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很橫,在外面很慫,多半有個這樣的爸和媽,不怪孩子

2021-01-09 糖果的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現在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物質條件的變好,更多父母,無論是小時候吃過苦還是沒有吃過苦的,現在對孩子都是非常寵愛了,幾乎吃什麼玩什麼都能滿足。

小孩子在家裡被捧著,不能讓受一點委屈,在外面受了委屈,父母更是心疼的不行,然而有這也的寶寶,家裡蠻不講理,當仁不讓,在外面卻一聲不說,受了委屈也受著,讓父母即生氣又無奈,但是父母卻沒想過孩子之所以這樣,是不是和自己也有關係。

所謂孩子的早教,都是從父母作為第一任老師開始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爸爸家裡像個大爺,孩子有樣學樣,可是當在外面遇到維護權益規則的時候卻慫了

有這樣一位爸爸,在家裡面的狀態是這樣的,首先下班回家,第一件事,衣服脫了往沙發一扔,然後團坐在沙發的空地方,葛優躺玩起手機。

兒子看見爸爸回來了非常開心的過來找爸爸玩,爸爸就把孩子抱過來,喊著媳婦倒杯水,快點做飯,把衣服掛起來。

完全像個沒長手光張嘴的大佬爺,媳婦也是非常聽話,雖然嘴上磨磨刀刀一個大老爺們回到家啥活也不幹,但是手上卻很勤快,收拾衣服,倒熱水,去做飯。

一次爸爸獨自帶著兒子去外面玩耍,人太多了,排隊玩的時候排了好長的隊,眼看著快排到自己和孩子了,前面的人卻突然喊來一大幫後來的人插進來排隊,兒子很委屈和爸爸說,爸爸他們插隊!但是爸爸看到前面幾個帶著孩子的爸爸五大三粗,一臉「兇相」,就沒說話。

又是排了好久才玩上。

後來這個孩子上學了,在家裡和爸爸一樣啥活不幹,還學會了和媽媽頂嘴吵架,但是卻老在外面受欺負,回家之後就更加耍脾氣,拿爸媽出氣。

一次媽媽終於爆發了,狠揍了孩子一頓,說:有本事去外面找場子,回家撒什麼氣!兒子委屈大哭說:爸爸在外面不也不說話嗎!

媽媽和爸爸因為孩子這一句話同時沉默。

有的時候,我們要求孩子這樣那樣,要學會怎麼懂事,學會怎麼保護自己,學會不要耍脾氣,但是我們要求孩子的時候,又想過自己的作為嗎?自己的作為是否在潛移默化給孩子帶來壞的榜樣呢?

外面慫,家裡橫的孩子,爸爸媽媽對孩子都是什麼樣的表現呢?

外面慫家裡橫的孩子,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表現,爸爸媽媽對孩子是怎麼的教育狀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大多數這樣的孩子,幾乎家裡都有一個同款爸爸:

孩子家裡橫,如果家裡沒有這麼一個大人,孩子幾乎是學不來這種橫的,父母管教孩子,幾乎就是紙上談兵毫無作用,媽媽說媽媽的,孩子觀念裡是這樣的:你說了有什麼用,一點威力都沒用,你看我爸就是這樣的。

吵架吵這麼兇,不還是最後還是讓著爸爸嗎?爸爸家裡的大爺做派已經成為孩子眼裡天經地義的事情,媽媽任勞任怨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孩子橫起來真的沒有顧忌。

父母對孩子的寵溺,也是造成孩子外面慫家裡橫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柿子挑軟的捏,父母溺愛孩子,幾乎要什麼滿足什麼,從不打罵孩子,把孩子捧成了小祖宗,孩子自然而然就肆無忌憚,一點要求都滿足不了,就會耍脾氣,和父母橫起來了。

但是外面的人是不會像父母這樣慣著孩子的,還有可能因為孩子的任性打起架來,孩子吃虧了,發現別人不會讓著自己,也就只能忍下來,變得很慫,這也就是很多人發現有的孩子有兩面性,家裡一個狀態,學校一個狀態的原因。

如果發現孩子這個狀態,父母該怎麼做?

反省自己教育上的錯誤,改正自己的問題:父母若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希望孩子朝著自己的方向發展,就要反省自己,言傳身教的是否有問題,哪裡有問題,是不是自己在家裡的作為給孩子一個什麼暗示。

