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運動時到底戴口罩還是不戴?

2020-12-21 騰訊網

作者:楊至剛

體育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博士後,復旦大學體育教學部副教授

最近是學校復學階段,接連報導發生了三起學生疑因戴口罩上體育課猝死的事件。家長、學校領導、學生、老師一下子緊張起來,特別是體育老師更加會感到職業的高危性。一時間,就戴口罩運動的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那麼上體育課以及從事體育鍛鍊和運動的時候,孩子們到底戴不戴口罩呢?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口罩的功能。中國是世界上很早開始使用口罩的國家。在《禮疏》中記載:「掩口,恐氣觸人。」 《馬可·波羅遊記》 中也記載「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口罩可以追溯到絲巾開始,其目主要是遮住嘴巴,以防自己的口氣燻到別人;防止粉塵進入口鼻,造成身體不適;還可以遮面,防止別人看到真面目。現在,口罩被視為一種衛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於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病毒等物質,以及向外傳播疾病的作用,通常用紗布、紙、非紡織布材料、活性炭材質、棉布、新型材料或綜合材料等製成。

根據《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的通知》,口罩主要分為四種:第一種是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第二種是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效果優於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疑似病例、公共運輸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第三種是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防護效果優於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現場調查、採樣和檢測人員使用,公眾在人員高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也可佩戴;第四種是醫用防護口罩: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時佩戴。

現在大家特別關心的就是口罩的通氣性能,像N95口罩及醫用外科口罩通氣阻力都在300Pa左右,雖然防護性能高,卻不利於透氣和通氣。這裡牽扯到一個通氣阻力,它是口罩佩戴舒適性的主要指標,通常以帕(Pa)為計量單位,通氣阻力越高,則佩戴者呼吸就越困難。一般來說,在同等技術水平下,防護性能越高的口罩,舒適性就會相對降低。《民用衛生口罩》團體標準將成人用口罩材料通氣阻力定為≤49Pa;根據國內口罩濾材技術水平,考慮到兒童呼吸生理情況,將兒童用口罩材料的通氣阻力定為≤30Pa。很明顯,成人口罩高於兒童19 Pa的阻力,如果兒童佩戴成人口罩,勢必通氣阻力會增大,如果是佩戴N系列(如N95,KN95),其通氣阻力達到300 Pa,是兒童口罩的10倍!遠遠超過兒童的心肺承受範圍。

但是在《民用衛生口罩》團體標準實施之前,市場上的兒童口罩種類繁多,品質良莠不齊,很多情況下並不分成人和兒童,兒童口罩往往只是成人的縮小版。疫情期間,市場上也很難買到合適的兒童口罩,很多情況下,孩子不得不和家長使用同一款的成人口罩。

因此,國家在2020年5月6日,發布並開始實施《兒童口罩技術規範》,成為我國首個專門針對兒童口罩的國家標準。標準規定兒童防護口罩的呼氣阻力和吸氣阻力均不高於45Pa,通氣阻力不高於30Pa。

口罩儘管有很多作用,但是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群。醫用外科口罩、N95、醫用防護口罩並不適有心臟疾病或呼吸系統有困難的人群(如哮喘肺氣腫)、皮膚對口罩材料過敏的人群、孕婦,除特殊需要外,若長時間佩戴後會產生頭暈、呼吸困難。另外,3歲以下的嬰幼兒也不適宜戴口罩。

不同的疫情風險地區,對口罩的佩戴有不同的要求。高風險暴露人員以及較高風險暴露人,戴醫用口罩或N95/KN95口罩;較低風險暴露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低風險暴露人員(戶外活動者,包括空曠場所/場地的兒童、學生),也可以不戴口罩。最近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最新的規定:「學生應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應遵循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原則。」

之所以人們熱衷於佩戴N95口罩,是因為N95口罩的阻擋能力強。一項研究發現,與外科口罩相比,布口罩只能阻擋約3%的顆粒,而外科口罩只能阻擋53%的顆粒。同時,N-95卻阻止了99.9%的顆粒物。(MacIntyre CRet al., 2015)

因此,不難發現,各種口罩都有適合的人群和標準,都具有一定的通氣阻力。如果在運動的時候佩戴口罩,都會影響通氣效果,從而減少氧氣的攝取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從兒童青少年的運動生理學、體能訓練學的角度來看,兒童青少年肺的通氣功能尚未完全發育好,其胸圍、呼吸差(深吸氣與深呼氣的胸圍差)均比成年人小。(見圖1)兒童的肺組織比較脆弱,小兒肺容量僅有成人的1/6,潮氣量(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也比成人小;兒童青少年的肺泡數目比成人少,肺泡壁的彈力纖維也較少,呼吸肌力量較弱,呼吸運動的幅度不大。

