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2020-12-12 聞是藝術

法國 雅克·路易·大衛 《馬拉之死》 布上油畫 縱162釐米×橫125釐米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藏

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作者:佚名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內容和形式,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也沒有無內容的形式。作為視覺藝術、造型藝術或空間藝術的美術,總是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如線條、色彩、空間、構圖和材質等形式要素及其組合關係構成的形式美作用於人的感觀,使人們透過藝術作品的形式認識其內容,獲得審美的感受。如果說美術創作過程是從內容到形式,那麼美術鑑賞則是一個逆向過程,即從形式到內容,前者的終點成為後者的起點。美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具有歷史性與時代性,它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時代和生活內容的變化,美術的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在繼承、借鑑舊有形式的基礎上產生出新的藝術形式。

提香的 《花神》

那麼,什麼是作品的形式呢? 形式是指構成事物諸要素的結構和顯現方式。「形」即稱「原形」,包括原始形、自然 形;「式」指「法式」、「法則」。「形」是自然的,「式」是人為的。「形式」是指將自然形態經過人為加工而成為一種新的美的形式。作為內容存在方式的形式,包含兩方面的聯繫,首先是內容諸要素的內部結構和排列方式,稱為內形式,它是尚在美術家頭腦中的反映形式、精神形式。其次是與內部結構相關聯的外部表現形態,即呈現於感覺形象的外觀,稱為外形式。內形式直接體現事物內在要素的構成關係,因而與事物的內容緊密相關。事物的外在形式具有獨立審美價值,而形式美則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對獨立的審美特徵。內形式與外形式好比建築物的結構與造型,建築物的內部結構根據設計要求,可採用木結構、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等,這是它的內形式;建築物的外觀造型、細部裝飾、門窗柱及色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這是它的外形式。事物的外形式美,總是誘發人們去欣賞它。 形式美具有抽象性,因而具有某種朦 朧的審美意味。原始圖案,如魚、蛙、蟲 等,經歷了一個由具象到抽象的轉變過程, 人們從圖案上點線面的組合關係及幾何紋 樣的變化中很難看出有什麼明確的社會內容,獲得的僅是審美意味。現代英國美學家克萊夫?貝爾用「有意味的形式」來解釋圖案的形式美是有一定道理的。實際上這種抽象的圖案是人類在實踐中積澱了豐 富的社會內容,以至逐步脫離了原來的內容而形成的。

拉斐爾作品: 聖母子,施洗者約翰及一聖童

什麼是形式美?廣義地說,它是客觀 事物外觀形式的美,狹義地說,它是大量 具體美的形式提煉、概括出來那種抽象形 式所具有的美。它是相對獨立的外部形式 諸因素的美,即點線面、色彩、空間、構 圖、質材等形式因素的組合構成的美術作 品的形式之美。

內容與形式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形式受內容支配,但反過來又影響內容的 表現。一切美的內容必須由一定的形式表 現出來,一定的形式美也不能脫離內容而 存在。就是抽象的形式美,也要通過人的 生理機能引起人的情感活動。美術作品的 美應是形式與內容有機統一,並隨時代的 變化而發展。

不同作品在內容與形式關係上往往有 不同的側重,再現型藝術偏重內容;表現 型藝術偏重形式;抽象藝術的形式就是它 的內容,內容凝結在形式上。蒙德裡安的抽象作品《構圖》僅以線條和色塊組成, 把形式――結構推向極端,追求的是抽象 的形式。

蒙德裡安的抽象作品

藝術強調個性和特色,否則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欣賞,但是並不等於說它就沒有共同的規律可尋,更不能說勿須知道藝術的共同規律,相反,對於藝術共性的了解,會有助於對具體的藝術個性的認識。我們知道,藝術是以審美為特徵而發揮其功能的,作為造型藝術,它所表現的線條、形體、色彩、材質等,在時間、空間上的 搭配、排列、組合,怎樣才是美的,同樣有著共同的特點和規律,因為都是表現在形式上,所以稱作「形式美」。形式美有種種法則,概括說明如下:

