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能讓人感覺很享受的電影很少,而能導演出從不讓人失望的電影的導演更是屈指可數,宮崎駿就是其中偉大的一位。26年過去了,《風之谷》的魅力對於我而言絕對要比任何一部現代動畫電影強百倍,只是目前而言,看來電影因技術而生,電影因故事而永恆。個人認為《風之谷》的感情基調是我看過的宮崎駿電影中相對來說最為陰暗沉重的一部,可以說要是《風之谷》不是有著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我都懷疑這是不是宮崎駿的風格。
《風之谷》的大背景依舊離不開宮崎駿對環境以及未來世界的擔憂,瘴氣在原野大地上肆意蔓延,山河腐敗草木凋枯,完全是人類工業社會最大的負面產物,這種場景在今天的電影世界裡已經不新鮮,但是我覺得在當時全民都在療養戰爭之傷拼命發展工業力圖經濟騰飛的日本社會有這樣的預見與擔心很難得。影片中力圖用巨神兵消滅腐海的戰爭機器式的大國與風之谷的安詳小國就是工業社會發展的兩個極端。科技是把雙刃劍,世界上最黑暗的莫過人類的瘋狂之念,不計後果全力發展的工業社會就像是脫韁野馬,極度的欲望膨脹和人定勝天的瘋狂思想只會讓世界走向滅亡,這一點宮崎駿通過巨神兵這個東西暗暗提醒觀影者。當時看時對巨神兵讓我想起了前蘇聯的」末日機器「,再簡單點就是戰爭國家的末日終極武器,也就是此類國家最瘋狂的意念。而另一個極端則就是回歸了,也就是影片中的風之谷。
風之谷機器可以說很少,很少見有現代科技的影子,依靠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也是風,更清潔更自然的能源,但現實情況決定有這樣的想法或者生活意念的人只是小眾的,所以風之谷作為一個小國人口少而且地處邊遠地區,雖然談不上是什麼事外樂園但相對來說也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平和之地,我想這也是很多環保人士想要的也是很難實現的。影片中處於「後汙染時代」的人們身著簡單的工作裝,相比之下侵略國的軍隊就非常顯眼了。這些人的著裝也很有意思,有很多人身著的是古代歐洲式的盔甲,用的劍也很想是那個年代,身著騎士一樣的服裝卻坐著到處搞破壞的惡事,更具有騎士精神的反而是受害者們,很像是十字軍吧。
影片的結尾雖然仍給人以希望,但是衝突最終還是爆發了,就像是傳說中的世界末日,用娜烏西卡結束這場人與自然的爭端並不能掩蓋問題根源沒有解決的現實,那就是人們對腐海的態度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或者說是合理性的變化,從而使結局更像是美好的臆想,或許我該換個角度理解吧,宮崎駿用電影上的小小犧牲想用這種黑暗的場景警醒更多人吧。宮崎駿的電影不光以內涵取勝,誰都明白先把動畫畫的精彩再說別的事的硬道理,但這部《風之谷》在這方面仍舊屬於宮崎駿所導電影裡比較特殊的一部。最為明顯的一點,電影所塑造的女英雄角色這是在宮島電影裡沒有的,宮崎駿的電影的確很喜歡「女孩」,甚至還有《千與千尋》《魔女宅急便》這樣純粹以小女孩為主角的電影,但如此能撐局面的偉大女性角色還是第一次見到。
娜烏西卡相對其他宮崎駿電影中的女性角色有很強的男子色彩,娜烏西卡經常去他人不願去的腐海探險,具有很強大的領導才能與領導魅力,這些是從大的地方向男子一樣的領袖風範,估計也是男子味太濃了宮崎駿也著重強調了娜烏西卡作為女性所有的獨特性格與表現。最注重的強調莫過於那隻寵物了,有這隻寵物隨時帶在身邊看似沒有任何實用價值,但是對刻畫娜烏西卡的細膩感情卻非常重要,除了和寵物親暱的場景最為明顯的就是把寵物放進衣服裡保護起來的片段,雖然沒有直說但是那一刻娜烏西卡有著一般柔弱女子碰到那種情況都會有的緊張恐懼心理,她也需要保護與安慰,但是她只能更勇敢的面對,英雄與女的形象並存真是一箭雙鵰。為了鞏固娜烏西卡的英雄形象電影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個女英雄與一個女梟雄並存情形。那個女梟雄堅毅冷酷果斷,典型的風雲人物形象,電影中用她的沉思除了給人們一個反省的訊號更是在突出娜烏西卡的形象,令梟雄敬佩的對手除了偉大的英雄還能有誰呢?總之多方面的刻畫,鑄就了這個令人難忘的勇敢 善良 果斷 溫柔的女英雄,成就了一段傳奇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