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捨不得,大膽剪!要抓緊時間把脆紅李修剪拉壓成型,以後掛的果才會又大又好。你看,要像我這樣剪才對。」連日來,龍場營鎮南坡村黨支部書記楊光映,一邊教村民韋應飛修剪脆紅李果枝,一邊解釋說。
近段時間,龍場營鎮緊抓復工復產工作,在轄區9個村(社區)積極宣傳、督促農戶,加強脆紅李的種植管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影響。
自開展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助推脫貧攻堅以來,該鎮加強對「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的推廣,鎖定銷售渠道,打消農戶能產不能銷的後顧之憂,激勵農戶加強脆紅李管護的積極性,逐步形成「管、產、銷」融合發展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龍場營鎮以打造「脆紅李之鄉」為目標,積極主動落實產業結構調整,在轄區內發展脆紅李16720畝,現已逐步到了試花掛果的時期,銷售問題已迫在眉睫,部分農戶有了銷售方面的顧慮,對脆紅李的管護有了消極情緒。為給農戶打下「強心劑」,鞏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該鎮主動與貴州博林康來畜牧開發有限公司畢節分公司對接,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組織方式,形成農戶80%,公司15%,合作社(村集體)5%的利益聯結機制。
為解決農戶前期培育資金投入難問題,該鎮協調公司墊資採購化肥、農藥等物資,按市場成本價賒銷給農戶,待產品銷售結束從紅利中扣除墊資。同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季節作好脆紅李管護技術指導,重點加強修剪、壓枝、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品質培育等方面的培訓。以合作社為中心,讓農戶、政府、合作社代表參與市場營銷團隊建設,確保市場良性化發展,銷售利潤達到最大化。
在整個過程中,村(社區)黨支部對農戶種植脆紅李的面積、種植株數、村組名稱、農戶姓名進行造冊登記,作為分紅依據。積極組織種植農戶參加技術培訓,監督農戶按照技術要求不折不扣落實脆紅李培育管護,切實落實抓產業、促增產、拓市場等農業產業發展措施,給農戶吃了「定心丸」,打消了大家能產不能銷的後顧之憂。目前,農戶對於發展脆紅李的積極性較為高漲,掀起了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良好氛圍。
據悉,該鎮當前共有911戶農戶踴躍籤訂了15年的脆紅李種植技術管護及市場營銷合作三方協議,並完成了前期技術指導培訓和脆紅李修剪拉壓成型等工作。
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通訊員肖軍林
編輯廖婉君
編審林全舉
終審黎秀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