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棋,我快樂,西洋棋—我的最愛

2020-12-19 西洋棋業餘愛好者

你們喜歡西洋棋嗎?告訴你們一個秘密,西洋棋現在已經和我形影不離了。

我第一次接觸西洋棋是在四歲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的媽媽接觸了西洋棋。媽媽覺得我活潑好動,西洋棋應該可以讓人靜心,所以把我送到棋院學習西洋棋。還記得我第一次上體驗課見到老師,覺得秦老師說話好溫柔,老師細心的和我溝通。首先告訴我的就是「王后」在西洋棋中的為例,讓小小年紀的我就產生了想要當它們「司令」的衝動。雖然萌發了想當「司令」的念頭,可是剛上了十分鐘課程的我,一會兒離開了座位;一會兒喊媽媽;一會兒想上廁所;一會兒看中了別人的橡皮……好像有個聲音在對我說:「你是堅持不下去的,不要浪費時間了」。課後,老師和我媽媽溝通了上課的情況,說我有點小,坐不住也是正常的,還說再送一節體驗課,讓媽媽考慮下,要不要繼續學習。現在想想,多虧了這一節體驗課!

後來在老師的悉心栽培,媽媽不懈努力的陪練下,我被那些造型生動的立體棋子,千變萬化的棋局所深深的吸引,喜愛上了西洋棋。在每次下棋的時候,我就在想我是它們的指揮官,國王和王后都要聽我的指揮,我的小兵替我南徵北戰,直到抓住對方的國王,那種勝利的喜悅由然而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的自信心,以及自制力有了很大的進步,相比之前更加沉得住氣,思維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別看我年紀小,殺法大全我已經做了5本了,每天晚上我都會下2盤國象聯盟,風雨無阻。爸爸媽媽都是我的手下敗將了,我參加了2次棋院舉辦的賽事,都成功晉級了,每次下棋的時候我就想著我需要和經驗豐富的同學切磋,從他們那吸取經驗。

我下棋,我快樂,西洋棋——我的最愛。

(皖紅天湖國際幼兒園 田藝晨)

轉自蚌埠棋院

喜歡或陪娃學習西洋棋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西洋棋業餘愛好者,可以及時收到我發布一些西洋棋的文章

