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凌晨,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去世,享年95歲。
黃宗英1925年7月13日出生於北京,她小時候想過當護士、當老師,卻從來沒想過當演員。
入行
在劇團救場《蛻變》 由此走上戲劇舞臺
黃宗英生前回憶說,因小時候就崇拜大哥黃宗江,受他影響很深。所以1941年,大哥給他來信說上海的劇團剛成立,正是用人之際,黃宗英便毫不猶豫就啟程去上海。在黃佐臨主持的上海職業劇團,幫著管管道具,平常也跟著演員排練。
一次,劇團演曹禺的《蛻變》,一位女演員無故缺席,黃宗英被臨時要求上場。她回憶說,自己在後臺很慌張,突然想不起來應該什麼時候上臺了,就在驚惶之時,不知道被誰推了一把,黃宗英就這樣到了舞臺上。舞臺上燈光很亮,她甚至看不清臺上的大哥,更看不清臺下的觀眾。慌張的黃宗英硬著頭皮背出自己的臺詞,「臺上很亂,把我拽著坐在地上,我一跺腳鞋也掉了,回到後臺,之前叫來的蛋炒飯也涼了。」覺得自己搞砸了的黃宗英十分沮喪,可是沒想到戲散了之後,黃佐臨跟她說,「小妹,明天還你上。」
就這樣,16歲的黃宗英被「定了終身」,由此走上了戲劇舞臺。1942年的《甜姐兒》令黃宗英紅遍上海灘,至今都被稱為「甜姐兒」。
與電影結緣 對《烏鴉與麻雀》感情深
1946年,黃宗英演了首部電影——沈浮導演的《追》,扮演一個買辦家庭的大小姐,同情並掩護表哥去參加革命,由此被崑崙廠的導演陳鯉庭和趙丹相中,1947年初夏她從北京來到上海,參演了《幸福狂想曲》。這部電影讓黃宗英和趙丹定情,之後黃宗英又出演了《烏鴉與麻雀》《麗人行》《家》《聶耳》等。
其中,黃宗英對於《烏鴉與麻雀》感情最深,她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一名國民黨小官僚的情婦,對其本人來說表演可謂顛覆。正是從這部電影開始,黃宗英從本色演員轉為性格演員, 「這部片子,我們是在迎接解放的炮聲中拍的,拍得踏踏實實,有聲有色。」
回憶
純粹的愛情 「最成功的事是嫁給趙丹」
2018年,彭小蓮導演的電影《請你記住我》上映,片中的潘導演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理想主義導演,面臨拆遷消失殆盡的城市建築和文化,她有著自己的選擇,甚至有時「不屑於成功」,但她從未放棄信念,阿偉在潘導演的影響下,也在繼續堅持拍攝老電影人趙丹和黃宗英的紀錄片。黃宗英本人出現在大銀幕上,她回憶了很多事,她說:「我做得最成功的事情,就是嫁給了趙丹。」
彭小蓮導演不只一次將黃宗英和趙丹的故事在銀幕上展現,她還導演過一部名為《上海倫巴》的電影,由袁泉和夏雨主演。影片並沒有用趙丹和黃宗英的真名,而是以兩人為藍本,講述了上世紀40年代末的上海,兩人經歷的一段純粹的愛情故事。
彭小蓮2006年曾在《大眾電影》上發表《帶著<上海倫巴>去看黃宗英》一文,文中講述說黃宗英在看電影時,看到片場戲,覺得很像他們拍攝《烏鴉與麻雀》時的片場:「像!挺感動的,讓我想起很多事情。」
趙丹兒子趙勁是彭小蓮的同班同學,他努力把氣氛挑得高興一點,彭小蓮在文中寫道,「大聲地說:「黃宗英同志,你覺得袁泉演得像你嗎?」宗英阿姨真的笑了,「像!側面最像……我那時候自行車騎得快極了,還是28寸的男式大平車……」」
創作
近古稀之年三次入藏 寫就《小木屋》
上世紀60年代中期起,黃宗英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在報告文學上尤有建樹,創作了《大雁情》《美麗的眼睛》等作品。《大雁情》《美麗的眼睛》《桔》令她連續獲得三次中國優秀報告文學獎。此外,黃宗英還與徐遲、肖復興聯合創作報告文學集《為了你,我的祖國》,與丁玲聯合創作報告文學集《一代天驕》,並出版散文集《半山半水半書窗》《蕭軍》。在散文隨筆方面,她與黃宗江、黃宗洛共同創作散文集《賣藝黃家》和《賣藝人家》,還創作了隨筆集《故我依然》《上了年紀的禪思》。
為展現科學工作者在高原生態研究站的工作生活經歷,她近古稀之年三次入藏。很多讀者從《小木屋》開始走進黃宗英的文字世界,「那時候覺得她與在高原的女科學家、小木屋的主人一樣酷。」一位讀者動情地說。
作家趙麗宏曾經講述過《小木屋》創作背後的故事:「那一年黃宗英作為團長帶領一批作家去西藏採風,準備回京時,她突然宣布不走了,要回去採訪一位環境科學家徐鳳翔。去高原採訪前,黃宗英寫好遺書,以一種決絕的心態去環境惡劣的地區採訪。她在高原地區生活了三個月,寫成了三萬字報告文學《小木屋》。」
評價
「永遠充滿好奇 什麼都敢嘗試」
2016年,她以91歲的高齡,出版《黃宗英文集》。2016年12月,新書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作為該文集的整理者,作家李輝向讀者介紹《黃宗英文集》的出版情況,文集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分為四卷——第一卷為人物篇,寫家人、寫趙丹、寫馮亦代;第二卷為文學類,收錄報告文學、詩歌、影視劇本;第三卷為隨筆散文;第四卷為《純愛》,收錄黃宗英和馮亦代的往來書信。
談到文集的出版,李輝說:「黃宗英創作了60多年,雖然作品不多,但每篇都付出了很大心血。編這本文集,我們希望成為她最好的禮物。」在李輝的印象中,黃宗英是一個永遠充滿好奇的人,「她什麼都敢嘗試,即使未必做得很好,也會很有興致。」
「她的文字影響了好幾代人。」作家趙麗宏讀過報告文學《小丫扛大旗》《特別姑娘》,認為「黃宗英的文字是真誠的、真實的,寫了這代年輕人在那個時代他們的感情,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態。」
2019年,黃宗英獲得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因為身體原因,94歲的黃宗英沒能去現場,兒子趙佐替母親領了獎,並代表她讀了獲獎感言,「此時此刻,我要對巴老、佐臨和所有的師長們說:學生沒有讓你們失望,小妹做到了!我要感謝上海的觀眾和讀者,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厚愛;我要感謝黨,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教導;我要感謝這片土地,感謝人民,對我將近一個世紀的撫養;我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