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男不娶,女不嫁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周刊作者團 世界華人周刊

神秘的東方「女兒國」。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王爾德曾經說道:「結婚的唯一美妙之處,就是雙方都絕對需要靠撒謊過日子。」

錢鍾書則把婚姻比作圍城,還感慨無論是誰,結婚後會發現,娶的是另外一個人。

時至今日,人們對婚姻愈發謹慎,甚至出現了大量恐婚族。在婚姻面前,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

買房、婆媳關係、育兒等問題,仿佛如來佛祖扔下的五指山,不由分說地把我們和猴哥壓在一起。

▲ 瀘沽湖

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個地方,新婚夫妻完全沒有這些煩惱。

那裡被稱為女兒國,也是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摩梭人。

摩梭人主要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處的麗江市瀘沽湖畔,約有5萬人口。

湖畔周圍多山,峰巒聳翠,倒影翩翩,空水氤氳。蕩舟於湖,仿佛行於百裡畫卷。

還有約4萬人,散居在金沙江東部的雲南省寧蒗縣以及四川鹽源等縣。這個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以獨特的摩梭風情聞名於世。

上世紀90年代,香港導演周華山為了研究母系文化,特意在摩梭山區生活了一年多,拍成了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由於文化傳統的不同,他們的思想在我們看來極其顛覆。而在顛覆中,讓人們不由自主地嚮往和反思。

不重男女

有一個叫達史拉錯的姑娘,她生小孩的時候由媽媽在家裡接生,朋友打電話問她孩子的性別。

她當時就懵了,因為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她連忙問媽媽,結果媽媽也沒有留意,說當時只看了一下孩子的手和腳,並沒有看是男娃還是女娃。

▲ 達史拉錯

媽媽和姥姥竟然都不關心孩子的性別,這在其他民族看來是不能想像的。

每當孩子在醫院降生的時候,產房外的丈夫、父母、公婆都焦急等待。大家關心的無非兩點,一是母子平安,二是孩子性別。

有一些家長,甚至不生男兒不罷休,仍然抱著千年前的陳舊思想。像《超生遊擊隊》中的黃宏和宋丹丹,為了生男娃不惜奔波萬裡、浪蕩天涯。

但摩梭人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思慮,生育是自然的事,性別也是自然的事,何必費心操勞呢?無論是男娃還是女娃,他們都悉心照養。

不禁羨慕起,她們那種淡定的態度和懵懂的神情。這種問題,原本就不應該考慮。

不收彩禮

有一名叫阿娜窩·安納的大叔,他的女兒嫁給了一個漢族人。按照漢族的禮節,男方給女方彩禮錢,然後女方給他家當媳婦。

大叔聽後不以為然:「我不贊成這個意見,因為我不是賣女兒。他們高興的話,他們就成一家,但我的女兒還是我的女兒,不屬於你的。這是金錢關係,沒有人的關係。」

這位大叔,雖然皮膚有點黑,怎麼越看越帥呢?

▲ 阿娜窩·安納

神州大地,廣袤無垠。既有流傳萬世的偉大思想,也產生了不少負面的傳統。以往的媒妁之言,彩禮之聘,發展至今有發揚廣大之意,網上不時有因彩禮罷婚的新聞。

這其中,山東菏澤市最有創新精神,三斤三兩百元鈔,萬紫千紅一片綠。有人專門稱過三斤三兩百元鈔,大約值13.6萬元。

摩梭人則無視這些繁瑣複雜的禮儀,既沒有彩禮的羈絆,也沒有房車的束縛,相比漢族來說瀟灑自由得多。

只要兩情相悅,就可以天長地久。

愛情本身,難道不就是心與心的對話嗎?摻雜金錢之後,會不會變了味道。

走婚習俗

「嶽父在上,請受小婿一拜。」

一些男讀者看到這裡,估計會想找摩梭族的姑娘戀愛,為老丈人開明的想法鼓舞不已。別急,你需要先了解下他們的習俗——走婚。

所謂走婚,指的是青年男女在白天集體活動時,通過歌唱、舞蹈傳達心意,如果彼此看對眼,就可以進一步發展。

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男方悄悄潛入女子的「花樓」,在天亮之前必須離開。任何戀愛中的男女都少不了愛稱,男方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方稱男情人為「阿注」。

這種走婚,只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之上,與外界的其他條件無關。等到男女分手後,還可以和其他人自由走婚。

當生下孩子後,一切由女家照顧,男方沒有義務也沒有權力撫養。所以,如果你想娶一個摩梭女孩,就必須忍受和孩子分離的痛苦。

自由的婚姻,主動的選擇,讓摩梭族的女孩非常自信,在愛情方面顯得颯爽無比。

「如果我聽到別人說我是誰的老婆,我會特別不舒服。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怎麼能說他是我的什麼,我是他的什麼。我是我,他是他。」

