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戴N95跑步猝死?教育部明確「鍛鍊不許戴!」廣西出臺指引!

2021-01-11 兒童成長教育站

近日,河南、湖南等地相繼出現學生在校戴口罩運動猝死事件,令人痛心。

同時,也引發家長關注和討論:疫情期間體育課怎麼上?該不該戴口罩上體育課?

針對家長關注問題,在5月12日的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王登峰司長回應:「教育部和衛生健康委正在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夏季體育課和體育鍛鍊的指導方案……在體育課的課程設置、內容調整、器材使用和錯時錯峰、安全保障等方面都會提出明確要求,特別是上體育課體育鍛鍊,不允許戴N95口罩,因為它的透氣性太差,即使沒有出現意外,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同時,王司長也表示,中小學生在校不戴口罩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在低風險地區,二是要確保進入校園的每個人都是健康的,三是校內疫情防控措施要做到位,比如說教室裡要隔位就座,面向老師,還有宿舍、食堂都有相關的人員距離和防控要求。做到這些之後,在低風險地區的中小學是可以不戴口罩的。在高校的疫情防控方面,由於大學生的生源比較多,所以在高校的教室等人員密集的地方還是要戴口罩的。

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學,各地也出臺相關方案指引公眾科學佩戴口罩科學防疫。

近日,廣西組織編制並發布《廣西常態化疫情防控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引》,以指導科學戴口罩科學防疫,具體如下:

廣西常態化疫情防控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引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區各縣(市、區)疫情風險等級已多日保持低風險等級。為做好我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引導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20〕363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廣西實際,制定本指引。

一、需要佩戴口罩的情形

(一)在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應佩戴口罩,包括:公交、地鐵、動車、飛機等公共運輸工具和廂式電梯;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人員密集的辦公、會議、會展等場所;通風條件不良情況下,多人辦公或聚集時。

(二)公眾前往醫療機構就醫或陪護等應佩戴口罩。

(三)以下從業人員在崗期間應佩戴口罩,包括:

1.有職業防護需要的人員,包括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等。

2.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且需要與不同人群頻繁接觸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司乘人員、客運場站服務人員、警察等。

3.各類學校、託幼機構的校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和食堂工作人員,以及託幼機構教師、晨午晚檢時的工作人員等。

(四)有發熱、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人員,前往公共場所(場合)時應佩戴口罩。

圖源:Pixabay by Ursula Schneider

二、不需要佩戴口罩的情形

(一)室外環境。

原則上可以不佩戴口罩,但人員之間應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避免人員聚集。

(二)室內環境。

1.家庭、私家車內。家中成員健康,私家車無外人乘坐的情況下不需要佩戴口罩。

2.室內工作、會議場所。通風良好,熟悉彼此健康狀況,有條件保持人員1米以上距離可以不佩戴口罩。

(三)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

1.中小學校。學生應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師授課時不需佩戴口罩。

2.託幼機構。嬰幼兒應在充分保障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離家到託幼機構,因其特殊生理特徵,不建議佩戴口罩。

三、其他建議

(一)提倡個人隨身攜帶口罩,視情況佩戴口罩。使用過的口罩如需繼續使用,應單獨放在乾燥、清潔的紙袋中。

(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口罩髒汙、變形、損壞、有異味時應注意及時更換。

(三)廢棄口罩不要隨地亂扔,健康人群使用過的口罩按生活垃圾分類要求投入其他垃圾桶或有害垃圾桶內。

(四)兒童應在成年人看護下佩戴口罩,兒童佩戴口罩期間不應打鬧或進行中等及以上強度運動;如佩戴期間出現呼吸不適、皮膚過敏等症狀,應及時摘脫口罩。

(五)有呼吸道基礎疾病患者等需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口罩。

(六)年老及體弱者、慢性疾病患者等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前往公共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

廣西金太陽教育老師對教室進行消殺

按照教育部指示和當地相關部門指引,學生體育鍛鍊時不戴N95口罩,但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前,該佩戴口罩的場合場所還需科學佩戴,積極防控。尤其是學校的相關工作人員,需按要求佩戴口罩,保護自己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安全的服務。隨著廣西各地學校和託管機構相繼複課營業,金太陽教育的線下複課工作提上日程,為確保師生安全健康返校複課,金太陽各大校區進行全方位殺菌消毒,積極籌備防疫物資,如購置一次性醫用口罩備用,為師生複課保駕護航。

