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志扶智教育幫扶 海口經濟學院把扶貧工作做實做細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中新網海南新聞5月14日電 (文莫)樂東縣千家鎮溫仁村是海口經濟學院的定點扶貧村,該校圍繞「扶志扶智,增強村莊的造血能力」的整體工作思路,確立了從設備設施建設幫扶、智力幫扶、教育幫扶、科技幫扶為主線的幫扶思路,組織管理骨幹、專家學者深入基層、訪貧幫困,努力為樂東縣千家鎮溫仁村貧困村民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取得了初步成效。對此,5月12日上午,海口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雷光英在省教育廳召開的全省高校定點幫扶工作現場會上做了定點幫扶工作經驗介紹。

  投入專項資金為村民修路辦實事

  2016年,海口經濟學院投入資金10.5萬元,為溫仁村66戶貧困戶購置了66臺4匹抽水機及相關配件,解決了他們田地澆水的實際困難;該校投入18萬元,幫助硬化了溫仁村到三亞崖城的一段約300米的斷頭路。扶貧公路於2016年12月15日竣工並正式通車,村民們原來經九所去崖城集貿市場、崖州中心漁港要一天時間,現在把冬季瓜菜、熱帶水果賣到崖城集貿市場只要兩小時。極大方便了溫仁村和三亞崖州及千家鎮群眾的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

  提供智力支持整體規劃溫仁村建設發展

  海口經濟學院組織藝術設計、城市規劃、旅遊管理等專業教授及學生成立了溫仁村「美麗鄉村」規劃課題組,確定立項,從生態環境、生產生活景觀、農業開發、旅遊經濟和民族文化等方面進行溫仁村「美麗鄉村」建設進行整體規劃。結合當地村莊分布、道路情況、山嶺及水系走向等要素,提出了一軸三廊六區的規劃設想,並進行了認真論證。當前,課題組已基本完成村莊新建住房和道路的補測補繪工作;村莊風景資源調查和風景資源的評估工作;初步完成了溫仁村熱帶花卉科普試驗區、抱溫村傳統村落復原民宿景觀設計、新村黎族生態實驗保護區、溫新河廊道景觀設計等四個整體設計方案。課題組以溫仁村整體規劃為依託,以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海南傳統村落景觀特徵與文化保護的研究為主題申報了文化部文化藝術研究項目,已於2017年11月獲批准立項。

  加大教育幫扶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海口經濟學院不斷加大教育幫扶力度,對建檔立卡戶子女進行資助,為符合條件的學生入學提供方便與支持,當前有兩名溫仁村建檔立卡戶子女分別在該校雅和人居工程學院、附屬藝校就讀,學校已免除其全部學費及住宿費或提供助學金及困難補助,並安排專人在學習生活上給予相應的關心和幫助。

  扶貧工作的關鍵是扶志扶智,海口經濟學院扶貧工作組向定點扶貧村貧困戶家庭發送農業農村政策等方面的簡訊近400條次,為貧困戶明政策,樹信心。去年6月,學校為貧困家庭子女送去了300支鉛筆、200個作業本、300支彩筆,29副乓球拍、29副跳繩及呼啦圈、足球等兒童節禮物;去年8月,該校團委為貧困家庭子女帶去了他們「微心願」禮物,包括書包、文具、書籍、文體用品等200多套。

  現今,海口經濟學院已在溫仁村小學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志願者服務站;暑假期間,該校組織以學生為主體的志願服務隊,開展村頭標誌設計和主題牆繪實踐活動,受到省教育廳通報表揚;另由岑碧妮等11名志願者組建專項支教志願服務團隊,根據溫仁小學學生實際需求,開設英語、美術、音樂、舞蹈等暑期興趣班,進行扶貧支教,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好評。以上工作被團中央評為「全國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岑碧妮同學作為全省唯一的大學生代表,獲得了第24屆「海南青年五四獎章」,入圍了2018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網上投票全國前十強。

  加強科技援助為溫仁村拓展增收項目

  海口經濟學院準備將與四川農業大學聯合重點研發的南非植物藍花丹在海南的引種馴化研究成果,逐步引入溫仁村,將溫仁村建設為海南省首個推廣示範基地建設,並以此為中心,結合規劃課題組在當地發現的野生白花丹,建設溫仁村熱帶花卉科普試驗區。已就首期引種面積和時間,與當地進行了初步溝通。

  該校經濟貿易學院牽頭,網絡學院、資產處協助,已計劃在溫仁村建立了電子商務服務點,對貧困戶進行電子商務知識培訓,支持他們開展電商創業就業,構建網上農牧產品營銷市場,為村裡農產品開拓新的銷售渠道,切實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

