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急救,緣何引來風涼話

2021-01-20 中國經營網

文/鄭山海

近日,「一男子車站發病,兩名成都女醫學生施救」的事件引發社會關注。關注的原因卻並不只是源於這兩名年輕女生跪地對發病男子進行心肺復甦與人工呼吸的舉動多麼感人,也不是因為這名被救的最終搶救無效離世,而是我們一些偉大的鍵盤俠對此事件的惡意中傷,造謠說,「次日男子家屬把兩名學生告上法庭,原因是兩個女生沒有行醫資格證,這劇情怎麼樣」。令人悲哀的是,這條留言下面,居然還獲得了超過6萬人次點讚。實在令人瞠目。

一個滿滿正能量的見義勇為行為,為什麼會被污衊為人與人之間的惡意相向。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源於造謠者唯恐天下不亂的膚淺內心,也不排?除其內心充滿了陰暗的邏輯,已經不習慣用陽光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看見的人與事。

不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其作用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詆毀這樣一件好人好事,給最美的身影來一盆髒水,讓人深深地噁心一下。

好在這個世界並不像造謠者描繪地那樣不堪,死者的家屬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對兩名見義勇為的醫學生表示了感謝,並回敬說,「雖然人走了,但必須要感恩,兩名學生已經做到最好;沒有搶救成功,不怪她們。」這聲音鏗鏘有力,無疑是對謠言最有力的反駁,體現了社會的良心,讓人們感到了一絲寬慰。

儘管這樣,這條謠言所興起地波浪也還是值得我們思考,為什麼這樣一個充滿低級趣味的謠言會被廣泛傳播,點讚突破6萬加呢?

這首先涉及醫生的管理。我們國家的醫師不但要有資格證,還要被限定行醫地點。一般醫生的執業地點就在自己就職的醫院,也就是說,其醫生的身份只有在自己的醫院才被認可,一旦離開了醫院大門,而且沒有專門的約定,如會診、扶貧、多點執業等,就是普通人一個,不能再給其他人看病。從這個角度說,醫生在醫院外面為人做心肺復甦等醫療工作,確實存在一個執業資格問題。基於這樣一種情況,醫生在大街上的行醫資格就成了一個焦點問題,多次成為被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由於醫生職業的特殊性,因為區域變化而剝奪醫生的行醫資格,確實有一些管理上的局限性。因此,對於執業地點的管理制度,被很多人詬病。特別是這樣的管理邏輯很容易演繹出醫生因為不在本院救人,被認定為非法行醫而受罰,這種極具對比色彩的事情,確實很容易吸引眼球。因此,這幾年就多次聽到醫生因為院外救人被處罰的消息,而這樣的消息也多被證明是假消息。

事實上,我們國家確實因為執業地點的事,對公共急救的資質問題出現過爭議。但實打實的處理,並沒有案例。為了解決這方面的顧慮,2017年3月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84條專門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條規定因此被稱為「好人法」,對「好人」的責任做了豁免,斷絕了個別家庭對緊急施救的見義勇為者,狀告索賠的可能。從而鼓勵人們在緊急情況下積極伸出援手。除了這條法律,國家衛健委和各地衛生管理部門,也都紛紛出臺政策,非但不對見義勇為的醫務人員追責,反而可能對見死不救的醫務人員進行懲戒。

可惜,規則已經明確,可是還有人能輕易放飛謠言,不能不說是我們的很多政策,在社會中的普及度不多,誤解還是很容易發生。

其次,我國公共領域的急救能力依然有待提升。面對突發突發的醫療急救,徒手按壓和人工呼吸雖然具有很積極的意義,但如果沒有電除顫等配套措施,搶救的成功率還是很低的,有報導說不到10%,但如果能配合電除顫,那麼搶救的成功率可能提高3倍以上。