(武漢體育學院運動生理教研室,1981)

圖1兒童青少年的胸圍、呼吸差和肺活量比較

由於兒童的肋間肌較成人發育不良,因此,兒童吸氣多依賴膈肌來完成。為了減少橫膈膜的工作量和保持微小的通氣,會用較小的潮氣量進行快速呼吸,呼吸頻率往往隨著年齡的減小而增大。他們的橫膈膜I型肌肉纖維較少,容易出現早期疲勞。

兒童青少年相比成年人的潮氣量較小(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但是需氧量卻比成人大,嬰兒和兒童的代謝氧需求量大約是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兩倍。兒童青少年功能餘氣量較小(平靜呼氣末存留於肺內的氣量)。因此,兒童青少年的氧氣儲備能力比成年人差。兒童的年齡越小,其呼吸頻率越快。(見圖2)

圖2 不同年齡階段潮氣量和呼吸頻率

當兒童青少年在運動中,如果運動負荷較大,欠下的氧債就要比成年人多,承受氧債的能力比成年人差。兒童青少年的最大氧債只有成人的一半至三分之二,所以他們難以堅持運動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運動(見圖3)。兒童青少年呼吸中樞對呼吸機能的調節也不如成人完善和穩定,呼吸中樞的興奮性雖然比成人高,但是呼吸中樞對體內二氧化碳增加的耐受能力差。

(武漢體育學院運動生理教研室,1981)

圖3兒童青少年最大氧債量

因此,兒童青少年在運動的時候,由於呼吸深度不夠,需要加速呼吸的頻率。如果這時候有了外界的阻力,比如口罩、面罩,無疑增加了呼吸的難度,會造成氧氣的供應不足。如果運動強度大,運動時間長,則會造成滿臉通紅、頭暈等缺氧症狀,這時如果有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會誘發嚴重的病症發生,甚至猝死。

疫情期,我在帶自己孩子進行鍛鍊的時候,發現同樣1分鐘的跳繩,戴口罩和不戴口罩有不小的差別,心率明顯比不戴口罩快,而且戴口罩也容易疲勞,孩子主觀反應難受、憋悶呼吸困難,甚至感覺心慌。孩子運動時戴口罩,無形中增加了運動的強度,如果持續運動時間過長,對氧氣的需求量明顯增大,特別是缺乏鍛鍊的兒童,突然增大負荷運動,會造成孩子的心肺功能難以承受。

近期的一項測試實驗表明,不同配速下戴兩種口罩(普通口罩和N95口罩)進行跑步,相比不戴口罩,其心率明顯升高,通氣量則明顯減少,佩戴N95口罩最為明顯。(見圖4和圖5)

圖4 不同配速下戴不同口罩跑步心率對比(次/分)

(http://sports.sina.com.cn/run/2020-05-06/doc-iirczymk0086171.shtml)

圖5 不同配速下戴不同口罩跑步通氣量對比(次/分)

(http://sports.sina.com.cn/run/2020-05-06/doc-iirczymk0086171.shtml)

現在孩子們已經形成了出門戴口罩的良好習慣,甚至在運動的時候也不願意摘下來。由於兒童的天性就是玩,WHO建議3-4歲兒童,在各類體育活動中至少要達到3小時,其中至少要有1小時是中等強度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5-17歲兒童及青少年,至少每天應該有1小時中等到高強度身體活動。

因此,兒童青少年在運動的時候,不應該配戴任何類型的口罩,特別是年齡越小,越不能戴;如果覺得運動所處的環境不安全,必須戴口罩時,可以暫時不進行運動或者避開該運動場所。教育部也已經明確要求,學生在上體育課、體育鍛鍊時不允許戴N95口罩(2020.5.12)。家長和老師也一定要告訴孩子們,何時需要戴口罩,何時則不需要戴,哪些情況下戴口罩是危險的,哪些情況下戴口罩是安全的,還能起到保護作用。

運動是良藥,科學、安全地運動很重要!

