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語法|你讀不懂古詩可能是因為這個……

2020-12-14 小窗幽語

不知童鞋們在學習詩歌時,會不會有這樣的難點:老師我讀不太懂課外古詩,感覺一句話好像好多東西沒有講。

接著打開度娘,搜索翻譯,定睛一看,咦,不對呀,怎麼翻譯會比原文多出那麼多東西,明明原文沒有說呀。

如果大家在學習古詩時也有這樣的疑惑,說明大家是學習的有心人。今天呢,小編就來給大家解決這個疑惑,分享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不完全句」

在古詩詞裡,「不完全句」特指沒有謂語,或謂語不全的句子。

詩詞是精煉的語言,要在規定字數內,表現尺幅千裡的畫面。那麼就會出現「不完全句」。(王力《詩詞格律》)

這個定義,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

1.這個定義雖然針對的是「謂語」。但我們清楚,古代漢語裡省略主語、賓語、介詞的現象是很普遍的,古詩詞算古代漢語範疇,所以它其實默認了主語、賓語省略現象的存在。

2.古詩還有名詞性詞組就是一句話的句子。如:

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天淨沙·秋思》)②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

這兩個例句有謂語動詞嗎?沒有!但我們真的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嗎?

也不是,就算沒有動詞,我們也能把一堆名詞連綴成完整的畫面(這是我們小學時候就會的技能)。

當然,古詩詞的難以理解不在於我們能不能把畫面拼接起來的問題,而在於某些「不完全句」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不妨看下面一首詩:

春日憶李白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①,俊逸鮑參軍②。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注】①庾開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世稱庾開府。②鮑參軍:指鮑照。南朝宋時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

頷聯「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如果不管上下文和標題直譯,就會變成:清新的庾開府,俊逸的鮑參軍。跟「春日憶李白」無關不說,而且頓失詩歌的含蓄美和簡約美。

頷聯正確理解應該是: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我們看到,這個翻譯跟原詩相比,意思上完整很多,既補充了對象「李白的詩」,也補充了謂語結構「既有……也有」。

講到這裡,有的同學可能會問,這古詩欺騙性也太強了吧,不僅有倒裝,而且還有不完全句。剛才的「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如果不解釋,真的很容易理解錯。

那麼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理解古詩詞必備乾貨:

1. ★★不要把古詩的句子當成正常句子,而應以詞(或詞組)為單位,思考詞之間關係和每個詞的語法角色。

比如《春日憶李白》「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兩句,「渭北」和「江東」在句子中的語法角色應該是地點狀語。

2.格律詩頷聯和頸聯出句和對句常是同一句型。剛才舉的格律詩例子基本都體現了這一點,不再贅述。

3.主語被省略,實在想不到,試試代入詩人或他想念的人。如:

送何遁山人歸蜀梅堯臣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①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徵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②。【注】①杜鵑,又名子規。②息機:擺脫瑣事雜務,停止世俗活動。

這是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臨別贈詩。頸聯「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徵衣」兩句真實主語是友人,詩人想像友人歸家喜逢家鄉的燕子,一洗徵塵輕鬆愉悅,寄託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

