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網站2020年7月1日刊發防務專家H.I.薩頓寫的文章指出,俄羅斯正在研製的新型核動力戰略武器最近可能發生了核洩漏事故。這些武器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於2018年3月1日公布的一系列新型「超級武器」中的一部分。俄羅斯目前正在試驗「波塞冬」(Poseidon)核動力巨型魚雷和「海燕」(Burevestnik)核動力巡航飛彈。
2020年6月23日,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CTBTO)透露,瑞典科學家檢測到輻射水平高於平時水平。根據氣象分析,科學家推測輻射可能來自俄羅斯北部。執行秘書長拉西娜·澤博(Lassina Zerbo)在推特上說,他們檢測到3種同位素,分別是銫-134、銫-137和釕-103,它們都與核裂變有關。同時他還指出,這些同位素很可能與民用核電站洩漏有關,但肯定超出了CTBTO的授權範圍。
【CTBTO懷疑俄研製的核武器發生核洩漏】
俄羅斯原子能機構否認輻射來源於該地區的兩個核電站。但核政策專家、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前高級專員湯姆·摩爾認為,使用核反應堆的不僅僅只有民用核電站。不能排除這些輻射來自於軍用核反應堆。
此次檢測出輻射水平超標,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俄羅斯正在開發的「海燕」核巡航飛彈,北約代號為Skyfall。這是一種可攜帶核彈頭的巡航飛彈,設計使用核動力發動機使其射程幾乎趨於無限。「海燕」核巡航飛彈由於是在空中飛行,所以飛彈若出現任何事故都有可能發生核輻射。
此類事故可能在2019年8月9日就發生過。當時在俄羅斯尼奧諾克薩(Nyonoksa)海軍試驗場發生了致命的輻射事故。地點靠近俄羅斯北部的北德文斯克地區,這也是CTBTO認為此次核洩漏發生的地區。當時發生的輻射事故是由火箭發動機爆炸引起的,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很可能與「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有關。
【「海燕」核動力飛彈生產車間】
另一款可能引起輻射水平超標的武器是「波塞冬」核動力魚雷。該魚雷從特製的潛艇上發射,它長18-23米,大約是美國三叉戟洲際飛彈的兩倍長。「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的射程幾乎是無限的,並具備高度的自主性,美國將其形容為洲際武器、核武器、海底自主航行魚雷。「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的隱蔽性極強,美國的飛彈防禦探測系統很難捕獲到它。雖然它的速度緩慢,但對紐約和洛杉磯等沿海城市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雖然「波塞冬」核魚雷的反應堆屏蔽性不強,但它通常在水下航行,因此任何輻射洩漏都可能不會到達大氣層。但它在試射後會浮出水面回收,因此有可能在會使數百千米外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出現放射性物質超標。
【「波塞冬」核魚雷發生洩漏可能性更大】
國外的民間情報分析者一直在關注這些武器。葉夫根尼·馬克西莫夫指出,「海燕」核巡航飛彈可能正在進行飛行試驗。2020年6月22日至27日,俄羅斯在一個飛彈試驗場劃出了兩片禁飛區,但是這個飛彈試驗場位於輻射源的南部。
因此,發生核洩漏的很可能是「波塞冬」核魚雷。據稱,與核試驗有關的船隻當時就在該地區活動。「阿卡德米克·阿列克山德羅夫」號特種支援船於6月18日至23日也曾出現在檢測出輻射超標的相關海域,這艘船很可能參與了「波塞冬」核魚雷的回收工作。
人們可能永遠無法確切知道輻射水平超標的具體原因。由於俄羅斯已經否認了其民用發核電站發生核洩漏,加上其正在進行武器核試驗,這一切都將矛頭指向了俄羅斯的核動力武器。這再次引發了關於這些武器安全性的爭論。
(作者:寧浦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