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圖書館建館120周年,這場大展再現古代「琴棋書畫詩酒茶」生活...

2020-12-10 瀟湘晨報

古琴,這一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樂器,是華夏傳統禮樂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傳說中堯舜時期即已存在的五弦琴,到今天能見到的最早的傳世七弦琴(隋唐琴),再到近世和當代各具風貌的琴器琴人,幾千年來形成了以「斫琴、彈琴、琴論」等為一體的龐大體系。斫琴,除了傳統木、漆工藝外,還包含傳統樂、律、數、理、美學學識,其與現代人追求的匠心,可謂同工一體。

良桐、良工,終至良琴,奏之才可「修身理性、反其天真」。2003年,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非遺古琴事業在當代社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古琴文化亦已成為現代人審美的精神追求目標,成為當今人群對於中華幾千年文明傳承的歸屬符號之一。

2020年,恰逢浙江圖書館建館雙甲子年。為慶祝浙江圖書館建館120周年,浙江非遺保護協會古琴藝術專業委員會特舉辦「匠韻華章」名家名琴古籍大展於今天在浙江圖書館啟幕,旨在聯合全國各地的古琴藝術傳承人,全面展示中國幾千年積澱的斫琴藝術在當代的成果,讓讀者領略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魅力,感受中國古代典籍的魅力,共同見證浙江圖書館120年歷史。

本次展覽雲集了國內鈞天坊、雷音倪琴、項陽古琴、天音琴坊、夔音堂、棲鳳琴堂、琴在江南、思韶山房等頗具影響力的斫琴品牌,參與展出的當代古琴有150張左右。

歷來文人以琴嘯歌、以詞吟詠,幾千年文明傳承,有文字所載處,便有琴樂之所在,因此浙江圖書館特別遴選了館藏中與琴、棋、詩、書、畫、印、酒、茶等有關的珍貴文獻一同展出,撫琴觀書,再現中國古代文人所推崇的「琴棋書畫詩酒茶」的生活意境。

展覽期間,廣大傳統文化愛好者們可以來到展廳,和斫琴大咖們面對面交流,欣賞當代斫琴藝術的高度,觀看難得一見的浙圖珍藏古籍,包括國內現存最早李白詩集注刻本、明清時候的古琴琴譜、明益王刻蘭亭序圖卷等,去領略古代文人的審美以及背後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王鵬、倪詩韻等琴界大咖將為讀者們帶來古琴文化專題講座、名琴鑑賞雅集等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演奏家將於12月12日,在浙江音樂廳上演「玄和太音·若境」——古琴名家音樂會。

