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畫家的文人情懷,明代藍瑛繪《桃花漁隱圖》

2021-01-09 薩培喇談藝錄

藍瑛是明末時期的著名畫家,他是一位職業畫家,傳世畫作很多。藍瑛的技法很全面,屬於什麼都能畫的畫家,但最受人推崇的是他的山水畫作品。

藍瑛 桃花漁隱圖

藍瑛用筆頓挫,他筆下的崇山峻岭看起來蒼勁秀美。這幅《桃花漁隱圖》,藍瑛自題仿趙孟筆意,其實和趙孟的關係不大,這麼題寫只是為了賣畫方便,整幅作品還是藍瑛自己的風格。尤其山石的處理,是藍瑛最擅長的「荷葉皴」。

桃花漁隱圖 局部

畫中遠山屹立巍峨,瀑布從山間落下,山水之間若隱若現幾間屋舍。近處磯石橫出,蒼松遒勁,桃花灼灼。湖中水波不興,兩位高士分別坐於烏篷船上,高談闊論。描繪了江南早春的明媚生機。

桃花漁隱圖 局部
桃花漁隱圖 局部

藍瑛是以賣畫為生,他的作品設色大多鮮豔奪目。這幅《桃花漁隱圖》以青綠設色為主,點綴粉色桃花,明豔中透著清新,豔而不俗展示了藍瑛在設色方面爐火純青的掌控力。

桃花漁隱圖 局部

藍瑛的作品既有職業畫家的「套路」,又有學習借鑑文人畫家的情趣意境。遊走之間,得心應手,不愧是描繪錦繡山河的大師級畫家。

相關焦點

  • 不沽朝野名,自守煙波分,元四家之吳鎮繪《秋江漁隱圖》欣賞
    元 吳鎮 秋江漁隱圖吳鎮是個才子,通曉詩文、算卜,貫通儒釋道三家典籍。這樣的一個人才,一生清貧,輾轉四方。在遊歷中,吳鎮把他的情感都寄託於山水之間,所以他筆下的山水都成了他嚮往的家園。元 吳鎮 秋江漁隱圖 局部《秋江漁隱圖》也是他對理想家園的描繪。山水飛瀑,屋舍數間,有松蔭密林、高山飛瀑。全畫中景處有一高山突兀聳立,又有幾棵松樹孤直不群,這是吳鎮性格的寫照。吳鎮孤潔自傲,不願於達官顯貴交往。
  • 來瀋陽故宮 看看古代畫家筆下的冬天
    在觀賞千裡冰封的北國風光的同時,不妨到瀋陽故宮,欣賞古代畫家筆下的冬天。12 月 18 日," 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 " 在師善齋、協中齋開展。瀋陽故宮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展覽以 " 蒼山負雪 "" 冰雪寒禽 "" 歲寒三友 " 三個單元為脈絡,展現雪景山水、枯木寒禽的大自然冬日美景和借凌霜傲雪的松、竹、梅以詠君子之志的文人情懷。
  • 大吳國畫名作100講-15講溪水流淌著,樹木立在那裡《清溪漁隱圖》
    宋-李唐《清溪漁隱圖》黃賓虹先生畫論中有一段話:「土夫之畫,華滋渾厚,秀潤天成,是為正宗…展觀之餘,自有一種靜穆之致,撲人眉宇,能令睹者矜平躁釋,意氣全消。」先生的這一段話,實可看作是對文人畫特徵的概括。
  • 名畫賞析:藍瑛四季山水圖冊!
    藍瑛(1585-1664),一說(1585-約1666),明代畫家。字田叔,人物畫像,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
  • 舒緩、平淡、清新,幫你釋放負能量的山水畫,王鑑繪《溪山漁隱》
    他的曾祖父是明代中期文壇領袖王世貞,他學畫的老師是明末畫壇大師董其昌。不過王鑑這個人命運多桀,他所在的家族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敗落,他在董其昌80多歲的時候才拜入其門下,只跟著老師學了一年。按道理說,王鑑的經歷很容易把他打擊成一個碌碌無為的人,不過創作拯救了他,他全情投入到藝術的懷抱,讓他成長為明末清初的大師級畫家。
  • 盛世太平,才能安心垂釣,清代畫家文點繪《垂綸圖》
    當把這些情感都融入繪畫創作中就出現了傳統繪畫中的最大藝術流派——文人畫。文人畫通常包括兩方面的意思,其一是畫家本人出身於文人士大夫階層,其二繪畫風格注重抒發性情,努力擺脫程式化技法的桎梏。文人畫中常彌散著一股「靈氣」,或取自於山川江河,或取自於花草萬物,強調神韻上貼合自然。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畫家,在創作中都標榜文人風採,強調超然物外的逸氣。
  • 意高旨遠,明代畫家追求的極簡風格,王綦繪《尋友圖》
    王綦 尋友圖 元代畫家倪瓚的作品已經有了極簡的面貌,兩岸一水的構圖,強調出自然空間的幽深曠遠,水岸坡石、古樹茅屋表現出畫家不願融入紅塵俗世的決絕,水墨淡染不敷以多餘色彩表現出超然物外的淡泊這樣的作品簡直就是文人雅士性格的寫照,越來越受到文人畫家的青睞。到了明代中期,畫家們特別重視元代名家的作品,極簡山水畫再次受到熱捧。吳門畫派中的二代弟子,有一個叫陸治的,畫作清逸脫俗,有了極簡風格的雛形。到了畫派中的三代弟子王綦這裡,已經深得極簡風格的妙趣。這幅《尋友圖》就是王綦畫的一幅山水。
  • 青山嫵媚,流水有情,魏之璜繪《春山觀泉》
