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從農村進入城市的年輕人來說,到底要不要落戶城市現在成為了他們非常糾結的事情。在過去,能夠落戶城市對於農村人來說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現如今的農村福利待遇也越來越好了。比如現在農村種地不要錢,還有各種補貼,基本上都有宅基地。如果落戶到城市,就會失去這些,並且落戶城市容易,再想遷回去那可是非常難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輕人不落戶城市有時也會失去很多福利。比如現在很多城市對大學生落戶都有生活補貼、買房補貼和創業補貼等等。不落戶城市,就不能享受這些福利。因此,現在很多年輕人,特別是農村走出來大學畢業生特別是糾結這件事情。一邊是自己農村的土地和宅基地,一邊是城市中各種福利待遇在筆者看來,這確實很難抉擇,筆者曾經也遇到過這個問題,最後筆者還是選擇了農業戶口,放棄了選擇落戶城市的各種福利待遇。
面對這個問題,現如今的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農村子女好消息來了。全國出臺的一紙文件明確指出:要解決農民進城落戶的顧慮,明確保障農民的農村財產。
在今年,住建部和自然資源部等7個部門聯合會議,要消除農民進城落戶的顧慮,保障他們留在農村的財產。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顧慮,現在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進入城市後都不願意落戶城市。根據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數據,截止2019年底,我國城鎮戶籍城鎮化率為44.34%,而2019年底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可以看出,在城市中常住的人口中,依然有超過15%的人不願意落戶城市。
對此,在住建局和自然資源部等7個部門的聯合會議中也明確指出:落戶城市後,農民原有宅基地和承包地不會被收回。這樣就徹底打消了很多人落戶城市的顧慮。這樣的政策對於落戶城市的農民來說,不僅確保了自己農村的財產,還可以在落戶城市後享受城市的福利待遇。另外,對於已經落戶城鎮的子女,這次會議也明確規定: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並辦理不動產登記。那麼,關於農村的老房子,城鎮子女該怎麼繼承呢?
關於農村房子繼承,明年起,父母老房子繼承統統按「新規」辦,子女不用再爭。
再過十幾天就要2021年了,這也意味著《民法典》即將要實施了。在《民法典》中有明確規定,房子屬於私有財產,所以對於農村的老房子來說,不管是城鎮子女還是農村子女,其實都有權利繼承。而對於房子下面的宅基地,根據「地房一體」的原則,只要繼承了房子,就可以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對於城鎮子女繼承農父母農村的老房子,也要分情況而定:
1、如果城市子女是父母財產的唯一的繼承人,也就是自己沒有兄弟姐妹。那麼作為父母唯一的子女,可以很順利繼承老家的房子和宅基地。
2、如果城鎮子女還有兄弟姐妹在農村,並且沒有跟自己的父母分戶,那麼自己父母的房子就有沒有分戶的兄弟姐妹來繼承。如果都分戶了,就屬於正常繼承,兄弟姐妹們可以一起協商分配遺產。
根據《民法典》新規,以後關於房子的繼承問題,子女們也不用再爭了,根據相應的規定繼承就可以,城鎮子女也有同等的繼承權。
如果城鎮子女繼承了自己父母的老房子,也需要注意一點。城鎮戶口畢竟不是農業戶口,所以對於宅基地的使用權也有一定限制。城鎮子女繼承了老房子之後,不可以對房子進行大拆大建,只能進行維護修繕。如果房子倒塌,城鎮子女也沒有權利重新在宅基地上修建房子,也就意味著在房子倒塌的同時,也失去了對宅基地的使用權。
因此,對於別城鎮戶口的子女來說,如果繼承了自己父母的老房子,一定要好好維護和修繕好老房子,只要房子還在,自己的家就在。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村村通公路、自來水、網絡和快遞等等,並且現在垃圾也都開始集中處理。所以現在的農村的環境也越來越優美,生活條件和交通也都越來越好。因此,現在很多城市人都到農村過田園生活,但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自己的宅基地和熟悉的鄰居村民。但是作為落戶城鎮的農村子女不同,自己在老家有房子,也有自己的親人朋友。有個房子。逢年過節回到老家也有地方住。等以後退休後,在城市厭倦了還可以回到農村老家安享晚年。
總結:國家一紙文件讓很多人放心,對於年輕人來說落戶城市時也沒有必要糾結了。城鎮化進程還在繼續,但是就算落戶城市,自己農村的財產也會受到保護。對於城鎮子女繼承農村老家房子現在也有明確規定,可以說,現如今國家對農村的政策真是越來越好了。
大家對落戶城市有什麼看法和見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