展覽將於12月14號結束,據浙江非遺古琴專委會主任陳成渤告訴記者:「本次參展的古琴代表了當代斫琴藝術的新高度,本次展覽將古琴和琴棋書畫印茶等相關的珍貴古籍一同展出,亦是迄今為止古琴界規格最高的一次展覽,感謝浙江圖書館一直以來對傳統文化的弘揚。本次活動古琴界攜眾人之力、以匠人之心慶賀浙江圖書館120周年華誕,亦是中國傳統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來源:青年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西省圖書館舉行建館百年慶祝大會
    央廣網南昌12月9日消息(記者李竟成)12月8日,江西省圖書館建館100周年慶祝大會在省圖新館舉行,同時「冊府千華——江西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新館二層展廳開幕。江西省圖書館創辦於1920年,一百年來,六遷館址,三建館舍。
  • 揚州瘦西湖迎新展示「琴棋書畫」 24位古代美女「亮相」
    瘦西湖藝術中心美術館舉行《揚州美女--二十四嬌圖》展。 吳江濤 攝中新網揚州1月1日電 (記者 崔佳明)今天是2021年第一天,揚州瘦西湖風景區推出主題為「花樣瘦西湖,喜樂慶元旦」的迎新主題活動,奉上精彩文旅大餐的同時,讓前來參觀的廣大市民和遊客近距離感受瘦西湖的「琴棋書畫」魅力。揚州這座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揚州出美女」的稱譽,數千年來,演繹出一幕幕千秋粉黛的風流佳話。
  • ...館舉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圖片文獻展」
    近日,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遼寧省圖書館學會承辦,遼寧文化藝術工程中心、丹東市圖書館協辦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圖片文獻展」在遼寧省圖書館展出。
  • 耕耘·收穫——上海魯迅紀念館建館70周年紀念展開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6日電(周卓傲)2020年12月15日,由上海魯迅紀念館主辦的「耕耘•收穫——上海魯迅紀念館建館
  • 茶有兩種,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偶爾的琴棋書畫詩酒茶!
    茶有兩種,一種是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一種是偶爾的「琴棋書畫詩酒茶」。一種是物質層面的解渴及日常待客,靠近民生大眾;一種是品評鑑賞的風雅,講究精神層面的享受。對於生活節奏快且講究生活質量的現代人來說,兩者兼有才是完美。
  • 沙孟海誕辰120周年大展:見證「彷徨尋索」與「轉益多師」
    今年是一代書法大家、學者、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由中國文聯、民盟中央、浙江省政府、中國書協聯合主辦的「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11月2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該系列活動由3個板塊組成,包括一個展覽、一次紀念會和3場學術研討會。
  • 「意蘊芳華」孫恩道水墨展28日開幕 再現文人雅士詩意生活
    展廳內40幅水墨小品,以濃鬱的人情味,再現古代文人雅士的詩意生活。因此,孫恩道此次展出作品大多描繪古人的休閒生活,飲酒賦詩、騎馬擊鞠、臨池垂釣、琴棋書畫等。如《魏晉風骨圖》描述「竹林七賢」的故事;《潯陽江頭夜送客》則再現白居易《琵琶行》裡歌女彈奏的場景。孫恩道的水墨畫詩畫結合,充滿了古雅的書卷氣,武漢大學資深教授、美術史論家劉綱紀認為,其對傳統文化的偏愛和對古代文人的敬仰,使他的作品似「秋樹掛丹」般古雅明麗。
  • 「雜家」王少傑一下推出兩本新書,這場讀書沙龍,浙江文化界的大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新年伊始,寶石山腰純真年代書吧的第一場讀書分享沙龍,聚集了浙江出版界、媒體界、文藝界的諸多大咖,大家為一個人和他的兩本書而來。繁忙的公務之餘,他寫新詩,也寫舊體詩和散文,他還精於書法,熱愛旅行。後來,他毅然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行吟於山水之間。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長葉國斌還記得自己曾經與王少傑在諸多公務上的交流,「王少傑是學者型的領導,我非常敬重他,我們每每談話也很投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葉國斌惋惜於王少傑的對原有事業放棄,但又非常敬佩他對自由生活的奔赴。
  • ...建築設計研究院建院60周年回顧展 聚焦大學設計院的現代建築史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院60周年回顧展開幕式現場  2018年10月25日,作為慶祝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60周年華誕的重要活動之一,「6ⅹ10:一個大學設計院的現代建築史」——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院60
  • 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書畫特展在南昌舉行
    央廣網南昌12月1日消息(記者王一凡)為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12月1日,由江西省文聯主辦,江西省美協、省書協承辦的「惟樸惟真——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書畫特展曁學術研討會」在南昌舉行。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書畫特展開幕式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一凡 攝)專家學者齊聚進行陶博吾作品研討會(央廣網記者 王一凡 攝)江西省文聯主席葉青表示,舉辦「惟真惟樸——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書畫特展暨研討會」,是江西省文聯加大對本土優秀文藝名家推介、宣傳力度的重要舉措。
  • 東莞這場草坪上的年度大展太棒了!
    今年的東莞市民攝影周活動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主辦,東莞日報社、東莞市攝影家協會、東莞展覽館承辦,東莞市外事局、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東莞圖書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東莞規劃展覽館協辦,將同時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東莞展覽館、東莞圖書館、市行政中心廣場東草坪4個場館(地)推出20多個攝影展覽,涉及名家展、友城展、本土展、影賽聯展等。