相關焦點

  • 我和西洋棋
    我叫洪亦璇,是新城實驗學校二年級16班的學生,也是蚌埠棋院的西洋棋棋手。這次疫情讓我很長時間都沒有出門,大家都不能回到學校上學,也不能回到棋院去下棋。有時在家很急,但是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利用網絡上的對弈軟體,在家裡也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下棋了。
  • 我最情有獨鐘的西洋棋
    我最喜愛的西洋棋琴棋書畫,文房四寶。其中,我最情有獨鐘的還要數「棋」,棋分很多種,當然全部棋當中我還是比較喜歡「西洋棋」,如果你不懂,那看看下面我為你解釋解釋吧。
  • 求學路上西洋棋助我成才
    從學校興趣課上第一次認識西洋棋開始,王登華就被仿佛被這黑白世界深深地吸引了,64格戰場內的縱橫交錯、進攻騰挪、你追我堵,仿佛注入魔法一般,在他小小的腦海裡生了根。生性活潑好動的他,只要一接觸西洋棋就能立即靜下來。
  • 讓孩子快樂地學習西洋棋
    快樂是一種感受!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孩子到底應該嚴格還是讓他們快樂的享受學習,其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我以為是並不矛盾的,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孩子不犯錯,那要老師幹什麼?在我看來孩子有錯誤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這麼多年以來,我在教學中幾乎從來都不批評孩子!
  • 侯逸凡:總書記問我西洋棋男女水平差異為何那麼大?我這樣回答
    可否介紹一下這兩位棋手之前的備戰情況,他們的備戰期恰好是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是否影響了對他們的賽前熱身? 侯逸凡:目前王皓前三輪的發揮比較穩定,積分處於第一集團,拿了兩分;丁立人前兩輪的失利明顯看出來沒有調整到他最好的狀態,但是他對美國頭號棋手卡魯阿納戰而勝之,拿到了至關重要的一分。因為卡魯阿納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丁立人最有力也最直接的對手。
  • 黃老師的書一直伴隨我西洋棋生涯
    黃老師的書一直伴隨我西洋棋生涯 2020-10-30 16:58  中國西洋棋協會
  • 看完《棋魂》與《后翼棄兵》,我能學會圍棋與西洋棋嗎?
    一部《棋魂》,主題是圍棋;一部《后翼棄兵》,主題是西洋棋(西洋棋)。這兩部劇評分都不錯,今天就跟大家安利一下。首先說圍棋。這部電視劇叫《棋魂》,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很小眾的一個題材,當年動畫播出時間是2001年,我讀六年級的樣子。那時候,不太愛看,因為這個題材有點複雜,進度慢,受眾小,因此沒怎麼追,轉臺看其他。
  • 網易雲熱評:新生報到,「我叫李想,我愛下棋」「我叫夏琪,我有理想...
    網易雲熱評:新生報到,「我叫李想,我愛下棋」「我叫夏琪,我有理想」…… 新生報到,「我叫李想,我愛下棋。」「我叫夏琪,我有理想。」全班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摘自網易雲音樂熱評
  • 西洋棋是一生的朋友
    西洋棋,就是不停地選擇,無論你的對面坐的是誰,也不要被他擾了心神、亂了陣腳。下棋的人,愛計算,也愛縱覽全局,他們往往不僅棋風穩健,人生也走得穩健。相比棋手,我更願意稱呼棋手為棋士。他們身上有一種風範,對勝利的敏銳嗅覺,對失敗的一笑而過。沒有誰喜歡失敗,但也沒有誰會不經歷失敗。其實不必厭惡失敗,要不是它你怎麼會百鍊成鋼,成為更好的自己?西洋棋告訴我們,不服輸才是西洋棋的精神所在。
  • 4歲半神通戰勝西洋棋特級大師的故事
    並且可以輕輕鬆鬆打敗自己的爸媽,體驗以弱勝強的快樂,那非西洋棋莫屬了!西洋棋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益智遊戲之一,同時它也是全球僅次於足球的第二大的體育項目。最重要的是,喜愛這個項目的優秀的小孩子特別多!還記得那個年齡僅有4歲半的俄羅斯西洋棋神童嗎?他的名字叫米沙·奧西波夫,在一場比賽中,小小年紀的他戰勝了已經95歲高齡的最受敬仰的西洋棋特級大師尤裡·阿韋爾巴赫,大家一定認為是這位特級大師年齡大了頭腦受到了影響吧?
  • 中國西洋棋第一人 丁立人
    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認為把書讀好才是兒子最主要的任務。 讀小學時,丁立人一學期大概有兩個月在外地比賽。上了初中,家人統一意見:平時不能缺課,寒暑假裡可以外出比賽。 好在丁立人自己學習也很抓緊,很自覺。據說他爸媽從沒檢查過他的作業,課餘也不補課。儘管丁立人說自己喜歡下棋多過讀書,下棋比讀書容易,但這不表示他的成績差。
