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原來日本那些複雜的禮儀,竟然源於日本人的「怕死」屬性

2020-08-14 讀日本

《亮仔在中國》系列漫畫

第42期


在大家的印象中,無論是衣食住行哪方面,好像日本一直都是禮儀最多、規矩最麻煩的國家,經常讓留學生們感到頭大。


其中,有些習慣從古代流傳至今,也有一些習慣從外國學習而來。這些習慣讓日本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講究,給人看起來非常有禮貌的感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看起來「禮貌」的日本習慣,背後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恐怖起源.....


看到最後才知道:原來古人發明的這些習慣不是為了彰顯品位,而是關鍵時刻能保命!


01 「団」窮匕見



大家在日本的電影裡經常會看到「座布団」,雖然長得像靠墊,但它並不是用來靠的。在跪坐時,可以把座布団放在膝蓋下、腳下或臀部下,緩解壓力增加舒適度。


一般情況下,大家最注意的往往是座布団坐上去的方法,而忽略了其中一個關鍵步驟——如何把座布団正確遞給客人?


是的你沒有看錯,一個最簡單的「遞」的動作都有講究!


當主人把座布団遞出時,一定要把座布団折起來,然後再遞給客人,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邊緣對著自己,左手在下,右手放在角上(根據流派的不同,也有相反的情況)。


實際上,這個習慣來源於戰國時代。在當時,經常有人為了暗殺客人而把刀放在座布団中,就像荊軻把刀藏在地圖中一樣。不過在日本,「圖窮匕見」變成了「団」窮匕見


於是後來就有了這樣的習慣,為了表示座布団裡沒有兇器,日本人會先把座布団對摺再遞給客人,表明誠意。


02 最危險的下座



在這一點上中國和日本一樣,同一間屋子內有「上座」「下座」的區分,讓身份高的人坐上座是基本禮儀。


可能不同地方會有細微的區別,但基本上,上座一般在離入口最遠的位置,下座則離入口最近。初入職場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這點哦!


至於為什麼這麼區分呢,是因為在古代,如果刺客突然闖進來,那一定最先破開的是正門。這時,離門口最近的人就不得不充當人肉盾牌了......



上座的人呢,當然趁機開溜了!


03 酒裡有毒!



在喝日本酒時,通常都會使用圖上的這種酒瓶,細細的瓶口上有一塊凸起的尖嘴。


正常情況下,大家都會把酒由尖嘴順勢倒進杯子吧?但其實,正確的方法竟然是:把尖嘴朝上,酒從反方向倒出。



關於為什麼不用尖的一頭倒酒有很多說法,其中之一就是「有毒說」



正如很多電視劇中的劇情,古人最初也會把毒藥塗在瓶口,毒死喝酒的人而不被發現。這種手法暴露後,人人都對赴宴喝酒有了戒備心。


後來,請客吃飯的主人們為了表示誠意,就開始紛紛使用反方向倒酒了。


04 小心榻榻米的縫隙



榻榻米雖然來自日本,但如今在中國也非常有人氣。


去別人家做客時,如果發現主人家裝了榻榻米,那麼在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到榻榻米之間的縫隙。


沒錯!還是和刺客有關......


據說,古代的刺客會藏在榻榻米下面,在縫隙中突然伸出一把刀來暗殺對象。



知道了這個由來後,感覺從此對榻榻米有了心理陰影......


05 小心門後有人!


「隔扇」是日本房屋中常見的一種推拉門,大家一定在哆啦A夢等動漫中見過吧!


雖然電視中的人物在拉門時看起來都很隨意,但其實這裡也有正確的推拉方法。



像圖中示意的這樣,打開隔扇總共分3步。而且,鞠躬也必須在屋外進行。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鞠躬時頭探到了屋內,躲在裡面的刺客就會在你低頭的瞬間揮刀!人頭落地......



奇怪的心理陰影又增加了......


06 茶道禮儀


接下來是大家最熟悉的茶道,沒錯!古人喝茶也不得不小心翼翼,防止被暗殺......