一、多樣與統一

多樣與統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規律,是各種藝術門類共同遵循的形式法則。所謂 「多樣」是整體中所包含的各個部分在形式上的區別與差異性;所謂「統一」則是 指各個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某種關聯、呼應和襯託的關係。 只有多樣變化,沒有整齊統一,就會顯得 紛繁散亂;如果只有整齊統一,沒有多樣 變化,就會顯得呆板、單調。多樣統一包 括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各種對立因素之 間的統一,另一種是多種非對立因素互相 聯繫的統一。無論是對立還是調和,都要 有變化,在變化中見出多樣統一的美。多 樣統一體現出事物內在的和諧關係,使藝 術形式既具有本質上的整體性,又表現出 鮮明的獨特性,從而更充分地表現藝術的 內容。

安格爾的油畫《泉》局部二、比例與尺度

比例是指事物的整體與局部、局部與 局部之間的數量關係,一切事物都是在一 定尺度內得到適宜的比例。比例之美,也 是在尺度中產生的,尺度就是標準、規範, 其中包含了體現事物本質特徵的美的規律。 人本身的尺度,是衡量其他物體比例美感 的因素。在《芬奇論繪畫》一書中達?芬奇認為:「美感應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間 神聖的比例關係之上。」事物形式要素之 間的勻稱和比例,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通 過對自然事物的總結抽象出來的。古代畫 論中所說「丈山尺樹,寸馬分人」講了山 水畫中山、樹、馬、人的大致比例。古埃 及的金字塔已經有嚴格的比例關係,胡夫 金字塔的周長除以二倍塔高等於3.1416, 與圓周率巧合,著名的「黃金分割率」是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的,他們發現 了這一比例的美學價值。古希臘的帕底農 神廟,是黃金分割最典型的代表作品,神 廟從外形到東西南北各面,柱式、門窗、 石階、三角額牆全部按黃金分割來造型。安格爾的油畫《泉》中的女人體從肚臍到 腳底的高度與全身高度的比為0.618,同 樣符合黃金分割。人體美一直是西方造型 藝術的重要表現內容,歷代藝術大師對人 體比例進行了研究與計算,得出身長與頭 部的比例為7:1至8:1。

比例不是僵死的東西,藝術家往往通 過改變比例來創造特殊的審美效果,安格爾的《土耳其宮女》「正是這拉長的腰身 造成的柔美,能立即抓住觀眾。」這即是 對人體比例進行改變,取得美的例子。

《土耳其宮女》局部

三、對稱與平衡

對稱又稱「對等」,是事物中相同或 相似形式因素之間相稱的組合關系所構成 的絕對平衡,是平衡法則的特殊形式。對 稱分為中心對稱、軸對稱和平面對稱3種 類型。自然界中植物的葉、大部分動物及 人都具有對稱形體。事物的對稱形式,會 給人以審美的愉悅。對稱、均衡的布局, 能產生莊重、嚴肅、宏偉、樸素等藝術效 果,例如西方宗教建築和中國古代皇宮布 局多用對稱形式顯示其穩定及宏偉規模, 裝飾圖案中對稱的運用更是比比皆是。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

繪畫中找不到嚴格的對稱結構,一般 只能做到大致對稱,如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在構圖上屬大致對稱。美國文藝心理學家樸孚研 究過一千幅名畫, 發現每幅名畫都含有 「不對稱中的對稱」、 「不平衡中的平 衡」,即是「代替平衡」的原則。人物畫 中體積偏左,則人的注意力偏右,風景畫 中體積傾右者,遠景往往偏左,以求左右 兩方平衡穩定。