  •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是這樣嗎?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這個口號原是深圳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二學生,開運動會時方隊的口號。被網友稱為高能口號,因為它喊出了家長的心聲,喊出了老師的用心良苦。自古以來,母愛是最偉大的,在愛的面前,一切方法都有可能為之遜色,這是母儀千古的源頭,其流更長。在教育上,孔子有一個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為誰讀書?」「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孔子說 : 「古代學者學習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現在的學者學習是為了裝飾給別人看。」
  • 《格裡的棋局》|最值得看的西洋棋動畫片
    You will get more than Chess在所有有關西洋棋題材的動畫作品中,我最喜歡 Jan Pinkava 導演的《格裡的棋局》(Geri's Game)。它在1998年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全片沒有一句對白,時長也僅有4分半鐘,但卻足足讓我看了六遍。故事的劇情很簡單,一個老人在秋日的午後獨自坐在公園裡下棋,他分身兩角(一個戴眼鏡、一個不戴眼鏡)一邊走白棋,一邊下黑棋。在對局之中,「兩位「棋手的性格迥異,勝負面前老人似乎返老還童。
  • 中國西洋棋隊員丁立人介紹
    相信很多西洋棋的小棋手都想知道他們小時候學棋的故事,幾歲開始學習西洋棋的?學棋的情形是什麼樣的?是也和自己一樣會遇到困難?今天我們就先看看從4、5歲就開始學棋的一位傳奇人物丁立人小時候的故事吧。丁立人 4歲學棋天賦異稟1992年出生,西洋棋特級大師丁立人的家鄉在溫州,曾出過葉榮光、諸宸等世界名將,西洋棋學習氛圍濃厚。
  • 和最強女棋手「小波爾加」一起聊西洋棋
    1992年2月4日,朱迪特·波爾加被國際棋聯授予西洋棋特級大師的稱號,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西洋棋特級大師。2003年4月,小波爾加憑藉2715分的成績首次殺入世界前十名,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進入世界前十名的女棋手。她的西洋棋等級分從1989年開始到2014年宣布退役,一直排名女子世界第一長達25年,入選金氏世界紀錄。
  • 討論學習西洋棋中常態問題
    作為「人類智慧體操」的西洋棋活動,它除了有智力性的一面還有非智力性能力的發展,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西洋棋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選擇,讓孩子去學習西洋棋,不是想讓孩子一定要成為丁立人、侯逸凡那樣成功的一級大師,而是想讓孩子在西洋棋的薰陶下養成良好的個性。
  •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等於我快樂」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等於我快樂,我媽幸福等於全家幸福。」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孩子們熱愛學習的理由都離不開「我媽」這兩個字,一說學習,首先想到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媽」。有些年幼的孩子在被問道:「為什麼要學習?」
  • 西洋棋特級大師分享勵志經歷
    來自清華大學和匈牙利的兩位西洋棋特級大師韋奕和Peter Leko為同學們做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勵志分享,並進行了精彩的互動。(西洋棋的四種等級稱號)「天才少年」韋奕: 「調節心態是我常常遇到的困難」據了解,目前正在清華大學讀書的韋奕是江蘇鹽城人,曾獲世界青少年錦標賽12歲組冠軍,2013年創造了中國棋手晉升西洋棋特級大師的世界最小年齡紀錄,是棋壇公認的「天才少年」。
  • 女王的棋局,我太愛大眼睛美女角了,還有裡面的配角們
    就是沒有棋盤,棋子兒,我在心裡就能下,礙誰的事兒啦?」 這個他就是阿城《棋王》裡的王一生,用生命下棋的他,最後把自己變成一根細樹樁,枯坐在自己人生的最後一盤棋裡,魂飛魄散。一次無意的機會,她看到學校一名老校工下西洋棋,只一眼,她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想學棋,可是孤僻而冷漠的老校工看了看她,嗤之以鼻:「女孩不該下棋!」 沒過幾天,小女孩再一次站在他的面前,說出了所有棋子的走向。這位外冷心熱的老頭子看了看她,什麼也沒說,就開始教她學棋,沒多久就請來象棋老師過來與她對弈。並且是兩個人同時與她對棋,也下不過她。
  • 卡西姆扎諾夫專訪:我為西洋棋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他低調的行事風格也許會讓人們以為他打心底不是個戰士,不過在倫敦戰勝卡魯阿納後,卡西姆扎諾夫在接受安德烈-舒爾茨(德國著名的西洋棋撰稿人)的採訪中提到:「有些人跑來祝賀我完成了出色的助手工作,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助手畢竟是「隱形的角色」。我已經當過幾次助手了,包括在多次世界錦標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