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昇證券:疫情衝擊下經濟持續低迷,華爾街巨鱷紛紛改變投資策略

2020-12-22 易昇證券

股市,風險莫測,機會多,變量也多。

最近,在經歷美股史上最動蕩的第一季度後,華爾街的大佬們紛紛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各自的持倉報告13-F文件。

疫情「黑天鵝」,股神也得排雷

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在5月15日提交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美股持倉報告。

割肉銀行股

繼清倉航空股後,股神又開始賣他放心的銀行股,在月初的股東大會上,他承認了自己在航空股上的錯誤判斷,但表示仍看好銀行股。

這可真是話還沒上坑,溫度就沒了。

截至一季度末,伯克希爾·哈撒韋共持有50隻股票,持倉市值為1755.27億美元,相比2019年底的2420.51億美元,市值減少665.24億美元。

其中,巴菲特減持了15家銀行股,此外,巴菲特減持180萬股摩根大通,目前持有5770萬股。截至上周五,伯克希爾持有高盛股份的市值僅3.3億美元。

在5月11日、12日兩日共出售近50萬股美國合眾銀行的股票。受此消息影響,美國合眾銀行次日收跌6.95%,截止最新股價為30.68美元。

對此,市場上對巴菲特這次「割肉」認為,原因是股神繼續看空當前資本市場。而從最近美股的狀態來看,其實已經有一度的反彈,隨時會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所以巴菲特現在賣出,從技術面來說並不衝突。在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下,股神對疫情的悲觀預期還沒明顯表示,市場後湖的調整空間是有的,所以現在只能割他鍾愛的銀行股了。

橋水瘋狂砍倉,重添黃金股信心

橋水基金掌舵人達裡奧認為,此次疫情對美國的衝擊堪比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現在的情況可能也差不多,估計要5年才完成復甦。面對在疫情期間的虧損,橋水基金迅速做出止損對策,一季度大幅減倉至持倉市值50.40億美元,與去年年末相比,市值縮水45%,近乎腰斬。

瘋狂甩賣ETF和金融股

ETF基金和金融股在此次拋售環節裡受的影響最大,據Q1數據顯示,橋水基金降低近一半的SPDR S&P 500 ETF持倉份額,而後對第三、第四的ETF也做了不同程度的減持。不僅如此,橋水幾乎把在Q1裡市值前15的所有證券拋售完畢,只剩黃金類基金和一支與印度市場有關的基金。

整體看,橋水在一季度,清倉了251隻美股或ETF,減倉191隻,加倉的股票數僅有27隻。持股還是比較集中的,仍以ETF為主。

增持黃金股ETF 青睞中概股

這是自2017年以來,橋水首次增加對黃金股的持有,對約人民幣5.4億元。在一季度報告裡,橋水錶達了對黃金的看好,唯一兩支沒被拋售的黃金ETF(GLD與IAU),其中對GLD的持倉市值高達6000萬美元。

在一季度增持了中通快遞、58同城等多隻中概股,靠著中國經濟的回暖賺了一筆不小的利潤。其中,對中通快遞的增持了82%,58同城增持了66%,蔚來105.07%。

高瓴資本玩轉生物醫藥股

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的研究已有15年之久,作為華人圈的頂級投資機構,美股投資界一直把高瓴資本的持倉作為風向標。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曾說「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就在當下,現在就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一季度的美股持倉情況,證實了張磊所言為實。Q1數據顯示,高瓴資本手持60隻美股,其中生物醫藥企業持有27隻,市值佔高瓴總持倉市值的30%。網際網路領域也是高瓴投資的焦點,有14隻股被收入囊中,其餘持有分布在教育類、金融類、雲計算等行業。雖然對網際網路企業的持有數不是最多,但基於網際網路企業個頭大,市值高,遠超生物醫藥類,位居第一。

頻繁出手,堅定重倉

高瓴資本手持美股前十重倉股在內的愛奇藝、京東、好未來、百濟神州、阿里巴巴、泰邦生物、拼多多7隻中概股,持有市值超過33億,約人民幣240億元。自2020年以來,高瓴對中概股的信心未受疫情的發生而削弱,相反,更加看重中概股,頻繁出手,堅定重倉。

