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2020-12-05 貴州網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發布時間:2020-03-16 17:33:06      來源:貴州網

  「黨支部有了自己的支柱產業,村集體經濟就不用愁。」站在南坡村脆紅李含苞待放的基地裡,七星關區龍場營鎮黨委書記望著漫山遍野的脆紅李樹,憧憬著美好的前景,南坡村這1700多畝脆紅李今年試花,兩年後正式進入盛產期。

  據了解,該鎮9個村(社區)都已按照「村社一體」的模式建立了合作社,並由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鞏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

  試點引領 探索農業產業新路

  2014年初,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元巖村「兩委」組織農戶代表赴四川省考察,回來後召開宣傳動員大會,在大多數思想積極、眼光長遠農戶的響應下,農戶紛紛報名登記採購脆紅李樹苗,連片種植了2400畝脆紅李,並於2015年6月註冊了七星關區龍場營鎮元巖村李子合作社,並邀請長於經營、精於管理、善於創業、樂於奉獻的複合型人才進入合作社。

  為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試點引領這張「牌」,該鎮為元巖村積極申報通村路、通組路共18.4公裡,完成了500萬元灌溉設施建設,解決了脆紅李銷售運輸和灌溉問題,期間,還向七星關區扶貧辦爭取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4.62萬元,有效解決了發展資金緊缺的問題。

  近年來,由於得到了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村「兩委」的參與,村民積極配合拉枝、施肥、除草等管護,元巖村脆紅李長勢普遍較好,今年正式進入了盛產期,試花掛果期間部分農戶最高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一鎮一品 塑造農業特色品牌

  龍場營鎮主動落實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瞄準「一鎮一品」方向,打好政策幫扶和自主發展組合拳,落實退耕還林和脆紅李種植,將農業發展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靠攏。

  有了元巖村試點的成功,鎮黨委、政府還多次組織9個村(社區)「兩委」多次外出考察脆紅李的種植環境、技術和市場等,農戶看到了脆紅李的發展前景,該鎮在轄區掀起了「脆紅李革命」。

  2017年底,立足打造「脆紅李之鄉」這一定位,在9個村(社區)推廣脆紅李種植,並組織其他8個村(社區)成立「村社一體」合作社,村集體以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入股,社員則以土地、勞動力等入股。該鎮繼續投入130多萬元種植脆紅李,最終形成了17200多畝的脆紅李規模化特色農業產業,實現貧困戶全覆蓋,保障了戶戶有產業。

  為解決好脆紅李投產前農戶收入問題,真正做到「以短養長」,大力調減低效高杆作物,該鎮通過政策幫扶,宣傳引導等方式,引導鼓勵農戶大力發展馬鈴薯、大豆、小麥、辣椒、花生等林下種植,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戶增產增收問題,也為脆紅李培育養護奠定了良好的環境。

  支部領辦 增強農業發展激情

  脆紅李逐步到了掛果期,銷售問題迫在眉睫,為增強種植農戶的信心,為給農戶打下「強心劑」,該鎮主動與貴州博林康來畜牧開發有限公司畢節分公司對接,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組織方式,形成農戶80%,公司15%,合作社(村集體)5%的利益聯結機制,重點解決了技術培訓和銷售方面的問題,並籤訂了農戶、公司、合作社三方協議,明確職責,還以合作社為中心,讓農戶、政府、合作社代表參與市場營銷團隊建設,確保市場良性化發展,銷售利潤達到最大化。

  該鎮還主動協調公司墊資採購化肥、農藥等物資,按市場成本價賒銷給農戶,待銷售結束從紅利中扣除墊資;公司技術人員分季節作好脆紅李管護技術指導,重點加強修剪、壓枝、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品質培育等方面的技術培訓。隨著產業革命「八要素」的落實到位,農戶看到了良好的收入前景,對於發展脆紅李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隨著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科學合理的合作模式得以落實,銷售瓶頸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轄區內大部分農戶踴躍籤訂了15年的脆紅李技術管護及市場營銷合作三方協議,並積極落實黨支部、合作社和公司的各項工作安排,為脆紅李管、產、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好棋,把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合作社的抱團發展、公司的商業優勢、農戶的能動性等要素有機融合在一起,優勢疊加互補,產生了裂變效應,激活了農業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也讓黨支部在統領農村農業發展中找到了載體,真正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在群眾中也有威信和話語權。(七星關區龍場營鎮黨建辦主任 肖軍林)