通過反省自身,改掉錯誤,讓孩子也跟著學習,其實這也是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

不要過分溺愛孩子:請停止過分溺愛孩子,孩子雖然小,但是三歲看到老,教育孩子從娃娃抓起,有所為有所不為,培養孩子自信、堅強和獨立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不晚
    孩子在我們眼中是天真無邪的,但是我們在生活中有時也會看到一些惹人厭的孩子,他們不懂得尊重他人,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任父母哄勸也不為所動。而有些孩子卻恰恰相反,他們在父母面前才會表現得這樣蠻橫無理,面對外人則是懦弱膽小,這樣「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不是一種好現象,出現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孩子有個這樣的父親,現在糾正還不晚。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教您3招,搞定孩子兩面性格
    上周末我帶孩子去公園玩,公園裡有幾個寶寶在一起玩,我們幾個寶媽在一旁聊天,在聊天中我觀察到別的小男孩想走了我家孩子的小汽車,本以為我家孩子會和他打起來,畢竟我家寶寶在家時可是個小暴脾氣,我剛要去阻止,誰想到我家孩子竟然一聲不吭,呆呆地站那看著別人玩,一句話都沒說,過會就跑到我旁邊,委屈的躲在我懷裡,我則是打趣地問: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養成這種性格難有大出息,要及時糾正
    但不少家長表示想要把孩子養出一個樂觀開朗的孩子,但卻沒想到孩子最終成為一個窩裡橫外面慫的人。某天小張讓兒子軒軒去超市幫忙買牙膏,小張想兒子都已經10歲了,可以獨自去買牙膏了,但沒想到兒子出門之後表現得非常拘謹,唯唯諾諾的不敢說話。但是兒子回到家後,卻像個大爺一樣對著爸媽呼來喊去,這讓小張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 這3種行為,易養成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快停止
    鄰居家的孩子冬冬已經上一年級了,在家裡的時候什麼都得順著他的意思來,一不順心,就大發脾氣,不是把玩具給摔了,就是不吃飯。在學校的時候,冬冬卻很乖,有時候受欺負了,也不反抗。鄰居對我訴苦說在家拿孩子沒辦法,在學校又不能時刻陪著他。
  • 孩子「家裡熊,外面慫」?家長避免這3個錯誤,讓孩子在家也乖巧
    隨著人們生活環境與條件的越來越好,許多父母也開始盡力滿足自己孩子的要求,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委屈,但有些孩子在這種愛下,卻逐漸形成了在家常常發脾氣和不尊重家長的壞習慣。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家長又該如何改變孩子「窩裡橫」的性格呢?掌握原因是關鍵。
  • 「家裡小老虎,外面小白兔」孩子有兩面性格?大多是受家庭影響
    但是被眾多長輩寵著寵著的孩子很可能變成了家裡的「小老虎」,在家裡調皮搗蛋、惹人生氣得不得了,出了門,外面的陌生人不會像家裡人那樣寵著他,他就變成了「小白兔」,慫慫的,遇到事情不敢出頭,長久以來,他的雙面性格愈加明顯,一輩子都成了個「孩子」,情緒化嚴重影響孩子成長。
  • 孩子在家是霸王,出門就變受氣包?試試EPS法,養出孩子好性格
    最近,朋友莉莉向兜媽抱怨:我家孩子總是窩裡橫,一出門就慫了。被別人搶了玩具啥的,立馬就哭鼻子,找媽媽,就是不敢自己搶回來,該怎麼辦吶。莉莉還補充了兩個故事,說孩子在家和在外,完全是兩個人,差距特別大。1.
  • 在家像貓在外像耗子,典型的窩裡橫性格,什麼家庭最容易養出來?
    文|文兒相信現在的很多家庭都有小孩子,而小孩子的性格也是各式各樣的。你見過這樣的寶寶嗎?在外面十分溫順,甚至別人欺負他也不敢吭氣,而在家裡卻是十分蠻橫,甚至不講理。對了,這就是我們說的「窩裡橫」。附近的鄰居都知道她家有個四歲的小男孩,孩子看上去挺好的呀。鄰居們印象中這個孩子一直很乖,可聽媽媽這樣說,一點也想像不出這孩子在家會這麼橫,把他媽愁成這樣。看來,萬事不能看其表面。這孩子就是人們常說的「窩裡橫、外面慫。」小華媽媽的發愁是一定道理的,只在家裡和父母厲害算什麼本事,在外面幹不過別人,只會受氣。當大人的哪個心裡會舒服?
  • 孩子在家是個「小霸王」,在外卻老實慫包,家長這幾點你得改改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有的家庭的熊孩子,只在家裡熊,在外面就老實的像只貓。比如,在家對人都是呼來喝去,一點不順心就嚷嚷吵鬧,知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為止,簡直就是一個小霸王。可以到外面在家的那些小脾氣就消失不見了,老實且慫,小小年紀就學會對人下菜碟了?這類孩子的家長也很苦惱,本來孩子有脾氣,在外也能不讓自己受欺負,可誰知這在外卻是個慫包,被人欺負,只知道找媽媽,在家脾氣倒是信手拈來。