其中,ZOOM、愛奇藝、百濟神州穩坐高瓴資本十大重倉股的前三名寶座。受疫情影響,在家辦公、網課的需求大增,三個月ZOOM用戶數達到2億,ZOOM股價一漲不可收拾,一季度漲幅115%,為高瓴資本一手拿下4億美元,約人民幣30億元。

在醫療二級市場,高瓴也在進行不斷「買買買」路程,對微創醫療、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增資均超12億元,另外有消息稱,生物製藥龍頭三生製藥發生權益變動,高瓴順利接下大股東的股權質押,可能還會有近5%的股權轉讓。

外界密切關注高瓴投資,也很看好它的投資行動,多年對醫療項目的戰略布局讓其擁有豐富的優勢資源,增強產業整合能力。

結語

我們常常聽到有些朋友會抱怨「行情不好」、投資嚴重虧損。其實管理財富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不是政策、而是自己。投資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與其稀裡糊塗被收割,不如用智慧武裝自己,做好風險管理,尋求財富機遇。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易昇證券小易所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華爾街巨鱷卡爾·伊坎持續看好石油股,投資者可以跟嗎?
    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隨著華爾街三季度財報季拉開帷幕,一些大型能源股可能會受到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在疫情流行期間,石油的需求大幅下挫,利益相關方在持續尋找全球石油復甦的哪怕星點線索。對於那些在遭重創的能源股中尋找長期投資價值的投資者來說,現在可能是逢低吸納的好時機嗎?
  • 金融科技+ESG投資策略潮起 華爾街模型水土不服
    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傳統的ESG投資策略需要眾多人力參與信息收集、數據分析高度依賴交易員的投資經驗與知識儲備,導致整個ESG投資策略存在信息抓取不及時不全面   比如,他們通過爬蟲等技術進行上市公司各類公開信息進行全方位搜集,在海量信息裡無遺漏地捕捉到有效數據,再通過深度的數據清洗,建立基於ESG的量化投資模型,實現ESG各類投資指標的逐一量化與標準化,推進ESG投資策略的持續優化。   隨著金融科技在海外ESG策略應用領域風生水起,不少國內私募基金也開始嘗試將金融科技融入ESG投資策略。
  • 疫情衝擊下的世界經濟與中國對策
    目前,受疫情嚴重影響經濟體的GDP佔全球總量的80%,影響的供應鏈佔全球的90%,世界經濟運行的三大中心——供給中心中日韓、需求中心歐美和能源中心中東均遭受嚴重衝擊。基於疫情對世界經濟可能造成的衝擊,各國際組織紛紛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
  • 尚恩投資:新冠疫情衝擊可能導致通脹爆發
    能夠在不利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投資組合然而,無論外界猜測何時才能真正復甦,為了限制新冠病毒傳播而實行的隔離拖累經濟的時間越長,當前對經濟的損害就會越大,通縮威脅的持續時間就會越長。這不僅會推高風險資產的價格,一旦經濟開始復甦,消費者的需求在被壓抑之後,也會重新開始消費,那麼剩下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也會隨之上漲。由於這一次更多的刺激措施直接針對消費者和普通民眾,而不是華爾街,這種可能性更大。
  • 疫情「摧毀」了全球經濟 華爾街卻賺翻了
    在這災禍之年,華爾街卻一片「欣欣向榮」的現象。 這場疫情摧毀了大部分的實體經濟,卻給華爾街的出資者帶來了一筆意外之財。 在履歷了2020年的動亂之後,投行、經紀商、對衝基金乃至放貸機構都在核算自己本年終究賺了多少錢。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宏觀經濟治理將更加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財政、貨幣將與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環保等政策統一協調。在十四五規劃框架下,以及經濟接近潛在增速水平的前提下,預計2021年貨幣、財政政策整體基調偏中性。風險點在於重提控制宏觀槓桿率,及其帶來的經濟增長不及預期的風險。
  • 國泰君安證券:指數投資的下一個十年
    ▼美股市場中被動投資(紅色+綠色)佔比持續增長數據來源:Kenechukwu Anadu, et.al,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反觀國內,指數投資的概念雖然也已經逐漸深入人心,但滲透率相比美國還差得很遠。01一場金融危機如何改變了華爾街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一個頗為「反常」的現象出現了——90%的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經理,在2008
  • 富蘭克林鄧普頓朱國慶:我們未因疫情改變滿倉策略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原標題:富蘭克林鄧普頓中國股票董事總經理 朱國慶:我們未因疫情改變滿倉策略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內容提要·△ 疫情「黑天鵝」令市場的分歧愈發明顯,比如今年中國經濟會否遭遇衰退以及衰退程度如何等,就有很多觀點。
  • 黃金價格創近8年新高:疫情下線下金飾消費低迷,「中國大媽」去哪了?
    「首飾是一種奢侈品,除了結婚剛需,現在疫情下金飾需求減少,未來一段時間首飾消費還可能出現低迷。」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兼首席分析師朱志剛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一般都是買漲不買跌,現在金價高漲,也是造成首飾消費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 華爾街受疫情驚嚇 中國一項重要金融數據卻巋然不動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倪浩】華爾街受疫情驚嚇,連續兩天大跌。在全球資產價格搖擺不定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幣的匯率卻異乎尋常的穩定,讓包括彭博社在內的外媒感到驚奇不已。彭博社在26日的報導中表示,自1月下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平穩,並沒有發生明顯波動。
