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氫事件要涼,但金星探索可能要熱

2020-11-23 澎湃新聞

近日,對相關分析數據進行細究發現,「金星大氣層存在磷化氫」的結論站不住腳。

2020年9月14日,有研究團隊宣布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這一事件觸發了人們對於金星存在生命的新遐想。但近日,同行對相關分析數據進行細究發現,該研究團隊在數據分析方面可能存在問題,意味著「金星大氣層存在磷化氫」的結論站不住腳。

雖然此次為一項烏龍發現(大概率),但這或激發了人類再次探索金星的熱情。

一張根據美國宇航局「水手10號」探測器1974年記錄的數據繪製的金星圖像

人類尋找另一顆行星生命跡象的腳步因對其化學組成的不了解而停滯的事件不是第一次。

時至今日,有關專家仍在爭論1977年「海盜號」登陸器所做的一些實驗是否探測到了火星生命的信號,但我們能從那次行動中汲取的主要教訓其實是,科學家還沒學會在火星上「走」,就想開始跑了——他們還未掌握火星化學環境就開始尋找火星生物了。

科學的一大優點在於,對現象的解釋可以隨著數據的積累而徹底改變。就金星的例子來說,科學家的觀點改變了一次又一次。

在那些經典科幻小說中起到敘事骨架作用的神話故事裡,人們常常把金星描述為一個天空雲層密布,地面滿是沼澤雨林的行星——一個充滿水的世界、一個適宜植物生長的世界,雖然潮溼但可以孕育生命,在某些故事中,金星上甚至生活著性格溫和的當地人。在那些故事裡,火星則是一個瀕臨死亡、一片荒蕪的文明——這個觀點是波士頓慈善家帕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 Lowell)於20世紀初首先提出的,他覺得他看到了火星上的運河。

這些都是在我們實際探測這兩個星球之前很久的事了。正是通過這些探測,我們才發現金星和火星的環境根本不宜居:

在濃厚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的籠罩下,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800℉(約合427℃),甚至形成了硫酸雲;火星的大氣則極為稀薄,因而火星表面十分寒冷。

此外,這兩個星球都十分乾燥(在最初的探測中,我們完全沒有發現這兩個行星上存在水),至少它們的地表情況就是如此。

追溯人們對金星的熱情

金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體之一,視亮度僅次於太陽、月亮和偶爾才會出現的超新星,大多數人都看到過它的身影。此外,金星也是最有可能被誤認為UFO(不明飛行物)的天體。

20世紀40年代,金星還成了另一次流行文化浪潮的主題元素。當時,一位名叫伊馬努爾·維利科夫斯基(Immanuel Velikovsky)的博學學者、精神分析學家,看到聖經對太陽在天空中靜止不動這類事件的解釋後頗受「啟發」,便提出木星在3500年前分離出了金星,後者隨後在整個太陽系內橫衝直撞,期間雖與地球擦肩而過,但彗星狀的尾巴還是給地球帶來了鼠疫病毒,接著,金星又與火星相撞,最後才在如今的軌道上「安分」下來。這個想法完全沒把天體力學定律放在眼裡。

維利科夫斯基講述這個故事的《世界大碰撞》(Worlds in Colllision)一書於1950年正式出版後,竟然非常暢銷,這令天文學家憤慨不已。

事實證明,維利科夫斯基通過完全錯誤的推導得到了兩個正確的預言:其一,木星是一個射電噪聲源;其二,金星溫度很高。

那個時候,後來那些美國太空計劃的奠基人們已經把心思全部放在了火星上,認為這個星球才是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因而理應成為人類探索太空的終極目的地。

1954年,維爾納·馮·布勞恩(Werner von Braun)在《科利爾》(Collier『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長文。這篇文章後來成了人類探索火星這顆紅色行星的藍圖。

當時,馮·布勞恩極富洞察力地預見到,人類要想實地考察火星還需要100年。實際情況是,美國宇航局最近確實一直在討論將21世紀30年代定為實現這個目標的現實時間框架。

當時還是芝加哥大學博士生的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1960年的博士畢業論文中準確解釋了金星的酷熱環境。