相關熱詞搜索:七星

相關焦點

  •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抓實基層黨建 助推扶貧攻堅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抓實基層黨建 助推扶貧攻堅 發布時間:2020-05-22 21:01:01      來源:貴州網   扶貧攻堅是新時期一項艱苦的系統工程
  •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幹部駐基層 凝心聚力促脫貧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幹部駐基層 凝心聚力促脫貧 發布時間:2020-07-01 17:27:49      來源:七星關區龍場營鎮   開展精準扶貧以來
  • 七星關龍場營鎮: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讓農戶無後顧之憂
    連日來,龍場營鎮南坡村黨支部書記楊光映,一邊教村民韋應飛修剪脆紅李果枝,一邊解釋說。近段時間,龍場營鎮緊抓復工復產工作,在轄區9個村(社區)積極宣傳、督促農戶,加強脆紅李的種植管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影響。
  • 濰坊昌邑:整鎮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奏響鄉村振興「北孟大合唱」
    但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在內容中明確規定,「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單位不得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因此黨支部、村委會不能作為成員入股合作社,原來的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大都是支部書記和部分黨員成立的合作社,再通過契約的形式進行收入約定。如何解決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身份問題,這在全國都無經驗可考、無先例可循,成了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一大難題。
  • 七星關區:「四突促四變」推動支部領辦合作社穩中有進
    近年來,七星關區大力推行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強化黨支部政治引領、組織引領功能,充分利用村集體合作社聯結群眾、整合資源,緊密結合「532(50萬畝刺梨、30萬畝茶葉、20萬畝蔬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布局,以四個突出促四個變化,走出一條強村富民的共贏之路。
  • 乳山市南黃鎮: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強化規劃謀劃 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南黃鎮黨委牽頭全面摸排各村產業發展和村集體資產、資源情況,全面掌握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系統總結支部班子成員成功領辦合作社經驗,確定了「示範引領一批、規範提升一批、重新組建一批」的工作思路,因村制宜定路子,統籌推進支部領辦合作社,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之牟平典範:甜蜜蜜的水果玉米 甜滋滋的幸福生活
    這些香甜的水果玉米是小宋家疃村的收穫,也是牟平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的成績。近幾年,牟平區不斷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路徑,以小宋家疃村為試點,確定了「黨支部+合作社+企業」的發展模式,同時聯合豐金集團助力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以抱團發展推進強村富民,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 七星關龍場營鎮者把村:種下千畝李 「敲開」致富門
    曾錦全查看脆紅李種植基地汽車從龍場營鎮集鎮出發,順著盤山公路一路前進,不多時,者把村脆紅李種植基地便到了。看著已有一人高的李子樹,村支書曾錦全顯得很高興,他用右手指了一下前方的果樹,向記者介紹起這1000餘畝脆紅李種植基地的故事。
  • 全村共種「一塊田」莒南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259家
    這兩年,俺從社裡領到幾千元,不然一點收成也沒有,日子可咋過啊。」11月19日,在莒南縣嶺泉鎮村淇岔河的大田裡,說起合作社,農民徐鳳秋直誇讚。20公裡外的道口鎮赫馬嶺村,村民也是受災卻沒受損失。夏天的幾場連續暴雨,讓村裡代彬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種植的700畝玉米地減產80%以上。「大伙兒正擔心今年還給保底不?
