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 郭德綱認可楊少華師承 石富寬用四個字讚譽郭德綱于謙

2020-12-14 蕭陶

臘月二十九,天津衛視與德雲社合辦的《開開心心 年年好》春節相聲晚會如期播出。看完這三個多小時的節目,蕭陶有這麼幾個「沒想到」:

1、沒想到閻鶴祥會跟楊九郎搭檔

閻鶴祥是德雲社少班主郭麒麟的「御用」捧哏,楊九郎則專門給「二爺」張雲雷量活。郭麒麟和張雲雷,因為不同的原因都沒隨大部隊去天津,這讓閻鶴祥和楊九郎耍了單。

在德雲社總教習高峰的撮合下,閻鶴祥和楊九郎這兩位捧哏演員臨時搭檔,合作表演《雙簧》。要蕭陶說,這個以傳統手法表演的段子可圈可點,風頭甚至蓋過郭德綱和于謙所表演的《兄弟情長》。

2、沒想到天津四位老先生會前去捧場

李伯祥、田立禾、楊少華和魏文亮是天津本地的相聲名家。這四位老先生被主持人譽為「相聲界的國寶」,他們能去給德雲社捧場,多少有點出人意料,至少蕭陶沒想到。不過,這的確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在介紹這四位老先生的時候,郭德綱只說田立禾是寶字輩,未提到楊少華。後來,他找補回來,稱楊少華「師爺」。這說明楊少華的師承,郭德綱是認可的。

這四位老先生雖然年事已高,但一點都不含糊。魏文亮唱了一小段老鴛鴦調《探五更》,田立禾和李伯祥合說了一小段《報菜名》,唯獨楊少華「偷懶」,只接茬說了兩句話:「好吃」,「你請客啊」。當然,這不能冤他,誰讓他最年長呢?

楊少華今年八十有八,田立禾小楊少華三歲。最小的是魏文亮,今年八十。這裡蕭陶要多說一句。魏文亮7歲時拜張文斌為師。兩年後,張文斌因病去世,後來魏文亮又拜武魁海為師。要是沒拜武魁海,魏文亮也是寶字輩,因為張文斌跟張壽臣、馬三立同為壽字輩。李伯祥雖然只比田立禾小三歲,但在相聲門裡他比田立禾小一輩,跟魏文亮一樣,都是文字輩。李伯祥還是郭德綱的親師大爺。

3、沒想到石富寬對郭德綱的評價會如此的高

石富寬是于謙的師父。他跟于謙以及于謙的徒弟馮照洋「祖孫三代」合說《想唱就唱》。表演結束後,主持人請石富寬談談他對郭德綱和于謙的評價。石富寬首先稱郭德綱和于謙為「表演藝術家」,接著說「我總結了他們倆的優點四個字,執著,還有創新」。讚美之詞,溢於言表;評價之高,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4、沒想到楊進明會以這樣的方式出場

楊進明是楊少華的乾兒子,曾長期跟楊少華的小兒子楊議搭檔,可楊進明又是侯耀文的徒弟。去年,楊進明加盟德雲社。蕭陶記得當時郭德綱曾說過這樣的話,去國外演出也帶著楊進明。

這回的演出不在國外,而在楊進明的家鄉天津,可節目單裡卻沒楊進明。難道他沒回天津?直到演出結束之前,謎底才被揭開。在攢底的京劇《滿床笏》裡,楊進明反串皇帝的女兒,也是郭子儀的兒媳婦昇平公主。

《滿床笏》又名《打金枝》,是一出根據史實改編的表現大團圓的戲。不過,德雲社所演的《滿床笏》,與其說是京劇,倒不如說是相聲劇。除了郭德綱和陶雲聖外,其他演員沒唱京劇不說,說的還都是大白話。

楊進明雖然參加了演出,但只是個龍套演員。跟他同等待遇的還有侯寶林的長孫侯震、新加盟德雲社的張鶴擎和劉鶴安等人。不過,楊進明應該是最年長的「昇平公主」了。看到他的扮相,同臺的郭德綱和于謙差點都笑噴了。

5、沒想到男主持人竟然不是裘英俊

最早披露天津衛視與德雲社合辦春節相聲晚會的是裘英俊。這些年,天津衛視相聲類的綜藝節目一直由裘英俊擔綱主持,可這回的主持人卻不是他,而是趙川。

趙川是北京衛視生活頻道的主持人。他曾在央視主持過《為您服務》,也曾在山東衛視、內蒙古衛視以及河北衛視主持過節目。趙川跟天津衛視結緣於《愛情保衛戰》,但在蕭陶的印象中他從未主持過相聲類的綜藝節目。棄裘用趙,究竟為何,蕭陶似乎有答案,可又沒有答案。不過,事已至此,也就不必糾結了。

以上就是蕭陶看完天津衛視德雲社相聲晚會所想到的五個「沒想到」。您如想到別的「沒想到」,歡迎補充。今天是大年初一。最後,蕭陶給大家拜年,恭祝各位鼠年吉祥,萬事順遂!「鼠」您最幸福,「鼠」您最快樂!