學習過茶道的朋友應該知道,在跪坐時,放在腿上的手是不能重疊在一起的。



如果雙手疊在一起,古時的日本人會認為你想在茶水裡下毒,手裡一定藏有毒藥!


無法想像古人為了保命,每天活得到底有多麼艱難......


日本人的一些習慣也並不全都由古代沿襲而來,其中很多習慣學習自歐美,後來慢慢成了通用的禮儀。最讓我意外的是,這些外來的習慣竟然也有著恐怖的傳說!


07 桌子下的手


吃飯時雙手放在桌子上,這是從歐美傳來的禮儀,後來日本家庭慢慢習慣了這個動作。


傳說,這個習慣起源於防止「桌子下的小動作」。別有用心的人,會一隻手佯裝吃飯,另一隻手在桌子下拿著毒藥或武器,時刻準備暗殺。而雙手都放在桌子上,就可能讓其他共同進餐的人安心。到了後來,這種動作就成為了一種餐桌禮儀。


我小時候就因為喜歡把一隻手放在桌子下吃飯,經常挨媽媽的罵......


08 為什麼握右手?


日本本沒有握手的習慣,這種歐美傳來的商業性握手文化如今已經國際通用。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握手為什麼一定要右手,左手難道不行嗎?



有一種傳說這麼解釋道:用作為慣用手的右手來和對方握手,潛臺詞等於「我沒有帶武器哦」,這樣就能讓對方感受到更大的誠意,從而促進談判的順利。


(那為什麼不兩隻手一起握呢......)


09 乾杯!



能想像嗎?我們最習慣的乾杯動作,最初竟然也是為了保命而養成的習慣......


最開始,歐美人在碰杯時會發出巨大的聲音,以至於杯子裡的液體都濺了出來,互相進入到對方的杯子中。


此時二人的心理活動大概是:

「乾杯!」(喝吧!沒下毒)

「乾杯!」(那我就放心了......)


不過換做現代,如果把酒撞到別人的杯子裡,好像多多少少有點不衛生


10 中國的銀器



中國這方面相關的禮儀我不是特別確定,但非常著名的是銀製造的餐具。銀針、銀筷子試毒等等,不過大概因為成本高,現代幾乎沒有人使用銀的餐具吧?


如果有朋友用過銀的餐具,歡迎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在我們看來再正常不過,習以為常的那些習慣,在古代竟然能保命!了解了這些奇怪的冷知識後,感覺周圍的一切突然都變得不簡單了。不知道以後大家在乾杯、吃飯時,會不會有一種身邊暗流湧動的感覺呢。


日常感嘆,幸好我們都生活在和平年代啊......


想知道中國是不是有類似的由古到今的生活習慣呢?如果你對這方面了解的話,歡迎留言給我!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啦!如果我的漫畫讓你感到開心,或者想讓更多朋友了解中日文化,都希望屏幕面前的你能夠幫忙轉發擴散《亮仔在中國》系列漫畫,感激不盡!