消毒液、洗手液、紅外線體溫計、紫外線殺毒燈、一次性醫用口罩等防疫物資一應俱全。

相關焦點

  • 一周內2名初中生戴口罩跑步猝死,專家:劇烈運動不宜戴口罩
    跑步要不要戴口罩?戴口罩跑步是否會發生猝死?二者之間有必然聯繫嗎?撰文/eto、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痛心!一周內2名初中生戴口罩跑步猝死,專家:劇烈運動不宜戴口罩隨著各地中小學逐漸複課,一些學生平安地等到了開學,卻不幸在體育課跑步時意外猝死,倒在了學校操場上。據華商報報導,4月24日下午,河南一名15歲初三男生戴口罩上體育課跑步時猝死,男生父親猜測孩子猝死的原因是因為戴口罩跑步。當時學校開學僅過了四天。
  • 廣西玉林一高中數千學生集體環繞校道慢跑,一女生猝死
    廣西玉林一高中數千學生集體環繞校道慢跑,一女生猝死 呂海鋒/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2017-03-02 16:20
  • 跑步能不能戴口罩?專家支招疫情中如何正確鍛鍊
    最近,有3名中學生在跑步過程中猝死的消息引發了社會關注。4月30日,湖南一名學生在體育課上跑步時發生意外猝死。4月24日,河南一名初三學生返校複課後在體育課上發生意外,當時他戴著口罩繞著操場跑步,後摔倒發生猝死。
  • 學生戴N95口罩跑步會損傷心肺功能?糾正學生亂戴口罩亟須權威指導
    來源:【北京青年報】老鷹近期,不少地方中小學返校複課,大家戴口罩、測體溫等都做得挺好。杭州一位家長日前向媒體反映,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他們,有同學戴著N95口罩上學,甚至戴這類口罩跑步。廣州市教育局日前發布中小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指引提到,體育課符合條件可不戴口罩。在一些家長或學生看來,佩戴口罩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了解相關常識。還有一些家長認為,給孩子佩戴醫生專用口罩(如N95口罩),更有利於在返校複課期間保障孩子安全。但從醫學角度看,給孩子佩戴N95口罩等醫用口罩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
  • 學生戴N95口罩上體育課家長急了,這些地方明確:體育課可不戴口罩
    【環球網綜合報導】學校陸續開學複課,學生上體育課要不要戴口罩?廣州、天津明確了:戶外運動時,在相互間保持安全間隔距離的基礎上,可以不戴口罩。今天,多家媒體刊發了一個緊急提醒,說是有學生戴N95口罩上體育課,當醫生的家長急了:損害不可逆。↓上述媒體報導稱,杭州中小學都開學複課了,大家戴口罩上學,進校測體溫,都很自覺。昨天(27日),有家長向媒體爆料,稱孩子放學回來和告訴父母,有同學們戴著N95口罩上學,甚至戴這類口罩跑步。
  • 廣西玉林女高中生在校園慢跑中猝死 引發關注
    東方網3月2日消息:原標題:玉林市一名女高中生在校園慢跑中猝死引發關注近日,玉林市一名女高中生在校園慢跑中猝死,引起關注。事件:一學生參加跑步突發意外&nbsp2月14日下午5時30分左右,玉林某高中校園裡,第九節課的上課鈴聲響起。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廣西早已出臺方案禁止
    12月10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老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對於「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的話題,家長們頗為關注,廣西本地會出臺相關政策嗎?南國早報記者近日採訪發現,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自治區和南寧市在去年和今年印發的相關通知中,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
  • ...保證學生在校每天鍛鍊1小時;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教師負擔如何...
    此外,教育部也將積極研究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提高運用和管理區塊鏈技術能力,探索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綜合素質評價領域的應用。(中國教育在線)教育部:95%的學校能保證學生在校每天鍛鍊1小時今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有關情況。
  • 戴口罩上體育課猝死?專家說不要給7歲以下兒童戴N95口罩!
    4月24日,河南鄲城縣一名15歲學生在體育課上猝死。 據華商報4月30日報導,學生家長查看監控稱 ,自己孩子事發時戴著口罩跑步,懷疑這就是死因。校方希望進行屍檢但未被同意,經過協商,校方最終賠償37萬達成和解。
  • 教育部:體育課絕對不能戴N95口罩,會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