相關焦點

  • 小學生不了解詩詞含義,邊背古詩邊哭訴,姥爺硬核解釋笑翻網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孩子都覺得古詩詞很難學,因為經常通讀好幾遍後都不知道整首詩詞是什麼意思。如果剛好是在家學的話,那家長也很有可能是一頭霧水,只能通過網絡搜索來幫孩子解答。可是,讀不懂還不是最難的,因為對不少孩子來說,背誦古詩詞才是最難的,因為理解不了意思,哪怕讀了個二三十遍,也很有可能只記住了開頭第一句,所以有時候孩子和家長都很無奈。
  • 什麼是「詩家語」,為什麼會讀不懂古詩詞?
    我們要解決讀不懂古詩詞這個問題,只需要分析為什麼,然後針對性給出解決的方法就可以了。詩是韻文。而古詩詞則是在文言文基礎上精煉提升創作出來的有節奏感、音律晴朗、押韻的文字。所以,要讀懂古詩詞我們面臨的第一道關卡就是文言文閱讀問題。
  • 古詩詞被現代人誤解了嗎?看看這本書是如何把古詩詞從聖壇上帶下
    我們對古詩詞的通俗解讀的熱情可能是因為我們和古詩詞之間長期存在的誤解。許多讀者從小就要背誦唐詩宋詞,他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他們只是覺得自己能用一生中的記憶背誦高光幾遍。開學後,多了解。然而大多數時候,這種理解是為了在考試中完美地解決與他們相關的問題。我們對古詩詞的理解不過是理解釋義這個詞,熟悉作者的流派和成敗的中心思想,以及浪漫主義或現實主義的歸屬。
  • 冬至讀古詩12首冬至古詩詞,感受古人冬至氣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讀古詩12首冬至古詩詞,感受古人冬至氣氛 冬至(今年冬至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即明天),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但是冬至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人崇尚陰陽學說,認為冬至是一年中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是陰氣最重的時候,但物極必反,陽氣自冬至後,就開
  • 讀《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文》有感:常讀古詩文,人品自高潔
    讀古文、古詩詞這些濃縮精華,滿含深情、富含哲理的句子,讓人如入月明星稀的夜晚,如被山間清風吹拂,眼前浮現大自然的壯美景觀,內心感受到古人細膩含蓄的豐富情感,寄情於山水之間,縱情於文字之中,讓人忘記時空,忽略古今,感同身受,有一種古今任由穿梭的酣暢自在,跨越歷史時空,古人今人都是一樣的心緒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我國教育家尹建莉老師說:「背古詩滋養長大的孩子,他們得到的不僅是文採和詩情,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可以說,故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 孩子多大的時候學習古詩詞才好?越早越好,幾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學
    那麼尹建莉老師本身自己就從事語文教育多年,所以對語文的這一變革也很重視,在關於孩子從什麼時候學習古詩詞這個問題,尹建莉老師表示:孩子學習古詩詞的年齡應該很寬泛,從幾個月到十幾歲都可以,總的來說,是要越早越好。
  • 詩詞學了也白學,孩子又不懂!真的是這樣嗎?
    這時,也有很多家長說:幼兒學詩詞,讀了又不懂,學了也白學!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4.5-5.5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孩子接受這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加上詩詞本身簡練精粹的特性,不僅適合孩子練習發音,體會韻律美,更能讓孩子在學詩過程中快速儲備大量知識。
  • 小學生邊哭邊背古詩詞:為啥要謝謝櫻桃?姥爺硬核解釋笑翻網友
    現在有很多的孩子都覺得古詩詞很難學,因為經常讀好幾遍之後還不知道詩詞的意思。如果剛好是在家學習的話,那家長也能可能是一頭霧水,只能通過網絡幫助孩子解答。小學生邊哭邊背古詩詞:為啥要謝謝櫻桃?姥爺硬核解釋笑翻網友一位東北網友分享自家孩子在家背古詩的趣事,當時孩子正在背《柳梢春·花朝春分》可是由於孩子不理解詞意,讀起來總是磕磕巴巴,連續讀了好幾遍都沒背下來。硬著頭皮讀了幾次之後,孩子自己都急哭了。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這個字讀什麼音?敢說70%父母不知道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歷史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最有名的便是古詩詞。古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古詩詞,而這些也是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必須要學的東西,考試的時候也會考到。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學過《山行》這首古詩,這首古詩的第一句就是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字正常的讀音就是xié,但是很多家長以前學習這首古詩的時候,卻被老師告知這個字讀xiá。