我的漫畫每周三在這裡更新,喜歡的話歡迎關注!請期待我下期的故事吧~


本文為【讀日本】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記得點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日本那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習俗,而隱藏在這些文化、習俗背後的冷知識更是令人獵奇、驚喜。今天言吉君就和大家分享那些不為人知的日本冷知識,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趕緊看過來!日本國花言吉君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日本的國花是什麼?
  • 日本人為什麼不怕死?這與日本的一種「傳統精神」有關
    ,沒有不知道日本的人的十七士,那個為了報一個的領主的「義理」殺家族的故事只有報答一武士領主的忍辱負重,才不打算殺了家人而退避三舍,無論如何也不違背領主也正因為這個故事,日本人沒有的義理,只有武士,就連日本的普通民眾,這也是他們在日本人心中存在的「共通點」吧2原因中,日本人的名譽重視你所有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名譽在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的軍人很少在北韓和緬甸的戰爭中,日本人投降和抵抗的比例為
  • 日本人打遊戲的禮儀,我是真的佩服
    那就是遊戲禮儀。 日本人注重禮儀,玩遊戲的時候也會為了不給遊戲的搭檔造成麻煩,設定了不少規矩。以前吃飯的時候,遇到一個在日服玩《夢幻之星2Online》的朋友,他就說和日服的日本人「很吃力」,因為要遵守不少禮儀,無論是做任務的時候,還是交易的時候,都有額外需要注意的地方,他也覺得既然玩了日服,就要「入鄉隨俗」,去遵守這些大家默認的規則。
  • 關於日本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不少想去日本打工的朋友對日本可能已經很了解了,但今天河南豫和赴日勞務要跟大家說點別的,關於日本的幾個冷知識。1.只有純度100%的果汁飲料,才能在包裝印上水果切開的圖片沒想到吧,日本人對於包裝也很認真,在日本的飲料瓶上,所印的圖案不能涉及到虛假的宣傳,比如飲料不是百分百的果汁,包裝上就不能體現出水果切開的樣子,誘導顧客。2.
  • 關於日本的10個冷知識,顛覆你對日本的認知
    相信大家都對日本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這些到日本旅遊後才知道的冷知識:01東京不是日本法定意義的首都日本的憲法裡沒有規定首都在哪裡,日本並沒有法定意義上的首都。02日本的國花是菊花而不是櫻花大家春天到日本旅遊去得最多的景點肯定是去看櫻花,也有很多的歌曲都是在頌讚櫻花,導致很多人都會以為日本的國花是櫻花
  • 日本武士刀到底是不是源於唐刀?
    另一個外甥就和我聊啊,說日本劍道的個種禮儀等等,比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要優秀很多,我就樂了,因為本人也比較愛好冷兵器,在家有收藏,但是一般除了打油以外,自己都玩竹劍的,我便找出來2把竹劍和外甥比試一下,哎,還是年輕啊,穿上防護服,讓我那一頓子抽,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表演武術,只有殺人技,近代才開始有了套路武術表演,在中國古代拿出來所有本事正面擊殺對方
  • 日本人的跪坐習慣是從古至今的嗎?跪坐的禮儀有多繁瑣?
    很多人都認為日本人跪坐的禮儀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長時間的跪坐才導致日本女生羅圈腿的泛濫。其實不然,古代日本人很少跪坐,在一些大河劇裡我們可以發現:不管身份,不論男女,當時都流行盤腿坐(胡坐)或者立膝坐。而真正流行跪坐(也就是正坐)其實是在茶道流行之後。
  • 【冷知識】日本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過聖誕節的?
    赴日旅遊近年不斷升溫,精緻而健康的日本飲食也吸引了許多中國食客。在這些美食文化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冷知識」,你都了解嗎?
  • 為什麼日本的人要跪著,也不坐椅子,這禮儀原來也來自中國
    日本人又把「下跪」叫「土下座」,類似於磕頭,即五體投地地謝罪或請願。古代用於向身份高貴的人表達謙恭之意,現代一般用來表示最深切的歉意或者誠心請求之意。據《魏志倭人傳》記載,邪馬臺國的百姓"見大人所敬,但搏手以當跪拜",因此日本人認為土下座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風俗習慣。
