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何斌:DeFi面臨私鑰、礦工費和複雜性三大挑戰丨世界區塊鏈...

2020-12-12 巴比特資訊

12月6日,2020世界區塊鏈大會·武漢進入第二日議程。本屆大會由巴比特主辦,並得到了武漢市政府、江漢區政府、武漢市經信局、中國信通院等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

在今天上午的「數字經濟與開放金融」論壇上,imToken創始人何斌發表主題演講《從錢包視角看DeFi終極狀態》。他表示,從錢包視角看,DeFI發展存在三大挑戰:1、私鑰挑戰。DeFi用戶存在私鑰理解和安全保管難題。私鑰解決方案目前包括託管、非託管、多籤管理。2、礦工費用。DeFi推動了礦工費飛漲,給用戶帶來了巨大負擔,這主要是網絡吞吐量問題。目前解決方案有Gaslimit,ETH2.0和Layer2。3、DeFi複雜性。DeFi擁有智能合約實現金融工程的優勢,但各種協議之間的組合帶來了複雜性的問題。

以下為何斌演講全文:

Hello,大家好。我是 imToken 創始人 Ben。疫情確實限制著我們去線下參加活動的機會,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在線保持連接。相信今天來了非常多東西方的 DeFi 項目,希望跟大家交流學習。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分享主題是從錢包視角看 DeFi 終極狀態。

imToken,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知,我們在 2016 年創立,專注做去中心化數字錢包,希望打造一款安全放心、簡單好用的數字資產管理工具,能夠幫助更多普通用戶管理好自己的數字資產,能夠讓大家去體驗區塊鏈這個新技術帶來的全新產品和服務。

四年多的時間,區塊鏈行業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以太坊,它在 2016 年以世界計算機的願景出發,在這臺世界計算機之上具備了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以太坊作為吸引區塊鏈這塊新大陸移民的殺手鐧,已經成功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才參與到生態建設中來。

在這四年裡,我們看到了像 ERC20 這樣的代幣標準出現,在 2017 年我們也看到 ICO 給這個行業帶來非常大的刺激,這種方式也給到了很多項目方資金支持,使他們能夠去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的發展。然後在 2018 年 ERC721 NFT 非同質化代幣標準也得到了一些實踐,像 CryptoKitties,包括現在的 ENS 都是以 NFT 的方式呈現。再到 2019 年至今,我們也看到整個 DeFi 在智能合約之上構建的區塊鏈金融,開放式金融得到了非常長足的發展,整個生態處於一派繁榮的景象,這也是我們今天來探討的主要話題。

這些區塊鏈技術的演進離不開參與到生態共同建設中的人們,我們稱為 builder,包括像開發者、研究者、機制設計者等等。區塊鏈允許我們從各方面都能夠去以開源開放的方式參與到網絡,這也是區塊鏈的魅力所在。它是一個完全開放式的網絡,誰都可以來參與建設。它的整個開源開放的精神,能夠讓更多的開發者在前人的成果之上去迭代改進。同樣,目前區塊鏈非常普及流行的是社區治理的機制,它能夠匯集群體智慧,不斷地突破創新。從這個角度看,區塊鏈是真正用技術在推動改變世界。

從錢包視角看 DeFi 發展的三大挑戰

從錢包視角我們可以更直觀看到產品和用戶之間的契合點或者代溝。所以今天我更多會從錢包的用戶視角來看一看區塊鏈目前發展的現狀,以及最近蓬勃發展的 DeFi 所面臨的挑戰。當然這裡面最為重要的就是我們說的產品用戶體驗,它是區塊鏈技術能否主流化的一個重要條件。

挑戰一:私鑰

私鑰本身是一個非常技術性的概念,所以要讓普通用戶去消化理解私鑰的原理和作用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如果他不能很好的理解,也就很難真正能夠非常安全地保管好私鑰。

但是作為去中心化錢包,imToken 始終還是非常堅持通過普及教育,讓用戶逐漸理解私鑰,去理解掌控私鑰的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但這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它是技術、安全以及產品體驗的一個權衡問題。

從行業的角度來說,我們看到私鑰的解決方案也有不同的類型。比如中心化交易所這種完全託管的方式幫助用戶管理私鑰,也就是用戶的資產是交給第三方保管,這種方式還是會有一系列潛在的黑天鵝事件或風險,所以我們更願意積極去推動非託管的方式,也就是讓用戶自己掌控自己的數字資產。