基於這樣的現實,上世紀70年代末,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在美國問世,其設計理念就是給那些不了解除顫的普通人使用的。如果能經過專門的急救培訓來學習掌握它故然好,但即使沒有經過培訓,一個人也可以根據機器本身的提示完成操作。由於實用性強,AED在歐美國家的公共場所,如地鐵站、飛機場、大型商場、影劇院等人群相對密集區域,都配有相當數量的AED,供人們在急救時使用。但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幾乎落後了半個世紀,雖然近幾年來不斷有專業人士呼籲完善相關建設,但並沒有形成雨後春筍般普及的勢態。

這次救人事件就發生在火車站,但從相關視頻看,不論是參與救治的兩名學生還是工作人員,抑或隨後趕來的急救人員,似乎都沒有使用AED,這在現在的急救過程中,無疑十分遺憾。因為普及使用AED,這不僅僅是配備設備問題,更主要的其實是一種觀念的轉變。最好的急救是發病時的有力幫助,把人送到醫院再投入最高手段,往往是事倍功半的。一個人在公共場合發病,卻沒有機會得到最完善的急救,這才是現代急救最遺憾的地方。這可能比後期的謠言更值得我們思考。

再有兩個星期,也就是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確定的「世界急救日」,設立這個紀念日的目的,是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發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現在,我們國家在街頭開展急救的事例越來越多,這是積極的信號,可是,也還有人拿著無知當個性,風涼話來戲虐別人的積極參與,這些人應該是「世界急救日」最該關注的對象。

作者系醫生

(編輯:孫明勝 校對:翟軍)

* 除《中國經營報》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經營網立場。

* 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經營網」 或「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經營網(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繫:010-88890046 郵箱:banquan@cbnet.com.cn