(蕭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盜用者必受追究!)

相關焦點

  • 相聲名家楊少華的師承關係為何不被同行承認?
    郭德綱經常說「三個說相聲的對著罵街,你把另外兩個熬死,你就是藝術家」;楊少華老先生的藝術家差不多就是這麼來的。在年輕時,楊少華的藝術可不行,一直沒有混出樣子來,直到60來歲的時候才通過與趙偉洲合作的《枯木逢春》、《危言聳聽》等作品,創造了「蔫哏」這種獨一無二的捧哏方式,開始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這個成名的過程太漫長了,太大器晚成了。
  • 郭德綱于謙大喜的日子
    郭德綱:「嗯,天上人間我都去。」郭德綱:「我替你起個誓吧。你要走,五雷轟頂劈碎了你。當然了,我要是對不起你,先讓雷劈了我。」于謙:「老得有我這裡頭。」郭德綱:「沒有你,就不成世界。」網上有人問:郭德綱和于謙到底是什麼樣的友情?要我說,那絕對是託妻獻子的交情啊,這不兒子都在對方手裡呢。開個玩笑。
  • 以郭德綱和陳寒柏為例,談「拜乾爹」為何在相聲圈盛行
    ,師勝傑是苗阜的乾爹,于謙是孟鶴堂的乾爹……其中在當乾爹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張壽臣,他收的乾兒子很多,其中甚至還有理論上平輩的高鳳山。 在相聲圈,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沒有師承的海青也會收乾兒子,比如著名相聲作家廉春明,由於他在相聲圈的威望很高本事很大人脈也廣,其門下的乾兒子也是不少,知名的就有郭德綱、于謙、汪洋、徐德亮、方清平和付強等人。
  • 郭德綱于謙能排第幾?盤點當今排名前五的相聲組合
    苗阜 王聲如果說郭德綱和于謙在這個時代還有對手,那就是苗阜和王聲。苗阜王聲創辦了青曲社,無數段膾炙人口的相聲為當代相聲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第1位:郭德綱 于謙(德雲社)郭德綱 于謙憑藉一己之力拯救了相聲這門中國經典傳統藝術,郭德綱和于謙必將永載史冊。郭德綱師承侯耀文,于謙師承石富寬。
  • 于謙說郭德綱隨便寫八個字,就可以說出一個段子,這得是什麼境界
    不到五十歲的郭德綱還不至於「江郎才盡」,于謙老師就曾親口回應過這類質疑。於娘娘十分肯定郭德綱的才華,不然也不會和他搭檔了整整二十年,他曾讚賞說:「郭德綱隨意寫出八個字,就可以說出一個段子。」這得具有什麼樣的實力、多高的境界才能達到?
  • 楊少華再次評價郭德綱,說出同行心裡話,如此胸襟讓人欽佩
    儘管同行們對郭德綱的相聲水平存在諸多非議,但是有一點也是不得不承認的,那就是郭德綱是深諳市場的大師,他把相聲商演提高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高度。 郭德綱對相聲行業的貢獻,很多有真本事的前輩相聲名家,都對其稱讚有加。在這些大師們中間,對郭德綱最不吝讚美之詞的無疑就是楊少華老先生。
  • 郭德綱和于謙——20年的知遇傳奇
    親切的說法,是把郭德綱和于謙稱為「郭大爺」和「於大娘」。相聲票友們分析說,兩個郭德綱成不了事,兩個于謙更不可能。「中國相聲這門技藝沒死絕,真虧祖師爺顯靈的時候給郭德綱配了個于謙。」郭德綱自己也這麼說,「這是祖師爺疼我,給我了一個這麼好的捧哏演員。」
  • 郭德綱于謙的20年「恩愛史」
    今年,是于謙郭德綱「老兩口」20周年瓷婚的日子,於是,老兩口也秀了一把「恩愛」。于謙:20周年,與有榮焉,你我當如此。@郭德綱郭德綱:20周年,小半輩子都搭你身上了。2000年,郭德綱還沒火,于謙還在四處賺錢。那時北京曲藝團卻相聲演員,郭德綱就被「借」去說相聲。于謙作為北京曲藝團的演員,就這樣被安排和郭德綱一起說了一回。這一次,可謂「一見鍾情「。
  • 郭德綱不敢惹他,豪宅堪比公園,煙是普通人1天工資
    于謙在德雲社成名之前,應該沒人知道,他的家境究竟有多好。他本就出生在一個富足家庭,生活上衣食住行有很大保障,而且家裡有著一個4萬平的馬場。這樣一個面積放到北京這麼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來說,本就是一個很令人驚訝的事情。
  • 看看馮鞏與楊少華,你就知道了