(部分圖片源自百度圖庫)

作者簡介:

楊至剛

體育學博士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體能與健康促進博士後

祁連學者

復旦大學體育教學部副教授

河西學院特聘教授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執行編委

《Kines Digest》副主編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JSS)》客座主編

備戰2020東京奧運會體能專家組成員

中國壘球協會體能專家

中國體能訓練分會體能訓練教材編審專家

美國MLB青少年教練員

美國運動醫學(ACSM)學會會員

美國體育教育與健康協會會員(Shape America)

美國庫伯有氧中心(中國)體能與健康專家

編輯:運動健康網

註: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相關焦點

  • 戴口罩運動對身體有害嗎 哪些人不適合戴口罩運動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一個話題一直在運動健身圈甚至是科學界爭論不休,那就是「運動時戴口罩到底危險不危險」。  近日,《紐約時報》就援引了歐美科學界的兩份權威實驗結論,試圖為「戴口罩運動」證明它的清白——戴口罩運動並不會直接造成心率、呼吸頻率的明顯變化。
  • 戴口罩運動是否危險?什麼人不適合戴口罩?科學家又有新論斷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一個話題一直在運動健身圈甚至是科學界爭論不休,那就是「運動時戴口罩到底危險不危險」。近日,《紐約時報》就援引了歐美科學界的兩份權威實驗結論,試圖為「戴口罩運動」證明它的清白——戴口罩運動並不會直接造成心率、呼吸頻率的明顯變化。
  • 一周內2名初中生戴口罩跑步猝死,專家:劇烈運動不宜戴口罩
    一周內2名初中生戴口罩跑步猝死,專家:劇烈運動不宜戴口罩隨著各地中小學逐漸複課,一些學生平安地等到了開學,卻不幸在體育課跑步時意外猝死,倒在了學校操場上。據華商報報導,4月24日下午,河南一名15歲初三男生戴口罩上體育課跑步時猝死,男生父親猜測孩子猝死的原因是因為戴口罩跑步。當時學校開學僅過了四天。
  • 開學了,孩子戴的口罩防護級別越高越好嗎?
    不過許多家長們最最關心的,還是怎麼戴口罩的問題。 杭州有一位媽媽向媒體反映,開學後,孩子回家說同學們戴著N95口罩上學,甚至戴這類口罩跑步,這到底好不好?大多數城市要求學生戴口罩開學了學生戴不戴口罩,各地的要求並不相同。雲南省就沒有硬性規定要求佩戴口罩。
  • 戴口罩上體育課猝死?專家說不要給7歲以下兒童戴N95口罩!
    不少家長已經發現,孩子戴口罩時往往「張嘴呼吸」,還有的孩子戴著口罩呼吸困難。標準規定兒童口罩對粉塵、飛沫、氣溶膠等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0%,細菌過濾效率不低於95%,能夠滿足普通消費者佩戴口罩後對細菌防護的需求。同時,考慮到兒童活潑好動自主處理能力差,還規定了兒童用口罩的阻燃性能,指標參考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設定口罩離開火焰後燃燒時間不大於5秒。
  • 武漢一小夥夜跑肺破了……和戴口罩有關嗎?這種狀況一定要注意!
    師生隨身備用口罩,在封閉、人員密集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應佩戴口罩。戶外運動時,在相互間保持安全間隔距離的基礎上,可以不戴口罩。運動前正確存放口罩,運動完畢,待呼吸調整平穩、洗手後及時佩戴口罩。
  • 【愛衛運動】哪些場所和人群應戴口罩?怎麼戴?
    【愛衛運動】哪些場所和人群應戴口罩?怎麼戴?怎麼戴?近期已進入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當前國外新冠疫情仍處於高發態勢,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時有發生,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廣大市民注意加強防護!科學正確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6-14歲兒童口罩國標發布,運動時戴N95的風險>新冠
    但是孩子呼吸力量弱,又比較好動,所以,給他們戴 N95 ,可能反到會影響他們的正常呼吸。新冠是防住了,可是帶來的危害,可能會更大。兒童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就好《兒童口罩技術規範》裡這樣推薦:兒童防護口罩要求呼氣阻力和吸氣阻力均不高於 45 Pa;兒童衛生口罩要求通氣阻力不高於 30 Pa。
  • 防疫利器變「殺手」,跑步戴口罩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近一段時間以來,連續出現了復學的中學生在體育課上戴口罩跑步猝死的悲劇,這引起全國家長們的關注,也讓各方十分痛心。那麼這些悲劇的背後,到底是不是戴口罩運動的問題呢?今天我們邀請到運動康複方面的專家為大家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問題。
