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莫開偉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近期,為提振民眾消費信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遏制消費負增長頹勢,全國先後有南京、浙江等多個省(市)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定向鼓勵本地消費者,以提振經濟,下一步還會有不少地方政府效仿。
眾所周知,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見效需要時間,出口增長也受制於很多內外因素,唯有刺激消費具有立竿見影之功效。顯然,消費券面世具有一定的社會合理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而且,這也是各地政府認真落實國家發改委關於促進消費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尤其,疫情特殊時期,消費券對於促進消費具有穩定器、放大器、助推器的作用,從老百姓到商家均可受益。預計在消費、生產環節可以帶動萬億以上的經濟增長,形成良性循環。發放消費券也是政府親民、惠民的體現,是政府和科技企業的責任擔當,不僅促進消費,也是重要的、成熟的社會救濟工具。
可見,消費券是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刺激消費增長的臨時性政策手段,它在對衝疫情負面影響、恢復現實購買力拉動內需以刺激經濟復甦等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提振消費需要標本兼治,虛實創新,消費券舉措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政府財政、社會民眾乃至企業等社會各個層面,目前如果這步棋局每一步都思考好了,走對路了,就能發揮「一步活全盤活」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如果消費券這項政策沒有實施好,它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加大財政支出壓力,抬高需求拉動型通脹風險,引發社會分配不公等問題。
因此,走活消費券這局棋,需要通盤權衡、縝密思考。消費券是國家或地方財政通過轉移支付提振消費的一種形式,是一種應急需求管理政策。它發之於民用之於民,藏富於民,投資於民,形成現實購買力,幫助各界儘快渡過難關。很明顯,要讓消費券政策很好地發揮促消費活經濟的作用,讓其始終運行在不偏不倚的軌道上,必須從六方面努力入手:
其一,加強宏觀研判,防止一哄而起。對消費券產生消費效應與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綜合分析,保持理性冷靜的態度,不搞「一刀切」,掌握消費券刺激的度,保持適當規模,由各地根據自身情況制訂實施方案或標準,消除盲目效仿和攀比現象。
其二,從實際出發,注意財政實際承受能力。綜合考慮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承受能力,科學研判消費券發放的可行性,確定科學的承擔比例;把發放消費券這件好事辦好,做實做細做到位,平衡各方利益訴求,讓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真正從中受益。
其三,明確好消費用途,讓其發揮精準刺激作用。各地發放消費券可以設定用途,對特定行業形成拉動,比如將旅遊、餐飲、文化娛樂、酒店等受疫情影響最嚴重行業確定為重要消費支持領域,刺激特定行業的消費回補,以便在總量上能實現消費快速回升。
其四,劃定好消費券發放範圍,消除分配不公問題。在發放對象上要進行嚴格審核,消除「撒胡椒麵」做法,重點發放到受疫情影響最嚴重地區、中低收入階層和生活困難民眾,達到既能刺激消費又能保障基本生活的目的。
其五,預測好刺激效應,備足政策工具箱。對消費券帶來的經濟拉動效應進行科學研判,根據消費券的消費短暫乘數效應,出臺消費政策立足長遠,防止顧此失彼現象發生。同時,出臺長短相結合消費搭配政策,在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消費習慣等方面出臺相應配套政策,真正助推消費券政策發揮刺激消費的作用。
其六,做好規避弊端預案,將消費券政策效能發揮至極至。就是想方設法引導長期消費和行業均衡消費,避免消費券短期透支消費和偏重零售業等弊端,讓消費券全面發揮作用。同時,遏制消費券中可能存在分配不公及「被倒賣」、「薅羊毛」、使用情況難追溯等問題,通過與技術實力雄厚平臺比如阿里巴巴合作引入支付寶的實名認證、區塊鏈、風控等技術,最終讓消費券可實現「一城一策、按需定製」、「靈活可調整」、「公平可追溯」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