    全國超1億學生返校,體育課不允許戴N95口罩!近期,全國大中小學陸續迎來學生返校復學。來自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已經有超過1億學生返校。學生在教室裡用不用戴口罩?如何防範無症狀感染者風險?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高考?
  • 後疫情時期的體育課 杭州學生摘下口罩 課程內容調整
    每日商報訊 近日,傳出兩則中學生在體育課上因戴著口罩跑步而猝死的消息:4月24日,河南鄲城縣一名15歲學生在體育課上猝死。據華商報4月30日報導,學生家長查看監控稱 ,自己孩子事發時戴著口罩跑步,懷疑這就是死因。4月30日,長沙市一名14歲初三學生同樣在上體育課時猝死。
  • 教育部: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
    教育部1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下一步將採取健全作業布置機制、提升作業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舉措,指導地方做好作業管理工作。
  • 有學生戴N95口罩跑步,醫生急了
    近日,國內多地陸續有學校宣布開學,戴口罩、勤洗手也成為上學的日常。但有學生戴著N95口罩上學,甚至戴著這類口罩跑步,這樣做會給孩子的心肺功能帶來什麼影響呢?「N95口罩或KN95口罩的孔徑非常小,不到0.01微米,能夠阻隔非常多的微生物和一些較細的顆粒。」
  • 防疫利器變「殺手」,跑步戴口罩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近一段時間以來,連續出現了復學的中學生在體育課上戴口罩跑步猝死的悲劇,這引起全國家長們的關注,也讓各方十分痛心。那麼這些悲劇的背後,到底是不是戴口罩運動的問題呢?今天我們邀請到運動康複方面的專家為大家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問題。
  • 兒童青少年運動時到底戴口罩還是不戴?
    家長、學校領導、學生、老師一下子緊張起來,特別是體育老師更加會感到職業的高危性。一時間,就戴口罩運動的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那麼上體育課以及從事體育鍛鍊和運動的時候,孩子們到底戴不戴口罩呢?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口罩的功能。中國是世界上很早開始使用口罩的國家。在《禮疏》中記載:「掩口,恐氣觸人。」
  • 「神獸回籠」,你家孩子的口罩戴對了嗎?
    「神獸們」戴口罩花樣百出,愁煞老師和家長。究竟怎麼戴才能起到防護作用?「口罩佩戴指引」出爐,速收藏!//特別提醒//日前教育部明確,在學校是否需要佩戴口罩,目前不同學段不同地區要求不同。不戴必須滿足「三個前提條件」:第一是在低風險地區;第二是我們要確保進入校園的每個人都是健康的;第三是校內疫情防控措施要做到位,比如說教室裡要隔位就座。另外,在體育鍛鍊運動場上也可以不戴口罩,但是也有人員距離的要求,這是個大的前提。特別是小學生在要求他們嚴格規範佩戴口罩方面要給予更多指導,以此為契機,幫助每個學生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有學生戴N95口罩上體育課!醫生急了:這種損害不可逆!體育課到底要...
    昨天(27日),杭州有一名有家長在網上留言,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他們,有同學們戴著N95口罩上學,甚至戴這類口罩跑步。這位家長表示擔憂,這會不會就引起很多孩子心肺功能受損啊?如果孩子需要上體育課的話,建議在通風的戶外進行,進行體育活動時可不戴口罩,儘量選擇可保持一定距離的運動項目,比如做操,避免密切接觸。體育課要不要戴口罩?廣州明確!圖片來源 / 南方都市報疫情防控期間,復學後的學生如何開展體育運動?上體育課是否要戴口罩?
  • 教育部最新防控指南明確:在校園內的學生和授課老師,可不戴...
    為科學指導高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 高校硬性要求大學生跑步打卡,沒有任何人會因此愛上運動
    並且早上的鍛鍊時長每次不少於20分鐘,其餘時間的鍛鍊時長每次不少於30分鐘。沒有達到標準的學生不準參與三好學生等評獎評優活動,體育課成績留以修考,鍛鍊次數補足後才能補錄。 制度對學生有什麼影響? 跑步打打卡從本質上看是重視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督促大學生鍛鍊,加強體魄。跑步打卡和評獎評優掛鈎後,確認大家都去跑步了,只不過是出於評獎評優的擔心罷了,表面的自主不是根源的自主,一個人如果沒有從內心喜歡一件事,硬性要求他去做的話,你們認為這樣出來的效果會好嗎?
  • 教育部明確:學生體育運動出意外,學校若無責,「鬧也不賠」
    12月2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關於解決學校場館對外開放難的提案》的答覆。答覆中提到,2019年,教育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印發《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明確強調以保險機制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損害賠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