  • 疫情衝擊下的臺灣經濟奇蹟
    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臺灣經濟的表現十分搶眼。根據臺灣統計部門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臺灣經濟同比增速繼續上升,達到了3.33%,相較前兩個季度繼續實現穩步提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臉書上發文稱讚臺灣經濟的良好表現,比預期更好。
  • 解讀前兩月國民經濟:經濟開局受疫情影響,中國經受住了衝擊
    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擴散,中國2020年經濟開局受到衝擊。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商品和服務消費大幅下降。城鎮就業壓力加大,失業率明顯上升。儘管疫情對當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是短期的,也是外在的。
  • 券商9月最新投資策略來了,中信證券高喊「開啟一輪中期上漲」
    即將進入9月,各大機構紛紛推出自己的策略。有機構認為,目前流動性寬鬆的格局尚未改變,A股整體估值並不高。9月即將開啟增量資金驅動的中期上漲,從配置方面,機構認為部分行業過熱,而估值偏低的地產後周期、受疫情衝擊較大具有業績彈性的企業等受到機構更多關注。
  • 阿法金融實力凸顯,改變傳統金融投資局面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貨幣資金作為重要的經濟資源和財富,成為溝通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命脈和媒介。現代一切經濟活動幾乎都離不開貨幣資金運動。而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夠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應用、過程或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 鉅盛資本:淺談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持續的背景下,全球經濟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近期,美股大跌,科技股紛紛迎來拋售潮,發達國家是否陷入了新增長瓶頸,他們的經濟會出現V型復甦嗎?對於投資者來說,該怎樣決定投資方向?為此,鉅盛資本策略總監Iverson Smith將與大家一同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走向何方,如何在後疫情時代把握投資新動向。
  • 央行國際司青年課題組: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原標題:《中國金融》|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來源:中國金融雜誌作者|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青年課題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其持續時間和深度遠超最初預期,給全球經濟、經濟主體信心和政府公信力造成
  • 江南布衣:業績表現穩健 粉絲經濟持續激發內生增長動力
    考慮到過去一年整體外部經濟不景氣以及整個服裝行業在暖秋及暖冬天氣影響下依舊維持低迷的狀態,在此背景下,江南布衣可以說仍然逆勢實現了穩健有質量的增長。財報一經發出,各大機構也紛紛發表評級報告,包括中信證券、招銀國際、東吳證券、裡昂證券、等在內的多家券商紛紛予以買入或持有評級。
  • 【智庫思享】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經濟的衝擊與應對
    圖1:新冠疫情衝擊國際油價致暴跌,美油(WTI)出現負油價數據來源:NYMEX、IPE、WIND(三)新冠疫情衝擊經濟,多國紛紛下調利率此外,金融業受到疫情的衝擊易被忽視。實體經濟與金融是命運共同體,實體經濟下滑金融業也受影響,疫情期特別要保持市場的流動性,避免企業因疫情衝擊而出現流動性枯竭,要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共生共榮。同時,非典對批發零售和房地產業影響相對較小,但新冠疫情對批發零售和房地產業仍產生明顯影響。
  • 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 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高瑞東(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2020年伊始,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主要經濟體迅速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以及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 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
    高瑞東/文 2020年伊始,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主要經濟體迅速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以及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得益於成功的疫情防控以及及時精準的逆周期調節政策,中國經濟在前10個月不斷抬升,主要指標增速全面轉正的良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