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無畏 歲月有痕」 90歲抗美援朝老兵身後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2020-12-12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

「父親走了,我們慢慢整理他的遺物,找到了一枚五角星帽徽、一塊毛主席接見紀念手帕……」19日,說起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父親鄒鑑,鄒寧的話語裡透著滿滿的敬意和不舍。

有愛 留給他人一片光明

2020年10月14日,祖籍重慶的抗美援朝老兵鄒鑑在長沙病逝,享年90歲。當天上午,鄒鑑的小女兒鄒寧聯繫湖南省紅十字會,按照父親遺願,決定將他的遺體和眼角膜分別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接到電話的湖南省紅十字會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工作人員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為鄒老舉行了簡樸而莊重的告別儀式。隨後,工作人員用專車將鄒老遺體送到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順利完成眼角膜摘取手術。經專業評估,鄒老的角膜質量良好,於10月17日成功移植給一位角膜穿孔患者。

「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鄒老將有一個全新的身份『大體老師』。他將作為啟蒙老師,在課堂上幫助醫學生了解和掌握人體結構等醫學知識,讓他們得到第一手的學習體驗和實操經驗,這對每名醫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醫生至關重要。」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潘教授說。

有痕 留下一段「光輝歲月」

據介紹,鄒老1930年10月8日出生於重慶市沙坪垻化龍橋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政府小職員,母親是家庭主婦。在他15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家裡就此斷了經濟來源,鄒鑑因此輟學,為了生計在一家小店鋪當學徒。1949年,19歲的他光榮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後來到湖南參加湘西剿匪。在此期間,他被分配到測繪隊學習,學習結束後因立功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他隨部隊參加抗美援朝。1954年,他隨部隊回國,來到湖南衡陽。1977年,他從部隊轉業,留在湖南省委工作,直至1991年退休。

「父親一生工作勤勉,先後在部隊和機關工作,1951年隨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並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的勳章兩枚,這是父親一生都引以為傲的事情。父親留下的東西很多,我們開始慢慢整理,今天找到了一枚他當兵時戴的五角星帽徽、一塊毛主席接見紀念手帕,手帕是白色棉紗做的,上面還有『1968年6月30日18時52分』的字樣……」鄒寧回憶父親生前事跡哽咽著說,「幾年前,父親就登記了捐獻遺體器官的志願。臨終前,他囑咐我們要幫他完成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心願。父親說『英雄無畏,歲月有痕』,希望以實際行動讓我們後輩知道,一切美好生活都來之不易,是前輩們的無私付出和熱血堅持換來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國家。他相信歲月會留下這些痕跡,讓我們後輩永遠銘記。」

(資料來源: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謹為生命,傳遞美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微信登記: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