在以太坊生態,我們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嘗試,比如智能合約錢包通過把帳戶和私鑰解耦,然後在以太坊的智能合約上呈現帳戶,讓用戶管理自己的數字資產,包括可以去設置一系列的控制權限,然後把私鑰藏在整個軟體端,讓用戶無感知。當他真的出現了丟失的問題時,也有共管人或者是叫守護人,能夠去幫助用戶去找回恢復帳戶的控制權。

還有像 TSS(門限私鑰)的分片技術也在不斷實驗落地,這個技術現在主要還是在一些大機構上嘗試。作為多籤共管的方式,TSS 是一個更加安全的數字資產管理方案,但是在用戶體驗上,還需要不斷地演進。

挑戰二:礦工費

整個 DeFi 隨著流動性挖礦帶來了大量用戶,推動礦工費不斷上漲。我們看到礦工費從幾個幾十個 gwei 一直漲到了幾百上千,導致一筆交易上鏈要幾十美金的成本,這對於用戶來說是非常大的負擔。不只是成本高,在用戶層面還有其他的直觀感受,比如說交易打包特別慢,特別是在長時間等待後,如果交易仍然失敗,還會導致礦工費成本的浪費。

這個問題的核心點在於整個以太坊網絡的吞吐量,是一個關於可拓展性的問題。在解決方案上,短期層面礦工已經做出了一些行動,把原來 1000 萬的 GasLimit 吞吐量增加到了1300 萬,但也是杯水車薪,不能起到太大的幫助。以太坊 2.0 本質上也是為了解決可拓展性的問題,目前 Eth2 還在推進落地的過程中。相對中期的解決方案是社區的 layer2,這個方案是希望把一些應用和服務遷移到以太坊的 layer2 網絡上,緩解以太坊 layer1 的壓力。

除了礦工費成本之外,其實礦工費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門檻。對於新用戶而言,如果沒有 ETH 其實是寸步難行的,因為任何一個上鏈的行為都需要消耗 ETH 來支付礦工費。

所以現階段來看,對於這個問題也有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比如像 Meta-Transaction 和 GasStationNetwork,這些都是通過代付機制,讓用戶能夠在沒有 ETH 的情況下,通過第三方幫他代付礦工費,對應的,用戶需要支付自己的其他代幣。另外還有 Gasless Token 這樣的新標準出現,讓用戶能夠通過在鏈下錢包籤名授權的方式,讓第三方(relayer)的網絡幫助用戶去做代幣的轉帳。

在這方面,imToken 也階段性的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礦工費加油站,希望去幫助我們的用戶解決這個門檻問題。通過 imToken 「瀏覽」頁面的礦工費加油站,用戶即使沒有 ETH,也可以通過這個功能快速將自己的其他代幣兌換為 ETH,以便後續的鏈上交易行為。

挑戰三:複雜性

我們知道 DeFi 主要是通過智能合約在鏈上實現金融工程,這是智能合約帶來的一個非常強大的優勢。DeFi 作為一個開放式無許可的協議網絡,任何人都可以去使用服務,同時任何項目方也可以通過組合的方式去整合這些協議,來打造新的產品。我們把這樣的形式叫做 Money Lego(貨幣樂高)。

以太坊網絡裡代幣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經濟激勵機制,能夠去幫助項目方做冷啟動,吸引早期的流動性或者用戶。但是在這些協議之間,我們無限地編織組合,必然帶來複雜性的問題。

舉個例子:用戶通過超額抵押的方式,把 ETH 質押到 Maker 協議中發行出穩定幣 Dai,然後把 Dai 存入到 Compound 借貸協議獲得利息。這時 Compound 會返給用戶 cDai(存款憑證),用戶還可以把 cDai 放到像 PoolTogether(無損彩票) 這樣的應用裡。然後 PoolTogether 也會返回一個叫 poolDai 的代幣給到用戶。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的 ETH 變成了 Dai 再到 cDai 最後到 poolDai,涉及到了四個 代幣,然後這裡面涉及到了三個網絡協議的組合,所以整體這樣的協議組合會帶來更大的系統性風險。而且這樣的組合可能會引發一些不易被安全審計所發現的攻擊向量,放大了整個系統性的風險。而這個系統的健壯性也變成了一個木桶效應,最弱的協議可能決定了整體的安全等級。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再了解下 Yearn,也是一個典型的層層交錯的協議組合後的複雜系統。參與其中就像步入迷宮一樣。

