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戀人「出逃」羅浮宮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24 澎湃新聞

這對戀人「出逃」羅浮宮

2020-06-07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小鹿 LicorneUnique

「祈求天地,放過一雙戀人。」 在神話故事中,有這麼一對眷侶,跨越了人與神之間的隔閡,又經歷了重重考驗和磨難,最終愛到了一起。他們以愛之名,被後世之人傳頌至今,無人不知曉——愛神丘比特,與他的凡間少女普緒克。

《丘比特與普緒克》/安吉莉卡·考夫曼/1792

凡間與神界

傳說中凡間有一位少女,名叫普賽克(Psyche),她美得不可方物,讓所有的男人都崇拜她,卻引得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心生嫉妒。

《普緒克》/約翰·威廉·沃特豪斯/1903

心生嫉妒的維納斯,將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小愛神丘比特,派到普賽克身旁。她讓丘比特用箭,去迫使普賽克愛上奇醜無比的生物。但是,丘比特在射箭的時候誤傷了自己,不由得愛上了普賽克。

誰被丘比特的金箭射中,誰便墜入愛河。

陷入愛情的丘比特把她帶回了自己的城堡,每晚都去看望她,並讓她承諾永遠也不要看自己的臉,因為他害怕會失去自己心愛的人。

《丘比特與普緒克》/約翰·霍普納/18-19世紀

然而某天晚上,抑制不住自己好奇心的普賽克聽從了姐妹的鼓動,提著油燈偷偷地一睹愛人的真容,此時的她才發現,自己的愛人原來便是丘比特。然而,這一見面,也打破了戀人間的信任。

「愛情是不能與懷疑共存的。」

——丘比特飛離城堡前,對愛人痛苦地說道

《丘比特與普緒克的重逢》/Jean Pierre Saint-Ours /1793

普賽克十分懊悔,她經歷了重重考驗與磨難,最終與丘比特重歸於好並且獲得了永生,被世世代代傳頌著這段故事。

藝術重現

丘比特與普緒克的故事,往往被認為是靈與愛結合的象徵,在一代代藝術家手中被不斷詮釋。如今羅浮宮中靜靜藏著的這兩件大師之作——它們出自傳奇新古典主義雕塑家卡諾瓦之手,雖造型相異,卻都由大師灌注了細膩的情感與精湛的刀工。

《丘比特吻醒普緒克》/卡諾瓦/18世紀末

而這座站立著的愛神與丘比特,更是以十分新穎的方式呈現著「Psyche」的主題。只見丘比特與普緒克輕輕呵護著手中的蝴蝶,或許他們這一舉動便是藝術家對愛的詮釋——愛很美,同時也很脆弱。愛需要戀人彼此守護,才能延續下去。

《愛神與普緒克》/卡諾瓦/現存羅浮宮

卡諾瓦向來擅長創作神話題材,不僅在業內好評如潮,同時也深受歐洲各國的王室喜愛。卡諾瓦的這件作品如此經典,在如今的俄羅斯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中亦能找到它們的身影,由後世來見證這脆弱卻備受呵護的情感。

位於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的《丘比特與普緒克》/卡諾瓦原作

這件作品以蝴蝶隱喻愛情,代表著彼此悉心呵護愛,亦代表著年輕戀人懵懂的憧憬。卡諾瓦的詮釋,讓丘比特與普緒克的愛更加飽滿生動。在一個世紀後,頗有成就的雕塑家們再次向大師致敬,薪火相傳。

《丘比特與普緒克》/威廉·阿道夫·布格羅/1890

小鹿為你呈上

刀刻震撼人心

神話愛戀永恆

大師雕塑藝術

19世紀義大利著名雕塑家PUGI籤名出品

大理石雕塑作品《愛神與普緒克》

魂靈化蝶,戀人依偎

愛是脆弱,也是珍惜

義大利雕塑大師藝術珍藏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洽購

這件作品原作屬於雕塑大師卡諾瓦的創作,在19世紀由雕塑家Guglielmo Pugi再次演繹。作品主題為愛神丘比特與少女普緒克,只見兩人相互依偎、深情動人,普緒克輕輕地將一隻蝴蝶放進愛人的手心裡,象徵著純潔而年輕的愛。

對於雕塑家來說,站立的雙人雕像難度極高,這樣的雙人全身雕塑能夠很好地展示出藝術家的雕刻功底。這件作品中,丘比特與普緒克對立又互補,雙方的身體曲線相互融合,手中的蝴蝶成為了焦點,讓雕塑展現出一體的完美。

Pugi選擇了卡諾瓦這件高難度的雙人雕塑進行重新詮釋,可見其深厚功底,不容小覷。今天義大利沃爾泰拉(Volterra)雪花石歷史博物館中,亦藏有許多他的作品。

普緒克「Psyche」本意為心靈或蝴蝶,而普緒克的形象也常常以帶著蝴蝶翅膀的少女出現。經典的丘比特與普緒克主題是愛永恆的演繹,一對戀人姿態自然而甜蜜,在雕塑家的詮釋下尤為動人。

這件雕塑品相上佳,底部有「Pugi」字樣籤名。這件雕塑藝術靈感源於大師卡諾瓦,其原作如今收藏於羅浮宮與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作為19世紀經典傑作重現,收藏價值極高。

原標題:《這對戀人「出逃」羅浮宮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