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東西部勞務協作招聘會 為群眾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

2020-12-17 天眼新聞

7月28日,劍河縣2020年「民營企業招聘月」啟動會暨東西部勞動協作招聘會在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區舉行,14家民營企業為群眾提供了上千個就業崗位,幫助群眾解決就業難題。

上午10點,招聘會現場人員紛紛戴著口罩,在炎炎夏日絲毫沒有阻擋應徵人員的熱情。用人企業紛紛擺出招聘崗位展示牌,準備好招聘資料和應聘登記表等待求職者到來。求職者們穿梭在各企業招聘展臺,尋找招工信息、了解崗位薪酬待遇。

「今年我剛畢業,也希望在本地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剛才我在招聘現場也看到一個比較符合自己專業的崗位。」大學應屆畢業生吳靜雯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招聘會,能找到一份自己滿意合適的工作

幸福社區居民滕建月說:「我家就是住這個社區的,今天這裡有這個招聘會。想來了解一下,對這個計算機蠻感興趣的。然後又是免費學的,想去學習一下,對今後工作有幫助。」

據了解,為減少疫情對群眾務工就業的影響,進一步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今年年初開始,浙江省淳安縣與劍河縣積極協調、主動作為,進一步統籌疫情防控和東西部勞務協作,在淳安縣和劍河兩地多方為貧困群眾開闢就業「綠色通道」,幫助群眾解決就業難題。

劍河黔靈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崇玉說:「我們公司主要是解決我們當地的這樣一個婦女創業和就業的這樣的一個平臺,那今天我們到這樣的一個招聘會現場,帶來40個崗位,包含了我們的一個保潔員和護理員等這樣的一些崗位,那麼薪資2000~6000元不等。」

據悉,此次招聘會共吸引了600餘名求職者參加,發放崗位宣傳資料620餘份,通過雙向選擇,現場達成求職意向207人。

劍河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婷 楊菊梅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歐陽章傑