現在的新版教材以及詞典上的注音其實都是xié。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學歷都比較高,平時在家裡也會教自己的孩子背背古詩。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騎」字到底該怎樣讀?(南郭居士)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第二節 古詩詞中「騎」的讀音第一節我們探討了「斜」在古詩詞中的讀音,但如果說人們對「斜」的讀音存有異議,那麼對另一個字「騎」的讀音就可以說是存在爭議了。其實,筆者也不想當古板的人,也是主張漢字儘可能讀現代讀音,因此如果騎作動詞或類動名詞,或者說和現在的意思一樣時,我們就可以讀qí,比如下面兩首詩中的騎就可以讀為qí了:所見[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 「爸,請用古詩詞罵我」,背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出眾
    她現場模仿了一段爸爸訓人時的模樣,最後帶來直擊靈魂的「沉重一擊:「你還說我背的古詩少,我都可以用古詩來說服別人。」「你呢?只會嗷嗷喊。」不過最帥的,還是鄭坤健讀起詩的時候。節目中他風度翩翩,對起詩來從容自信,獲得了許多人的喜歡,連大魔王彭敏都形容他「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個15歲的少年讓我們看到,一個愛讀詩的年輕人,身上是自帶光環的。
  • 5歲能背誦580首古詩,理解其中含義,央視點名,撒貝寧稱讚
    有一名姓王的小朋友,五歲的年紀就可以背誦580首古詩詞,直接就連撒貝寧都覺得佩服。這個小孩子可不單單只是會背誦,他還能夠了解詩句裡面所表達的深切含義。這哪怕是放在一個成年人身上都是很難做到的。但是一個五歲的小孩子卻真實做到了,這就是人家的父母教育有方。
  • 鐵騎(qí)、斜斜(xié)……這些字的拼音改變了,讀古詩詞的時候...
    「漢字的不同讀音是有不同含義的,尤其是古詩。古詩本來字就少,寫得就含蓄,很多時候我們鍊字,推敲,就是為了一個更好地傳情達意。為了做到這個「達」意,那可能捻斷數根須啊。改變多音字的讀音,就很難區分其中的含義了。」文化學者酈波:讀詩詞要注意語言韻腳在那篇文章裡面,就用杜牧的《山行》舉了例子:「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斜讀音是xié,而不是xiá。
  • 摩比愛古詩、ahaschool的古詩課、婷婷詩教,家長應該怎麼選?
    而能滿足家長對於孩子學習古詩需求的,除了大部分大語文課程,還有些針對性強的打卡0元學古詩課,如婷婷詩教、ahaschool的75首小學生必備古詩詞,和摩比愛古詩。家長應該怎麼教娃學古詩,三大古詩學習課程到底怎麼樣?今天魚sir就來詳細說一說。
  • 「爸,以後罵我請用古詩詞」,被詩詞餵大的孩子,人生境界大不同
    總是讓我來幫你,自己都不反省!你以後罵人,能不能用文化高一點(的)來罵人呢?你都已經讀過書了,我現在小學還沒讀完。你已經讀過小學、初中、大學,你還不會用好的句子、名句來罵人嗎?不會用古詩來罵人嗎?她現場模仿了一段爸爸訓人時的模樣最後帶來直擊靈魂的「沉重一擊:「你還說我背的古詩少,我都可以用古詩來說服別人。」「你呢?只會嗷嗷喊。」
  • 孩子應該學會的10首古詩,不僅助力娃早開口,還能促進大腦發育
    孩子不識字、不懂古詩,也能通過背古詩來促進大腦發育?是否讓孩子學習古詩詞,是很多家長非常困惑的問題。孩子年紀這麼小,大字不識一個,根本不能理解古詩的意思,讓孩子背古詩真的有用嗎?其實古詩就像音樂一樣,家長多給孩子讀古詩,韻律同樣能促進大腦的發育。
  • 堪比詩詞大會的《慶餘年》殿前鬥詩:孩子會古詩詞多重要?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現代社會,讓孩子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很多人回答:在自己小時候都是從長輩口中,得到了不是答案的答案「你長大後自然會懂得。」那時候在自己看來,學古詩詞簡直是無用功。為什麼現在國家越來越提倡孩子學習傳統文化,背誦古詩詞,就是希望通過古詩詞,讓孩子們得到古文化的薰陶,能夠通過朗朗上口的古詩增加文化素養,提高文學素質。
  • 從小背古詩,對大腦有這3個「隱形幫助」,孩子以後學習差不了
    你說,擁有這麼大魅力的古詩詞怎能不讓大家痴迷呢?所以就有很多的家長都會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學古詩詞,讓孩子也能體會到如此美的意境,甚至讓自己的孩子去背誦古詩詞,傳承中華文化。但是對於背誦古詩詞的說法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有的人說孩子讀不懂古詩詞中的蘊意,又有人講孩子背誦那麼多的古詩詞會對大腦有所傷害,記不住那麼多,根本沒有用處。這個問題都讓家長們感到十分疑惑,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去背誦古詩詞?
  • 「爸,罵我請用古詩詞」,被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在這個視頻中,有個小女孩正一臉恨鐵不成鋼地對她父親說:「以後罵我請用古詩詞,要以德服人,不要只會嗷嗷叫。」 我當時覺得這個小女孩太有趣了,就想想看看這個視頻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