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大海是音樂,是鋼琴,是那個女孩|《海上鋼琴師》

2020-12-15 石翠發說英語

他的大海是音樂,是鋼琴,是那個女孩

這個故事屬於一個孤獨卻乾淨的靈魂,

也屬於Virginian號豪華郵輪和那片埋葬他的海

電影的背景是剛剛踏入二十世紀的世界,各行各色的人們不論是利益所驅,還是生活所迫,更或是貴族的交際,無不嚮往著美國這片繁華之地,於是開往美國的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便成了人們心中通向幸福與財富的載體。於是在海洋深處這艘輪船上,便誕生了這樣一位為音樂而生,一生漂泊於大海而永遠屬於大海的天才。

電影由小號手Max當掉小號時無意發現的一張音碟開始,以Max的視角逐漸的引入一切的回憶。那是1900年,Virginian號豪華郵輪的水手像往常一樣在頭等艙尋覓著貴族們奢侈後的殘渣,而嬰兒的啼哭引起了水手的注意——那就是未來的天才,那個永遠屬於大海的被取名為1900的孤魂。1900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沒有踏上過陸地一步;他仿佛是煙花俗世外的一灣清水,不諳世事,不染世塵,永遠暢遊在屬於自己的,音樂的海洋中。從未經過訓練的他,在88個鍵盤上彈出了來自海洋,屬於每一個人的聲音:

你知道鋼琴只有88個鍵,

隨便什麼琴都沒差。

它們不是無限的,

你才是無限的。

多年後,他遇見了小號手Max。如同伯牙遇見鍾子期般,他遇見了畢生知己。他們交流著海洋,交流著音樂,以及,1900從未涉足過的陸地。Max曾勸過他,為何不去陸地看看,他也曾動搖過。但看向密密麻麻的城市,彎彎曲曲的街巷,他更堅定了自己永遠留在海上的信念:

—「路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

虛度很多的光陰。」

—「城市那麼大

看不到盡頭。」

—「上了岸,何去何從?」

甚至在生命最後一刻,他選擇了永遠停留在海洋之中。他是海洋的兒子,生於海洋,必將永歸於海洋。

在船上這一生,他過得如此簡單,沒有金錢的誘惑,沒有人際的混亂,他好像一張白紙,沒有一絲雜質,沒有一個汙點。他也曾愛過,但他還不懂怎麼去愛,不懂怎麼去表達,成為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遺憾。他不懂,不懂陸地上的人為什麼熱愛金錢,為什麼為了一點利益聲譽會喪心病狂,甚至戰爭;他更不懂,城市,到底有什麼嚮往之處。對他來說,陸地是一艘太大的船,他不知何去何從。當Max與他笑著離別時,他知道,未來遙遙無期。

電影以唯美的畫面與觸動心靈的劇情,描繪了鋼琴師1900的一生。不由得引起我們的深思:一生追逐著名譽,追逐著金錢,追逐著利益。可到頭來,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呢?曾經的那一份純真與堅定又去了哪裡呢?倘若重來一次,你我是否會想海上鋼琴師一樣,做一個簡單而乾淨的人呢?

