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龍場營鎮: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讓農戶無後顧之憂

2020-12-05 天眼新聞

「不要捨不得,大膽剪!要抓緊時間把脆紅李修剪拉壓成型,以後掛的果才會又大又好。你看,要像我這樣剪才對。」連日來,龍場營鎮南坡村黨支部書記楊光映,一邊教村民韋應飛修剪脆紅李果枝,一邊解釋說。

近段時間,龍場營鎮緊抓復工復產工作,在轄區9個村(社區)積極宣傳、督促農戶,加強脆紅李的種植管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影響。

自開展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助推脫貧攻堅以來,該鎮加強對「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的推廣,鎖定銷售渠道,打消農戶能產不能銷的後顧之憂,激勵農戶加強脆紅李管護的積極性,逐步形成「管、產、銷」融合發展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龍場營鎮以打造「脆紅李之鄉」為目標,積極主動落實產業結構調整,在轄區內發展脆紅李16720畝,現已逐步到了試花掛果的時期,銷售問題已迫在眉睫,部分農戶有了銷售方面的顧慮,對脆紅李的管護有了消極情緒。為給農戶打下「強心劑」,鞏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該鎮主動與貴州博林康來畜牧開發有限公司畢節分公司對接,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組織方式,形成農戶80%,公司15%,合作社(村集體)5%的利益聯結機制。

為解決農戶前期培育資金投入難問題,該鎮協調公司墊資採購化肥、農藥等物資,按市場成本價賒銷給農戶,待產品銷售結束從紅利中扣除墊資。同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季節作好脆紅李管護技術指導,重點加強修剪、壓枝、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品質培育等方面的培訓。以合作社為中心,讓農戶、政府、合作社代表參與市場營銷團隊建設,確保市場良性化發展,銷售利潤達到最大化。

在整個過程中,村(社區)黨支部對農戶種植脆紅李的面積、種植株數、村組名稱、農戶姓名進行造冊登記,作為分紅依據。積極組織種植農戶參加技術培訓,監督農戶按照技術要求不折不扣落實脆紅李培育管護,切實落實抓產業、促增產、拓市場等農業產業發展措施,給農戶吃了「定心丸」,打消了大家能產不能銷的後顧之憂。目前,農戶對於發展脆紅李的積極性較為高漲,掀起了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良好氛圍。

