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摧毀」了全球經濟 華爾街卻賺翻了

2021-01-10 金投網

在這災禍之年,華爾街卻一片「欣欣向榮」的現象。

這場疫情摧毀了大部分的實體經濟,卻給華爾街的出資者帶來了一筆意外之財。

在履歷了2020年的動亂之後,投行、經紀商、對衝基金乃至放貸機構都在核算自己本年終究賺了多少錢。

年初的時分,當發達國家政府官員們就怎麼應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爭論不休時,各國央行迅速採取行動,將利率推至新低,幾個月後,股市漲至新高。幾個月的時間裡,美聯儲的財物負債表上又多出了3萬億美元的財物,而且許諾還會增加。

2020年將成為華爾街歷史上最張狂的年份之一,在大多數人都在遭受苦難的情況下,華爾街卻能夠說迎來了近十年來「最好的一年」。

各國央行和政府的幹預的確阻撓了金融混亂,但也製作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貧富差距更加懸殊了。央行和政府為了救市投放的許多流動性,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投機者的腰包。

1、大發橫財的投行和做市商

華爾街最大的幾家銀行本年的生意收入可能會突破1000億美元,打破長達10年的低迷。

在2月下旬的一個周一上午,華爾街好像意識到,肆虐亞洲的新冠病毒實踐上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道瓊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天暴降逾1000點,這是從創紀錄高點的第一波急劇下跌。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是商場第一次敲響警鐘。

但對生意員來說,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動搖性的回歸。關於生意商來說,不管商場價格是上漲仍是下跌,他們都能通過促成生意雙方成交而掙錢。

華爾街最頂尖的銀行和Citadel Securities等做市商很快就意識到,他們正面臨著一場千載一時的生意訂單狂潮。

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高盛集團和摩根史坦利這五家美國最大的出資銀行的年度生意收入10多年來初度到達1000億美元的規劃。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的一項剖析顯現,到9月底,整個行業的收入增長了34%。僅在本年上半年,Citadel Securities的獲利就增長了一倍以上。

當美國大眾還在等候新一筆救助金什麼時分發放時,投行的高管們已經在評論本年要放多少獎金了。

一些有才幹的生意員也開端囤積居奇,比如一名上一年拿到250萬美元的生意員立誓,假如他在2020年的薪酬不能大幅提高,他將離開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

不管他們是憑著自己的生意才幹,仍是靠著美聯儲的「贈給」,生意員們都希望從他們為銀行賺取的數十億美元中取得一筆不錯的酬勞。

2、如獲重生的對衝基金

本年這次全球性的災禍也把本來岌岌可危的對衝基金給救活了,疫情引發的劇烈商場動搖給對衝基金供應了一個絕佳的掙錢機遇。

本年早些時分,川普政府淡化了疫情的嚴重性,一家40億美元對衝基金的負責人無意中看到了川普在外交媒體上的視頻,這讓他感到轟動。但他心裡理解,事情沒有川普說得那麼輕描淡寫,商場即將迎來劇烈的動亂。

在2020年之前,許多對衝基金好像正在逐漸走下坡路,但疫情時期的商場動搖性回歸,讓它們如獲重生。

到本年10月,波阿茲•韋恩斯坦(Boaz Weinstein)在Saba Capital Management旗下的旗艦對衝基金的回報率到達了82%。

剛進入2020年的時分,他的基金年化回報率僅為約3%,與低成本的市政債券一起基金持平。財物規劃也縮水到20億美元以下。

與許多對衝基金相同,Saba的戰略是在動亂的商場中尋覓出資機遇,而在曩昔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商場動搖性一向不高。

研討公司PivotalPath的負責人喬恩•卡普裡斯(Jon Caplis)表明,本年的商場動亂為對衝基金供應了一個「急需的」機遇,能夠向客戶證明自己。

本年大多數出資戰略都體現傑出,其間一些特別股票基金收益最高。Caplis的數據顯現,到11月,科技、媒體和電信基金的平均漲幅為29%,醫療基金的漲幅為21%。

就連自由支配的全球微觀基金在苦苦掙扎多年後也開端取得不錯的收益,到11月底,安德魯•勞(Andrew Law)的Caxton全球出資基金(Caxton global Investment fund)飆升36%,Rokos Capital和布勒旺霍華德財物辦理公司(Brevan Howard Asset Management)也取得了豐盛獲利。

Caplis表明,即便疫苗發展順暢,但商場不會很快回到低動搖性的環境。在疫情的餘波中,出資者仍將面對快速發展的全球經濟和微觀要素。比如生意形勢等由於本年的疫情而被疏忽的要素。

3、火爆華爾街的空殼公司IPO

除了投行和對衝基金外,本年華爾街還有另外一個火到不可的「掙錢項目」。

在疫情期間,SPACs(空殼公司)公司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進行IPO。

SPACs全稱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即特別目的收購公司。這類公司沒有實踐的事務,卻具有許多現金,專門用來做兼併和收購生意,也被稱為空殼公司、空白支票公司。

