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成吉思汗的遺囑大汗之位本應該是窩闊臺一支繼承,其他子孫不得爭搶,這可是對窩闊臺一支最有利的力量,但是最終窩闊臺死後沒多久大汗之位就易主了,最後變成託雷一支的了,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窩闊臺一支女人擅權的原因,還有後世子孫對於汗位唾手可得的得意。
女人擅權,只顧著自己的私利,成為了窩闊臺家族難保汗位的導火索。窩闊臺死的時候本來是想著把汗位傳給傳給自己的孫子失烈門,但是由於大汗傳位的儀式庫裡臺大會需要很長時間準備,就讓窩闊臺的妻子乃馬真後暫時管理一下朝政,誰知道這個女人私心太重,一心想要自己的兒子貴由繼位為汗,這個女人心狠手辣,打壓拉攏一大批權貴,最後掌握了權力,但是治理國家那是一竅不通,根本不把成吉思汗的祖訓放在心上,這樣的高壓政策上位的人,能夠得到人心嗎,矛盾也就可想而知了?
家族內鬥,實力減弱。窩闊臺的兒子貴由雖然當上了大汗,但是確實一個短命的人,在位不過兩年就死了,又沒有指定繼承人,因此在失烈門和貴由的兩個兒子中間又形成了一次權力爭奪戰,這種內耗可以說是致命的,實力消耗了,又有誰願意聽一個整天為了權力爭奪不休的大汗呢?因此內鬥讓窩闊臺家族就這樣不斷地減弱力量。
成吉思汗的孫子輩的人對於窩闊臺家的人產生了厭棄的心理。在窩闊臺的兒子和託雷、朮赤的兒子之間發生了很大的矛盾,在蒙古擴張時期,窩闊臺組織了一場長子東徵的戰爭,這其中窩闊臺的兒子和朮赤的兒子就發生了很大的不愉快,窩闊臺的兒子就是貴由,這是一個沒有什麼能力的人,但是身為大汗之子的高貴讓他目空一切,想做事但是一直做不成事,而朮赤的兒子拔都是一個有能力又能做成事的人,雖然不是大汗之子,但是王族之後,能力還不弱,更是看不起能力一般的貴由。這件事情最終捅到了窩闊臺大汗那裡,拔都最後勝利了,貴由被拔都壓了一頭,這個梗可不是一般的大。
從上面這三個原因開始,窩闊臺家族的人一次次地喪失眾人對他們的信心,結果在貴由死後的庫裡臺大會上,託雷的兒子蒙哥被推上了汗位,從此窩闊臺家族再無力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