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論文】談談志書人物的「人事安排」

2020-12-10 澎湃新聞

【方志論文】談談志書人物的「人事安排」

2020-06-02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談談志書人物的「人事安排」

石立強

 

[摘 要]人物誌歷來是志書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志書之髓、志中之志之稱。在二輪修志中,由於時間跨度較小,出現了人物誌撰寫的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怎樣妥善解決,本文立足工作實際,從資料收集、志稿編纂、內容審核等方面總結經驗,逐一提出解決方法,從而讓人物誌更好服務於志書,為三輪志書編纂提供有效借鑑。

 [關鍵詞] 人物誌  撰寫技巧  探索

 

古來方志半人物。人物誌歷來是地方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志書之髓、志中之志。人物誌,尤其是人物傳的內容,反映了各時代的歷史成敗,對於正確認識一方歷史,吸取經驗教訓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生動的人物資料也最富有感染力,是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和共產主義教育的好教材。特別是二輪志書斷限內,正是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各行各業人才輩出的時期。而且由於與首輪志書間隔時間較短,以斷代志形式出現的志書收錄的人物或者過世不久,或者尚健在人世,並且還發揮著很大的影響力,政治性和敏感性更強,如果處理不好,輕者影響志書出版進度,重者可能導致志書被徹底否定。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現有資料,編纂一部既符合《地方志書質量規定》,又反映地域和時代特色的人物誌,讓人物誌更好地為志書增色,是二輪和三輪志書編纂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二輪志書人物設置、收錄、記述、審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談些粗淺看法,拋磚引玉,以求對三輪志書編撰有所啟示和幫助。

一、收錄講究「取捨得當」。「地方志書,是指全面系統地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2]志書的生命和價值在記錄真實的歷史,人物誌作為志書中的精髓更是這樣。人物誌編纂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重「官」輕「民」,社時代地方志編纂同樣面臨這一問題。這就需要充分提高思想認識,以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去看待社會的文明進步正是通過普通大眾體現的這一現象,妥善擺布「時代英雄」和「人民群眾」的關係。 筆者認為應該「重官、不輕民、巧用反面」。一是重「官」。黨政領導幹部、各行業領域的名人名家,有時不單在當地,可能在全省、全國乃至更大範圍內發揮影響力和輻射力,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無疑比較突出,理應受到重視,這是客觀實際,要全面、客觀、準確的擇其要者收入人物誌。二是不輕「民」。需要著重指出的是,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平民百姓中也不乏情操高潔、技藝超群、造福一方也名揚一方的人物,一定程度上,他們比部分業績平庸的官員更值得入志。因此,對各行各業有影響,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在世人物,採用人從文出,隨文附簡介的方法,記載種植能手、企業主、醫技高手、宗教人士等。採用以事系人法,在敘事中表現人物在事物發展中的開拓和帶頭作用。既樹立典型,又弘揚新風,使社會各界能工巧匠「小人物」躍然紙上,組成一幅絢麗多姿的人物畫卷,給讀志者留下人傑地靈的印象,使志書有靈魂、有血肉,增加可讀性,發揮教化育人作用。三是巧用「反面」。人物誌的收錄範圍中,一個原本很重要的類型在二輪修志中被廣泛弱化,甚至被完全拋棄,那就是負面人物。入志人物當然主要是正面人物、先進模範人物,但對有害於國家和人民的突出反面人物,也要適當選取典型代表入志,對符合入志要求的個別貪官也要入志記述,以警策後世。如當前國家大力度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要在三輪修志中濃筆重彩地體現,以此體現政治清明,讓該時期的經濟社會有了更深厚的歷史背景。