他總結說,這顆行星濃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層引發了強大到失控的溫室效應,隨之而來的高溫也將金星變成了一個毫無生機的荒漠——至少在金星地表上情況的確如此。

於1996年離世的薩根始終都對我們找到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並且一直大力支持地外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動。1967年,他與耶魯大學生物化學家哈羅德·莫洛維茨(Harold Morowitz)一道指出,金星雲層中的環境條件似乎要比地面宜居得多,更有利於生命的誕生與發展,畢竟金星雲層的氣壓只是一個大氣壓,且溫度大約只有40℉(約合4.4℃),具體多少取決於測量雲層的哪個部位。

「如果有少量礦物質通過某種方式從金星地表進入雲層之中,那麼想像金星雲層內生活著某種土著生物絕非難事,」他倆在發表於《自然》上的一篇論文中這樣寫道。

當時並沒有很多人認可這個想法。「這個觀點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和嘲笑。」亞利桑那州圖森市行星科學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大衛·格林斯普恩(David Grinspoon)如是說,30多年來,他一直是薩根這個想法的大力支持者。

3月,匈牙利紹爾戈陶爾揚的夜空中金星清晰可見。這顆行星通常是夜空中除月亮外最亮的天體

格林斯普恩博士回憶說,他在自己1997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用一章的篇幅討論了金星雲層內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出版商要求他把「金星大揭秘」的這章刪掉,認為這樣一種怪異的觀點會給整本書帶來不利影響。不過,這一章最後還是保留了下來。

最近這些年,有關極端環境微生物和系外行星的發現——所謂「極端環境微生物」,就是那些生活在核反應堆、海底地熱噴口以及其他極端環境中的細菌——激起了針對宜居行星的新研究和新想法。如果火星上都能有微體化石,那金星憑什麼不能有?

此外,格林斯普恩博士還表示,有關金星的最新研究還表明,這顆行星只是最近(7億年前)才失去海洋,這意味著,金星形成後有足夠的時間孕育生命,這些可能的金星生命也有足夠的時間演化並逃到金星雲層中。

如果金星有生命,可能是什麼樣子?

2004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天文學家德克·舒爾策-馬庫奇(Dirk Schulze-Makuch)和他的同事提出,金星雲層中漂浮的微生物可能包裹著一種名叫1,2,3,4,5,6,7,8-八硫雜環辛烷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起到「防曬霜」的作用,將紫外線轉化成可見光波段的輻射,並用於光合作用。

今年早些時候,麻省理工學院的薩拉·西格爾(Sara Seager)博士和她的同事進一步拓展了這個想法,為這些金星微生物構建了一個可能的生命周期。他們提出,這些微生物可以生活在金星雲層中的硫酸液滴中,隨著此類液滴的碰撞與合併,越來越多的微生物會聚集到一起,一同進行新陳代謝和分裂。

這些液滴會在不斷合併的過程中變得過重,最後以硫酸雨的形式從雲層中降下。不過,它們在落到地面之前就會蒸發,其中的微生物也會因此而脫水、休眠。

西格爾博士特別指出,我們已經知道,金星有一層薄霧。「這層薄霧非常穩定,並且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其中有什麼粒子,但它們已經飄了很長時間了,」她說,「因此,我猜測,薄霧內部分粒子——並非全部,只是部分粒子——實際上是完全脫了水的生命體,也就是孢子。」

這些孢子非常輕盈,能夠隨著一種叫作「重力波」的環流飄回到金星雲層中。在那裡,它們會充當新液滴的種子,重新凝結,並開啟整個循環。

西格爾博士還指出,地球大氣層中也存在這類微生物,只是不會在空中停留那麼長時間。

「不過,我肯定不能斬釘截鐵地說,金星上存在生命。」西格爾博士強調。

另外,什麼樣的生命能夠忍受硫酸雲中的殘酷環境條件?西格爾博士認為,它們很可能不是像我們這樣以DNA為基礎的生物。如果我們最終發現,大自然有另一種孕育生命的方式,那將會是21世紀科學的標誌性事件。