作為一部引人深思的經典電影,是一生中必須擁有的心靈洗滌劑。看完這部電影,你的心靈,是否又純淨了幾分呢?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影評:偉大音樂家的一生,橫跨七大洋的鋼琴傳奇
    是一段傳奇,但也只是一段從未踏上真正土地的傳奇,顯得沒有根基,鏡頭與音樂一樣美妙,故事與大海一樣壯闊。《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4K修復版在去年在中國上映。
  • 《海上鋼琴師》:琴鍵有盡頭,音樂卻是無限的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說世界上有這樣一部電影,你情不自禁為它感動和震撼,但卻又給不出具體的原因,那麼這部電影可能是《海上鋼琴師》,一部關於音樂、命運,更是關於如何存在的影片。《海上鋼琴師》改編自義大利作家亞力山德羅.巴裡科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被遺棄的男嬰被水手收養,起名為1900,他天生擁有高超的琴技,無數人受他音樂感染,他卻選擇在船上度過一生,於爆炸的火光裡追尋自己的歸宿。
  • 一個人當然可以下船,但是他離不開大海。《海上鋼琴師》影評
    那麼《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又是怎樣獲得如此高評分的呢?首先我想對我們的1900——蒂姆·羅斯的演技給予超級高的評價!正是因為他的完美演技,才將這樣一個從小在船上長大,都死也沒有離開過那艘船的天才鋼琴師演繹的如此生動。那是一個無比真實純粹的靈魂,他屬於大海。
  • 海上鋼琴師:寧願孤獨一生,也不願隨波逐流
    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由著名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榮獲第57屆金球獎中的最佳原創配樂獎。在「豆瓣電影Top250」中位列第11,優於97%的音樂片以及99%的劇情片,稱得上必看的經典。4K修復的《海上鋼琴師》一經上映,立即掀起了一輪懷舊熱潮。
  • 孤獨而又自由的靈魂-《海上鋼琴師》
    這個在海上被遺棄,長大的孩子是一個從沒有在陸地上存在的人,沒有親人,沒有戶籍,沒有國籍。大海是他的搖籃,大船是他的溫床。隨著1900在船上一天天長大,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在長大以後他成了船上的鋼琴師,吸引來了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旅客。這艘大船也就成為了他唯一的家。馬克斯在因緣際會下來到這艘船上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這位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兩人因此結為好友。
  • 《海上鋼琴師》:那個在海上演奏了一生的人,想告訴你的人生真相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越看越有味道,每次看完都有不同的感動,看了又看。你的出生決定不了你的人生高度1900是他的名字,是他特有的代號,簡約而不簡單,獨特得讓人耳目一新。而與生俱來的音樂才華,通過鋼琴黑白的琴鍵自然流淌,沒有恩師引領,沒有樂理知識,似乎一夜之間的水到渠成是很自然的事情,自然得毫無章法可言,無師自通得不可思議!大海讓這個8年在遊輪底艙長大的孩子有著天賦異稟的技能,哪怕在大海發怒的洶湧中,嬉戲於搖擺不定的空間,一樣與鋼琴融為一體,盡情釋放!
  • 海上鋼琴師:那個消逝在大海上的人生幻夢
    01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正是崇尚「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年紀,雖然最後看到1900與佛吉尼亞號同歸於盡也哭得稀裡譁啦,可還是喜歡導演用如此唯美和純粹的方式演繹了1900的人生和結局:傳奇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驚豔的音樂天才,超然物外的性格氣質,連最後悲傷的結局都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它是那麼符合當時多愁善感的青春心靈
  • 《海上鋼琴師》無處安放的孤獨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一個天才鋼琴師的傳奇一生
    我們今天閱讀的書是《海上鋼琴師》,作者是義大利作家亞歷山德羅·巴裡科。我分成六個小部分,來講一個天才鋼琴師的傳奇一生。1、鋼琴上的棄嬰1900年。沒有人知道,一九零零是如何在20天內學會彈鋼琴的。也許,他就是天才吧,他就是上帝選中的那一個吧。3、風暴中的狂舞一場海上大風暴正肆虐。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T是跨越階級的浪漫愛情,但其中體現的也恰恰是階級的森嚴,三等艙和頭等艙的天壤之別和貧富差距,T體現的是自我、自由和自身價值還有真愛的重要性;《海上鋼琴師》有著相同的背景色,不同的主角,1900雖然沒有身份,只是樂手,可是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很單純,通過大片群眾表現的是對America的狂熱,而且他無資產,若下船就是無產階級了。
  •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半是天才的傳奇,一半是靈魂的宿命