平衡又稱「均衡」,在造型藝術中指 同一藝術作品畫面上不同部分和因素之間 既對立又統一的空間關係。平衡分為對稱 平衡、重力平衡和運動平衡。中國畫某處 常蓋一印章,除了標出作者外,也起平衡 構圖的作用。建築往往採取對稱形式,對 稱是嚴格意義上的平衡,具有高度的穩定 性。有些不對稱的建築,也同樣遵循平衡 的原則,如莫斯科的瓦西裡?布拉仁教堂, 其建築群的9座塔樓上蒜頭或寶頂的大小、 色彩和裝飾各不相同,但8座塔樓都圍繞 中央主塔,形成了眾星拱北鬥的結構,仍 然沒有背離平衡的原則。

四、對比與和諧

對比是質與量互相差異甚大的兩個要素產生強烈對照的現象,是強化視覺刺激的有效手段,包括形式對比與內容對比。

形式對比是指體積大小、色彩濃淡、光線強弱、空間虛實、線條曲直、形態動靜等的對比;內容對比如善與惡、崇高與卑劣、 愛與恨、痛苦與歡樂的對比。對比是創造藝術美的重要手段,其特徵是使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共處於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呼應關係,顯示和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以加強某種藝術效果和藝 術感染力。法國畫家達維特的油畫《馬拉之死》表現的是雅各賓黨領袖之一的馬拉被反革命分子科爾冀刺死於浴盆之中的場面,畫面下半部分是死於浴盆中的馬拉, 與上半部分黑暗的牆壁形成實與虛,明與暗的對比,突出了馬拉的形象。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通過耶穌與十二門徒共 進最後一頓晚餐時的富於戲劇場面,對耶 穌及叛徒猶大等的心理刻畫表現出善與惡 的對比。 和諧是指審美對象各組成部分之間處 於矛盾統一之中,相互協調,多樣統一的 一種狀態。美學史上最早提出和諧概念的 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該學派用數 的和諧解釋宇宙。

義大利 桑德羅·波提切利 《維納斯的誕生》 布上蛋彩 縱172釐米 橫283釐米 佛羅倫斯

局部

和諧作為優美的屬性之 一使人能在柔和寧靜的心境中獲得審美享 受。西方古典主義的油畫十分講求和諧美, 如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提香的 《花神》、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都是 和諧美的典型例子。

對比與和諧是一個事物的兩方面。藝 術作品中既有對比又不和諧,對比中求和 諧,和諧中又產生對比,在對比和諧中加 強美的感受。

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

五、節奏與旋律

節奏是客觀事物運動的重要屬性,是 一種合規律的周期性變化的運動方式。節 奏存在於客觀現實生活之中,火車的車輪 聲,人的呼吸,晝夜的交替都具有一定的 節奏;人的心理情感活動會引起生理節奏 的變化;藝術作品中的節奏具體體現在線 條、色彩、形體、音響等因素有規律的運 動變化,能引起欣賞者的生理感受,進而 引起心理情感活動。

人的視覺也有一定的節奏感受。在視 覺藝術中,節奏主要通過線條的流動、色 塊的形體、光影明暗等因素反覆重疊來體 現。靜態藝術是一種引申意義的節奏,繪 畫中透視的遠近、色彩的進退、比例的大 小、線條的曲直都構成了視覺上的節奏。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縴夫》是眾多的人 物並列由右後向左前移動的橫構圖,畫面人物分3組,形成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交 替錯落,人物上方外輪廓出現的起伏線產 生的節奏感十分強烈。我國書法藝術在黑 與白、字距與行距,起筆、行筆與收筆之 間產生一定的節奏,特別是狂草中線條的 粗細、長短、急速及疏密構成強烈的節奏 感。建築門、窗、柱的反覆交替,其節奏、 韻律與音樂很相似。

韻律是一種協和美的格律,「韻」是 一種美的音色,「律」是規律,它要求這 種美的音韻在嚴格的旋律中進行。例如一 條美的弧線,它的每一階段的形態要美, 這種美又是在一定規律中發展。線的彎曲 度、起伏轉折及前後要有呼應,伸展要自 然,要有韻律感(秩序與協調的美)。形 象的反覆、連綴、排列、對稱、轉換、均 衡等,幾乎都有嚴格的音節和韻律,是一 種非常優美的形式。