家庭至上

對於想娶摩梭姑娘的男性來說,除了要和兒女分離外,還有一個更迫切的問題,女方大概率不和你同居。

有位漢族小夥,和一名摩梭女孩相戀,想把她帶到昆明。結果姑娘問道:「是把我全家帶走呢,還是只帶我一個人?」

這次輪到漢族小夥懵了,當然是帶她一個人,怎麼可能把嶽父嶽母大舅子小姨子都帶走。結果摩梭姑娘拒絕了他,她要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因為摩梭族是母系的社會,特別崇尚家庭的關係。稱他們為「女兒國」,並不是因為沒有男人,而是以女性的血統為核心,財產也歸女性繼承。

在這個大家庭裡,沒有婆媳、翁婿、姑嫂、妯娌、叔侄等關係。所有姐妹共同撫養孩子,都被孩子喚作媽媽。

「男女雙方一輩子不組成一個共同家庭,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好像永遠都處在新婚階段,總感覺特別好,對兩個人的感情也很好。」

這種守護大家庭的傳統,既可以在白天和最親的人生活在一起,晚上又可以和最心愛的人在一起。

而且在無形之中殺死了很多問題,比如婆媳矛盾在這裡根本就不存在,養老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處理。

達史拉錯的感慨,讓人記憶極深:「我到城市裡看過老人住在敬老院,我覺得特別不舒服。她一生生養了那麼多兒女,到最後卻孤孤單單的。」

募然回首,燈火闌珊,真理往往在無意中被發現。幾乎困擾所有國家的養老問題,竟被摩梭族輕易解決。

男女平等

「看女人不要看臉,要看她的心。摩梭人沒有處女這個概念,看人不能這樣看,對女人要很尊重。不尊重婦女,就等於不尊重自己的母親。」

作為一個母系社會,女性居於核心的位置。每個摩梭人都會唱一首歌:「慈祥的母親,美人中的美人。」

但是,男性並沒有因此受到壓迫,而是和女性保持了平等,尤其是他們當上舅舅之後。女性掌握了財政大權,而舅舅則執掌了禮儀。

比如家庭的喜慶祭典,大型的物品交換或買賣,都是由舅舅或其他有威望的男性擔當。通過合理的分工,使族群長久地繁榮安定。

而且,摩梭族的小孩雖然由女方撫養,但都知道生父是誰,父親在兒女滿月時可以相認。但即使是生父,在發怒時也不得擅自打娃,而是必須徵得舅舅的同意。

「天上飛的鷹最大,地上走的舅舅最大。」從這句古老的摩梭格言裡,聽出了男性的不凡地位。

如果把這種地位,和父系社會中的女性相比,就能感受到這種體制有多麼人性。

移風危機

看到這裡,估計不少人起了效仿之心,這恐怕難於上青天。

母系社會的本質,是由於人數少,血緣近,財產觀念不強,所以他們可以吃大鍋飯,每個人能不計酬勞地幫助他人。

一旦進入金錢至上的商業社會,這種大家庭的關係將很難維繫。歲月如驚濤,我們都是被時代逼著前行的人。

如今的摩梭人也漸漸受到了影響,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衝擊著他們的價值觀。

「以前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現在都是從外面買的,每個村寨只有一兩個老人自己做衣服。這些手藝慢慢丟失,沒有人重視。」

傳統的木門也換成了鐵門,不經意間阻隔了鄰居的走訪。以前推門就可以進入,現在則開始擔心敲擊鐵門時,朋友會不會正在睡覺。

當電視機進入生活後,許多摩梭人也同我們一樣,被影視綜藝吸引,每天守在電視機前,越來越少出門參加集體的活動。

還有一些內心骯髒的人,以旅遊為名想要和摩梭姑娘走婚。當被拒絕時,竟然說「你們開個價錢」!

他的結局,當然是被鄙視,並挨了兩耳光。因為這是一個連小費都不肯收的族群,他們信賴的是公平,用雙手賺取財富。

只是財富本身,就是一種侵蝕。這個過程很慢,但不得不警惕。

英姿昂仰

當我們在驚嘆摩梭人的獨特文化時,有些闖蕩都市的摩梭青年認為我們的文化才是更好的。

其實,文化本身又有什麼高低呢?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歷史的發展,並不一定代表進步。

母系社會中,女性佔據了主導地位,但並沒有因此壓迫男性,男女之間相對平等。

等到父系社會的時候,緊接著就進入了奴隸和封建時代。國家確實強大了,但就普通民眾而言,處境反而更遭。女人漸漸變成了男人的附屬,男人也淪為統治階級的工具。

愛情也一樣,站在空中俯瞰歷史的長河,母系社會古老到沒有文字的紀錄。但古老,並不意味著落後。

且不說萬惡的一妻多妾制,就是現在的一夫一妻制,也未必勝過母系社會的走婚傳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走婚,可能更接近自然。

並不是推崇這種制度,但這種超前的婚戀觀和價值觀,能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比如男女平等、果斷放手、撫養老人,這些都值得借鑑。

只是隨著現代文明的衝刷,這座文化的孤島又能堅持多久呢?