    02《海上鋼琴師》開頭,窮困潦倒的小號手麥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飾演)準備將自己的小號拿去賣了換錢吃飯,出於對音樂和小號的喜愛因為1900根本不屑於和他鬥琴,他的鋼琴技藝只能算是技藝,而1900的鋼琴技藝則是跟著人的情緒而走,自己沉溺在自己的音樂裡,他的水平已經出神入化,揮灑自如,想怎麼演奏就怎麼演奏,不是技藝可以對比的。可惜,1900一直在海上生活,從沒有踏上過陸地,如果到了陸地,他的鋼琴技藝還能保持下去嗎?
  • 豆瓣9.2《海上鋼琴師》:孤獨者心裡的維吉尼亞號
    1900是俗世裡不存在的人,他的傳奇是由一個落寞失意的與他有過交集的人麥克斯娓娓道來的,一個驚才絕豔的音樂天才,一個性格迥異的絕世大師,最終和維吉尼亞號共存亡。《海上鋼琴師》就是講述這個不知道是否存在過的1900的傳奇故事。至今,有100多萬人在豆瓣參與了評分,評分最後達到9.2分,無疑,這是一部經典作品。
  • 電影味道—— 海上鋼琴師
    此次2019年重映的《海上鋼琴師》與這兩年先後重映的宮崎駿動漫佳作《龍貓》、《千與千尋》相比,顯然是有些力不從心的。但是,同期院線電影的口碑平平以及這部電影佳作的優秀品質使得他依舊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經過修復後的4K高清畫面成為了電影的另一大賣點。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
  • 【曲】經典音樂分享 電影《海上鋼琴師》主題曲《Playing Love》埃...
    電影《海上鋼琴師 》主題曲 【Playing Love】 藝 術 家:埃尼奧.莫裡康 音樂風格:電影音樂 電影《海上鋼琴師 》海報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
  • 《海上鋼琴師》我在維吉尼亞號上,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1998年拍攝的電影,講述了海上鋼琴師1900傳奇的一生。對於大多數電影愛好者而言,這部電影都是最初的心頭愛。以至於上高中的時候,學校一樓的大廳裡有一架舊鋼琴,每當有男孩子上去彈琴我都會忍不住駐足,想要在他的身上看到1900的影子。託納託雷的「時空三部曲」每一部都能帶給人無限遐想,但無論看多少次,《海上鋼琴師》都是我的最愛。1900最動人的設定在於他出生在海上、沒有國籍,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踏上過陸地。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1900為什麼不下船?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作者|楊麗萍《海上鋼琴師》是我眾多喜歡的電影之一,最近又三刷了一遍。還是很感動,1900高超的音樂天賦和琴藝讓世人驚嘆!只要他願意回到大陸生活,1900完全可以憑藉他的音樂天賦取得很高的名譽,地位和財富。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我彈琴,即使外面在打仗」
    相比之下,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無疑幸運很多。1998年,《海上鋼琴師》上映,人們普遍稱之為爛片。媒體記者藉機問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如何評價該影片,他說,希望很多年以後,大家能喜歡它。
  • 天才的執念-《海上鋼琴師》
    經典的電影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黯然失色,反而會因為時間的衝洗變得更加魅力四射,《海上鋼琴師》就是其中之一。《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之一。他可以自由創作音樂,隨意改變彈奏風格,在大海般廣闊無垠的音樂世界裡自由翱翔,他將自己純潔的靈魂與音樂結合在一起,把靈魂注入音樂之中,在音樂的世界裡他從未被束縛,也從未感到孤獨,所以1900的自由是精神上的自由。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很多人在物質的誘惑下逐漸淡化了精神層面,人們漸漸淪為物質的奴隸,而1900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一曲鞭笞資本主義文明的亂世悲歌
    《海上鋼琴師》劇照 有個唱片公司的商人慕名來船上錄製男主的鋼琴曲,揚言將唱片賣到世界各地,讓男主擁有夢寐以求的財富。你可以在有限的鋼琴上表達出無限的快樂,我已經習慣這麼生活。」 導演就是希望用這麼一個極為荒誕的故事來影射現實,所以,我們不能以正常人的視角來判斷男主的行為動機——「海上鋼琴師」實則隱喻著那個漂泊動蕩的年代,寄託著導演的哀思:對資本主義文明的排斥,對古樸、自由、文藝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 《海上鋼琴師》VS郎朗:天才思想固化和勤才思想開放,結局會不同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看過《海上鋼琴師》的人們應該都知道,電影中的男主是一個音樂方面的天才,擁有著非同一般的鋼琴演奏天賦,但最後的結局卻是其隕落。而郎朗,我們所熟知的一位鋼琴家,一位在國際上都享譽盛名的"鋼琴天才",被眾多音樂領域的領軍人物廣為稱讚。而同樣是天才,單從鋼琴演奏技藝來講,《海上鋼琴師》中無師自通的男主顯然在琴技上略勝一籌,但是為什麼二者的發展卻不盡相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