據悉,該鎮當前共有911戶農戶踴躍籤訂了15年的脆紅李種植技術管護及市場營銷合作三方協議,並完成了前期技術指導培訓和脆紅李修剪拉壓成型等工作。

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通訊員肖軍林

編輯廖婉君

編審林全舉

終審黎秀禹

相關焦點

  • 畢節七星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產業革命首先需要來一場破除陳舊觀念、敢於解放思想的革命。2018年以來,七星關區共調減玉米種植面積61.44萬畝,低效高杆作物逐漸被調減。  在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中,七星關區牢牢把握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圍繞農業產業「六個轉變」目標,推進「532」農業產業發展布局,大力發展刺梨、茶葉、蔬菜三大主導產業,力爭種植刺梨50萬畝、茶葉30萬畝、蔬菜20萬畝。
  •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走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這盤棋 發布時間:2020-03-16 17:33:06      來源:貴州網   「黨支部有了自己的支柱產業
  •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幹部駐基層 凝心聚力促脫貧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幹部駐基層 凝心聚力促脫貧 發布時間:2020-07-01 17:27:49      來源:七星關區龍場營鎮   開展精準扶貧以來
  •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抓實基層黨建 助推扶貧攻堅
    七星關區龍場營鎮——抓實基層黨建 助推扶貧攻堅 發布時間:2020-05-22 21:01:01      來源:貴州網   扶貧攻堅是新時期一項艱苦的系統工程
  • 七星關龍場營鎮者把村:種下千畝李 「敲開」致富門
    過去的者把村,因找不到適合發展的產業,只能以種玉米、洋芋等傳統農作物為主,土地裡的產出無法給家庭帶來太多經濟效益。為了生計,大多數青壯年選擇外出打工,隨之,全村勞動力逐年減弱,部分土地相繼被迫丟荒。2017年,者把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動員群眾轉變種植思路,情況便由此發生了變化。
  • 積石山縣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見聞
    抓特色調結構 興產業富群眾——積石山縣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見聞12月15日,記者來到積石山縣胡林家鄉高關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只見12座大棚整齊排列。今年以來,胡林家鄉按照縣上「南部菌、中部菜、北部果、全縣養、戶戶搞勞務」的產業發展思路,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綜合考慮氣候、土質、地理位置、市場前景的基礎上,統籌安排、精心組織,採取「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高關村喇叭咀社以每畝1500元流轉土地20多畝,打造食用菌示範基地。
  • ...付出都是值得的丨七星關區長春堡鎮松營、合樁村駐村第一書記羅勝
    我叫羅勝,2018年1月,我受貴州畢節七星關區區委統戰部安排先後到七星關區長春堡鎮松營、合樁村駐村,並擔任第一書記。近三年來,與村支兩委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為全村人口全部脫貧貢獻自己的力量。夏大虎是合樁村開塔組的一位農戶,五十多歲了,又有二級殘疾,居住在破舊的石房子裡,家中一無所有。我們了解情況後,與村委商量,幫助他進行危房改造,並向民政反映,幫助他申請特困金,解決夏大虎的後顧之憂。
  • 為了這場戰役,七星關這些鄉鎮拼了!
    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 意味著 脫貧攻堅總攻已進入了最後關頭 這一戰,七星關各鄉鎮如何打?
  • 畢節市七星關區:脫貧攻堅鏖戰正酣
    區委、區政府按照「全覆蓋、督死角、查問題、抓整改」的要求,「過篩子」找問題,「對靶心」補短板,採取定點督戰和巡迴督戰的方式,對全區有脫貧攻堅任務的38個鄉鎮街道開展掛牌督戰,重點督「兩不愁三保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推進情況。戰鼓陣陣,號角聲聲。
  • 餘慶縣構皮灘鎮:搶抓時令,打好產業發展「組合拳」!
    連日來,餘慶縣構皮灘鎮搶抓時節,圍繞縣委提出的「63211」產業發展規劃抓落實,持續推進全鎮產業結構調整。 據了解,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永興村積極宣傳動員,採取「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助推發展,在做好技術服務、產銷對接的同時,充分發揮大戶的示範帶動作用,帶領群眾發展高效農業。
  • 正風快報網:惠水縣「三個一」奏響產業結構調整「交響曲」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惠水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86億元用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三個一」奏響產業結構調整「交響曲」,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科學謀劃「一張藍圖」。截至目前,完成調減低效作物4.71萬畝,46個壩區完成產業結構調整面積8.33萬畝;全省蔬菜產業第八個優勢單品佛手瓜種植擴至3.5萬畝,預計全縣2萬噸的佛手瓜(龍鬚菜)銷往省外市場,可實現3300名群眾人均增收 6000元。精準制定「一套方案」。
  • 縣委書記肖俊帶隊到麻江縣考察學習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一致認為,麻江縣以「幹」當先,「快」字當頭,聚焦產業革命「八要素」,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藍莓為主導的特色產業成效顯著,責任精準壓實,發展方向準、產業謀劃精準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同時,通過實地考察更加看到了自身在產業發展上的差距、方式方法上的差距、執行落實上的差距,引發了如何迎頭趕上的思考,激發了奮力苦幹實幹的鬥志。
  • 脫貧攻堅貴州「9+3」縣區直擊之畢節七星關區:烏蒙山下奏響致富...
    2015 年,與全國同步,畢節七星關區吹響脫貧攻堅 " 衝鋒號 ",在這條脫貧攻堅 " 趕考 " 路上,七星關區近萬名幹部立下軍令狀,從聚焦 " 兩不愁三保障 " 到打贏 " 四場硬仗 ",從 " 五個一批 " 到 " 六個精準 ",從 " 五個五 " 到 " 四個一 ",真正做到對症下藥,讓搬出來的貧困戶穩得住,讓留下的村民能致富。
  • 貴州畢節七星關:5個村社一體合作社聯合成立農業發展公司
    中新網貴州新聞5月15日電(張忠應)5月14日上午,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放珠鎮播樂溝村鞭炮齊鳴,熱鬧非凡。由5個村社一體合作社共同組建的畢節鑫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這裡舉行隆重揭牌儀式。
  • 白旗鎮後營村:「後營」變「頭陣」
    產業發展建大棚,便民出行通橋梁,黨員先行做榜樣,完善制度見真章,這是鳳城市白旗鎮後營村黨支部如今的工作寫照。可去年,後營村黨支部還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被確定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經過一年的調整,後營村在鎮黨委帶領下完成支部書記一肩挑工作轉換,通過「強主體、建堡壘、育黨建、抓紀律」四項措施,實現彎道超車,由「後營」變成了「頭陣」。原來的後營村思想意識薄弱,認為黨務工作是「虛功」,只注重村內公共事務、政務信息的傳達報送,對上級的政策精神學習得不夠透徹,學習範圍也很局限。
  • .| 濃墨重彩寫華章 —— 黔東南州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面對如此艱巨的發展任務,不拿出超常規舉措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實現革命性突破,農村難以脫貧,即使脫了貧也極易返貧。2018年以來,貴州提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我州全面落實「八要素」,出臺了《中共黔東南州委黔東南州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實施意見》《黔東南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 年)》等,奮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質增效農業產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什麼」「怎麼調整」?
  • 七星關區大銀鎮:7000畝烤菸備耕忙
    >七星關區大銀鎮牢固樹立並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精心描繪產業富民強鎮新藍圖,按照「適宜區域全覆蓋,適宜人群全參與」的產業布局思路,突出打造「一村一品」,合理規劃,精心安排,高位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度。
  • ...黃果樹鎮黨委書記羅仁良: 腳踏實地,攻堅克難,不破樓蘭誓不還!
    2020年以來,我們進一步調整優化領導班子分工,積極發展儲備後備力量,培養後備幹部47名,發展黨員68名(其中,發展對象13名,接收預備黨員19名,預備黨員轉正36名),調整村「兩委」主要負責人3人,協助工管委調整駐村「第一書記」2人,調整駐村幹部3人。全鎮10個行政村,目前有6個村實現支書主任「一肩挑」,如期完成支書主任「一肩挑」工作任務,全鎮「一肩挑」比例達60%。
  • 高質量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視野 基本經濟制度的堅持、發展、豐富與完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特徵,指引著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前進方向。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視野,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中要做到:一是初級階段最大國情的實際。
  • 甘肅民勤:辣椒產業有聲有色 村民日子有滋有味
    泉山鎮小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孫根德,無技術、無手藝,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沾不上,一頂貧困帽子一戴就是半輩子。一家人在貧困線上徘徊,雖做過很多嘗試和努力,但未衝出貧困線。2018年,泉山鎮引導村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根據市場需求,發展辣椒產業,幫助村民增收,孫根德依靠紅辣椒種植實現了脫貧,過上了紅紅火火的椒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