    楊少華:大器晚成的「角兒」如今楊少華在相聲界,應該是有著絕對話語權的一位大師。這位大師可不是因為,將自己同時期的相聲熬走了,才成為的大家,楊少華算是威名在外的存在。楊少華的捧哏,太有自己的特色,年輕的時候也為這股「蔫壞」的風格,對於楊少華比沒有太多的優勢可言,但是這種風格越是年紀老。也就越有韻味。楊少華給「量過活」的人,那可謂是真的不少,很多還多是相聲界首屈一指的名家,曾經楊少華為馬三立做過捧哏,那個時期馬三立可是那個時代的翹楚,楊少華能為他做捧哏,足矣證明他的實力。
  • 郭德綱與于謙的深情——德雲一路風雨年,不負此間老少年!
    不管是25年前半紅不火的北京相聲大會,還是如今如火如荼的德雲社,郭德綱的性格一直都沒有變,因為他鋒芒畢露,所以他時常處在風口浪尖。但好在老郭品行經得住拷問,儘管飽受同行的擠兌,但郭德綱挺過來了。而郭德綱最艱難的時刻,此中的苦澀與無奈,也只有于謙能懂。並且一直陪伴著,郭德綱與于謙的深情——德雲一路風雨年,不負此間老少年!
  • 郭德綱沒有評書門師承卻敢開書場,最愛挑刺的同行為何集體失聲?
    這些年,每當郭德綱談及從藝經歷時,常說這句話:「我七歲學評書,九歲學相聲。」當把所從事的行業排序時,他也坦誠地說:「我最愛的是京劇,其次是說書,最後才是說相聲。」總的來看,郭德綱始終把評書放在了很高的位置。
  • 郭德綱和于謙的矛盾,只是相聲界的傳統而已
    這個其實是由來已久了,不僅僅是郭德綱于謙的矛盾,更是相聲界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矛盾。也就是,捧逗之爭。郭德綱于謙只是遵照祖制罷了,當然,郭德綱于謙這一段也是真情流露,紅花綠葉,你說誰是紅花,誰是綠葉?捧哏說捧哏重要,逗哏說你自己信嗎?
  • 郭德綱和于謙沒鬧過矛盾?拋開錢權名利,兩人的確是很好的搭檔
    1997-1998年間,于謙與郭德綱在幾次演出場合中相識,止於點頭之交。2004年10月,于謙和郭德綱合作漸入佳境。同年,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郭德綱原搭檔張文順老先生病重,不能上臺,自此于謙與郭德綱結為固定搭檔。
  • 而郭德綱只上一次,看老郭的暗箱操作
    對於德雲社要說哪一對搭檔最厲害,不用多說,肯定是郭德綱和于謙,畢竟,當德雲社和郭德綱二十多年的合作經歷中,配合默契是無人能比的,早些時候,班主郭德綱自己說,德雲社還沒火起來的時候,他是什麼都接的,評書、大鼓、相聲,只要有人找他演,不管誰來演,都得先讓自己活下去,當謙大爺和郭德綱搭檔的時候,德雲社仍然沒有像現在這樣火,兩人也是在天橋演的,前幾次磨合很不順眼,二十年也該磨合順利
  • 二十年不鬧矛盾,聲稱是親兄弟,郭德綱與于謙的關係為何這麼好
    郭德綱曾經為了應聘主持人,被節目組「刁難」,讓他在玻璃櫥窗裡度過48個小時,吃飯喝水睡覺,都被路人看著,還要表演節目,一般人誰願意做。與郭德綱的心酸相比,于謙似乎就好很多了,地道的北京人,早早的考進相聲班學藝,期間又結識了不少位知名的相聲演員,後拜師石富寬先生。
  • 德雲社節目單官宣楊進明加入,和郭德綱是師兄弟,曾和侯耀華搭檔
    這樣的陣勢,一個德雲社總教習,一個德雲社總調度,可見郭德綱的重視程度。楊進明跟郭德綱關係還真是不一般,他們都是侯耀文徒弟,是正經八百的親師兄弟。楊進明義父楊少華跟郭德綱交情匪淺,他這次加盟德雲社跟高峰欒雲平的群口《誰欠誰》,就是當年跟侯耀文石富寬合作的節目。
  • 有人說郭德綱相聲沒有經典的段子?于謙:他寫八個字可說一個段子
    謙哥說郭先生8個字就能說段兒段子,這是什麼境界?有人說郭德綱沒有經典段子?我想回答:符合百姓喜歡的相聲段子均為經典段子。因為「經典」的解讀是這樣的:首先是有典範性質、經過長時間的推移而不衰。用在郭德綱相聲中這些均沾,怎麼會有人說郭德綱相聲的段子不經典?但歷史會給出結論而不是當下。也許在N多年後回顧當下的德雲社和郭先生,才會被人們發現「2003年2004年2005年」段子的作品可以作為郭先生的經典,比如「西徵夢」來源於1950年的老相聲段子「打白朗」所改編,如果沒有郭先生的傳承此段落早已失傳。
  • 曹雲金與郭德綱鬧掰後,與于謙私下有來往,貴圈的關係還真有點亂
    如今德雲社開箱慶典已經於12月1日當晚圓滿結束,這次演出的主力軍都是九字科的徒弟,尤其尚九熙、郭德綱、于謙合作的《扒馬褂》最為精彩,似乎也意味著這個徒弟將會成為德雲社今年力捧的對象。孟鶴堂也曾說過師父承諾一年捧一個人,「地利」與「人和」都佔了,能不能火起來就得看「天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