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災禍之年,華爾街卻一片「欣欣向榮」的現象。
這場疫情摧毀了大部分的實體經濟,卻給華爾街的出資者帶來了一筆意外之財。
在履歷了2020年的動亂之後,投行、經紀商、對衝基金乃至放貸機構都在核算自己本年終究賺了多少錢。
年初的時分,當發達國家政府官員們就怎麼應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爭論不休時,各國央行迅速採取行動,將利率推至新低,幾個月後,股市漲至新高。幾個月的時間裡,美聯儲的財物負債表上又多出了3萬億美元的財物,而且許諾還會增加。
2020年將成為華爾街歷史上最張狂的年份之一,在大多數人都在遭受苦難的情況下,華爾街卻能夠說迎來了近十年來「最好的一年」。
各國央行和政府的幹預的確阻撓了金融混亂,但也製作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貧富差距更加懸殊了。央行和政府為了救市投放的許多流動性,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投機者的腰包。
1、大發橫財的投行和做市商
華爾街最大的幾家銀行本年的生意收入可能會突破1000億美元,打破長達10年的低迷。
在2月下旬的一個周一上午,華爾街好像意識到,肆虐亞洲的新冠病毒實踐上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道瓊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天暴降逾1000點,這是從創紀錄高點的第一波急劇下跌。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是商場第一次敲響警鐘。
但對生意員來說,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動搖性的回歸。關於生意商來說,不管商場價格是上漲仍是下跌,他們都能通過促成生意雙方成交而掙錢。
華爾街最頂尖的銀行和Citadel Securities等做市商很快就意識到,他們正面臨著一場千載一時的生意訂單狂潮。
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高盛集團和摩根史坦利這五家美國最大的出資銀行的年度生意收入10多年來初度到達1000億美元的規劃。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的一項剖析顯現,到9月底,整個行業的收入增長了34%。僅在本年上半年,Citadel Securities的獲利就增長了一倍以上。
當美國大眾還在等候新一筆救助金什麼時分發放時,投行的高管們已經在評論本年要放多少獎金了。
一些有才幹的生意員也開端囤積居奇,比如一名上一年拿到250萬美元的生意員立誓,假如他在2020年的薪酬不能大幅提高,他將離開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
不管他們是憑著自己的生意才幹,仍是靠著美聯儲的「贈給」,生意員們都希望從他們為銀行賺取的數十億美元中取得一筆不錯的酬勞。
2、如獲重生的對衝基金
本年這次全球性的災禍也把本來岌岌可危的對衝基金給救活了,疫情引發的劇烈商場動搖給對衝基金供應了一個絕佳的掙錢機遇。
本年早些時分,川普政府淡化了疫情的嚴重性,一家40億美元對衝基金的負責人無意中看到了川普在外交媒體上的視頻,這讓他感到轟動。但他心裡理解,事情沒有川普說得那麼輕描淡寫,商場即將迎來劇烈的動亂。
在2020年之前,許多對衝基金好像正在逐漸走下坡路,但疫情時期的商場動搖性回歸,讓它們如獲重生。
到本年10月,波阿茲•韋恩斯坦(Boaz Weinstein)在Saba Capital Management旗下的旗艦對衝基金的回報率到達了82%。
剛進入2020年的時分,他的基金年化回報率僅為約3%,與低成本的市政債券一起基金持平。財物規劃也縮水到20億美元以下。
與許多對衝基金相同,Saba的戰略是在動亂的商場中尋覓出資機遇,而在曩昔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商場動搖性一向不高。
研討公司PivotalPath的負責人喬恩•卡普裡斯(Jon Caplis)表明,本年的商場動亂為對衝基金供應了一個「急需的」機遇,能夠向客戶證明自己。
本年大多數出資戰略都體現傑出,其間一些特別股票基金收益最高。Caplis的數據顯現,到11月,科技、媒體和電信基金的平均漲幅為29%,醫療基金的漲幅為21%。
就連自由支配的全球微觀基金在苦苦掙扎多年後也開端取得不錯的收益,到11月底,安德魯•勞(Andrew Law)的Caxton全球出資基金(Caxton global Investment fund)飆升36%,Rokos Capital和布勒旺霍華德財物辦理公司(Brevan Howard Asset Management)也取得了豐盛獲利。
Caplis表明,即便疫苗發展順暢,但商場不會很快回到低動搖性的環境。在疫情的餘波中,出資者仍將面對快速發展的全球經濟和微觀要素。比如生意形勢等由於本年的疫情而被疏忽的要素。
3、火爆華爾街的空殼公司IPO
除了投行和對衝基金外,本年華爾街還有另外一個火到不可的「掙錢項目」。
在疫情期間,SPACs(空殼公司)公司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進行IPO。
SPACs全稱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即特別目的收購公司。這類公司沒有實踐的事務,卻具有許多現金,專門用來做兼併和收購生意,也被稱為空殼公司、空白支票公司。
本年以來,逾越200家空殼公司進行了初度公開募股,籌集了逾越700億美元的資金,高於曩昔所有年份的總和。
金融數據供應商Refinitiv的數據顯現,本年前10個月,全球共有165起SPAC IPO,是2019年的近兩倍,2015年的五倍。
7月份,對衝基金大佬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為一家空殼公司籌集了40億美元資金,為有史以來最大規劃的SPAC IPO。還有PayPal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以及軟銀的孫正義本年也都參加了SPAC IPO。
SPAC IPO之所以能夠火爆美股,主要原因在於疫情和美國大選給金融商場帶來了巨大不確定性,傳統的募資方式困難重重,而SPAC為那些急需資金的公司供應了解決辦法。
總歸,關於華爾街來說,本年並不算是苦難之年,反而能夠說是「豐收之年」。
溫馨提示:英鎊陷入拉力賽,美元下行難逆轉,加元真金不怕火煉。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