相關焦點

  • 助學、捐款、捐獻遺體……抗美援朝老兵用這種方式致敬戰友
    他就是羅榮躍,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享年94歲的他沒有留下過多的遺言,卻留下了多年來省吃儉用存下的幾萬元存款和一份捐贈全部財產的遺囑,這些是他一生最後的捐贈。我身上能用的,都可以捐同樣讓人感動的是,在抗美援朝老戰士群體中,還有人選擇了捐獻遺體。喻洪訓,曾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一名汽車兵。離世前,他聽說自己的病體有醫學研究價值,當即表示「我身上能用的,都可以捐!」
  • 把愛和光明留在人間!49歲女醫生去世,在生命盡頭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在生命盡頭,她將眼角膜捐獻給自己工作的醫院,將遺體捐獻給自己學醫的大學。作為一名醫生,她將生命最後的禮物貢獻給了這個世界。 很多人都不知道,作為醫生的邢詠新同時也是一個病人。邢詠新在4歲時被查出先天性免疫系統疾病。限於當時的醫療條件,無法確定病症。
  • 西安49歲眼科女醫生病逝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從醫經歷讓人動容
    10月6日,年僅49歲的小兒眼科醫生邢詠新因重病遺憾離世,在生命的盡頭,她將眼角膜捐獻給自己工作的醫院——西安市第一醫院眼庫,成為西安首位捐獻眼角膜的眼科醫生。同時,她還將遺體捐獻給了母校——西安交大醫學部。
  • 捐出遺體和眼角膜 南充癌症患者獻上生命厚禮
    南充新聞網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祝真珍)11月30日11時35分,61歲的邵滇民在親友的陪伴下,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程,並留下生命的厚禮——捐獻遺體和眼角膜。2019年,邵滇民不幸被診斷出晚期肺癌。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眼角膜,幫助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1月5日,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因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陳琦媽媽根據女兒生前的願望,馬上與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取得聯繫。經專業評估,陳琦的眼角膜質量非常優秀,昨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成功為兩名角膜患者實施了移植手術。
  • 建軍節,聽87歲抗美援朝老兵譚志洪講述他的烽火歲月
    今年87歲的抗美援朝老兵譚志洪仍然耳清目明、精神矍鑠。紅網時刻記者 王新鳳 通訊員 皮尉人 唐科雷 益陽報導「八一」建軍節,記者來到了抗美援朝老兵譚志洪的家中,87歲的他在房間內來回走著,不停地翻找,找出了保存很久的老物件——三枚抗美援朝紀念章和幾張老照片,照片上的他還是意氣風發的少年模樣。
  • 與病魔鬥爭了4年,46歲女子捐獻遺體角膜,給丈夫最後的簡訊催人淚目
    「我清楚我快離開人世....謝謝親愛的老公在我生病四年裡不離不棄的陪伴,治療和關愛,我已不能陪你了,也不能在人生路上拼博奉獻了。我死後,請將我的遺體無償捐獻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死而無憾!蔣琳鳳。」這是蔣琳鳳在生命的最後給丈夫發來的簡訊。
  • 91歲工程師最後的貢獻:為科研捐遺體
    91歲工程師最後的貢獻:為科研捐遺體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制定《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法》華聲在線5月26日訊 5月21日18時30分,91歲的王敬之在醫院安詳離世按照老人生前遺願,他的眼角膜將捐贈給湖南省紅十字會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遺體則捐贈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供醫學研究和教學。王敬之是老黨員,退休前曾是國防科技大學的高級工程師,從事機械科研工作。2014年8月18日,他和老伴就籤訂了志願捐獻遺體申請書,決定在去世後捐獻角膜遺體供醫學研究,「為科學研究貢獻最後力量!」
  • 15歲參加革命工作 90歲死後捐眼角膜……李和堂老人大愛暖人心...
    醫護人員向老人遺體默哀。(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供圖)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陳思帆)9 月 16 日上午,90 歲的李和堂在家人的陪伴中走完了一生。家人遵照老人遺願,捐獻其眼角膜用於醫學教學科研和治病救人。
  • 樂陵15歲少年無償捐獻遺體
    德州新聞網訊12月8日晚8時,樂陵市15歲少年周巖坤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家人。第二天一早,樂陵市紅十字會為這位大愛少年舉行了一場簡短而莊嚴的遺體告別儀式後,工作人員為其辦理了遺體捐獻接收手續。