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縴夫》

六、反覆與連續

所謂「反覆」就是以同一條件繼續不 斷地連續下去,或是將一個圖形變換位置 後再出現一次或多次,配列兩個以上的同 一要素或是對象,就成為反覆。有時富於 變化的「反覆」也顯現「律動」的效果。 在同一要素反覆出現的時候,正如心臟跳 動一樣,會形成運動的感覺。單位形反覆 過程每一個階段的變化,如果能保持單位 形基本或部分的特徵,即原來單位形生發 出來的形與原形存在著一種親緣的相似關 系,這種關係容易取得統一的秩序。反覆 大都用於裝飾之中,它可以造成節奏運動 感,給側面帶來活力。因此設計常採用變 化對象的反覆表現,以求得更高的表現效 果。

連續是由一個紋樣(單元)或兩三個 紋樣(單元)向一定方向發展,運用紋樣 的反覆節奏獲得美的韻律。連續包括二方 連續和四方連續。二方連續是單元紋樣向 左右或上下發展,它具有反覆的節奏性和 二方的限制性,二方連續包括散點式、垂 直式、水平式、傾斜式、波狀式等。四方 連續是由一種紋樣或多種紋樣組合,同時 向四方發展,反覆連續構成。它有點綴式、 連續式或點綴連續交錯的形式,具有紋樣 的連續性、四方的銜接性的特點。其連續 形式有3種,即是紋樣與紋樣的連續,組 織骨骼的連續和紋樣位置更換的連續。由 於連續銜接使構圖緊湊,因此加強了紋樣 的變化,並為機器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七、統覺與錯覺

人的視覺是視網膜的映象傳送到大腦 後的反饋。當4個單元紋樣拼合在一起時, 常常會形成一個新的視覺中心,這種視象 稱為統覺。如建築物室內天頂圖案的組合, 鋪地的地磚圖案組合,形成了無數新的視 覺中心,其視覺效應產生更加豐富的內容, 構成了具有節奏、韻律的形式美。當人在 感知某一事物時,還可以獲得另一感官才 能獲得的感受,如聽到一個人的聲音,就 好像見到那個人的形態,由此產生通感。 通感把聲音變成視覺形象,統覺和通感是 審美視覺的再創造。

錯覺是人的知識判斷與所觀察的形態 在現實特徵中具有矛盾的錯覺經驗,是視 覺對象受到外來各種現象幹擾,對原有物 象產生錯誤的判斷。如通過兩條平行線加 上數條斜線,會造成這兩條平行線不平行 的錯覺。兩個同樣大小的白色、黑色的圓 形,由於錯視現象在視覺上產生白色圓形 更大的感覺。凝視黑色與白色強烈對比形 狀時,會在兩線條的交叉部分出現微小的 灰色點子,形成視覺「殘象」。若將錯覺 的不利因素轉化為藝術造型的有利因素時, 錯覺就成了美學研究的對象。雕刻家利用 錯覺變象來處理人物的比例,廣告裝潢設 計常利用錯覺來達到運動的刺激。錯覺可 以豐富構思的浪漫色彩,加強形態的動感 因素,在矯正錯覺中藝術形象得到美的誇 張,使不利的視覺因素成為藝術的特色。

