樂:懷吉哄徽柔甜到大家,仿佛新婚夫婦是他倆
《清平樂》首播:劇情節奏成槽點,王凱和江疏影沒有CP感?
清平樂:懷吉向公主徽柔深情表白掀劇情高潮,原著粉:精華來了
(歡迎關注原創號蝸牛娛樂話,文章版權歸蝸牛娛樂話平臺所有,任何媒體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