本年以來,逾越200家空殼公司進行了初度公開募股,籌集了逾越700億美元的資金,高於曩昔所有年份的總和。

金融數據供應商Refinitiv的數據顯現,本年前10個月,全球共有165起SPAC IPO,是2019年的近兩倍,2015年的五倍。

7月份,對衝基金大佬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為一家空殼公司籌集了40億美元資金,為有史以來最大規劃的SPAC IPO。還有PayPal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以及軟銀的孫正義本年也都參加了SPAC IPO。

SPAC IPO之所以能夠火爆美股,主要原因在於疫情和美國大選給金融商場帶來了巨大不確定性,傳統的募資方式困難重重,而SPAC為那些急需資金的公司供應了解決辦法。

總歸,關於華爾街來說,本年並不算是苦難之年,反而能夠說是「豐收之年」。

溫馨提示:英鎊陷入拉力賽,美元下行難逆轉,加元真金不怕火煉。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人稱「華爾街空神」,07-08年金融危機時狂賺200億美金
    電影裡主要講的故事是幾個金融市場的神經病,如何在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中,直接吊打全球頂級金融機構,狂賺全世界的資本。電影裡的角色看起來都不像正常人,而這群瘋子中的原型最牛逼的叫約翰·保爾森。他牛逼到哪種程度呢?
  • 2020是人造瘋牛,2021人民幣硬通貨化、華爾街國有化、全球經濟滯脹...
    2020是人造瘋牛,2021人民幣硬通貨化、華爾街國有化、全球經濟滯脹化?2020-12-15 06:30:55   來源:華爾街見聞     列印   2020年接近尾聲,在這動蕩的一年,全球股市也幾近瘋狂。
  • 深度|疫情下的全球經濟怎麼樣?IMF最新報告這樣展望……
    與此同時,最新報告還上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6月時的預測數據為萎縮5.2%,此次調整為4.4%,上調0.8個百分點。IMF口風微調引起輿論注意。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稱,IMF周二對今年全球經濟的看法略有好轉。《華爾街日報》表示,在IMF看來,新冠病毒引發的全球經濟崩潰未如之前估計的那麼嚴重。
  • 華爾街五大巨頭前瞻2021年世界經濟,預計年初經歷波折後將大幅回升
    隨著年底感染人數激增和進一步限制措施的實施,華爾街五大投行的分析師預計2021年初的經濟形勢將出現震蕩開局,然後在疫苗以及更多財政刺激措施的提振下大幅反彈。分析師對全球經濟增長態度樂觀,但認為就業和通脹仍將承受壓力,寬鬆貨幣政策不變華爾街中最樂觀的是摩根史坦利分析師,他們預計來年經濟將增長6.4%,並維持對V形復甦的預期。
  •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強勁反彈,現在他們比西方人舒服多了
    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但疫情依然遲遲難以控制,經濟重啟一波三折。在此背景下,《華爾街日報》刊文分析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雖然文中仍引用了少數西方智庫、學者對中國經濟的片面之詞,如「近幾個月中國工廠生產了很多中國人不會買的產品」,但還是提供了許多實例,證明中國的消費確實已經強勢復甦。
  • 把握最新全球市場動向華爾街圖錄
    全球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該如何精梳市場投資脈絡,把握時代投資主線?環球外匯即日起將精心彙編華爾街圖錄專欄,整理市場上那些包羅萬象、具有獨特視角以及重要參考價值的圖表,如果你對市場格局心生迷茫,抑或對行情熱點了無頭緒,不妨先學會「看圖說話」!
  • 華爾街英語:將英語之美帶到全球
    華爾街英語通過助力學員的英語學習,幫助人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至今,華爾街英語已在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逾460家中心,幫助全球300多萬學員成功提升英語能力。  華爾街英語有業務布局的全球市場一覽  「旅遊」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學習英語的原因和動力之一。而華爾街英語在全球的學習中心也成為了很多學生旅遊的「打卡地」之一。
  • 全球疫情及其應對:經濟、安全及認同
    例如,疫情前世界是處在一種特定的全球化還是已經開始去全球化了?經濟在經濟方面,核心內容是商品和資本的跨國流動,也包括人員、思想和情感的跨國流動。經濟全球化意味著涉及跨國流動的國民經濟活動所佔比例的增加,經濟去全球化則意味著上述比例的減少,一些經濟活動回歸國家內部。
  • 2020年美國嚴重的疫情和暴亂,為何拖不垮美國經濟?
    一、美國的經濟成長,早已不依靠國內實體經濟,而是玩國際金融,但是有隱患目前,能夠影響美國經濟的主要就是華爾街,而華爾街的盈利與否,其實和美國疫情影響下的實體經濟關係不大的。畢竟華爾街再強大,就業人口頂多也就50來萬,華爾街的勝利是全球性的,與美國的經濟基本面關聯不大的。比如以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強國,後來搞了全球化後,資本家迅速拋棄了美國的製造業,從全球下單。於是,美國人的製造業崗位沒了,從事製造業的藍領工人也是大批量的失業。
  • 金融危機時叱吒風雲的華爾街「空神」保爾森,疫情之下卻衝無可衝