  • 德州24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項目籤約,助推鄉村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 5月28日上午,德州市舉行2020年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招商推介會暨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德州市委副書記張傳忠致辭,德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藝丁主持,德州市副市長董紹輝介紹德州投資環境、推介招商項目。
  • 重點工作攻堅|德州三年辦起2249個合作社激活鄉村振興 黨組織領辦...
    2017年,包括堤上王村在內的11個村莊,5632人搬進現在的軍倉社區,設立軍倉社區黨委和11個網格黨支部,聚合起9700畝耕地。之後,龍門街道又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破題的關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的模式。土地由專業合作社經營,對接市場發展訂單農業,黨支部全過程參與管理與監督。土地聚合釋放了規模優勢,還有黨組織參與,一舉破解了土地零散、種植水平不高的難題。
  • 為了這場戰役,七星關這些鄉鎮拼了!
    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 意味著 脫貧攻堅總攻已進入了最後關頭 這一戰,七星關各鄉鎮如何打?
  • 七星關區放珠鎮海螺村 櫻桃熟了 村民笑了
    四月,七星關區放珠鎮海螺村的瑪瑙紅櫻桃進入採摘期,一顆顆晶瑩剔透的大紅櫻桃綴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空氣中瀰漫著櫻桃的芳香。
  • 畢節七星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在七星關的農村,「為吃而種」的觀念逐漸在轉變為「為賣而種」和「為賣而養」。  種什麼——圍繞「七大重點區域」,緊盯100畝以上壩區,著力打造7條辣椒、蔬菜等各類經濟作物產業示範帶,全區實現調減低效作物20.75萬畝以上。
  • 貴州畢節七星關:5個村社一體合作社聯合成立農業發展公司
    中新網貴州新聞5月15日電(張忠應)5月14日上午,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放珠鎮播樂溝村鞭炮齊鳴,熱鬧非凡。由5個村社一體合作社共同組建的畢節鑫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這裡舉行隆重揭牌儀式。
  • 日照高新區河山鎮:「黨支部+合作社」釋放紅色生產力
    「這下可好了!家門口有了恆溫庫,蘋果摘下來直接入庫,沒有了僱車運輸費,蘋果儲存費用也低,一年能省1萬多元呢。」10月1日,在日照高新區河山鎮劉家順村的果園地頭,村民安佰京一邊收著蘋果,一邊與隔壁地裡的果農掰扯著今年蘋果的收成,不禁喜上眉梢。
  • 白旗鎮後營村:「後營」變「頭陣」
    產業發展建大棚,便民出行通橋梁,黨員先行做榜樣,完善制度見真章,這是鳳城市白旗鎮後營村黨支部如今的工作寫照。可去年,後營村黨支部還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被確定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經過一年的調整,後營村在鎮黨委帶領下完成支部書記一肩挑工作轉換,通過「強主體、建堡壘、育黨建、抓紀律」四項措施,實現彎道超車,由「後營」變成了「頭陣」。原來的後營村思想意識薄弱,認為黨務工作是「虛功」,只注重村內公共事務、政務信息的傳達報送,對上級的政策精神學習得不夠透徹,學習範圍也很局限。
  • 蘭州新區中川鎮華家井村 村集體抱團發展創規模化致富路
    自村集體領辦合作社開辦以來,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持續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打通了「造血大動脈」,農戶增收有了實實在在的產業保障。1 產業支撐讓土地留得住人合作社成立前,華家井村由於沒有產業支撐,華家井大部分年輕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
  • 七星關區阿市鄉:支部前移謀產業發展,助農增收打贏殲滅戰
    為有效利用好4、5、6三個月的"窗口期",畢節市七星關區阿市鄉立足工作實際,堅持"強黨建,興產業,助脫貧"的思路,統籌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鼓足幹勁衝刺90天,堅決打贏殲滅戰。
  • 瀏陽市中和鎮:支部領辦、網格帶動,紅色引擎決戰脫貧攻堅
    黨支部領辦產業項目,集思廣益「開藥方」探索出脫貧路徑,蒼坊村黨總支持續推進「1228」黨建工程,摸索出「黨建+微網格123工作法」。村黨總支啟動「黨支部領辦項目發展」擂臺賽,4個黨支部分別領辦了耀邦故裡研學營、搖錢灣商貿區、果蔬基地、荷田經濟園等集體經濟產業項目,支部曬亮點、比實績,在競賽中推動集體經濟實現連年翻番。活動中表現搶眼的「蒼坊牌大閘蟹」就是樓西黨支部領辦的升級「荷田經濟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