  • 窩裡橫外邊慫,孩子的兩面派性格,家長做過這3件事要負全責
    性格親和的孩子家長會擔心他在外面受委屈,性格過分霸道的孩子家長會擔心他惹禍,但比這兩者都要讓家長煩心的,就是「窩裡橫,外面慫」的兩面派性格。孩子的兩面派性格自然也是家長某些不知不覺間錯誤引導的結果,尤其是做過這3件事的家長,要為孩子的「窩裡橫外面慫」負全責。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李教授:從小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01、喜歡抱怨、發牢騷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直言:愛抱怨、發牢騷,是低情商孩子的顯著特徵!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而抱怨,則是最好的發洩方式。
  • 我尋思著一隻貓能夠「窩裡橫」到什麼程度,直到我遇到了藍胖子
    我們常把在家囂張高冷至極、出門卻膽小秒慫的貓咪稱之為「窩裡橫」。我尋思著一隻貓咪到底能夠「窩裡橫」到什麼程度呢?藍胖子:咦,這抽屜裡有好吃的誒~其他喵:吃的!你給我起開,這抽屜是我的了!藍胖子:大哥,伸手不打笑臉貓,你看,我給你笑一個其他喵:笑這麼猥瑣,該打!
  • 實錄:「我一直覺得我爸很正派,沒想到他都63了,卻背叛我媽」
    我從來都沒有想到我爸會背叛我媽,畢竟他們倆是那麼恩愛的人,我爸是個很好的男人,會買菜做飯,還會在我媽過生日的時候送個小禮物。為什麼覺得自己的爸爸不會出軌?主要是在我們家有個姑父四十歲的時候出軌了,然後當時還被我爸一頓暴揍,我還記得我爸罵他的話:「真不是個男人,你老婆給你生了兩個孩子,家裡的事情都是她一人操持,你看你做了什麼,忘恩負義,竟然敢出軌?外面的女人就有那麼好。」
  • 趣讀丨孩子跟媽姓,就是女權?
    >於是我們找到了12位和媽媽姓的朋友和他們聊完之後才發現原來和媽媽姓有這麼多種奇奇怪怪的理由▼我和我妹是異卵雙胞胎>不過跟誰姓這個問題對我們倒沒什麼影響畢竟在家裡爸媽基本也不會連名帶姓的喊你只有一點我爸姓張,我媽姓蘇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媽媽教育孩子。雖說媽媽強勢點,更加有利於家庭和睦,更有利於孩子成長,但凡事應該有個度,不能一味態度強硬,也要適當考慮孩子和奶爸的感受。我有這樣一個閨蜜,把老公和兒子管教得服服帖帖的,簡直就是叫他們往東,就沒人往西走的哪種。一次孩子犯錯了,寶爸和兒子一起被罰跪,事後閨蜜認為很正常。不過,在我看來有些過了,再怎麼說奶爸也是兒子的父親,應該和媽媽一起教育孩子,而不是一起被罰跪。
  • 寶爸抱怨妻子沒看好孩子,寶媽說出三個理由,寶爸心服口服
    妮妮媽還沒來得及說話,寶爸提著菜徑直就走到陽臺,對她一頓叨叨:「妮妮太不省心了,鬥櫃那麼高都敢爬,吃東西也沒個限制,完全沒規矩,沒點女孩樣……你應該拿出點威嚴來,好好教育教育!」妮妮媽說彼時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平時沒見他盯著娃教育,這個時候卻來數落自己!
  •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如果孩子問你,你怎麼回答?當然愛啊,要不然怎麼會有你。小孩子懂什麼,一邊去。又是一次地震,老公在外面吃飯,老婆在家裡忙碌。短暫的驚慌後,老婆收到了老公的一條問候簡訊:我的盆栽沒事吧?
  • 「最慫丈夫」走紅,產房裡哭天喊地,產婦忍無可忍:給我gun出去
    「最慫丈夫」火了,產房裡哭天喊地,產婦:gun出去最近就有一個堪稱是「最慫丈夫」的陪產寶爸在網友們中間火起來了,看到這位寶爸在產房中的表現,網友們紛紛表示:這是老婆在生孩子還是他在生?可想而知如果這位寶媽早知道自己的愛人在陪產時會有這樣的表現,肯定是不會讓他來進行陪產的,一點幫助沒有不說還打擾了醫生護士們的工作,實屬不該。為什麼有的寶爸在陪產時表現極差?
  • 我媽是個變態狂,竟然裝監控偷拍我和男友……
    順著我媽的手指望過去,我看見了電腦桌上屏幕裡播放的畫面,畫面裡出現的一男一女仔細一看,竟是我和正談婚論嫁的男友周政!「王曉燕,你不是人啊你!你連你女兒的臥室都安裝了攝像頭?」「你行啊!你連媽都不叫了!我就問你,你是不是我女兒?我是這樣教你做人的嗎?你還沒結婚呢你!你要不要臉?」
  • 「媽」系成語和「爸」系成語曝光,對比懸殊又真實,小心哭笑不得
    這裡面肯定有孩子的「功勞」,但是爸爸的不作為、「爸」扈自恣欺負媽媽,也是令人氣憤,過於真實!然而,爸爸很少教育孩子,他們的觀念可能還停留在放養、棍棒等畸形的育兒方式,這就是「爸」苗助長,就算孩子表面上聽話,背地裡也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直到最後,孩子的成長偏離了正確的道路,爸爸的教育被貼上失敗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