二、記述講究「實事求是」。《地方志書質量規定》第二十一條明確:「人物傳記述傳主的生卒年月、籍貫(出生地)、主要經歷、典型事跡、個性特徵、社會評價等。人物簡介略記人物履歷及主要事跡,不面面俱到。人物表要素不缺。」 [1]這些就是人物記述的標準,針對這一標準,具體要做到記述重點、方式、語言和評價準確無誤。一是重點要明確。人物誌不同於其它專業志,專業志重在記事,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而人物誌重在寫人,寫清傳主的生平,特別是凸顯他的主要業績、技藝、操行。二是人物要鮮活。人物誌有別於述、記、志、圖、表、錄等其它6種體裁的地方,在於在確保記述真實性、可信性的前提下,可以有一定的生動性、可讀性,使人物形象生動、有血有肉、富於感染力。可以說,人物誌是綜合性志書中最可讀、最耐讀的部分。《地方志書質量規定》中列出的六大要素中的「典型事跡」、「個性特徵」,需要運用描寫這一其他篇目中基本不涉及的表達方式,也正是為了充分刻畫人物的精神風貌,凸顯人物的獨特個性,讓人物更加鮮活,使讀志者感覺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三是記述要真實。人物誌在遵循寫業績為主的原則的基礎上,瑣事擇其要入志,選材精當,事跡感人,文筆精煉,意韻深厚,總體語言風格樸實、嚴謹、準確。為更準確地抓住人物的個性和特徵,有時也可講究一點文採,突破時間順序,根據人物特點適當運用倒敘、插敘、補敘等方式進行,通過巧妙的布局謀篇來感染人。但人物傳的生動、形象、細節不同於文學作品,必須建立在嚴格尊重事實的基礎之上,用真實存在的人物事跡,不能用文藝手法來「創作」。四是評價要準確。人物傳除了「社會評價」,還允許有適量的、恰如其分的評價性語言,在「述而不論」的志書中,更是特殊的例外,這就需要在難得的機會和珍貴的語言中,充分發揮志者的主動能動性,給人物以客觀、公正、準確的評價,增強讀志、用志者對人物的印象。

三、設置講究「分門別類」。2008年9月,中指組制定《地方志書質量規定》,對三級志書在篇目、文字、裝幀諸方面予以規範,其中有三條涉及人物編纂,第三章第十一條「立傳人物為在本行政區域有重大影響者,以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響者」。第五章第二十條「生不立傳。在人物傳、人物簡介、人物表以外記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隨事出。記述人物準確、客觀、公允。」 [1]這些是我們編寫人物誌的原則和依據,實際工作中要依據這些標準準確進行人物設置,規範人物誌編纂。一是明確類別。人物傳、人物簡介、人物表均為人物記述體裁,所不同的是要針對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況,分別採用不同的類別記述。人物傳堅持「生不立傳」的原則,記述傳主的生卒年月、籍貫(出生地)、主要經歷、典型事跡、個性特徵、社會評價等;人物簡介略記人物履歷和主要事跡,不要面面俱到,生者、已逝者均可列入;人物表記述要素不缺。入志人物的收錄範圍應有嚴格的限定,不能簡單以職務、職稱高低論定,應從多方綜合考慮,切忌太多、太濫,確保志書的權威性,以提高志書的學術價值。二是明確範圍。人物收錄範圍以本籍為主,但不限本籍;以正面人物為主,兼及反面人物。那些在當地生活、工作多年,且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或起到阻礙作用的外籍人物,均可收錄。 三是明確標準。人物記述必須做到史料準確,是非分明,個性突出,文字簡潔、生動,記述人物事跡不要弄成履歷表或流水帳,要有側重,而不是面面俱到。