相關焦點

  • 「說風涼話」有什麼典故?
    如《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世上有些人喜歡錦上添花或站在高枝上說風涼話,很難在別人犯了錯誤時多想想人家的長處。」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盛夏,烈日如火,文宗和他的幾個大臣在一所宮殿裡乘涼消夏。君臣幾個閒著無事,就吟詩唱和。文宗首先開口:「人皆苦炎勢,我愛夏日長。」柳公權附和:「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文宗大喜,覺得柳公權的兩句詩歌「辭清意足,不可多得」。
  • 上海少年在街頭從容的急救舉措溫暖一座城 更引發關注與討論
    這個初冬,一名上海少年在街頭從容的急救舉措,溫暖了一座城。  一個多月前,63歲的王老伯參加完高中同學聚會,出了飯店大門沒走幾步,就倒地不起,在老同學們手足無措之際,一名少年擠入人群,在等待救護車的五六分鐘裡持續對老伯開展心肺復甦,「穩」住了一條命。
  • 廣東茂名街頭,男子車禍昏迷不醒,交警鐵騎破窗急救
    茂名街頭,男子車禍昏迷不醒,交警鐵騎破窗急救 紅綠燈路口,突發三車相撞事故。周邊市民發現,一輛白色SUV司機情況不對勁,整個人癱軟在座位上沒有了意識。眼看司機昏迷被困車內,巡邏經過的交警鐵騎大隊當機立斷破窗救人。近日,茂名市區一起車禍現場施救一幕可謂驚心動魄。
  • 遠離那些愛說風涼話的人,你的人生,並不需要誰指點
    只是,逆耳的卻不一定是忠言,還有可能是別人的風涼話。風涼話聽起來同樣令人感到不舒服,如同被波了一盆冷水一般。把我們本來的熱情澆滅,令我們感到掃興與失落。當我們興衝衝地同別人分享一件喜悅的事情時,本以為別人會真心的道賀,會與自己同樣開心,但卻不曾想到,別人也許會露出不屑的眼神,仿佛我們內心的狂歡,是孤獨的小丑在表演。
  • 今天是世界急救日一分鐘舞蹈學急救,龍崗版《怦然心動》來了
    南都訊 記者李榕 通訊員 陳婷 唐詩 一分鐘,一支舞,真的能讓你GET到急救理念和技能嗎?今年的9月12日是世界急救日,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推出了新的健康傳播作品,名為《怦然心動》的舞蹈小短片讓人眼前一亮,一分鐘舞蹈涵蓋了急救關鍵步驟和要點,有市民感慨:「原來科普宣傳片還能這麼拍!這麼時尚!」
  • 喜歡說你風涼話、常潑你冷水,遇到這種人,最好對他們好一點
    以上這些,我們稱之為「風涼話」、「潑冷水」。這種行為即使沒有對生活和做事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但是依舊像是在飯碗中發現半隻蒼蠅一樣讓人噁心。遇到這些人,聽到這些話,心裡很難受,我們應該怎麼做嗎?陌路的回答是:善待他們。是的,善待他們,也是善待自己。看完下面的解釋,你就明白為什麼要善待他們了。
  • 女人喜歡對你說「風涼話」,擺明看上你了,不懂就會錯過
    當女人喜歡對你說「風涼話」,擺明看上你了,不懂就會遺憾錯過,希望男士能準確的揣測出女人的深意。 女人心裡的擔驚和沮喪,會讓她忍不住對你說「最近不見你找我,還以為你有了新歡」的風涼話。 聽到了先彆氣,雖然她語氣不好,可新歡對應的明顯是舊愛,她的喜歡不言而喻,要是你誤解了,這一吵架,就是錯過。
  • 在這些時候,對你說「風涼話」的男人,不是不愛你,而是怕你受騙
    在以下這些時候,對你說「風涼話」的男人,不是不愛你,而是怕你受騙,他真心的關心著你,在乎你,不要傻傻不懂,辜負他對你的心意。在你交到不好的朋友時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交友圈子,朋友不僅能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候真心幫助我們,在我們不開心的時候能安慰鼓勵我們,也和我們一起分享快樂一起進步。
  • 羅智強:蔡英文說風涼話
    「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今天說,馬英九「long stay」是以一整天體驗農事、留宿農家、早出晚歸,蔡英文在一旁說風涼話,不食人間煙火。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說,「總統」大選前馬英九到農家long stay,當選後農業政策卻讓農民不滿,且馬英九long stay時,多數時間都花在睡覺上。
  • 學急救知識,提升幼師急救能力——南寧120開展「阿寶說急救」進...
    為普及急救知識,提升幼師急救知識和技能水平,保障幼兒在園的生命安全,12月29日,南寧急救醫療中心「阿寶說急救」走進南寧市吉祥路幼兒園,為120多名幼兒園老師和工作人員上了一堂生動的急救知識普及課。針對秋冬季一氧化碳中毒高發現象,南寧急救醫療中心韋春寶醫生首先帶來了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預防和急救方法。「如果是自己出現頭暈眼花、噁心心慌等症狀,要馬上停止使用燃氣器具,趕緊打開門窗通風;如果是發現其他人中毒,則要屏住呼吸趕緊關掉煤氣,打開窗戶。不要開關電器!要儘快把中毒者抬到通風的地方,鬆開他的衣領,打「120」急救電話求救。」
  • 苦練「急救技能」!實踐+業務+信息建設,提升急救準度!
    根據區衛健委關於在全系統開展「我為奉賢奉獻什麼」大討論大實踐活動的工作要求,區醫療急救中心針對各項急救硬性指標、急救人員的急救能力、作風建設等方面進行專項梳理,找問題、挖根源、抓整改,把大討論大實踐活動與急救業務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急救中心急救服務水平。
  • 參加庭審突發昏厥,溧陽法院法警果斷急救