金星探測新行動

收集金星新數據的競賽已經啟動了。美國宇航局和其他航空航天機構都在考慮派遣新探測器前往這顆我們長期忽視的姐妹行星。

例如,俄羅斯的Venera-D任務(包括一個軌道器和一個著陸器)計劃最早將在2026年飛向金星,歐空局的遠景號(EnVision)金星探測器也計劃在21世紀30年代抵達金星。而美國宇航局也正在考慮金星探測計劃的細節,其計劃有望穿越金星大氣層,從而獲取第一手的數據。

尤裡·米爾納(Yuri Milner)的突破計劃基金會(以獎金高達300萬美元的「突破」科學獎而聞名),也已經明確表示會資助有關金星生命的研究。

相關焦點

  •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挖金熱」或再起?俄航天局局長稱:金星是...
    1 金星可能存在的「新生命」 近日,國際天文學家簡·格裡維斯團隊在《自然·天文學》期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磷化氫是一種有臭味、無色、劇毒、易燃的氣體。
  • 金星可能存在磷化氫,俄專家曾稱或有生物移動,難道真有生命?
    金星上可能存在「磷化氫」 磷化氫是一種無色、劇毒、易燃的氣體,但是科學家們如果真的在金星上發現了「磷化氫」的存在,那麼意味著金星真的可能存在生命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 金星大氣中首次探測到磷化氫
    自從人類開始真正的太空探索之旅,尋找地外生命就成為吃瓜群眾最感興趣的部分,人們渴望著在地球之外的天體上發現生命存在,即使是簡單微生物也好。到到目前為止,人類沒有發現過任何地外生命,甚至是生存痕跡都沒有。
  • 金星是否可能存在生命?天文學家這麼說
    今年有沒有感覺到所有目光都聚集在金星上?上個月,在金星的高層大氣中發現生物標誌物磷化氫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但是仍然不確定的是,磷化氫的發現到底意味著什麼。 現在有一組研究人員稱他們在金星的大氣中發現了名為苷氨酸的胺基酸。
  • 望遠鏡捕捉特殊物質,金星有點不尋常!專家:這或是外星生命
    不過,最近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出,除了大家熟知的木衛二、土衛二等星球可能有生命跡象外,一度被認為不太可能有生命存在的金星似乎也有著存在生命的跡象!水星、金星、地球、月球、火星和穀神星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曼徹斯特大學和卡迪夫大學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藉助位於智利ALMA陣列和夏威夷的麥克斯韋望遠鏡,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PH3),許多天體生物學家將磷化氫視為「生物標誌」,也就是說這裡可能存在著生命的跡象。
  • 金星上是否已發現微生物存在?
    太空迷們都知道,金星表面酷熱難耐,熱得足以融化鉛。這是最不可能找到任何生命的地方之一。但是金星微生物的跡象並不是來自該行星的表面,而是來自其大氣層,那裡的環境還可以合理地描述為「與地球近似」 。應當注意,這個新發現還不是金星上有生命的確定證據。但研究人員給出的理由令人信服。
  • 科學界地震:生命原來在金星?
    那麼,人們要怎麼確定金星大氣是不是真的存在微生物呢?但要知道,與那些幾乎全部由氫組成的氣態巨行星不同,金星、地球大氣中只包含痕量的氫氣,這意味著,即使是金星表面的高溫環境也難以自發製造磷化氫 :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氣體,被認為要麼來自於生命活動,要麼來自於某種我們尚不了解的非生命過程。 而且像甲烷一樣,還原性的磷化氫氣體,在氧化性的金星大氣中,並不能持久存在 。
  • 金星存在外星生命嗎?接下來又將如何?
    因此,目前科學家對金星的表面地形、地質學(包括其地質歷史)、構造和潛在的火山活動都不完全了解。然而,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之後,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是「在地球以外尋找生命存在證據方面最重要的進展」,並認為「是時候優先考慮金星了」。在我們向金星發射新的探測器進行調查之前,地球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 科學家推測:金星上空雲層中可能存在生命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除地球外,太陽系中其他地方很可能也存在生命,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金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英國卡迪夫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9月期發表文章說,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他們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氣體。地球上無需氧氣生存的一些微生物分泌這種氣體。