四、審核講究「一絲不苟」。修志所難者人物耳。只要參與過志書編纂,特別是人物誌編纂的人,都會感觸頗深。但再難也有重點可抓,筆者認為,只要抓實資料搜集和審核兩關,人物誌撰寫就會不再難。一是資料搜集範圍要廣。中指組《關於第二輪地方志書編纂的若干意見》第十二條指出,「加強對資料收集的力度,積極拓展資料收集的範圍。應重視社會調查,注意收集口述、音像等資料。做好資料的鑑別、篩選工作,避免失實、欠缺和選材不當等問題,保證資料的可靠性與完整性。對重要資料來源註明出處,對具有時代特徵和地方特點的詞彙作準確、簡明、規範的注釋。」 [3]由於人物誌涉及人物多,本籍外籍人物、境內境外人物分布廣而散,可以參考的現有文獻往往又比較少,故而資料搜集和鑑別、篩選更為重要。特別是前期資料搜集工作更需要廣泛發動社會力量,拓寬人物資料的搜集範圍。考慮到人物資料的分布特性,資料搜集可通過政府發文、報刊網絡徵集、信函電話徵集、查閱檔案文獻、調查走訪等形式開展,資料搜集之初要多多益善,等編纂時再從嚴篩選。二是入志資料的審核要嚴格。對入志人物要始終保持審慎的態度,不唯書、不唯上、不唯親、只唯實,據實編修審核。具體要做到「四審」:一是供稿單位審。供稿單位對搜集資料進行初加工,並對提供的人物資料進行初審。二是編輯部審。編輯人員通過多方資料互證,人物自然屬性資料、社會屬性資料等的常識判斷,去粗取精,進行第三次審核。三是入志人物審。由於立傳或簡介人物入志內容較多,有些事還有敏感點,非常有必要徵求入志人(或其親屬)意見,有些事情還需要親歷者敘述去還原事情本末,以便去偽存真,讓人物誌記述資料更趨客觀真實。四是專家組審。請地方文史專家和評審組專家運用專業特長找錯糾謬,修改後形成人物誌終稿。

人物確實是修志的一個難點,三輪修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更會出現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但相信只要嚴格按照中指組制定的《地方志書質量規定》要求,分類別設置,恰當選取,真實記述,嚴格把關,那麼修志人物記述中的一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修志至難的人物誌也就不再難,反而卻能讓人物誌成為志書的亮點,為整部志書增輝添色,助力志書成為精品佳作,「充分發揮地方志工作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4]。

 

參考文獻

[1]《地方志書質量規定》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   中指組字[2008]3號  2008年9月16日

[2]《地方志工作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67號  2006年5月18日

[3]《關於第二輪地方志書編纂的若干意見》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   中指組字[2007]1號  2007年11月28日