    有人暈倒了,趕快撥打120,先別動他,趕快找有急救技能的幹警來救人……12月16日,溧陽市人民法院發生了既讓人揪心又讓人暖心的一幕,一名來溧陽法院參加庭審的當事人突發昏厥,引來了現場的一陣騷亂。溧陽法院法警人性關懷、果斷處置,在第一時間給予當事人緊急救助,成功幫助當事人及時脫險。
  • 在這些情況下,男人對你說了「風涼話」,其實是因為他真的愛你
    在這些情況下,男人對你說了「風涼話」,其實是因為他真的愛你:你減肥時你在拼命的減肥,為了自己可以更加好看,你周圍的朋友都說,你減肥有效果,勸你堅持,並且告訴你,你減下肥之後,一定特別美麗。但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男人,在你耳邊說風涼話,「你瘦了也不好看,減肥幹什麼,你還能減肥成功,別做夢了」,說這種話的男人,並不是真的在打擊,你只是心疼你減肥,不管你怎麼樣,在他心裡都是最好看的。在你考試失敗時你這次考試成績非常糟糕,周圍的朋友都鼓勵你,告訴你下一次好好考就可以。
  • 給湖大碩博研究生當「導師」——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
    11月30日,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科普進校園活動。56名湖南大學碩博研究生走進120急救培訓中心,通過VR體驗、仿真練習等方式,對課堂學習的急救知識與技能進行練習與鞏固。此前他對急救認識並不深刻,通過這次現場培訓,他對急救有了更深的體會,對急救知識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他認為,120急救中心的老師們在急救知識的科普上奔走、呼籲、力行,是醫者關愛生命最生動的詮釋。
  • 漲知識丨120救護車上的急救標誌中間為什麼是蛇?
    漲知識丨120救護車上的急救標誌中間為什麼是蛇?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救護車上的急救標誌是啥
  • 經常有人在你耳邊說這些風涼話,你就偷著樂吧,那是嫉妒你
    其實你想啊,他就是因為嫉妒你才這樣說風涼話的,你聽了不應該生氣,反而應該高興才對。【2】專門逮你的錯處說風涼話有時候就有人專門逮你的錯處,天天盯著你,稍微一點點小錯誤就會被放大十倍,其實這樣的人才是最無聊的,他就是嫉妒你比他優秀才這樣的,真正優秀的人都忙著提升自己,遇到這樣的人要更加的努力,讓他們連嫉妒你的心思都不敢有才對。
  • 外交部:陰陽怪氣說風涼話的人想幹什麼!
    他們自己不幫其他國家也就算了,還冷嘲熱諷積極幫助別人的國家,簡直是無理取鬧,對於他們這種言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道,那些陰陽怪氣說風涼話的人,到底是在想什麼?看到其他國家非常嚴峻的抗疫形勢,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失去生命,難道他們希望中國袖手旁觀?還是說他們覺得自己比中國做得更好?
  • 在這些時候說「風涼話」的他,擺明了就是不愛你,放手吧
    你要知道,在這些時候說「風涼話」的他,擺明了就是不愛你,放手吧:在你受委屈時女孩子在受到委屈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身邊的人,給予安慰,為她出頭。如果在你遇到麻煩的時候,你的另一半不僅給不了你解決方案,還在一旁說著風涼話,那你就趁早跟他結束這段感情。畢竟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已經不是光靠說話就可以解決事情得了,愛你的人會幫助你面對一切。在你面對父母壓力時當大家步入社會之後,我相信所有人都會有同樣的一個問題,就是父母給你帶來的壓力,催你結婚,有對象的話就是問你買車買房的這些問題。
  • 江西省創傷急救中心專家組對樂平市人民醫院創傷急救中心建設進行...
    大江網/樂平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應清華報導:12月5日,江西省創傷急救中心驗收專家組曾元臨副院長一行5人來到市人民醫院進行省3級創傷急救中心現場評審,樂平市政協副主席、市衛健委李回春應邀出席。希望市人民醫院以創評創傷急救中心為契機和突破口,將醫院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產婦急救中心、新生兒急救中心等中心建設逐步創建起來,不斷推動和完善樂平市衛生事業的的健康持續發展。
  • 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8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網公布健康知識《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白領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方式,久坐、抽菸、喝酒、熬夜、飲食不規律。心臟驟停發生時,若是患者能在急救人員到達前幾分鐘得到心肺復甦急救,存活率將大大提高!但由於民眾不懂得相關的急救知識,往往容易錯過最初4-6分鐘的急救「黃金時間」。第一步,撥打「120」緊急呼救。第二步,讓患者頭部後仰,下頜上抬,頭部偏向一側,使嘔吐物儘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有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時造成危險。第三步,做有效的心臟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