希望摩梭人能夠將傳統延續下去,他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番瑰麗的風景。

最後,用達史拉錯的話結尾,單單是這種昂仰的姿態就值得點讚。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爸爸跟一個女人走了,那沒辦法,因為他的心都離開我了,我還把他綁在我身邊幹嘛?反正我還有這麼大的一個家,有我的外婆媽媽,姐姐哥哥照顧我,她的愛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不能和大家庭的愛相比的。」

◇ 參考資料

紀錄片《三個摩挲女子的故事》

原標題:《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男不娶、女不嫁,一位香港導演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神秘的東方「女兒國」 男不娶女不嫁
    ▲ 瀘沽湖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個地方,新婚夫妻完全沒有這些煩惱。那裡被稱為女兒國,也是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摩梭人。任何戀愛中的男女都少不了愛稱,男方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方稱男情人為「阿注」。這種走婚,只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之上,與外界的其他條件無關。等到男女分手後,還可以和其他人自由走婚。當生下孩子後,一切由女家照顧,男方沒有義務也沒有權力撫養。所以,如果你想娶一個摩梭女孩,就必須忍受和孩子分離的痛苦。
  • 男不娶女不嫁的民族,摩梭族人獨特的婚姻方式與繁衍方式
    前些天,我朋友問我,歷史上有沒有這麼一個民族,一夫多妻又妻妾不分?這個問題困擾了我許久,不過最後我還是找到了答案,借著這篇文章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諸侯失位,則天下亂;大夫無等,則朝廷亂;妻妾不分,則家室亂;嫡櫱無別,則宗族亂。」
  • 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近幾年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在農村就有一種叫「農村俗語」的東西卻從未發生過改變,這些農村俗語都是歷經千年一直流傳到我們現代。
  • 說文解字:為何說「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原因在這裡!
    「嫁」和「娶」二字的區別在哪?為什麼通常說都是「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這個命題很有意思,實際上包含豐富的古漢語知識。還得從這兩個字的淵源說起。這兩個字體現了中國古人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嫁是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而甚至繁衍,重新進入另一個家庭生活的含義。「娶」就是從男子從女方家引入的人口增加,以便於繁殖。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結婚,為什麼男方和女方的說法不同呢?請往下看——二、女方為什麼叫「嫁」?
  • 中國第三大深湖:神秘的女兒國,世界上最後一個母系氏族
    中國地大物博,湖光山色不計其數,從平原到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落在人間。瀘沽湖地處雲南與四川的交界處,堪稱高原明珠。每一年,雲南的旅遊線路中,瀘沽湖都是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更是摩梭人的婚嫁風情和古老文明的發源地。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到底什麼意思?看懂了受益匪淺!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可以說婚姻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關係到自己的下半輩子,如果嫁對了,那就能幸福一生,但如果嫁了一個對自己不好的男人,那麼以後的日子都不會好過。所謂的「女不嫁六」就是指:女人不能嫁「有不良嗜好、懶散、不上進、狹隘、自私、自大」的男人。
  • 這樣的婚姻能夠長久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就在這幾年,在彩禮問題的反射下,浙江地區開始興起一種兩頭婚的新婚姻模式,這種婚姻模式不屬於傳統的男方娶女方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兩頭婚需不需要彩禮和嫁妝呢?
  • 為什么女不嫁「三男」,男不娶「二女」?過來人竟說大實話!
    其實這兩句詩句都非常有道理,其實這也是古人交給我們的忠告,在尋找愛情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而已,那麼為什麼在當今的社會中,會說:女不嫁「三男」,男不娶「二女」呢?女不嫁「三男」都有哪些?但是如果遇到了一個總是好吃懶做,一點也不追求上進的男人來說,那麼和這樣的人結婚將要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有些男人有大男子主義,一邊希望生活過得舒服,一遍又希望自己能夠輕鬆,要知道,婚姻是彼此在經營的,並不是一個人在承擔所有,所以好吃懶做的人不能嫁。
  • 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
    芝麻君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些民間俗語,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芝麻君趁熱打鐵,給大家再介紹一個俗語,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有些人把這個俗語錯誤的理解為,男人不能娶五十歲以上的女人,女人不能嫁給六十歲以上的男人,這實際上大錯特錯了。
  • 真奇特,甘肅這個地方流行「女娶男嫁」