  • 「神獸回籠」,你家孩子的口罩戴對了嗎?
    截至5月18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590例(境外輸入195例)。目前仍在院3例。經歷「史上最長寒假」後,5月18日,廣東多地小學生返校複課,口罩成為每個孩子書包裡的必備品。而就在5月17日,廣東發布體育課指導意見:保持1.5米間距,不宜佩戴口罩,不允許戴N95口罩。「神獸們」戴口罩花樣百出,愁煞老師和家長。
  • 戴口罩踢球的「神奇」建議, 還是夢裡想想吧
    但是如果刻意作為挑戰,把單位時間攝入的空氣含量調到較低水平,對於經常需要激烈衝刺的足球運動員來說就很不可取了。【在「非面具」運動項目,有哪些「面具俠」?有人在比賽時戴醫用口罩嗎?】如果把遊戲、電影或傳說中的搏擊選手算上,那些著名的面具「格鬥運動員」有很多。
  • 是口罩還是面具,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戴口罩?
    而在日本,口罩幾乎是生活必需品。在日本公眾場合總能看到戴口罩的人,眼鏡店甚至會以「戴口罩不起霧」作為眼鏡賣點。在中國興起面部識別技術時,就曾有網友調侃,這招在日本行不通。據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數據,2018年度(2018年4月-2019年3月)本國生產11.1億隻,進口44.3億隻,合計共55.4億隻,扣除庫存後,全年度消耗口罩55.21億隻。
  • 孩子上學口罩選對了嗎 專家建議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nbsp&nbsp&nbsp&nbsp有的孩子佩戴的是N95口罩,有的孩子佩戴的是棉布口罩,還有的孩子戴上了移動肺寶……&nbsp&nbsp&nbsp&nbsp有家長犯了嘀咕,孩子在校到底戴什麼口罩最好?佩戴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千萬別瞎給孩子戴口罩,小心防疫不成反傷身!
    對於嬰幼兒及兒童來說,他們的鼻毛有限、呼吸頻率比成人快、肺部尚未發育好、抵抗力有限,這些特點都會導致他們攝入更多的汙染物,更容易遭受細菌病毒的侵害。因此,做好孩子的呼吸道防護非常重要。 那麼,多大的孩子能戴口罩?對於兒童口罩的選購,有哪些注意事項?此次的新冠肺炎,孩子到底該用什麼口罩呢?
  • 戴還是不戴?口罩在美國成為政治對立標誌……
    外媒稱,隨著美國報告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接近10萬,這個國家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情況——戴或者不戴口罩,口罩在美國已經成為政治對立的新標誌。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26日報導,2020年陣亡將士紀念日提供了一系列對比,前副總統喬·拜登戴著口罩,川普則沒有。
  • 兒童簡筆畫之戴口罩的小兔子
    兒童簡筆畫之戴口罩的小兔子 北京再現新冠疫情,大家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今天就來畫一隻戴口罩的小兔子,趕緊來學一學吧~首先畫出頭部輪廓。雙手之間畫個口罩。
  • 在歐洲,戴不戴口罩為何變成哈姆雷特式命題
    全球各國民眾的文化心理與日常習慣在疫情面前不斷進行著調整和變化,其中,戴不戴口罩成為了一個顯著的外在標識。對不習慣將口罩引入日常衛生習慣的西方民眾而言,從初期對口罩的拒絕,到如今逐漸接受了口罩有利於阻擋病毒的觀念。5月3日,美國紐約州州長在電視講話中從禮儀角度敦促民眾,認為公共場合不戴口罩的行為是失禮之舉。近日英國《每日郵報》也預告民眾在公共場所戴口罩將成為規範建議。
  • 海外醫療新資訊:戴口罩時如何防止眼鏡起霧?
    最近,我們許多人都有同樣的抱怨:戴口罩會使我們的眼鏡起霧。  新冠病毒盛行的當下,海外醫療患者們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如何解決眼鏡起霧問題。 雖然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說是個新問題,但對於醫護人員而言,卻是每天都需要面臨的挑戰。大型海外醫療轉診服務平臺盛諾一家向醫護人員請教了如何在戴口罩的同時確保我們仍能透過眼鏡清楚地看到東西。
  • 有學生戴這種口罩跑步,醫生:損害不可逆
    記者隨後聯繫上了這位陳媽媽,她女兒在當地一所公辦小學讀六年級,昨天回家後,女兒在嘀咕,自己戴著口罩上體育課,覺得有點悶,可有幾個同學戴的還是N95口罩,他們難道不覺得氣悶嗎?當醫生的陳媽媽一聽就著急了,她說:「孩子的心肺很稚嫩,一旦心肺功能受損的話,是不可逆的。而且N95口罩完全不適合孩子戴,這類口罩只適合醫生等特殊工種的人。」
  • 專家提醒:孩子上體育課千萬別戴這種口罩,心肺受損不可逆!
    除了進出校門需要消毒檢測體溫之外,師生上課也必須全天佩戴口罩。上海市疾病防控中心兒童青少年健康所副所長羅春燕指出,已經明確,學生在室內,交流比較密集,需要佩戴口罩,在戶外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只要保持一定距離,是可以摘下口罩的。也就是說,師生在進行戶外體育課教學的時候,可以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