  • 32歲同仁醫院眼科醫生王輝突然離世 一雙眼角膜捐獻患者
    本報記者 郭婧婷 北京報導北京同仁醫院團委副書記、眼科青年醫師王輝帶病堅持工作6天後,於2019年6月30日凌晨逝世,終年32歲,王輝與妻子育有一名一歲的女兒。王輝生前深愛著醫生這個職業,在他離開後,同為醫生的妻子選擇用捐獻眼角膜的方式,延續他的醫者仁心與追求。
  • 河北68歲患癌老人慾捐獻眼角膜:我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
    11月26日,河北邢臺,罹患宮頸癌的閆文彩在病榻上用沙啞低沉的聲音向大家表達了自己的願望:「我就是想把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今年4月份,68歲老人閆文彩被確診為宮頸癌。11月份,閆文彩老人病情惡化,肚子疼痛並且不能排便。
  • 志願軍老兵成都觀看《金剛川》銘記抗美援朝精神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10月25日,中影晴瑞影城CGS舉辦「致敬英雄兒女」《金剛川》觀影活動,特別邀請抗美援朝老戰士代表現場觀影。本次活動,成都影迷與志願軍老兵王光柄、韓雨秋、郭明清,「特級英雄」黃繼光後人黃擁軍,還有部分現役軍人代表共同觀影。「我老了,背也駝了,扛槍打仗不行了,但有義務宣傳抗美援朝精神。」88歲的老兵韓雨秋說道。《金剛川》講述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役背後的一段真實往事。
  • 90歲抗美援朝老兵患主動脈瓣重度狹窄,醫生為他換了「心門」
    昨天,14時30分左右,在北京安貞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90歲抗美援朝老兵徐大爺被順利推出手術室。手術中,周玉傑、來永強和張純等幾位教授認真分析瓣膜植入後的位置和效果。這一次,醫院通過先進的微創介入手術——經股動脈主動脈瓣植入術,為老人生病的心臟換了一扇「門」。
  • 抗美援朝參戰老兵王龍勝:英雄先烈當銘記 和平生活倍珍惜
    儘管今年已有91歲的高齡,但參加過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王龍勝身體仍十分硬朗,看到筆者一行這麼多客人前來探望,老人始終樂呵呵地跟大家交流,回憶和講述起自己當年的參軍經歷和退伍後的相關經歷。 回顧戰火紛飛的歲月:堅守倉庫8天7夜 見到筆者一行前來,王龍勝拿出珍藏多年的幾張老照片和紀念章。這些年,他一直叮囑兒女要小心存放。
  • 66歲癌症患者捐獻眼角膜:讓別人替我繼續看世界的美好
    在陝西西安大興醫院,今年66歲的魏阿姨半年前確診為胰腺癌,一直以來都備受病魔的折磨,儘管她一直生活在山西侯馬,但是為了治療,她慕名來到西安大興醫院。到醫院腸胃外科後,結合病情,施海主任與老師王為忠教授共同商討制訂手術方案來改善她日後的生活。就在手術前一天,魏阿姨鄭重的寫下了一份聲明書交給主任。
  • 【尋訪英雄】96歲抗美援朝老兵高萬功:全連一百多名戰士只剩下七人!
    【尋訪英雄】96歲抗美援朝老兵高萬功:全連一百多名戰士只剩下七人!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這首歌中所描繪的景象,正是老英雄高萬功的親身經歷。1950年8月,高萬功所在部隊接到命令,(原)26軍戰士全部參與抗美援朝。過江之前,高萬功的戰友們便學唱起這首歌。如今,70多年過去了。在《尋訪英雄》欄目組記者面前,高老唱起這首歌來,依然是口齒清晰,鏗鏘有力,而那段記憶也一直留存在他的腦海中,不曾忘卻。
  • 病情沉重時留下捐獻遺體心願 16歲漸冰人的器官重燃5人生命之光
    7月11日凌晨,16歲的「漸冰人」漢漢(化名)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永遠告別人世。強忍喪子之痛,徐朋和妻子林春桂在器官捐獻知情同意書上簽了字,遵從孩子生前的願望,捐出兒子的肝臟、雙腎和一對眼角膜。6歲查出罕見疾病無藥可醫2004年夏天,漢漢出生在武漢市江夏區一個普通農村家庭。
  • 夫妻先後捐獻兩個孩子遺體器官:曾讓4人得到重生,2人看到光明
    1月7日,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6歲男孩小圓(化名)因病去世。男孩的父母決定將孩子身上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來。令人動容的是,這不是他們第一次做出這樣的決定。2017年,他們6歲大的女兒因為交通事故意外去世,當時他們就替她捐獻了遺體和器官,讓4個人得到重生,2人看到光明。
  • 三十八軍後代、老兵祭掃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實
    ——血灑數十載,祭祀幾代人文/申衛平抗美援朝是發生在七十年前一場波瀾壯闊、史詩般戰爭,偉大領袖毛主席親手題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炮火連天歲月裡,志願軍官兵們競倒下了近二十萬中華好兒女……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建立於1951年8月,經當時政務院內務部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