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堅持不過「狗13」的生活,做一個勇士!
「狗13」(自行定義):源於電影《狗十三》,指的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為了生存而無奈地放棄內心最想要的東西和最想做的事情,並把這種選擇看作「正面的成長」!狗13的生活可理解為「狗B」的生活。
魯迅先生說過: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而這句話中的兩個「敢於」,似乎正對應著電影《勇士》當中的哥哥布蘭登和弟弟湯米。
兩兄弟出生於一個有著愛酗酒、對孩子嚴厲苛刻,且對母親經常實施家暴的父親的家庭。
父親的所作所為最終使得兄弟倆決心帶著患了癌症的母親離開家庭,然而當時陷入愛河的哥哥布蘭登選擇了留下。
儘管後來哥哥仍然不與父親相見,但拋棄弟弟和當時已經身患重病的母親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兄弟倆最大的共同點是,因為父親是搏擊手教練,從小就嚴格訓練兩兄弟,並且二人都上過正式賽場,拿過一些獎項。電影剛開始就通過家裡擺放的獲獎照片和獎盃交代了這層背景。
隨著母親的病故,湯米對父親和哥哥的怨恨進一步加深,這也為之後兄弟兩人在MMA格鬥場上,湯米選擇以命相博埋下了伏筆。
然而哥哥成家後的生活也並不順暢,格鬥場廝殺了好幾年終於順利當上了中學物理老師,卻不料大女兒出生不久就患上了重病,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不得不再次踏上格鬥賽場。
湯米在母親病故後,無所依靠,便參軍踏上了戰場,可沒想到在混戰中友軍卻炸死了他最好的戰友。
他憤而逃離戰場,成了一名「逃兵」,但是在戰友臨死前湯米向他承諾要照顧好他妻兒。
為了一份責任,為了戰友家人的經濟支持,他不得已選擇回到父親身邊,要求父親擔任他的教練,參加有500萬冠軍大獎的全美史上最艱難的MMA格鬥大賽。
哥哥布蘭登,一頭為保護家人面臨巨大經濟壓力卻多年未參與搏擊比賽的鈍獸;弟弟湯米,一隻無家可歸而且心懷責任感卻找不到方向的困獸。
MMA格鬥場上的相遇,讓兩個人的生命力和彼此對父親過往的全部怨恨匯聚交集。
卡夫卡說過:「你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進攻只是一種假象,一種詭計,人們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點。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於忍受中。只有軟骨頭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喪失了人的尊嚴!」
哥哥布蘭登便有著「忍受的力量」,導演在他亮相的頭一個鏡頭就把此人定格在畫板上:陽光下的庭院,一個大男人頂著古怪的花布帽子和一張被小女兒用油彩塗得面目全非卻樂在其中的臉——他可以為家人捨棄形象、面子、身體和一切。
而弟弟,最開始出場到訓練期間始終保持對父親的冷漠絕情,除了最後和哥哥格鬥的那一場以外,格鬥場上每一次都是迅猛出擊,速戰速決。
這無一不展現了湯米對內心過往經歷的憤恨所造就的孤僻,以及在憤恨和責任感驅動下所爆發出來的巨大力量。
哥哥為了保護家人孩子所作出的承諾而戰鬥,弟弟為了接濟戰友遺孀一家的承諾而戰鬥。
哥哥在沉默隱忍中爆發,弟弟始終不懼對手的強大,兄弟倆無疑都是真正的勇士!
當然,假如這部電影,只是讓我們看到了勇士背後的責任擔當和力量,卻忽視力量的情感源泉——親情友情和愛情,不免丟棄了人生中最根本的東西。
《勇士》這部電影有四個片段最讓我感動。
一是父親沒有得到哥哥和弟弟的原諒,在酒店醉倒在地上,隨後湯米趕到並將他扶到床上,抱著他睡著的場景;
二是哥哥布蘭登在格鬥場上面臨媒體最看好的「格鬥之王」科巴這一強敵,因而感到畏懼時看到了前來助威的妻子;
三是湯米逃離戰場期間救了一隊兵士的的事情被揭露,士兵紛紛到現場加油助威的場景;四是最後兄弟倆在決勝關頭的怨恨和解。
這幾個場景紛紛讓我感受到,父親內心對子女感到愧疚而崩潰所展現的親情,妻子對布蘭登的搏鬥選擇了支持的愛情,士兵們對戰友湯米的友情,以及兩個深陷困境卻又達成和解的兄弟情。
而這一切,都是兩個男人真正的力量源泉。
忠於本心,敢於在困境中承擔和拼搏,釋放自己的力量。不因為老師不能當格鬥選手的既定規則而掙扎,不因為對手的強大而畏懼,不因為「逃兵」的世俗觀念而逃避對朋友的承諾。
做一個真正的勇士,不選擇過「狗13」的生活!
這是2019年,我通過《勇士》這部電影給自己定下的另一個人生原則,也是2019年新徵程的思想起點。
願看完這篇影評的你,同樣堅持初心,積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