  • 大發現,在科學家在金星中存在或曾經有生命跡象
    14《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了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金星的研究成果。成果表示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PH3)含量遠高於預期。在觀察金星的大氣層時,研究小組發現了一個只屬於磷化氫的光譜特徵。估計磷化氫存在於金星雲層中,豐度為20ppb。
  • 新研究:金星疑似外星生命的證據
    在金星的強酸雲中發現了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這表明微生物可能存在於這顆不適宜居住的行星上。(路透)該報稱,在金星的高酸性大氣中發現了一種名為磷化氫(phosphine)的氣體,這表明微生物可能存在於這顆不適宜居住的星球上。
  • 科學家在金星大氣中尋覓到生命跡象 兩架望遠鏡相繼證實
    無疑,金星可能存在生命宛如天方夜譚。不少媒體對這一發現的描述也是「可信度很高,但還未被完全證實」。金星雖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但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總將著眼點放在月球、火星乃至系外行星上。基於劇毒磷化氫的兩種猜測既然發現了磷化氫,那麼就要解決磷化氫從哪來的問題了。按論文的說法:在已有的金星知識的基礎上,我們設想了所有可能生成磷化氫的場景。科學家們在大量的穩態化學和光化學研究後,仍表示無法解釋其存在的原因。
  • 在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金星上探測到外星生命的潛在跡象
    在不適宜居住的金星上探測到外星生命的潛在跡象科學家周一表示,他們在金星的酸性雲層中發現了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這表明微生物可能居住在地球這個不適宜居住的星球上,這是一個誘人的跡象,表明在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生命。
  • 科學家有重大突破,金星上發現大量證據,外星生命體或被發現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人們開始打破固有的認知,認為宇宙是有盡頭的,而隨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我們遲早會找到它的盡頭。不過,相對比起尋找宇宙的盡頭,人們可能對於宇宙中的其他生命體更加感興趣。自古以來,人類自詡是這世間唯一的生命體,是至高無上的。不過,自從幾個世紀前發現的「外星人」,讓人們相信在宇宙的深處還有與人類一模一樣的生命體,人類並不是孤獨的。
  • 祝融星根本不存在,金星生命也是「烏龍」
    當然,在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也經常會有很多「烏龍」事件發生,比方說至今仍然偶爾會被人提到的「祝融星」。被愛因斯坦「毀了」的祝融星愛因斯坦是如何「毀掉」祝融星的?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愛因斯坦否認了它的存在,終結了困擾人類半個多世紀的天文難題。
  • 金星確認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此發現對地球有啥影響?
    對地球啥影響都沒有,這一發現最多也就是科學家在探索宇宙的時候興奮一些,部分科學家認為以後可以把金星發展成第二個「地球」為很遙遠之後的移民做準備,估計最開心的應該就是那些寫科幻小說的作者,這回又有題材可寫了!
  • 科學家發現金星大氣存在「生物性、人為活動才能生產」的神秘物質
    「磷化氫」主要由三個氫原子和一個磷原子組成。這種物質當地球上只有兩種形成方式,一種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人為產生,另一種則產生於動物和微生物身上某種生理機制,像是在獾的內臟、企鵝的糞便或其他動物的腸道中,就存在磷化氫。 問題是,金星上沒有企鵝,更沒有工廠,怎麼會有「磷化氫」的存在?
  • 「金星」|久石讓的配樂與阿基拉的畫風,但你就是看過
    近期,金星卻在科學界裡上了一次熱搜。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可是跟另外一個「網紅鄰居」火星相比,金星因為惡劣的生存條件、對地球人的吸引力非常低,燒錢的科學探索任務也很少青睞金星。9月14日,在《自然 - 天文學》雜誌上出現了一篇令人震驚的論文,科學家表示,在金星的大氣層中,可能發現了磷化氫 (PH3)。
  • ...他把自己的電影封印了30年|金星戰記|機動戰士高達|地球|麻省...
    金星大氣層中可能存在磷化氫(PH3),這意味著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可是跟另外一個「網紅鄰居」火星相比,金星因為惡劣的生存條件、對地球人的吸引力非常低,燒錢的科學探索任務也很少青睞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