  • 江西省圖書館迎建館100周年 展出《宋應星四種》存世孤本等古籍
    12月8日,江西省圖書館迎來建館100周年。 劉佔昆 攝中新網南昌12月8日電 (記者 劉佔昆 吳鵬泉)從南昌百花洲畔的一座小樓到贛江之濱的巍巍廣廈,江西省圖書館8日迎來建館100周年。當日同期開展了「冊府千華——江西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劉佔昆 攝江西省圖書館創辦於1920年,一百年來,六遷館址、三建館舍,新館位於贛江之濱,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江西省圖書館現有館藏文獻402萬冊(件),數字資源251TB,是江西省規模最大、藏書最多、體系最完備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
  • ...明朝的「導遊指南」……重慶圖書館這場古籍特展「名堂」有點多
    「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開幕式現場所有這些好玩、有意思的古籍,現在大家都可以去重慶圖書館一探究竟了!12月15日上午,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正式開幕和市民見面。全市古籍「家底」:超63萬冊
  • 天津畫家獻禮聖但尼總領事館建館10周年
    為紀念建館10周年,中國駐聖但尼總領事館於2020年2月29日至3月8日舉辦「合作成果豐碩的十年2010-2020」圖片及實物展。 時值中國駐聖但尼總領事館建館10周年之際,天津著名畫家王明亮揮毫繪製水墨畫《和合共生》作為賀禮,藉此畫作寄託中法兩國「和合共生,美美與共」的美好願景。 陳志宏總領事在帶領嘉賓參觀展覽的過程中,特別介紹了此幅畫作的深刻內涵與美好寓意:深淺濃淡的墨葉下,魚兒在歡快地嬉戲,清新淡雅的荷花含苞待放,中通外直的蓮蓬悄然而立。
  • 全國70+博物館,100+新年大展,歲末最值得看的展覽都在這裡了!
    通常每到歲末時候,博物館也會放「大招」,於是我們看到陸續有新館開放,不斷有新展開幕,比如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改陳後重新開放,3個常展+4個臨展,算上歷史民俗館的2個臨展,9個新展,讓人應接不暇。03華夏風姿——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展期:即將開展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8展廳票價:未知要說年度最想看的大展之一,孫機先生做的「華夏風姿——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絕對位列其中。目前展期還未定,只是出了展訊,就已經有不少人心懷期待了。
  •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藝術館(南館)暨「姜四海國石藝術展」揭幕
    日前,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藝術館(南館)暨「姜四海國石藝術展」揭幕儀式在圖書館九樓南隆重舉行,嘉興市文聯副主席、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馬學文,浙江每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姜四海,丹陽市篆刻藝術推廣協會會長姜國成,副會長、丹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蔣丹,副會長、丹陽齊梁印社秘書長龔霄翔等嘉賓共同出席儀式
  • 國慶觀展指南 | 從《開國大典》看到「又見大唐」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等均有大展亮相,包括見證共和國70周年華誕的「屹立東方——國家博物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等;在上海,上海博物館歷代書畫常設展等之外,還有「翁氏家族藏品展」等,中華藝術宮則有「時代風採——上海現實題材美術作品展」等;在江浙地區,則有「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
  • 白蒂、蔡傑、封治國作品「新學院主義|全國70後油畫學術邀請展...
    現為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課題組成員,工作、生活於北京。主要參展2019年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浙江美術館2019年 偉大曆程、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美術作品展及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2018年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0周年作品展/中國美術館2018年
  • 古人雅趣之琴棋書畫
    中國古代文人四大雅趣為琴棋書畫。琴指的是古代的古琴,棋大多是指中國象棋和圍棋,另外是書法和繪畫。以上四項是古代文人騷客,也包括大家閨秀修身養性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這四項技能合稱琴棋書畫。也有稱作文人四友的,如今用來表示一個人在文化素養上面的一部分。
  • 古代「君子六藝」指的是哪六藝?琴棋書畫只有一項位列其中
    說起古代的文人才子,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會想起「琴棋書畫」這個詞。「琴棋書畫」最早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古代傳說中,伏羲發明了琴瑟,堯舜發明了圍棋,書畫的起源更早,最初人類記事就是通過壁畫或者甲骨文。「琴棋書畫」也被稱為「雅人四好」,這四種技能起源雖早,但並不是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標準。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標準是「君子六藝」。「君子六藝」起源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朝,是周朝要求文人必須掌握的六項技能。後來孔子繼承並發揚了「君子六藝」。那麼古代「君子六藝」指的是哪六藝呢?琴棋書畫只有一項位列其中。君子六藝古代形容文人才華橫溢,通常會用「通五經貫六藝」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