相關焦點

  • 木馬創意美術兒童畫、手工、創意美術綜合類作品「粘土畫」欣賞
    少兒創意美術是針對4-16歲的青少年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反映兒童們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少兒創意美術不僅具有濃厚的趣味性還具有強烈的情感性,又直觀又形象,是兒童們喜愛和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分為繪畫、手工和欣賞三大類,今天我們首先欣賞少兒創意美術綜合類課程「超輕粘土畫」部分作品欣賞。
  • 第二屆「大美四川」美術作品展啟動徵稿
    近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中共成都市武侯區委宣傳部、中共彭州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溫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崇州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的第二屆「大美四川」美術作品展啟動徵稿。本次徵稿作品內容需展現出「大美四川」風採,能夠表現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來的偉大事跡,能夠表現祖國大好河山、社會發展以及人民幸福生活等積極、健康、向上的主題內容。類別包含美術類(國畫、油畫、版畫、書法、綜合材料等)。徵稿對象包括高校師生、藝術家、藝術愛好者、社會各界美術愛好者及中小學師生(面向全國及華人華僑,年齡不限)。
  • 共繪四川風採 第二屆「大美四川」美術作品展徵集作品啦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1月15日,記者獲悉,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旅廳主辦的第二屆「大美四川」美術作品展將於1月20日起面向全國及華人華僑徵集作品。「凡是熱愛美術作品創作的高校師生、藝術家、藝術愛好者、社會各界美術愛好者及中小學師生均可參加。」
  • 美術研究|繪畫作品精神內涵是藝術家創造的具有獨立生命的形式
    藝術作品具有直接影響觀者的特質,這是西方由來已久的一個美學觀念。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就闡述了純審美經驗。沃爾夫林提出五對相對的概念來分析文藝復興和巴洛克藝術的形式,前者運用線性[linear]追求清晰而封閉的形式,後者使用塗繪手段[painterly],以混沌的形式塑造開放而有景深感的效果。
  •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從「五四」到「美職」美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從「五四」到「美職」美術教育40年風雨踐行發布時間:2020-01-04 12:20:35 Sat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鳳凰山下,南宋遺脈,在這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市井小巷,一所孕育藝術與文化的學校靜靜地走過了四十年。
  • 深圳市中新中學:「新」隨手動美術作品展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為推動學校藝術教育的縱深發展,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展現學生的繪畫水平,近日,我校美術社團舉辦了創意作品展覽,優秀的繪畫作品吸引了多名師生駐足觀看。
  • 美術、圖像和視覺文化:如何定義「藝術作品」?
    我們常常把藝術作品,稱之為「美術作品」,或者通稱之為「美術」。實際上「美術」這個詞,是一個非常新鮮的詞彙。為什麼說它新鮮呢?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所謂的「美術」。「美術」這一詞從學術歷史意義上來考證的話,它是近代的舶來品。
  • 2021「時代美育」海上美術作品展徵稿通知
    通過美術學習是達到自身審美提高的重要途徑,第一層面,通過學習美術本體語言來掌握形式美,比如,學習色彩搭配、構圖關係等,可以應用到穿著搭配、手機拍照等。第二層面,培養心靈層面的美,繪畫體驗會帶來精神的愉悅,讓更多的人能夠發現生活的美好,展現自身的美好,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 西方藝術史:蘇聯美術 戰後年代的雕塑作品欣賞
    20世紀美術 蘇聯美術 在戰後的雕刻作品中,老一輩雕刻家塞爾蓋·提莫菲耶維奇·柯年科夫(Konionkov,1874~ 1971)約從1924年訪問美國一直到
  • 溫州美術新銳作品展啟幕
    本文導讀:昨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主辦,市美術家協會、市文化館承辦的溫州美術新銳作品提名展暨百名美術家文化惠民基層行啟動儀式在市文化館舉行。