  • 精選一組關於日本的冷知識;日本甜柿是硬果
    截止2019年美國人口約3.3億,人均GDP59532美元(2018年)截止2019年日本人口約124776364人,人均39287美元(2018年),而日本國土面積僅377972.28平方公裡。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對於資源缺乏,人口密度極大的日本來說。
  • 火影冷知識:飛段到底死沒死?岸本的答案竟然是這樣的
    在火影忍者中還有這這麼3條冷知識,飛段的生死,鳴人的螺旋丸,查克拉屬性這些點你真的有深入了解嗎?下面就讓我們來重新去認識一些吧!溫馨提示,記得看到最後哦,不然你會錯過一些細節的。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並留言,我們會回覆你的,比心啦。飛段已經死了?
  • 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年紀越大,臉皮越厚?竟然是真的
    大家好我是小編七七冷知識,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有趣的冷知識的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年紀越大,臉皮越厚?竟然是真的.大家喜歡的話記得點讚加關注哦~啾咪1.一休和尚很風流,簡直毀童年無論是跟小編同樣年紀,還是跟小編年紀差不多的人。
  • 日本購物:「LAWSON」品牌冷知識!衝繩Style商品清單
    ▋不可不知的「LAWSON」五大冷知識冷知識① LAWSON招牌上的牛奶罐是?藍色的LAWSON招牌上,中間有個白色的牛奶罐,大家知道為什麼嗎? 原來LAWSON便利商店最一開始是來自美國的牛奶店!冷知識② 鮮奶容量「946毫升」也有玄機?連牛奶容量數字「946毫升」也有秘密?其實衝繩跟日本全國有一個不同處,那就是一般1000毫升的飲品,在衝繩則是以946毫升來出售。
  • 當年貧窮的日本,陸軍食不果腹,可日本海軍餐飲為什麼卻很奢華?
    而日本海軍在餐飲和禮儀方面始終壓倒陸軍,這也成了海軍傲視陸軍土鱉的一大本錢。尤其到了戰爭後期,陸軍已經成了食不果腹、靠搶劫過活的土匪,海軍卻仍在享用著大餐,沉浸在森嚴等級和繁複禮儀帶來的榮譽感中。  有個例子最能說明問題。有一次陸軍著名的狂人辻政信到海軍辦事,海軍的人非常恨他,就故意羞辱他,在招待中給他吃最低等級的食物。
  • 知道這7個日本威士忌冷知識,你會變成在酒桌最受歡迎的人
    「關於7個鮮為人知的日威冷知識。」知道這7點,你的酒桌C位,絕對妥妥!分分鐘驚豔其他人。然而時間倒數10多年,這些酒瓶,不僅價格賊便宜,而且就是便宜還沒人要!「放在酒架上,都開始生了灰塵。」果真是不得不讓人感嘆:「如果時間倒退10多年,真想去日本收酒瓶。」
  • 櫻花樹下的死亡無視,複雜的日本人
    那提起日本人日本這個民族的話,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矛盾。與中國人所信奉的中庸文化不同,日本是民族一個極度的矛盾與極端的民族。他們喜愛菊花的高雅與純潔的品性,一手將它託起,像一位不染塵世之泥垢的雅士一樣,卻在另一隻手拿起剛剛解剖過孕婦的武士刀,鮮血還在不住的往下滴著,惡魔一般的面孔猙獰可怕。
  • 日本留學前,一定要知道的10條冷知識(上)|深圳大學留學服務中心
    近些年,去日本留學的同學越來越多,那你一定不知道這些關於日本的冷知識,快來一起看看吧~1、日本沒有法定意義的首都日本的憲法裡沒有規定首都在哪裡,日本並沒有法定意義上的首都。導致很多人都會以為日本的國花是櫻花。但實際上,日本是沒有的。而相對於櫻花,菊花在日本才是表示富貴的象徵。菊花本身就是是日本皇室專用的,民間只有在重大事件的時候,老百姓才可以戴,就比如婚禮什麼的。所以很少看到日本人佩帶菊花。
  • 日語竟然不是日本的官方語言?而是太平洋上小島國的
    說起日本,大家都知道是發達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遊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但是你知道嗎?日語竟然不是日本的官方語言,日本沒有官方語言。
  • 去了日本才知道的10個冷知識
    去了日本才知道的10個冷知識!1、日本法律規定,女生離婚100天之後才可再嫁,但是男生離婚後可以馬上結婚。這是因為日本的法律擔心女性懷了前夫的孩子,當然,如果女性離婚時讓醫生證明沒有懷孕,也可以馬上再婚。
  • 12條關於日本的冷知識,知道3個以上算你牛!
    都說日本屬實是一個有意思的國家,有很多偏門的瑣碎的冷知識;還說,這些冷知識就算是日本人,他也不一定知道。今天小編整理分享12條日本冷知識,幫大家降降溫,有興趣的不妨一讀。對這個世界了解得越多,也越能包容更多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