我覺得這樣的複雜性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是望而卻步的,因為他可能玩到最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資產在哪兒,也可能忘了自己曾經在哪個協議做了怎樣的授權,未來會給他帶來怎樣的風險。所以如果 DeFi 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我們可想而知,它只能服務到少數的專業從業人員。

DeFi 最終呈現的狀態

在剛才提到的三大挑戰之下,DeFi 會往哪個方向演進,它最終會呈現出來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首先還是要解決可拓展性的問題。因為整體網絡的負載和擴展能力決定了它未來能夠承載的經濟體量,以及它未來能夠去承載的用戶規模。我們看到當前以太坊的業務承載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很多業務在資源的競爭中已經被動地被排擠出去了,或者是主動切換到了別的網絡。所以以太坊很早就規劃了 2.0 的計劃,希望通過分片擴容的方案解決以太坊 layer1 的擴展性問題。關於這個方面,目前主要是以太坊基金會在積極推進。

對於社區而言,最近我們看到非常多的 layer2 解決方案,比如像 ZK-Rollup,OP-Rollup ,Plasma 等在積極推進擴容解決方案,也有一些項目已經達到了上主網的裡程碑,但是目前還是處於一個技術驗證的狀態,需要有更多的生態應用和用戶遷移到 layer2 上。

但是從面向用戶的錢包的角度,我們覺得現在整體的發展路徑,不管是 layer1 還是 layer2,都是一個非常割裂的狀態。我們剛才講到 layer2,它有不同的解決路徑,但我們並不知道最終會以怎樣的一個技術路徑落地,所以未來的整個網絡應該是屬於各種解決方案並存的一個狀態。對於錢包這樣一個面向用戶的基礎設施,我覺得一定是會在錢包應用這一層去形成這樣一個網絡的聚合層。

我們稱這一層為 Omni layer,在這一層我們希望去解決剛才提到的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希望它能夠化解用戶帳戶跟私鑰的問題,特別是解決不同網絡、不同鏈的整個帳戶間割裂的問題,同時我們也希望在 Omni layer 上能夠去化解私鑰挑戰的問題,也要幫助用戶去解決他使用網絡時的費用問題、跟網絡交互的效率問題,還有參與到網絡活動時的複雜性問題。

這一系列的問題得到緩解或者說化解,我們才有希望說能夠讓更廣泛的更主流的這些普通用戶去積極擁抱這項新技術,去使用區塊鏈帶來的新應用和服務。

所以關於最終呈現的狀態,我們可以看到 layer1 可能主要來保障底層資產的安全,包括整個數據在鏈上的狀態和最終確定性,然後在 layer2 解決可拓展性的問題,讓低成本、高效率的網絡能夠滿足普羅大眾的日常使用需求。

我們認為目前大部分複雜的 DeFi 協議不太適用於普通用戶,不管它是在 layer1 還是在layer2 上去部署,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他們可能只要簡單地持有代幣就可以了。也就是說 DeFi 的金融工程最終對普通用戶所呈現的狀態可能只是一個代幣,這個代幣是服務的抽象化和對象化,它也是面向用戶的最好的表達方式。

代幣作為一個最小的經濟單元,能夠幫助整個 DeFi 在複雜性危機之下去規避掉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說像預測市場,它也可以去發行一些預測的代幣,最近 Gnosis 就美國大選發行了兩個代幣,一個叫 yes trump,一個叫 no trump。所以如果你想猜美國大選的結果,就可以通過購買代幣的方式來參與。這個就是我們說的用戶可以通過代幣的方式參與到網絡的金融活動中去。

對於用戶而言,這種極簡的方式對應的狀態只有兩種,有或沒有。「有」這個狀態就意味著用戶持有代幣,有權參與 DeFi 協議裡面的各種服務和應用,或者是把代幣轉移出去進行交換,要麼是換回另一種代幣,要麼是換了一個商品和服務回來。

所以綜合起來,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用戶可以在 Omni layer 這個網絡層以持有代幣的方式間接地參與 DeFi。這種模式下,它的原生資產非常安全地保管在 layer2 上面。DeFi 協議或服務提供方在 layer2 以 warp token(錨定代幣) 的方式把它發行出來,讓用戶可以非常簡單地持有。同時這些 wrap token 也可以在 layer2 的網絡裡非常高效低成本地流轉。