  今後,海口經濟學院將與溫仁村對村莊整體規劃初步方案進行深入細緻的討論和修改完善,並以正式規劃方案為基礎,開展招商引資,切實改善溫仁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提高造血功能。溫仁村村頭標誌設計已於2017年完成,因當地修路等原因未能修建,該校準備在今年年內出資完成村莊標誌的修建。今年5月4日,海口經濟學院岑碧妮同學在省委書記劉賜貴主持召開了「學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完善人才制度」調研座談會上匯報了她志願支教的情況,得到了劉書記的肯定和支持。該校將進一步完善暑期溫仁村志願支教方式方法,豐富支教內容,提高支教效果,切實把各項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做細做好。


相關焦點

  • 扶志扶智扶產業,上海民革赴納雍縣鍋圈巖鄉調研對口幫扶工作
    圖片來自「上海民革」微信公眾號6月2日至3日,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帶隊赴納雍縣鍋圈巖鄉,就民革上海市委對口幫扶項目落實情況和進一步推進精準幫扶工作開展調研。「扶志、扶智、扶產業」,是民革市委對口幫扶工作堅持的原則。
  • 扶智,扶志!廈門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創新文化教育人才扶貧的...
    廈門在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針對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婦女受教育程度低的現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在扶貧車間、扶貧工廠舉辦職工「周末學堂」,在解決貧困人口就業增收的同時,注重提升農村婦女文化水平,把創辦「周末學堂」作為培育少數民族產業工人的搖籃,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扶貧扶智的新路子。
  • 扶智扶志扶貧相結合 做好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
    在工作實踐中,立足文化和旅遊優勢特點,堅持把扶智、扶志與扶貧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第一,不斷加大脫貧攻堅保障力度。首先加大了組織保障力度。文化旅遊部黨組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論述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和部署落實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2018年原文化部和原國家旅遊局合併成立了文化和旅遊部。
  • 「受益者」變成「幫扶者」 做東鄉「扶貧先扶志」的接力人
    作為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在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的一名駐村扶貧幹部,閔小偉是土生土長的東鄉人。地處黃土高原上的東鄉縣是一個貧困縣,在他的記憶裡,以往的生活用水主要靠雨水。父輩們正是在這種自然條件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不斷摸索著美好生活的出路。2018年,閔小偉的弟弟也順利考上一所大學。一個貧困家庭同時供養兩名大學生,在經濟支出方面,無疑面臨著雪上加霜的事情。
  • 澄城縣三舉措做細做實教育扶貧工作
    今年以來,澄城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紮實推進教育扶貧各項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輟學。 一是加強政策宣傳引導。開展教育扶貧政策宣傳「三個一」活動,即:一堂「資助政策課」,對全體教師開展資助政策全員專題培訓;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動,教師利用班會向學生宣講資助政策;一次「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幫扶教師走村入戶對建檔立卡學生和家長深入宣傳和解讀政策,實現資助政策人人清楚、戶戶知曉,打通了政策宣傳的「最後一公裡」。二是落實國家資助政策。2020年發放各類資助金共計14683人次,851.32萬元。
  • 高小玫帶隊赴納雍縣鍋圈巖鄉調研對口幫扶工作
    ;並對納雍縣教育幫扶投入資金300餘萬元。在市委會倡議下,上海民革各級組織和黨員也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對口幫扶工作,如民革閔行區委、奉賢區委,崇明區總支部,徐匯區委經濟委以及稅務局支部等組織數次赴鍋圈巖鄉開展扶貧捐贈活動,捐助圖書、電腦、生活物資等。再如寶山區委會黨員金洪寶捐贈60萬元,助力市委會建立「博愛·慶龍」教育激勵關懷專項基金,並出資30萬元捐贈救護車,等等。
  • 深愛圳幫扶|教育扶貧,守護希望的種子
    自2014年以來,廣東省投入甘孜縣援助資金2.03億元,其中教育資金投入1.22億元,佔比60.07%,幫助甘孜縣建設學校和幼兒園14所,有效地提升了當地的教育水平,優化了貧困學生的學習環境。本周日上午11:10,《溫暖在身邊·深愛圳幫扶》帶你走進南粵對口支援、教育扶貧下的川西特色學校。
  • 雪松控股:「扶志扶智」的民企樣本
    近年來,雪松控股加大力度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將助力畢節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公益事業的重中之重,並進一步落實中央精神,以教育扶貧為主線,以「扶志扶智」為思路,在畢節無償捐建教育基礎設施,開展各類教育扶持項目。記者了解到,不僅羊城中學已投入使用,雪松在畢節捐建的畢節·廣州人力資源開發基地項目也已於去年底落成並在正常運營。
  • 「三個三」模式興業富民促脫貧 嶺南師院:扶貧組合拳拔掉「窮根子」