    從宋代以後,越來越多的文人投入到繪畫創作領域。到了明代,世人對畫家的要求,已經不局限於繪畫技法,還要求畫家有文人情趣。於是,山水畫中出現了流水意象。諸如,「觀泉圖」、「聽泉圖」、「飛瀑圖」這樣的作品十分常見,世人可以像欣賞一篇文章一樣去看一幅畫。
  • 畫中山水就是他人生的庇護所,元代畫家朱德潤繪《寒巖飛瀑圖》
    再加上元代文人尤其江南地區文人地位低下,阻絕了他們走入仕途的機會,於是這批文人只能在書畫創作中尋找慰藉。元四家都有這樣的類似經歷,也有人藝術成就不及元四家,但在繪畫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朱德潤就是其中一位被人淡忘的名家。
  • 明代隆慶、天啟年間畫家、繪墨模名手——丁雲鵬作品解讀
    明代隆慶、天啟年間畫家、繪墨模名手。擅畫人物、佛像、山水等。曾為名墨工程君房、方於魯畫墨模,並供奉內廷十餘年。董其昌贈以「毫生館」印章。其人物畫早年畫風工整秀雅,晚年沉著古樸。山水師法宋元諸家,初以雋秀為工,後趨於古拙。亦能為書籍作插圖,對徽州版畫頗有影響。
  • 明代程大倫行書題跋唐寅溪山漁隱圖,太美!
    明代程大倫行書題跋唐寅溪山漁隱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程大倫生卒年不詳,字子明,江蘇太倉人,書法全摹文徵明,從行書字體的結構特徵來看,此人得到了文徵明行書之三昧,學得很像,幾可亂真。
  • 藍瑛山水畫深得宋元人筆意,單憑「青綠荷葉皴」,就能傲立畫壇
    文|夏紹毅【摘要】:藍瑛的山水畫從宋元人築基,並深得其筆意,但未被束縛,自創「青綠荷葉皴」,在山水畫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烙印。本文通過藍瑛的存世山水畫,試分析他的的「青綠荷葉皴」有何特點,他是如何入古出新的?
  • 明代畫家傳:沈周摯友史忠不拘家數,極簡率放逸,畫風返樸歸真
    我寫明代畫家傳,不去拘泥於所謂名家,有鮮明特色即使不出名的也會寫,只要有作品可以找到,我都會堅持寫他們傳記。當然有些畫家確實找不到任何作品了,只好忍痛放棄,最終也會為這些畫家放到一起寫個沒有作品的明代畫家傳。
  • 文人秋遊,自在愜意,仇英繪《秋原遊騎》
    古代文人都有一顆嚮往自由的心。魏晉文人陶淵明高吟「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唐代文人白居易寫過,「下馬閒行伊水頭,涼風清景勝春遊」。從中就能看出來,陶淵明表達嚮往自由生活要隱居田園。唐代詩人嚮往自由生活,通過騎馬秋遊的形式表達。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是為了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 歷代名家畫筆下的最美的世外桃源圖
    陸治(1496-1576)明代畫家。明代畫家。善山水山水、蘭竹,意趣古淡,疏朗清新,風格近其師。傳世作品有《虎丘前山圖》軸、《求志圖》,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蒼山茅舍圖》軸,藏上海博物館。 5、明 佚名(舊傳趙伯駒)《桃花園圖卷》美國波士頓藝術館藏
  • 影響了日本浮世繪、梵谷的藝術,明代木刻版畫的文化自信
    所以他是個畫家,工山水、花鳥、書法皆通。人物畫成就最高。他為《水滸傳》做了四十幅木刻版畫,以至於到了明末,陳老蓮的《水滸葉子》遍傳天下,後世繪寫水滸英雄的畫工很難脫出他的範疇。這 40 幅木刻版畫,都是水滸人物畫,運用銳利的方筆直拐,線條的轉折與變化十分強烈,能恰到好處地順應衣紋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動勢。
  • 清冷雪景山水,蘊含春的氣息,清代宮廷畫家張宗蒼繪《雪霽圖》
    他們為了維護穩定的統治,努力學習漢文化,接受漢文化的薰陶,但畢竟他們無法立刻理解雅逸超脫的文人審美,面對寫實具象的藝術作品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清代的宮廷繪畫受內務府管理,主管繪畫的官員往往是一些宗室子弟,他們不懂繪畫技巧與審美標準,只能在形式內容上給予意見。幾方面的因素湊在一起,造成了清代宮廷繪畫過於追求形式,喪失了鮮活的生命力。
  • 文人畫能成為一種流派,關鍵在於文人思想,淺談文人畫的發展
    文人畫,是中國繪畫中獨具特色的一個風格體系。它並不與中國畫門類裡的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並列在一起,也不在技法上與工筆、寫意有所區分,而是中國繪畫大範圍中山水、花鳥、人物的一個交集。至於它的創作者,同字面上的意思一樣,是古代的文人士大夫。那些文人畫家,大多是具備比較全面和深厚文化修養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