    原創:馬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中國自古以來,這種婚姻風俗一直延續至今,可在隴南的康縣南部山區一直保持著男嫁女娶的婚姻習俗,與傳統意義上的「倒插門」不同,康縣地區的男嫁女娶,不是少數民族風俗,而是極為罕見的漢族特殊婚俗。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什麼意思?對快結婚的人幫助很大!
    現如今,人們崇尚自由,認為兩人相愛就可以在一起,義無反顧地結婚生子,最後遭罪的還是自己。其實,在婚姻這件事情上,還是可以聽從父母的意見,畢竟他們走過的路比我們吃的鹽還多,看人還是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標準。老祖宗給即將結婚的年輕人,留下過一句俗語,用於現在依然適用。這句俗語很簡單也很好理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對於結過婚的人來說深有體會。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
  •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不娶五和不嫁六指什麼
    婚姻嫁娶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頭等大事,這裡面的忌諱和講究更是多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男不娶五,女不嫁六」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要娶的老婆如果她有以下五種不好的品質的話,那你就要慎重了,如果你要嫁的老公有以下六種品質的話,那你就要仔細斟酌了,今天我們就來分別講講,到底是哪幾種情況,讓你不能娶,不能嫁,不能娶的五種類型的女子,分別是什麼情況呢?
  • 嫁人不嫁皇帝男,鳳凰男。娶妻不娶高姿態女,伏地魔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個新聞,等疫情一過去,我就和你離婚。一個新的家庭,是兩個不同生活習慣的結合。打開頁面,我看到了一個故事。 新房裝修時,老公帶著小可去看瓷磚,最後商量說買灰色的,可最後看到的確不是原來的商量好的那一種。小可看到,問老公為什麼是不是商量好的顏色呢,聽到丈夫的回答,才突然想起,原來在老公心中,我倆商量的好的事,都沒用。小可一直都是脾氣好,性格倔的獅子女。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婚姻AA制,兩個孩子兩頭姓
    近日,有網友曝料,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婚姻AA制,孩子兩頭姓,宣稱「兩頭婚」是改革傳統浙江婚姻制度的一次極好嘗試。據稱,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這一婚制既不是與傳統的男娶女嫁(女性進入男性家庭),也不是傳統的女招男贅(男性進入女性家庭),而是在結婚之後,男女一般都繼續在自己原來的家庭生活,需要時夫妻可到任何一方家庭團聚。兩頭婚家庭一般會生兩個孩子,第一個是隨父姓,主要由男方撫養,第二個是隨母姓,主要由女方撫養。二頭婚家庭中,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的父母對爸爸媽媽都叫爺爺奶奶。
  • 為什麼古人說「不嫁三男不娶二女」?知道是哪三男二女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古時如何選擇對象的民間俗語:「不嫁三男不娶二女」。這是一句告訴人們如何擇偶的民間俗語,你知道是哪三男二女不能嫁娶嗎?為什麼這三男二女不能嫁娶呢?接下來我們就「不嫁三男不娶二女」這句民間俗語進行分析和討論。一、不嫁喜新厭舊的男人。無任是過去還是現代,我想沒有哪一個女人願意嫁給一個不忠心的男人。
  • 「嫁錯丈夫娶錯妻,必有災禍」:不嫁此3男,不娶此2女!
    作者:文字溫暖心靈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卷首語:俗語云:「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俗語在當時是一句有多少男人女人銘記在心的,用人生鑄就的格言警句。所以,文字認為,有三種男人不能嫁,有兩種女人不能娶,若「嫁錯丈夫娶錯妻,必有災禍」。一、不嫁「沒有擔當的男人」。
  • 農村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流光錘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人總喜歡用「老實」來形容一個好男人,但是老實的男人放到現在,有時候連媳婦都娶不下。只能說時代變了,人們的審美觀也變了。以前的農村人常說:「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什麼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引言: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那為什麼流傳至今,還有那麼多人認為它很受用呢?只要一提及擇偶,就會有人說: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意思是作為一個男生,是萬萬不能娶生過孩子的人作為自己老婆;作為一個女人,這6種男人是要排除在選在範圍之外的。這六種男人分別指的是:與父母發生衝突不孝順的男人,喜歡撿現成的男人,貪圖美色的男人、喜歡偷偷摸摸的男人、不知廉恥暴躁的男人和懶惰的男人。那為什麼結婚對象不能是這六種人,讓小編給大家好好說道說道,說不準你還能用得上呢!
  • 俗話說「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六郎和生妻是什麼?不妨看看
    不過結婚看人也是要看準的,畢竟現在社會上有一些"渣男""渣女",他們根本就不考慮愛人的感受,是自私自利之人,這些人有的會偽裝的很好,讓你在結婚之前根本就看不出來,正是因為結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老一輩人也留下了一句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有一半如今還非常適用,不過另一半已經是錯誤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