今天我帶給大家的分享主要是我們在 imToken 工作過程中對於 DeFi 未來發展,區塊鏈未來發展的一些猜想,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我們也希望各位區塊鏈生態的參與者,一起來協同創造,然後共同迎接這些挑戰。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王團長區塊鏈日記1098篇:私鑰被老鼠啃了怎麼辦?
    ,太著急了,就直接點擊了下一步 譁譁譁,這個清理功能,一下把我手機上不常用的app全部都給刪除了,給我嚇得心驚肉跳的,把我幾個錢包都給刪除了 萬幸萬幸我養成習慣,私鑰在別的地方都備份了,要不我現在就蹲在牆角哭呢,說不定也會縱身一躍,融化在藍天裡,後來從新下載了錢包,把私鑰導了進去,要不我eth,大餅什麼的,都要跟我說再見了。
  • 區塊鏈節點是什麼?詳解夸克區塊鏈中的節點
    區塊鏈是由一個個區塊組成 ,每個區塊裡存儲著鏈上的Date數據、交易信息,區塊與區塊之間通過特殊密碼連接在一起。區塊鏈節點指的是鏈網絡中的計算機、伺服器、手機、硬碟礦機等,負責區塊數據的打包驗證、廣播;在夸克區塊鏈裡,節點的角色可分為閃耀節點和PC全節點。閃耀節點是夸克區塊鏈中的區塊創建者, 負責對夸克區塊鏈上廣播出來的交易數據進行驗證,並打包進區塊中 。
  • phantom區塊鏈共同體優勢生態帶動行業先鋒
    如今公鏈作為區塊鏈行業的底層技術支持,在如今市場百鏈齊發,萬象創新的如今,不光以以太坊defi為熱點市場,更多的創新也在不斷發展,一方面需要強化自己的技術和安全體系,更著重於自身的商業價值和生態價值才能夠更加長久的在競爭激烈的區塊鏈市場中得以長存
  • 孟巖:產業區塊鏈和DeFi並不矛盾,而是互補關係
    孟巖在演講中提到,區塊鏈並不是給人用的,而是用於未來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間構成的智能化社會,並由這個智能化社會構成了金融網絡。從這個層面上來看,DeFi和產業區塊鏈並非相悖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結合,從而構成區塊鏈的終局。
  • 鏈客Talk|如何通過區塊鏈錢包保證加密資產的安全性?
    宋楊:區塊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區塊鏈目前還是個嶄新的技術,它的發展還不完善,技術也有局限性。在這個行業,困擾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從這個行業誕生以來,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安全問題的發生,比如黑客盜幣,或者因為合約漏洞導致資產丟失,因為私鑰丟失導致資產丟失等,這些安全問題隨時可能發生,所以我們要各位重視和關注安全問題。
  • 幣安區塊101丨DeFi之美:In DeFi We Trust
    嘉賓觀點:「遊戲資產其實是一個非常天然的可以放到區塊鏈上的東西,它可能比我們傳統世界的一個桌子一個影子映射到區塊鏈上要來得能夠理解得多。」「DeFi這一波有非常多創新和新的價值出來,尤其是長尾資產的swap的交易,這一波我覺得去中心化交易所真正讓我們看到它有自己的特點和價值。」
  • 鏈動精靈丨比特幣——基礎知識
    鏈動精靈丨比特幣——基礎知識2008年,中本聰公開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個點對點數字貨幣系統》,比特幣出現在世人面前。 你可能聽說過這個詞,所謂非對稱加密,其實很簡單,就是加密和解密需要兩把鑰匙:一把公鑰和一把私鑰。公鑰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獲取。私鑰是保密的,只有擁有者才能使用。
  • SETL(賽特)區塊鏈簡介
    尼古拉斯·彭寧頓(Nicholas Pennington),SETL首席技術官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使用加密技術和分布來保證不變性和身份的狀態和歷史。運行區塊鏈軟體(Nodes)的多臺計算機獨立運行,使網絡具有抵抗破壞的能力,而分布式存儲使腐敗變得不可行。
  • 區塊鏈大講堂第一期丨什麼是區塊鏈?怎樣通俗的理解區塊鏈?
    前言:北京時間2019年10月25日晚7點的新聞聯播,用了最寶貴的前五分鐘,只講了一件事情:國家要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這讓很多人不明白,不是一直在打擊數字貨幣嗎,怎麼又要大力發展區塊鏈了?這意味著數字時代貨幣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美國自布林頓森林體系瓦解後建立的美元霸權主義將面臨東方力量的強力挑戰。很多人一開始搞不懂什麼是區塊鏈?
  • 專訪維基鏈:區塊鏈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
