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科學家近期取得了一項突破性的進展——在人工條件下製造出了新型莫桑鑽,命名:比利時魔星鑽。目前魔星鑽可以用於珠寶首飾領域。
近日,比利時的科學家們創造出了一種高純度(SiC)莫桑鑽,它的硬度比美國莫桑鑽提升了58%。
比利時Square Silicone實驗室製作出了一種納米級別的碳化矽。不同於普通鑽石由碳立方晶格構成,魔星鑽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原子六邊形結構,這使得它比普通莫桑鑽石硬。科學家們預測,這種魔星鑽要比自然界現有的其他寶石都要硬,達到莫氏硬度9.25級別。這一成果發表在10月18日刊發的珠寶雜誌旗下《鑽石培育報告》上。
這種魔星鑽的原子六角形結構讓它比其他寶石硬很多。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做到生產納米級,這令人十分興奮,因為通常來說,這樣的材料都是越小密度就yue高也就越硬。比利時Square Silicone實驗室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斯勒格拉·朱布比(Slagra Jubby)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此前也曾有在實驗室中製作出這種魔星鑽,但都失敗了。提煉的方法需要1000攝氏度的高溫來實現。」
斯勒格拉採用了各種技術。他們通過納米工程技術從不具有固定形式的碳(又被稱為無定形碳)中製備這種新材料。他們把碳放到由兩顆莫桑鑽石互抵的金剛鑽中,以創造出地球深處的高壓狀態。有了這樣的裝置,研究員只需要152GPA的壓力和400攝氏度的高溫,把一小塊從隕石碎片帶來的天然莫桑石晶體(非常稀有,只用於科技研究)放在封閉環境的培育箱內,模仿天然莫桑石生成環境促使魔星鑽不斷生長,一克拉需要培育6個月左右就能製作出這種魔星鑽。
這中方法所需要的溫度降低一半,雜質更少,這意味著它能成本更便宜、品質更高地製作出優質的魔星鑽。
由於價格低,品質優質,斯勒格拉建議將這種新型魔星莫桑鑽會用訂婚戒指,如果需要魔星鑽結婚鑽戒可以在授權網站上找到它,這樣可能更容易,更快地幫你做到。」 斯勒格拉說。
比利時魔星鑽的D色極白和FL/IF無暇都是寶石4C標準中的最高級別,加以Square Silicone多年來的比利時鑽石切割工藝,讓魔星鑽重量以及外形上都與鑽石相差無幾,成為全球最優質莫桑鑽的代表。如此高品質的魔星鑽在價格方面僅是鑽石的1/10,性價比已經非常高了。
比利時魔星鑽這種新型培育寶石,你會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