編輯 張楠楠

編審 彭文貴

相關焦點

  • 淳安-劍河 兩水相融湧春潮
    劉軍是今年5月初成為淳安與劍河縣聯合舉辦的叉車工培訓班學員的,經過半個月時間的理論學習、上車操作及考核,實現了穩定就業,像他一樣的這批培訓人員總共有35人,現在月平均工資在5000元以上。「相隔萬水千山,打工就去淳安;就業脫貧一家,離鄉當得好漢。」2019年6月,在劍河縣政府門前陽光廣場召開的東西部勞務協作大型招聘會上,一位劍河網友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句感想。
  • 「山海協作,共奔小康」穩就業,東西部協作開出就業直通車
    劉族分據了解,平塘縣在新興社區、北環社區、雲上社區、富民社區、馬鞍社區、塘泥社區等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以及各鎮、鄉共建成扶貧車間32個,提供就業崗位1700餘個,吸納就業1400餘人,扶貧車間正一步步築牢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夢,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 創新勞務協作機制,增強吸納就業能力
    花垣縣人社部門通過創新東西部勞務協作幫扶,努力練好就業幫扶功,助力貧困勞動力走穩脫貧路。「有了新工作,就在家門口,終於可以不要起早貪黑了,每天靈活安排上班時間,一年還可以掙25000多塊錢,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近日,來自龍潭村的石春妹告訴記者。
  • 東西部扶貧協作 濟南牽手龍山"量身定製"就業崗位
    去年,龍山縣東西部扶貧協作辦通過採取勞務培訓、補助穩崗等一系列措施,為楊正生「量身定製」就業崗位,結束了他常年的漂泊生活,一家人摘掉了貧困帽子。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濟南市市中區對口幫扶龍山縣實施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幫助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保障貧困家庭穩定脫貧。
  • 常思聯手出三招 勞務協作顯成效
    截止目前,陸續發布網絡招聘會3期,吸引了蘇銅兩地58家企業入駐、提供了6708個就業崗位,簡歷投遞人數累計達500餘人;陸續發布微信廣告3次,推送常思兩地的就業信息120萬餘條;先後兩批次動員輸送105名務工人員赴常熟務工,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1人,提前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輸送人數年度目標任務。
  • 跨越千裡「牽手」優勢互補共贏 達州東西部扶貧協作開花結果...
    他還聯合四五個朋友一起註冊了一家新公司,計劃三年內種植茶葉3000畝。毛髮亮說:「按照萬源當地的勞務工資標準,在茶園做除草、施肥等工作,每人每天80元,忙時茶園每天有60多人勞作,去年勞務支出約100萬元。」兩年多來,萬源完成2.92萬餘畝茶園建設任務,輻射帶動4870戶貧困群眾戶均增收520元,實現1.8萬名貧困人口脫貧。
  • 東西部協作為海東注入「無錫力量」
    天湖之濱的無錫市與我省的海東市,跨越千裡攜手協作,為海東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注入了「無錫力量」,譜寫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生動篇章。  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海東市和無錫市建立並形成穩定的互訪機制和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現各層級互訪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務實化。
  • 縉雲創新招聘模式搭好「就業臺」
    11月中旬,縉雲縣第四場「送崗下鄉」招聘會在舒洪農貿市場舉行,通過政府牽線搭橋,將18家企業300多個就業崗位送到村民家門口,深受群眾好評。  今年來,縉雲縣人力社保局以供需兩側定「靶向」,以市場需求做「定製」,創新推出雲上招聘、夜市招聘、集市招聘、愛心招聘四大招聘模式,搭建「線上+線下」「白天+晚上」「城區+鄉鎮」「縣內+省外」於一體的就業服務平臺。
  • 東西部扶貧協作 有崗有業有希望
    7月13日下午,記者走進南部縣東西部扶貧工業園, 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標準化廠房, 扶貧車間內處處是繁忙的生產場景, 一條條生產線快速運轉。 旭美鞋業扶貧車間整潔明亮,幾十臺縫紉機「嗒嗒嗒」響個不停,工人們正忙著加工訂單產品。
  • 雲南鎮雄舉行勞務輸出專場招聘會
    雲南鎮雄舉行勞務輸出專場招聘會。吳長彬 安輝 攝  雲南網訊(記者 謝毅 吳長寬 吳長彬 安輝 碎金 申開光)2月26日,昭通市鎮雄縣在芒部鎮、鹽源鎮舉行2020年勞務輸出專場招聘會,疫情防控和勞務輸出兩手抓,全力打贏疫情阻擊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
  • 青島西海岸開通「勞務直通車」,協作扶貧提供一站式就業服務
    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用工缺口問題,青島西海岸新區人社局將保障企業勞動用工與就業扶貧協作結合,創新推出與省外非重點疫情地區扶貧協作地區點對點發送「勞務直通車」。在原籍居家隔離14天並提供健康證明,「勞務直通車」便可為這些異地務工人員提供「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的一站式就業服務。2月25日,經過約1700公裡的長途跋涉,來自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的29名務工人員搭乘「勞務直通車」順利抵達青島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練好就業功夫 走穩脫貧路子
    花垣縣龍潭鎮龍潭村的石春妹在村裡的扶貧車間實現就業,做縫紉工,說起自己的崗位,寒冬裡,石春妹也感覺心裡熱乎乎的。今年,花垣縣人社部門加強與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努力練好就業幫扶功,通過扶貧車間、公益性崗位實現穩定就業2503人,讓就業助力貧困家庭實現脫貧致富。
  • 清遠企業遠赴甘孜州貧困地區開展就業扶貧
    記者今天從清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清遠組織多家企業遠赴深度貧困地區開展就業扶貧,提供200多個崗位幫扶就業。 「三區三州」是中國最大的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戰中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加強東西部勞務扶貧協作,紮實做好
  • 青島即墨·甘肅文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圓小康夢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位於秦巴山地,被譽為「中國白馬人民俗文化之鄉」「大熊貓的故鄉」,但因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被確定為甘肅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意見和山東省、甘肅省統一安排部署,從2017年即墨區與文縣建立對口幫扶關係以來,兩地積極主動對接,通過強化組織領導、促進人才交流,高效使用資金、優化產業合作,拓展銷售渠道、推進勞務協作,力推結對關係、深化社會幫扶等工作的高效開展,形成了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立體化的協作合作格局,有力助推文縣2019年整縣脫貧摘帽、2020
  • 白銀靖遠縣念好「四字訣」做好就業扶貧工作
    利用線上網絡平臺全方位、立體推送用工信息,共推送信息4萬餘條,涵蓋181家企業、12384個用工崗位。舉辦「靖遠縣2020年直播招聘會」4場次,45家用工單位提供招聘崗位164個,達成就業意向215人。召開東西部就業扶貧勞務協作視頻對接會,認定「天津金築集團有限公司」為靖遠縣勞務輸出基地,幫助入津就業68人,就近就業316人,其他地區就業1036人。
  • 海南醫學院舉行「收穫之秋」招聘會 現場提供2161個就業崗位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1日消息為做好2021屆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搭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間的交流平臺。2020年11月21日上午,揚帆啟航 「海」納百川——海南省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三萬崗位人才活動暨海南醫學院「收穫之秋」線下招聘會在海南醫學院風雨操場舉行,現場共有94家優秀的企事業單位,提供2161個優質崗位供廣大求職者選擇。招聘會現場。
  • 湘魯攜手奔小康 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
    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 濟南市累積援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財政資金11.08億元, 47家山東企業落戶湘西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5日訊(記者奉永成 通訊員 彭亮瑜)今天,記者從省扶貧辦獲悉,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
  • 山海同心 共奔小康——天河區•大方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天河之水天上來,大方人民大機遇  開展結對幫扶以來,天河區發揮優勢,盡其所能,結合大方縣實際與需求,傾入真情實意、注入真金白銀、踐行真抓實幹,以全區之力助大方脫貧,在資金投入、項目建設、人才交流、產業推動、勞務協作、攜手小康等方面給予鼎力支持,加快了大方脫貧攻堅步伐,為2020年大方實現「全面同步小康」目標提供了強大支撐。
  • 跨越三千裡的山海深情 —— 富陽·錦屏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2013年來,杭州市富陽區和錦屏縣兩地幹部群眾跨越時空,山海相連、心手相牽、攜手相伴, 在杉鄉大地共同書寫了跨越3000裡的戰貧故事。黨政攜手,只為同步小康一個目標。富錦兩地黨政加強溝通對接,不斷健全完善交流合作機制,積極協調推動富錦區縣間、各結對鄉鎮、村對接,促進扶貧協作深度融合。高層頻繁互訪,共商脫貧攻堅、共謀全面小康。
  • 青島:「三個機制」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樣板
    按照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的這個理念,青島正在通過建立「三個機制」,全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示範樣板。青島市還出臺了《關於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意見》,配套形成了7個專項文件,各有關部門制定了一批專項政策措施,全市形成了「1+7+x」扶貧協作政策體系,動員群團組織、社會各界、各類企業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盡銳出戰,精準發力,綜合施策,推動產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各項政策落實落地,開啟了強力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