[4]《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  國務院辦公廳

國辦發[2015]64號    2015年8月  

本文發表在《2018年冀皖方志理論研討會論文》

作者:石立強,河北省邱縣地方志辦公室方志辦主任。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首屆全國方志論壇暨中國地方志學會方志學分會2020年年會在湖南...
    除極個別省(市)外,全國其他各省(市)均完成省、市、縣三級志書和綜合年鑑全覆蓋的「兩全目標」,實現了一項偉大的世界文化創舉。「十四五」期間,我們要大力推進全國地方志事業第二次轉型升級,實現地方志從「有沒有」的數量的規模化,到「好不好」的質量的法治化,持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利益、經濟社會發展和以人民為中心「三大主題」開拓創新,實現地方志「五起來」,即「用起來」「立起來」「活起來」「熱起來」「強起來」。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常璩:矢志於史終不悔...
    《華陽國志》書影(圖片來自網絡)集大成 求創新 撰傳世巨著成就方志「第一人」常璩著《華陽國志》原名《華陽國記》,撰寫於晉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是一部記述古代中國西南地區地方歷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數民族史以及蜀漢、成漢史的重要史料,被譽為「地域淵藪」「巴蜀良史
  • 「官不修衙而修志」 ——毛澤東對地方志的重視及其啟示
    「官不修衙而修志」——毛澤東對地方志的重視及其啟示陳東林地方志詳細記述一地的地理、沿革、風俗、教育、物產、人物、名勝、古蹟等,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參考資料。毛澤東主席尤其重視地方志的「資治、教化、存史」功能,經常搜集閱讀、活學活用,並倡議全國編修地方志,推動了新中國方志事業的發展,留下了一段段富有啟迪的佳話。一、「你們有沒有地方志啊」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喜歡閱讀歷史地理方面的書籍,其中就有很多地方志書。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全省地方志部門多部志鑑和地情書籍出版...
    該書採用篇章節目體式,述、記、志、圖、表、錄並用,前置凡例、序、概述、大事記,後置附錄、後記,分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國土、人口、農業、鄉鎮企業、商業貿易、財稅金融、黨政群團、民政勞動人事脫貧攻堅、交通通信、軍事、教育科技、醫藥衛生等19篇60多萬字,插圖200餘幅。
  • 談第三輪志書人物傳撰寫
    人物傳是指志書中記載有重大影響、有突出貢獻的已故人物主要經歷與典型事跡的一種體裁,是志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物傳的撰寫水平如何,直接關係整部志書質量。目前,第二輪修志(市縣兩級)基本結束,第三輪志書編修即將啟動。探討第三輪志書人物傳的撰寫,可以避免首輪志書和第二輪志書人物傳缺陷的重現,客觀真實地反映傳主的精神風貌,增強人物傳的可讀性和育人作用,這也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筆者認為,關於志書人物傳撰寫的指導原則,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先後出臺的一系列文件已有明確規定。
  • 【方志四川• 人物】中國瘟病學奠基人吳有性,400年前首提瘟疫...
    乃率數丐者至屍所,一一棺殮之,止有一襁褓子幾死,略有微息,親抱出乳藥得生……」 除了吳江、吳縣,崑山同樣也是大災之年,據《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卷33《人物十六藝術》記載:「李逸,字斐石,性好佛,尤工畫佛,嘗依《淨土經》畫《九品往生圖》,莊嚴妙麗,窮極相好。
  • 《香港志》面世 一本香港的「百科全書」
    《香港志》首冊《總述大事記》近日面世,這是由團結香港基金旗下香港地方志中心編纂的首部以香港命名的志書。據香港地方志中心透露,他們擬在香港回歸30周年之際,完成涉及十個部類共計42冊、約2500萬字的《香港志》修編工作。
  • 濟南史上首部官修府志——康熙《濟南府志》正式出版
    6月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共濟南市委黨史研究院院長劉浩介紹了整理康熙《濟南府志》的歷史意義和主要特點等相關情況。中共濟南市委黨史研究院院長劉浩「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國史、方志、家譜並稱為中國歷史的三大歷史文獻,作為記載歷史的一種形式,官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綿延千年。志者,記也。
  • 2019年度「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獲得網友大量留言和廣泛好評
    在全國地方志機構主任工作會議暨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研討會上對「方志四川」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宣傳弘揚、加強地方志工作宣傳給予充分肯定,向與會各省(區、市)及副省級城市地方志機構主任讚揚、推介「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李彬 ‖ 清末民初日本對川渝的調查...
