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玩數碼聊科技變成一種慣性,打發時間反而需要藉助他物。旅行,唱K,偶爾也找個劈柴放牛的體力活放空自己,當然,盯著一隻蒼蠅發呆也是個方法。如果覺得最後這條太無聊,你可以試試這隻小玩具——不停旋轉的指尖陀螺。
不知從何時起指尖陀螺開始風靡,回溯風潮起源,大概要提到美國品牌Torqbar。某些「玩物」一旦傳播起來,價格就會高飆,限量版一件難求,慢半拍的收藏者只能望價興嘆。然而這對我大瓷器國民來說不是難事,我馬首富店家多智慧,平價款隨叫隨到,入手一個也能把玩得樂此不疲。
指尖陀螺內科技含量最大、做工要求最高的便是軸承部件。記得小時候,鄰居王大爺一提德國製造就豎起大拇指,說在國內雜貨市場上買到的小軸承跟玩具似的,用手一撥只能轉幾圈,而他們廠從老破德產機器上拆下來的小軸承,輕輕一撥能轉幾分鐘。不知道這話有沒有誇張成分,不過算起來那時的「德國製造」應該算早期「工匠精神」的優秀典型。近年來,我國的工業技術水平也在逐漸提高,諸如原子筆滾珠等製造技術也逐步突破國外壟斷。拒絕粗製濫造,增強精品研發製造能力,是未來的出路。
通常指尖陀螺的軸承材質分為全陶瓷、全鋼和混合陶瓷三大類。此外為了保持穩定,滾珠之間的「保持架」也很重要,對於指尖陀螺的平轉和扭矩都有影響。
全鋼材質的軸承更具抗衝擊性,但雜音也會相對大一些,相比昂貴的陶瓷,全鋼系列最大的優勢是造價便宜。我手裡這款就是這樣的金屬軸承基礎款,做工一般,聲音大,因為摩擦阻力大,轉得時間相對較短。做工水平中等,雖然外觀略粗糙,但核心軸承還算良心,也能轉上兩三分鐘。
平放在桌面上轉的話,中軸平面和整體平衡點將影響它的顛簸程度,通常比拿在手上轉的時間要短一些。
如果軸承採用陶瓷材料,大體有氧化鋯,氧化矽兩種選擇,這兩者按顏色分別俗稱白珠和黑珠。陶瓷軸承成本高,優點是堅固耐磨損,不像全鋼那種易生鏽、需要經常保養,陶瓷類可以自潤滑,好打理,轉的時間中等,介於全鋼和混合陶瓷之間。而缺點呢——你用過陶瓷刀具沒有?鋒利的陶瓷刀最大的特點是不防摔,因此陶瓷軸承相比金屬軸承比較脆弱易碎,手殘黨慎用。
鋼質差,陶瓷貴,因此混合陶瓷軸承以高速、易轉和高性價比贏得大部分人的喜愛,陶瓷部分是滾珠,內外環是鋼架,自潤滑,結實程度介於鋼與純陶瓷軸承之間。以此材質精心製作的指尖陀螺,也可以將轉動時的噪音降到最低。
當然,指尖陀螺的轉動時長不止取決於軸承一項,整體做工好才能轉的更快,這也是大夥追求好品牌的最重要原因。另外,體型也會影響指尖陀螺的轉動,簡單講:小型的軸承轉的更快更穩,因為它的內部誤差更易控制,有較高的良品率。但小陀螺不易握持,儘量不選選太小的;但收藏性質的除外。
最後秀上一張凱撒一代。讓指尖陀螺轉個不停,放空大腦,回歸簡單的寧靜,未嘗不是一種人生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