    在這個新的風口,區塊鏈技術確實能創造很大的價值,但一些風險也不容忽視。區塊鏈行業健康發展,亟須科學監管。  區塊鏈有哪些實際應用場景?區塊鏈的應用面臨哪些安全隱患?區塊鏈標準的競爭時代,會否造成市場混亂和泡沫?
  • 鏈客Talk|「區塊鏈錢包+應用開發基礎課程」乾貨分享
    AlexYang :區塊鏈錢包是指由區塊鏈技術開發的虛擬數字貨幣產品的管理工具,具備貨幣可進行交易的特性——收款和付款。收款即可生成符合該鏈規則的有效地址,其他地址可向該地址進行轉帳;付款即可將地址中的資金轉到其他地址,這就必須要求有付款地址的私鑰,有地址的私鑰就可完全操控該地址的資金。
  • GateChain測試網和錢包上線,實現區塊鏈資產的升級保護
    資產安全一直是用戶和交易平臺的痛點,因為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私鑰的丟失和交易的誤操作,將會造成資產的丟失,但是因為區塊鏈的匿名性,找回資產無疑是大海撈針。然而在目前區塊鏈公鏈裡,很少有人去談及安全,大部分都在解決高性能的問題,作為老牌交易所,Gate.io則擔起責任,致力於建立一套安全的保證體系,立志成為「區塊鏈資產守護者」。
  • 用區塊鏈破解《真相捕捉》中無法捕捉的真相
    必須承認,一開始僅僅是注意到女主的美貌,但很快就被劇情所吸引,其中描繪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假新聞世界和情報部門各種大變活人的技術。而當看完之後,大多數人恐怕都會很迷茫,在這個沒有「真相」的世界,到底我們應該相信什麼。片中探討了各種最新的視頻偽造技術,同時也提到了近些時間聲名大噪的 deepfake 換臉技術。
  • ABE密碼學與區塊鏈結合的價值在哪裡
    然而,各參與方擔心自己的數據外洩,成為區塊鏈應用過程中的主要難題。 在現有技術中,ABE為這個難題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ABE,區塊鏈中數據所有權將得到有效保護,鏈上數據依舊為參與者本人所有,外人無法控制。 那麼,什麼是ABE?它能如何完善區塊鏈呢?本文旨在對此作出探討。 作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領域,計算機界關於密碼學的研究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 TokenPocket區塊鏈科普系列--FIO是什麼?
    什麼是FIO和ENS類似,FIO也是去中心化域名服務。它像是一座橋梁,連接起錢包、交易所、加密支付受理方等應用。FIO協議旨在通過抽象私鑰和公共地址的理解,從而降低新用戶進入加密貨幣的門檻。用戶可以使用類似電子郵件地址的FIO地址,從而省去了使用使用私鑰和公共地址的麻煩。
  • 48個專業區塊鏈名詞,你曉得幾個?
    初入鏈圈,很多人都可能被各種專業名詞搞得暈頭轉向,因此,今天整理了最常見48個區塊鏈名詞供大家參考。 1、Blockchain——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 幣小寶|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這是區塊鏈最通俗易懂的解釋
    「區塊鏈」。區塊鏈示例區塊鏈是一個包含所有歷史記錄的總帳本。以比特幣(比特幣用的是區塊鏈技術)為例,從比特幣發行至今的交易信息均被記錄在區塊鏈上,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可以查詢。每一個區塊由區塊頭和區塊體構成。
  • Conflux聯合創始人張元傑:區塊鏈的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丨世界區塊...
    2020年12月6日上午,在「2020世界區塊鏈大會·武漢」平行論壇「數字經濟與開放金融」上,Conflux聯合創始人張元傑在主題演講《區塊鏈的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中指出,今年整個以太坊的金融市場,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但金融創新往往伴隨著風險,特別是在開放式金融領域,今年發生了很多因為合約代碼漏洞導致的安全事件。
  • AMM將成為繼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後第三大區塊鏈發明
    這個標題肯定會引起很大的爭議,近些年各種新概念層出不窮,但自從2017年以太坊和第一批聯盟鏈開源技術框架給區塊鏈行業帶來巨大實質性成功後,幾乎再無有益於區塊鏈整體大跨步前進的新發明。
  • 區塊鏈技術解析匯總:密碼學、形成機制、比特幣,想到哪寫到哪 - 裝...
    >A同學生成明文->通過私鑰和加密算法->生成密文->將密文通過網絡傳輸到目的地B同學->通過同一私鑰以及解密算法->解密為明文對稱加密算法的缺點:兩個人有一對密鑰,那麼3個人就需要3個密鑰,兩兩之間都需要一個密鑰,人越多密鑰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