  • 創意美術作品範畫
    創意美術作品的範畫能提高兒童的觀察力和想像力,能激發兒童對美術的興趣,逐步形成個性化發展。因此開發創意美術教育非常重要。下面筆者就如何開展創意美術教學談談自己的經驗。比如說:教師在上課之前給幼兒呈現出的範畫直觀的讓幼兒了解這節課所學的內容和清楚的知道主題的表現形式,能引導幼兒的繪畫方法也可以鍛鍊幼兒的發散思維。1.創意美術的內涵及特點創意美術是指在美術活動中創立新意,注入新觀念和新想法,開展多元的幼兒美術活動,是現代美術教學中一種新思維意識活動。
  • 「與美同行——慶祝廣西美術出版社成立30周年書畫作品展暨精品...
    11月22日,由廣西美術出版社主辦的「與美同行——慶祝廣西美術出版社成立30周年書畫作品展暨精品圖書展」開幕式在廣西南寧市廣西美術出版社美術館舉行。他表示,「我的第一本書《中國油畫百年圖史(1840—1949)》,是廣西美術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第二年就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這是廣西美術出版社獲此獎項的第一次,也是我的第一次。何以光榮,以書為伴生產知識最光榮;何謂夢想,追逐『與美同行』的境界是夢想。現在更是與廣西美術出版社相惜相隨、與書與美同行的關係」。
  • 名美美術教育——換一種思路也能合格多摩美曹同學專訪
    名美美術教育:你覺得雕塑專業是一個怎樣的專業呢?曹同學:一個非常自由的專業,能包容一切idea,能表現一切idea。形式和內容都不受限制,能約束我們的可能只有重力吧。(曹同學在名美製作的作品)名美美術教育:你是很喜歡漫畫,那麼你覺得漫畫和雕塑有什麼連接或是相通的地方呢?
  • 「以美達美,美美與共」 遵義美術館值得一看!
    遵義美術館全景肩負地域美育責任一座城市的靈魂之美在它的美術館裡被體現。遵義美術館裡的兒童繪畫作品從國畫到油畫,從版畫到雕塑,遵義市美術館提供著不同的藝術形式與創作風格,為人們帶來震撼與衝擊,也擦亮了一雙雙發現美的眼睛。
  • 「互繪•相知——中外美術作品展」於北京炎黃藝術館啟幕
    本次展覽海報為進一步展示中國美術與世界美術交融創新成果、增進中外美術交流、推動與「一帶一路」國家人文合作,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互繪•相知——中外美術作品展」於2016年9月10逾200件囊括60餘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情的中外美術作品齊聚展覽,全面呈現中外美術家眼中的多彩世界。
  • 「徒有其表的美」並不是美術,動畫的美術在追求什麼?
    引言:前幾天,有位日本動畫愛好者分享了Shaft、Ufotable、京都動畫、PAworks這四家公司不同的美術風格。這條動態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大家積極地討論哪部作品的背景更美,還有人放出了一些可以直接當壁紙的動畫截圖。動畫美術監督佐佐木洋也參與了討論,不過他從專業的角度,提出了跟觀眾們完全不同的觀點。
  • 防控疫情阻擊戰全國美術作品展開幕式暨「雲巖區美術展覽中心...
    「繪美雲巖」系列活動之一——防控疫情阻擊戰全國美術作品展開幕式暨「雲巖區美術展覽中心」授牌儀式在中天美術館舉行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袁雲龍致辭>「繪美雲巖」系列活動之一——防控疫情阻擊戰全國美術作品展開幕式暨「雲巖區美術展覽中心」授牌儀式於6月10日上午在中天美術館舉行,來自省、市、區的有關部門領導、嘉賓,貴州省抗疫英雄,以及新聞媒體單位和書畫愛好者約100人出席。
  • 黃河之濱也很美 ——黃河題材美術作品選
    原標題:【視點】  黃河之濱也很美 ——黃河題材美術作品選
  • 名美美術教育——武藏美&多摩美&女子美三合格「海的女兒」的故事
    年  名美美術教育:什麼時候來的日本?  武藏野美術大學——校園入口  名美美術教育:本科的專業是什麼?來日本的時候有幾件完成的作品?  王同學:本科學習的是公共藝術,主要是做一些小的雕塑,陶藝作品。來日本的時候只有3件小作品。
  • 美術校考藝術史論作品分析寫作
    藝術史論 《擲鐵餅者》作品評析——清華大學藝術史論800字作品鑑賞範文 清華美院藝術史論作品評析800字作品鑑賞範文-小美院 這個作品是古希臘雕塑藝術的裡程碑,顯示出希臘雕刻藝術已經完全成熟。雕塑刻畫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最具有表現力的瞬間,讚美了人體的美和運動所飽含的生命力,體現了古希臘藝術家們不僅在藝術技巧上,同時也在藝術思想和表現力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尊雕像被認為是「空間中凝固的永恆」,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體育運動的最佳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