    全球最著名基金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成立40多年共賺了419億美元,而保爾森在07-08金融危機期間,用兩年時間就為客戶豪賺200億美元,自己也從中牟利60億,一躍成為福布斯美國排榜上的超級富豪
  • 把握最新全球市場動向——華爾街圖錄(1月27日)
    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該如何精梳市場投資脈絡,把握時代投資主線?環球外匯即日起將精心彙編華爾街圖錄專欄,整理市場上那些包羅萬象、具有獨特視角以及重要參考價值的圖表,如果你對市場格局心生迷茫,抑或對行情熱點了無頭緒,不妨先學會「看圖說話」!
  • 華爾街日報:3個理由,說明2021年經濟復甦會比想像中更快
    據華爾街日報12月23日撰文稱,今年冬天形勢嚴峻,就業增長停滯,消費支出萎縮,快速傳播的病毒增加了新的封鎖的可能性。然而,在經歷了這一最不尋常的年份之後,有三個充分的理由相信,明年將會更好,或許比你想像的要好得多。這一切都歸結於經濟衰退和政策應對的獨特性。
  • 全球150萬,美國超42萬確診!華爾街「殺手」退選,美股狂漲800...
    高盛建議其高淨值客戶重返股票市場,尤其是對美國股票抱有樂觀態度,因該機構對疫情封鎖結束後的強勁經濟復甦感到樂觀。高盛策略師們預計全球經濟活動近期將急劇下滑,但也預計下半年將出現V型反彈。橡樹資本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周二表示「等待股市出現底部是愚蠢的做法。
  • 摩根大通增持樂信、蔚來、愛奇藝 中國「新經濟」被華爾街看好
    來源:金融界網站華爾街知名投行摩根大通披露,其在2020年3季度增持了多家中國新經濟板塊的中概股代表公司。增持股數前6的公司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公司蔚來、流媒體視頻平臺愛奇藝、新消費公司樂信等,分別約467萬股、153萬股和63萬股。
  • 把握最新全球市場動向——華爾街圖錄(12月30日)
    這項被稱為盈虧平衡通脹率的指標正不斷攀升,因在脫歐貿易協議已經達成並且美國國會考慮增加刺激之際,投資者為2021年的經濟復甦做準備。新冠疫苗接種的推進也提振了這一趨勢。  ☆預計川普離任前美國累計新冠死亡人數將達到40萬
  • 暴跌潮殺出黑馬 誰將成為華爾街「新空神」
    來源:金十數據 市場暴跌之下,有人狂賺175%,有人涅槃重生,大神們的操盤策略以及最新警告,你這次是聽還是不聽? 疫情導致華爾街哀鴻遍野之際,華爾街還有幾人能笑得出來?據美國統計網站Guru Focus的統計,從2月19日至3月16日,股神巴菲特的組合蒸發800億美元;世界頭號對衝基金橋水基金美股組合同期跌幅達26%,達裡奧坦言錯判新冠疫情影響導致巨虧;資管規模排前十的老虎系基金維京環球投資者(Vikings Global Investors)的投資組合跌幅達到38%。 但悽悽慘慘之際,卻有少數人涅槃重生!
  • 把握最新全球市場動向——華爾街圖錄(12月29日)
    ☆這才是市場在疫情年瘋漲的真相    談到2020年的全球金融市場,人們最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為什麼在一場已經導致全球約170萬人死亡,並使經濟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危機的全球大流行病中,股市卻上演了歷史性反彈迭創新高,並與現實完全脫節?
  • 李迅雷:疫情對於全球經濟、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總體判斷,2020年全球經濟會在震蕩中處在下行趨勢。對於我們來講,中國的疫情比較好的得到了控制。這對未來我們恢復生產,經濟的正常運轉奠定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海外目前很難做到這一點,這也是令人擔憂的,也是給今年的全球經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反過來講即便沒有這樣一個疫情,全球經濟同樣處在下行趨勢中。比如2019年日本GDP增速0.7%,美國GDP增速2.3%,歐盟GDP增速是1.4%,無一例外都是下行。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導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全球經濟,但中國是一個明顯例外。今年,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3.5%。摩根史坦利公司預計,美國的GDP將下降3.5%,而歐洲的GDP將下降7.2%。與此同時,它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實現GDP的正增長。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一個特例。
  • 易昇證券:疫情衝擊下經濟持續低迷,華爾街巨鱷紛紛改變投資策略
    最近,在經歷美股史上最動蕩的第一季度後,華爾街的大佬們紛紛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各自的持倉報告13-F文件。在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下,股神對疫情的悲觀預期還沒明顯表示,市場後湖的調整空間是有的,所以現在只能割他鍾愛的銀行股了。橋水瘋狂砍倉,重添黃金股信心橋水基金掌舵人達裡奧認為,此次疫情對美國的衝擊堪比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現在的情況可能也差不多,估計要5年才完成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