    自2016年定點幫扶沙田村以來,嶺南師院積極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堅持扶貧與扶志、扶貧與扶智、科技扶貧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切實做到認識、措施、保障「三到位」,促進扶貧地群眾轉變思想、貧困戶精準脫貧、黨組織戰鬥力提升。經過四年實踐探索,嶺南師院形成精準扶貧三到位、三結合、三促進的「三個三」模式,助力沙田村徹底拔「窮根」,打贏脫貧攻堅戰。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扶貧扶智希望紮根|水城縣第六...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三尺講臺上教育工作做好後,我就會開車到水城縣新橋街道新橋社區的貧困戶家中實地走訪。  這裡是居住著去年從大山搬出的鄉親,我一直想著用真心扶真貧、辦好事、辦實事,讓他們能在新的家園安居樂業,生活有希望。
  • 魯山:「一二三四」教育扶貧計劃 為貧困學子插上騰飛翅膀
    近年來,魯山一高黨委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結合校情實際,研究制定了「一二三四」教育扶貧工作計劃。其中,一是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而輟學;二是對「四類學生」採取師生結對幫扶;三是從「扶質」「扶志」「扶智」三個方面做好教育扶貧工作;四是持續推進魯山一高教育扶貧「四個一」工程(讓一個家庭走出一個大學生,使一個家庭擺脫貧困;讓一個村莊走出多個大學生,使這個村莊未來充滿希望;讓一個鄉鎮走出一批大學生,使這個鄉鎮未來更加美好;讓全縣每年走出一大批大學生,助力魯山未來更加繁榮富強)。
  • 「扶貧故事」尚國強:合奏一曲教育扶貧之歌
    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員,我們責無旁貸,更何況,教育扶貧託起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國家的未來。在全縣中小學校,每個教師幫扶一個來自貧困家庭的在校學生,已經成為一種制度。教師與學生建立起幫扶對子,通過日常學習生活的親密接觸,從學業、心理、勵志、感恩、體藝等多形式地進行幫扶,達到國家扶政策,社會扶落實,學校扶教育多角度全方位扶貧實效。
  • 市工商聯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雲南會澤掛牌督戰村結對幫扶工作座談會
    市工商聯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雲南會澤掛牌督戰村結對幫扶工作座談會 2020-05-16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醫附二院精準扶貧送溫暖 教育扶智圓夢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進一步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推進教育扶貧工作,重醫附二院派遣的扶貧第一書記黃勇,自駐村合川區隆興鎮天佑村以來,密切關注貧困學生教育情況,認真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切實幫助困難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 東方時評丨網絡扶貧,當下有為,未來可期
    網絡扶貧是依託於網際網路和信息化進行扶貧的一種形式,是脫貧攻堅大格局的重要組成,助力精準脫貧的重要手段。網絡扶貧的基礎是網絡設施建設,如今貧困地區家家通網絡,真正做到了讓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網絡扶貧,在輸出與輸入中增收致富。電商扶貧是網絡扶貧重要模式。各地通過發展貧困地區的電子商務,建立電商產業園、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對接電商大市場,帶動農民就業創業、貧困戶脫貧致富。
  • 天河邊檢站組織開展「圖書漂流教育扶貧」愛心捐書活動
    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通訊員/闞清雅)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天河邊檢站組織開展「圖書漂流教育扶貧」愛心捐書活動,發動全站民警職工向廣西三江定點幫扶村富祿鄉仁裡小學捐贈書籍,為山區孩子們開啟一扇探尋知識的心靈之窗。精準扶貧,教育先行。
  • 心理疏導強心智,月湖區扶貧扶智助力脫貧攻堅
    【背景情況】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月湖區創新幫扶脫貧工作載體,積極推動扶貧與扶志相結合,以「扶貧、幫困、互助、崇善、感恩」為主題,不斷創新精神扶貧工作方法,在童家鎮官山村試點開展「相信自己,我們一起加油」心理疏導公益活動,推行「一聯、二疏、三激
  • 教育幫扶「南山模式」碩果纍纍 南山區教育精準幫扶總結大會在廣西...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南山區教育精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此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總結南山區與田陽區、德保縣、連平縣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和跨區域教育聯盟工作成果。
  • ...市文廣旅體育局精準扶貧:扶志又扶智,培養貧困戶子女當體育特長生
    把小安靜和小都都從家裡接出來送上包車之際,肇慶市文廣旅體局的駐村扶貧幹部楊智剛再次叮嚀她們。小安靜稚嫩的小臉終於露出了微笑,羞澀地點點頭,小聲地答應到:「好」。望著她們漸行漸遠的車子,楊智剛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五年多的扶貧經歷,讓他由衷感慨:扶志和扶智比什麼都重要。
  • 「扶貧結碩果 雙寨展新顏」扶志扶智從娃娃抓起 多方合力創美麗鄉村
    校園裡,操場內正上體育課的學生們活力四射,教室裡傳出清澈響亮的朗朗讀書聲;村莊裡,老人們悠閒地坐在樹蔭下談天話家常,遠處是正在施工建設的綠美古樹公園;池塘中,成群結隊的鴨子緩緩遊過,水面泛起粼粼波光……自2016年5月進駐雙寨村,在進行了實地調研分析後,廣東南粵集團就將「扶志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