    自1816年嘉慶《四川通志》的百餘年內,四川皆未修通志。1924年,蜀中名儒宋育仁受命總纂《四川通志》,後因川內時局及經費問題,進展唯艱,至1931年宋育仁去世也僅完成初稿。1936年《四川通志》300餘冊毛筆小楷抄正線裝版編成,但後因川中軍閥混戰部分稿件丟失,現僅存129冊。並且,該志多輯錄舊省志中的禮俗、寺觀、祠廟、職官、學校、人物等資料,雖摻雜新採訪之史料,但數量有限。
  • 清代新疆方志中的唐音迴響
    作者:夏國強(新疆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  新疆方志編撰歷史久遠,唐代就有《西州都督府圖經》問世。至於清代,方志的「資政、教化、存史」功能在治理邊疆中進一步凸顯。學者們意識到方志除記錄地方歷史掌故之外,尚有彰明教化、鞏固邊防之用。成書於嘉慶十二年(1807)的《三州輯略》就承載了這一社會歷史功能。
  • 【方志四川•通知】四川省第十九次地方志優秀成果獲獎名單
    經評審會議評審、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專題會議審議、公示等程序,評選出一等獎49項(志書類12項、年鑑類19項、舊志整理類6項、其他地方文獻類12項),二等獎119項(志書類24項、年鑑類48項、舊志整理類8項、其他地方文獻類38項、論文類1項),三等獎135項(志書類19項、年鑑類63項、舊志整理類8項、其他地方文獻類39項、論文類6項),優秀獎88項(志書類5項、年鑑類30項、其他地方文獻類41
  • 展示成都方志文化 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啟動
    央廣網成都11月26日消息(記者賈宜超)為講好成都「方志」故事,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近日在成都市方志館啟動。據悉,成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將通過成都方志文化海外交流與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活動,探索構建方志文化交流互鑑長效機制,讓更多人了解成都方志文化,了解成都。
  • 抗疫是先鋒 修志進頭陣 ——上海市級專志醫院部類志書編纂率先...
    然而,在抗疫嚴峻形勢下,他們還在默默完成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志書編纂任務。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的上海市級專志共計53部,包含高校、國企、金融、醫院四大部類。其中醫院部類有9部,分別是:《瑞金醫院志》《仁濟醫院志》《曙光醫院志》《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志》《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志》《新華醫院志》《華山醫院志》《中山醫院志》《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志》。
  • 【方志四川•人物】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大竹縣地方志辦公室提要:王平,字子均,漢末巴西郡宕渠賨人,有「平安三侯」之美譽。馬謖自恃熟讀兵書戰策,舍大道而上山屯守,舉動失宜;王平連連規勸不聽,結果被魏將張郃圍困並斷了水源,馬謖慘敗,士卒離散。唯有王平所領的千餘士兵鳴鼓自持、嚴陣以待;張郃懷疑王平有伏兵,不敢進攻。於是王平將各營軍士收攏並率領他們平安歸還。諸葛亮查明戰場情況後,嚴加追究,將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等斬殺,奪將軍黃襲等人兵權;王平因為表現突出被拜為參軍,統領精銳的無當飛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時間:2020-12-11 11:12:59】【來源:巴中晚報】【編輯:賈洪博】   12月7日,《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儀式在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舉行。
  • 全國第一本省級武術志書《河南省武術志》出版
    日前,全國第一本省級武術志書《河南省武術志》出版。2021年1月7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南省武術志》出版新聞發布會,省體育局局長萬旭出席會議,省政府新聞辦常軼暘主持會議。發布會上,萬旭介紹了《河南省武術志》的編纂情況。
  • 【方志四川•散文】喬木 ‖ 雅之鳳山 別有丘壑
    金鳳寺禪院建於晚清,供奉禪宗初祖達摩,左廂房是書畫室,右廂房為書齋。殿堂大方樸實,天井靈動飄逸。黛瓦青簷、描金雕花和諧統一,老木糙石、水缸藤蔓相映成趣。簷下坐捧杯蓋碗,不必在意茶水味道如何;這刻,是超凡脫俗的隱士,等著風;知道不是什麼風都是順風,但遠山進來,陽光進來。陽光裡又看見站在親朋面前大聲念「日月掃地」的那個傲嬌小孩,現在想想真是天資聰慧,小小年紀已懂禪機。
  • 【方志安國】安國古詩文選錄(六)
    【方志安國】安國古詩文選錄(六) 2021-01-17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影像】央視科教頻道今日播出:中國影像方志 | 渠縣...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經考證,闕主馮煥,東漢巴郡宕渠人,他一生「志欲去惡」,忠於漢室,秉承賨人驍勇多智的氣概,率領板楯蠻北抗匈奴,建立了赫赫戰功。馮氏一族更是以宕渠為根祖,累世公卿,賢能輩出,馮煥闕的建築風格,正是馮氏家風的印證。 2009年,四川渠縣被中國文物學會正式命名授牌為中國漢闕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